CN202068361U - 马达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马达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68361U
CN202068361U CN2011201804632U CN201120180463U CN202068361U CN 202068361 U CN202068361 U CN 202068361U CN 2011201804632 U CN2011201804632 U CN 2011201804632U CN 201120180463 U CN201120180463 U CN 201120180463U CN 202068361 U CN202068361 U CN 202068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fly
wheel diode
power supply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804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长功
罗军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a Electronic Components (Wu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A PHOTOELECTRIC INDUSTRY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A PHOTOELECTRIC INDUSTRY (WU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A PHOTOELECTRIC INDUSTRY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804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68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68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683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驱动器,包括电源、体电容、三极管和包含一个电阻器的充放电保护装置,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之一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一极,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极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一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一极,集电极和发射极中的另一极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进一步耦接一第一续流二极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让软启动和刹车电阻复用,为驱动器节省空间和成本。

Description

马达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驱动器,特别是关于一种低成本的马达驱动器。
背景技术
附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马达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源P、体电容C1、三极管T1(为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第一续流二极管D1与第二续流二极管D2、刹车电阻R1、软启动电阻R2以及开关组件K1。软启动电阻R2连接在体电容C1与电源P之间,三极管T1和刹车电阻R1串联,并耦接至体电容C1的两端,第二续流二极管D2作为体电容C1放电的续流二极管,与刹车电阻R1并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1作为三极管T1的续流二极管,与三极管T1并联,开关组件K1耦接至软启动电阻R2的两端。
采用不可控整流的“交-直-交”电压型马达驱动器,在上电瞬间由于给体电容C1充电,会有很大的冲击电流,有可能损坏整流器件并减少电容的使用寿命,为了抑制最大启动电流,通常的做法是刚启动时在电路中串联一颗软启动电阻R2,以抑制最大电流。当体电容C1的电压充到一定值后再通过开关组件K1将串联在电路中的软启动电阻R2短路,以避免正常工作时串联的软启动电阻R2的功率损耗。
在马达拖动负载减速运行时,由于负载的惯性,马达可能处于发电机运行状态且产生能量回灌到驱动器,导致驱动器体电容C1的电压泵升,当电压升到一定程度后通常会通过一个放电回路来限制电压的泵升。在该放电回路中会通过刹车电阻R1来将体电容C1上多余的电荷放掉。
目前内建刹车电路的驱动器大都采用专门的软启动电阻R2,而刹车电阻R1可以内建或通过端口外接。专门的软启动电阻R2无疑增加了成本,且选择软启动电阻R2时要考虑安装空间,故往往选择较小体积的软启动电阻R2,功率余量预留不是很充足,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损坏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马达驱动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驱动器,包括电源、体电容、三极管和包含一个电阻器的充放电保护装置,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之一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一极,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极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一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一极,集电极和发射极中的另一极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进一步耦接一第一续流二极管。
可选的,所述三极管为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可选的,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电阻器设置于三极管与电源之间,所述开关组件和第二续流二极管串联后与电阻器并联,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同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开关组件设置于三极管与电源之间,所述电阻器和第二续流二极管串联后与开关组件并联,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同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开关组件为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的闸刀片与电源连接,第一接触片通过电阻器连接至三极管,第二接触片直接连接至三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设置于电源和三极管之间,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同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让软启动和刹车电阻复用,为驱动器节省空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马达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与附图2类似的另一种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与附图4类似的另一种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与附图6类似的另一种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达驱动器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附图2是本实施例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源P、体电容C1、三极管T1(为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和包含一个电阻器R的充放电保护装置M1,电源P的正极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M1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一极,负极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一极,发射极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进一步耦接一第一续流二极管D1。
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M1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K1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D2,电阻器R设置于三极管T1与电源P之间,开关组件K1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后与电阻器R并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1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同向设置。
上述结构上电时开关组件K1开启,通过电阻器R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给体电容C1充电(控制三极管T1为关断状态),电压达到一定值后开关组件K1关闭,将电阻器R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从充电回路切除。刹车时又可以利用电阻器R和三极管T1(控制为开启状态)给体电容C1放电,第二续流二极管D2在放电过程中做续流用。
附图3是与本实施例类似的另一种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采用的元件以及充放电保护装置M1均与附图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附图3的充放电保护装置M1与电容器C1的第二极、电源的负极以及三极管T1的发射级相连。
实施例二。
附图4是本实施例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源P、体电容C1、三极管T1(为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和包含一个电阻器R的充放电保护装置M1,电源P的正极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M1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一极,负极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一极,发射极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进一步耦接一第一续流二极管D1。
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K1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D2,所述开关组件K1设置于三极管T1与电源P之间,所述电阻器R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串联后与开关组件K1并联,第一续流二极管D1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同向设置。
上述结构上电时开关组件K1开启,通过电阻器R给体电容C1充电(控制三极管T1为关断状态),电压达到一定值后开关组件K1关闭,将电阻器R从充电回路切除,第二续流二极管D2切入充电回路。刹车时开关组件K1开启,又可以利用电阻器R与三极管T1给体电容C1放电,第二续流二极管D2做续流用。
附图5是与本实施例类似的另一种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采用的元件以及充放电保护装置M1均与附图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附图5的充放电保护装置M1与电容器C1的第二极、电源的负极以及三极管T1的发射级相连。
实施例三。
附图6是本实施例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源P、体电容C1、三极管T1(为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和包含一个电阻器R的充放电保护装置M1,电源P的正极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M1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一极,负极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一极,发射极连接至体电容C1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进一步耦接一第一续流二极管D1。
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K1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D2,所述开关组件K1为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的闸刀片与电源P连接,第一接触片通过电阻器R连接至三极管T1,第二接触片直接连接至三极管T1,第二续流二极管D2设置于电源P和三极管T1之间,第一续流二极管D1和第二续流二极管D2同向设置。
上述结构上电时,开关组件K1的闸刀片与第一接触片接触,通过电阻器R给体电容C1充电(控制三极管T1为关断状态),电压达到一定值后开关组件K1的闸刀片切换至与第二接触片接触,将电阻器R从充电回路切除。刹车时又可以利用电阻器R和三极管T1给体电容C1放电,第二续流二极管D2做续流用。
附图7是与本实施例类似的另一种马达驱动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采用的元件以及充放电保护装置M1均与附图6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附图7的充放电保护装置M1与电容器C1的第二极、电源的负极以及三极管T1的发射级相连。
以上几种结构只是提供了软启动和刹车电阻复用的部分电路。作为本电路改善的初衷是为了让软启动和刹车电阻复用,为驱动器节省空间和成本,所以它包含所有为了让软启动和刹车电阻复用的各种结构,并不局限与所罗列出来的几种简单的结构。由于现在开关器件种类繁多,再加上使用的IGBT是单个器件还是IPM模块都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电路结构,所以不可能将所有的电路结构都罗列出来,因此,只罗列以上几种电路结构来说明该电路实现的原理,而不是限定或说明其电路的结构。
该新型软启动和刹车电阻复用电路需要用在驱动器内建刹车电阻或需要外接刹车电阻的场合。如果驱动器没有内建刹车电阻,并且在没有外接刹车电阻的情况下,由于无法给电容充电,所以电路是无法工作,因此不会对驱动器带来什么危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马达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体电容、三极管和包含一个电阻器的充放电保护装置,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中之一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一极,正极和负极中的另一极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一通过充放电保护装置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一极,集电极和发射极中的另一极连接至体电容的第二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进一步耦接一第一续流二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为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电阻器设置于三极管与电源之间,所述开关组件和第二续流二极管串联后与电阻器并联,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同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开关组件设置于三极管与电源之间,所述电阻器和第二续流二极管串联后与开关组件并联,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同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开关组件和一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开关组件为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的闸刀片与电源连接,第一接触片通过电阻器连接至三极管,第二接触片直接连接至三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设置于电源和三极管之间,第一续流二极管和第二续流二极管同向设置。
CN2011201804632U 2011-05-31 2011-05-31 马达驱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8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804632U CN202068361U (zh) 2011-05-31 2011-05-31 马达驱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804632U CN202068361U (zh) 2011-05-31 2011-05-31 马达驱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68361U true CN202068361U (zh) 2011-12-07

Family

ID=4506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804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8361U (zh) 2011-05-31 2011-05-31 马达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6836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969A (zh) * 2013-12-26 2014-04-09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CN105471249A (zh) * 2015-12-23 2016-04-06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能耗制动及上电缓冲电路
CN106330002A (zh) * 2016-08-31 2017-01-11 武汉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软启动及制动控制电路
CN110971175A (zh) * 2019-12-02 2020-04-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电上电电路、控制方法及伺服驱动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969A (zh) * 2013-12-26 2014-04-09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CN105471249A (zh) * 2015-12-23 2016-04-06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能耗制动及上电缓冲电路
CN106330002A (zh) * 2016-08-31 2017-01-11 武汉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软启动及制动控制电路
CN110971175A (zh) * 2019-12-02 2020-04-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电上电电路、控制方法及伺服驱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8640B (zh) 电源控制电路、电子调速器、无人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KR20170026217A (ko) 다중 에너지 저장 장치를 갖는 하이브리드 시스템
JP5862818B1 (ja) 電流制限回路、直流電力供給コネクタ及び直流電源装置
CN202068361U (zh) 马达驱动器
CN101651426A (zh) 一种自启动的输出端控制功率变换器
CN205544915U (zh) 电源控制电路、电子调速器及无人飞行器
CN103875170B (zh) 电力转换器及其预充电电路
CN102594129A (zh) 一种变频器直流母线电容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其实现电路
EP2149988B1 (en) Switching device, high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high power
CN104412444A (zh) 蓄电池的安全设计
CN115360796A (zh) 一种应用于高压直流系统的切换装置及高压直流系统
CN104285351A (zh) 作为两端口网络的能量供应模块,分离器件在该能量供应模块中的使用以及该能量供应模块的操作方法
CN208257490U (zh) 一种光伏储能装置
CN202550600U (zh)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的激活充电装置
CN211567861U (zh) 一种电动车蓄电池自动补电装置
CN112769004A (zh) 消除直流系统插座电弧的方法及其装置和应用
CN103973091A (zh) 具有变频器软启动电路和能耗制动电路的电路装置
CN204215352U (zh) 集成式计算机断电保护电源
CN201118879Y (zh) 一种双电超长待机手机
CN112769103B (zh)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暂态支撑保护系统
CN201893694U (zh) 电源转换装置的辅助电源自举电路
CN210927088U (zh) 泄放保护电路、滤波电路、整流装置、控制系统及套结机
CN203813714U (zh) 电机驱动装置和变频家电
CN102254746B (zh) 电磁继电器消弧电路
CN101951136B (zh) 电源转换装置的辅助电源自举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ONGDA ELECTRONIC COMPONENTS (WUJIA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ONGDA PHOTOELECTRIC INDUSTRIAL (WUJIA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9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7

Address after: 215200, 1688 East Road, Wu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Zhongda Electronic Components (Wuji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200, 1688 East Road, Wuj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Zhongda Photoelectric Industry (Wujia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