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8502U -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8502U
CN202058502U CN2011200388201U CN201120038820U CN202058502U CN 202058502 U CN202058502 U CN 202058502U CN 2011200388201 U CN2011200388201 U CN 2011200388201U CN 201120038820 U CN201120038820 U CN 201120038820U CN 202058502 U CN202058502 U CN 202058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ine
transmission line
conductive fabric
liquid crystal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388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那海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388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8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8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85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数据传输线,包括传输线本体以及缠绕于传输线本体之外且用于对传输线本体内所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电磁屏蔽的导电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液晶面板、电路板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数据传输线,电路板通过数据传输线的传输线本体对液晶面板发送数据。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降低设置有数据传输线的电手设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线以及设置有该数据传输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
目前,电视机生产厂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功能、外观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成本已经成为了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因素,除了电视机内的主板以及液晶屏的成本之外,各种相对外围的连接器件的成本就显得非常重要。数据传输线便是电视机内常见的连接器件之一。
以现有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n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线为例,LVDS线是电视机内最重要的数据传输线之一,LVDS线连接于电视机的主电路板以及液晶面板之间,主电路板通过LVDS线对液晶面板传输视频信号或图形数据供液晶面板播放出画面。
如图1所示,现有的LVDS线,例如公开号为CN 101673597A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LVDS线,通常包括传输线本体1以及包裹于传输线本体1之外的电磁屏蔽层2,传输线本体1由多条传输线分支(例如双绞线)构成,传输线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LVDS连接器(例如申请号为2010200001037.3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LVDS连接器)8,传输线本体1以及LVDS连接器8,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电磁屏蔽层2用于对传输线本体1内所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电磁屏蔽,电磁屏蔽层2由镀锡铜线编织成的网状并包裹于传输线本体1之外而形成。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LVDS线内所采用的电磁屏蔽层2是由镀锡铜线编织成的网状并包裹于传输线本体1之外而形成,镀锡铜线不仅造价昂贵,导致LVDS线以及使用LVDS线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视机)成本较高,而且将镀锡铜线编织成网状并将其包裹于传输线本体1之外需要专用的设备才能进行,不仅制造工艺比较复杂,而且不便于设置于LVDS线的传输线本体1外,导致LVDS线的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线,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该数据传输线的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线,包括传输线本体以及缠绕于所述传输线本体之外的且用于对所述传输线本体内所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电磁屏蔽的导电布。
进一步,所述导电布包括聚酯纤维层、第一镍材料层以及铜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镍材料层电镀于所述聚酯纤维层之上,所述铜材料层电镀于所述第一镍材料层之上;和/或,所述导电布还包括电镀于所述铜材料层上的第二镍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导电布的外表面还附着有黏胶材料层,所述导电布通过所述黏胶材料层粘结于所述传输线本体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该数据传输线,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导电布之外的绝缘层。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为绝缘胶带缠绕于所述导电布之外而形成。
进一步,所述数据传输线为LVDS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液晶面板、电路板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线的所述传输线本体对所述液晶面板发送数据。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罩设于所述液晶面板之外且接地的液晶屏机壳,所述数据传输线的所述导电布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液晶屏机壳相接触而接地。
进一步,所述数据传输线的所述导电布的部分区域通过粘结体或夹子与所述液晶屏机壳相接触而接地。
进一步,所述粘结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耐高温胶带、绝缘胶带或涂覆于所述导电布外表面的胶水。
进一步,所述数据传输线上与所述液晶屏机壳相接触而接地的部分区域接近所述数据传输线的端头部,且该部分区域粘结于所述液晶屏机壳上。
进一步,所述电子设备为电视机。
进一步,所述数据传输线的所述传输线本体通过插座与所述液晶面板电连接,所述液晶面板的尺寸为26~40寸时所述插座为41PIN插座,所述液晶面板的尺寸为40寸以上时所述插座为41直插式插座或51PIN卡扣式插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能产生至少以下的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中,用于对数据传输线(例如LVDS线)的传输线本体内所传输的数据信号(例如差分信号)进行电磁屏蔽的导电布缠绕于传输线本体之外,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进行电磁屏蔽的材料是导电布,而现有技术中,相同电磁屏蔽效果的导电布的成本远低于镀锡铜线,同时,导电布本身具有重量轻、柔性好且便于舒展的优点,在传输线本体外缠绕导电布,进而形成电磁屏蔽层完全可以通过人工手工将导电布包裹于传输线本体之外的方法实现,与现有技术中在传输线本体外包裹电磁屏蔽层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专用设备即可实现,操作方法更为简单,生产效率也更高,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接地端的LVDS线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通过现有的LVDS线传输不同频率的差分信号时所检测到的LVDS线电磁辐射强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的电子设备的一张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张示意图;
图7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传输不同频率的差分信号时所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线电磁辐射强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便于制造和使用的数据传输线以及一种设置有该数据传输线的电子设备。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包括传输线本体1以及缠绕于传输线本体1之外且用于对传输线本体1内所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电磁屏蔽的导电布20。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中,用于对数据传输线(例如LVDS线)的传输线本体1内所传输的数据信号(例如差分信号)进行电磁屏蔽的导电布20缠绕于传输线本体1之外,同时,用于电磁屏蔽的材料是导电布20,而现有技术中,相同电磁屏蔽效果的导电布20的成本远低于镀锡铜线,同时,导电布20本身具有重量轻、柔性好且便于舒展的优点,在传输线本体1外缠绕导电布20,进而形成电磁屏蔽层完全可以通过人工手工将导电布20包裹于传输线本体1之外的方法实现,与现有技术中在传输线本体1外包裹电磁屏蔽层的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专用设备即可实现,操作方法更为简单,生产效率也更高,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电布20包括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re)层21、第一镍材料层22以及铜材料层23。
聚酯纤维除具有纤维细度大、强度高、易分散的特点,还具有突出的耐高温性能。铜材料层2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主要起到屏蔽传输线本体1内的数据信号的作用,镍具有防氧化、防腐蚀的作用,可以提高铜材料层23的防氧化、防腐蚀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实践证明:同等厚度的铜材料层23的电磁屏蔽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镀锡铜线编织而成的电磁屏蔽层。
如图4所示,第一镍材料层22电镀于聚酯纤维层21之上,铜材料层23电镀于第一镍材料层22之上;和/或,导电布20还包括电镀于铜材料层23上的第二镍材料层24。
电镀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编织的方法而言制造效率更高,而且镀层的表面质量更好。
由于聚酯纤维层21具有较好的柔性,能够与传输线本体1更为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而且不会对磨损传输线本体1,所以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使用聚酯纤维层21与传输线本体1相贴合。
铜材料层23位于第一镍材料层22以及第二镍材料层24之间,第一镍材料层22可以防止传输线本体1上的水分或其他氧化物腐蚀、氧化铜材料层23,第二镍材料层24可以防止外部的水分或其他氧化物腐蚀、氧化铜材料层23,由此可见,第一镍材料层22以及第二镍材料层24能够从内外两侧对铜材料层23起到保护作用,进而保证导电布20具有持久、稳定的电磁屏蔽性能。
实践证明:线长为200mm的LVDS线,使用导电布20作为电磁屏蔽层与现有技术中使用镀锡铜线编织成的电磁屏蔽层相比,同等厚度的情况下,使用导电布20作为电磁屏蔽层可以节省0.5~0.6¥。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电布20的外表面还附着有黏胶材料层25,导电布20通过黏胶材料层25粘结于传输线本体1的外表面上。
黏胶材料层25的设置可以保证导电布20与传输线本体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的结构上更为紧凑,而且可以减小导电布20与传输线本体1之间的间隙,防止导电布20与传输线本体1之间的间隙处或间隙周围出现电磁干扰。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绑接或夹子夹持等方式使得导电布20与传输线本体1之间紧密贴合。
黏胶材料层25可以为涂覆于传输线本体1和/或聚酯纤维层21上的胶水,也可以为粘贴于传输线本体1和/或聚酯纤维层21上的双面胶。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还包括包覆于导电布20之外的绝缘层3。绝缘层3的设置可以防止导电布20与周围的其他导体相接处而发生短路的问题,进而保证数据传输线以及数据传输线周围其他电子器件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绝缘层3为绝缘胶带缠绕于导电布20之外而形成。缠绕的操作不仅简单方便,而且绝缘胶带成本低廉,便于取材。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为LVDS线。通常的LVDS线均设置有电磁屏蔽层,所以适宜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电磁屏蔽层的成本,并改善电磁屏蔽效果。当然,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也可以为LVDS线之外的其他用于传输数据的连接线。
通常LVDS线内传输的差分信号的时钟频率为70MHZ,当数据传输线为LVDS线,如图2和图7所示,由于差分信号的时钟频率越高,则电磁辐射的强度也会越大,所以观测差分信号的时钟频率较大时(例如210MHZ左右,即70MHZ的三倍)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布20的LVDS线以及使用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电磁屏蔽层的LVDS线的电磁辐射强度的峰值波形可以明显看出:
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布20的LVDS线在LVDS线内传输的差分信号的时钟频率为210MHZ左右时距离测试标准线(该线为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大允许值的连线)更大;
同时,从图2和图7可以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布20的LVDS线的电磁辐射强度要达到与使用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电磁屏蔽层的LVDS线的电磁辐射强度差分信号需要更高的时钟频率。
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而言,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布20的LVDS线的电磁辐射强度的峰值更小,由此可见,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布20的LVDS线的电磁屏蔽效果更好。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液晶面板、电路板6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电路板6通过数据传输线的传输线本体1对液晶面板发送数据。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处不再重复阐述。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罩设于液晶面板之外且接地的液晶屏机壳5,数据传输线的导电布20的部分区域与液晶屏机壳5相接触而接地。
由于液晶屏机壳5是接地的,所以与液晶屏机壳5相接触而接地的数据传输线的导电布20也是接地的,接地的导电布20可以将一些无用的电磁干扰信号或电流导入大地外,而且可以保护用户或操作人员不被电击,故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当然,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的导电布20也可以如图6所示仅仅起到传输数据的作用,而不接地。
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线(例如LVDS线)通常均设置有专用的接地端7,以LVDS线为例,LVDS线的其中一端设置有接地端7的LVDS线称为单端接地的LVDS线,LVDS线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地端7的LVDS线称为双端接地的LVDS线,LVDS线的接地端7通过螺钉或螺栓锁定于接地的液晶屏机壳5上或电路板6的接地部件上。由于螺钉或螺栓的锁定方式,需要打螺孔或设置螺母,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安装效率较低。
由于本实施例中导电布20本身为导体,所以无需设置专用的接地端7,不仅省略了设置接地端7的步骤,而且,由于导电布20任意位置处均可以接地,同时,由于液晶屏机壳5面积较大,故而这种结构可以使得操作人员选择接地位置时更为方便、灵活。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的导电布20的部分区域通过粘结体4与液晶屏机壳5相接触而接地。通过粘结体4相连接的方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无需设置螺孔,故而安装效率更高,进而整机(例如电视机)的生产效率也更高。
除此之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省掉了开设螺孔、安装螺钉的步骤,不仅使用更为方便,而且由于只需要设计两款产品即一种是全部屏蔽且绝缘的,另一种是部分屏蔽且接地的,既可以满足大部分场合的使用要求,故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的通用性更好,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
本实施例中粘结体4包括但不限于:耐高温胶带、绝缘胶带或涂覆于导电布20外表面的胶水,和/或,数据传输线上与液晶屏机壳5相接触而接地的部分区域接近数据传输线的端头部。
绝缘胶带或双面胶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取材方便的优点,使用双面胶相粘结时,双面胶的位置可以设置于导电布20与液晶屏机壳5之间,也可以使用绝缘胶带相同的方法使用双面胶。
本实施例中即使不将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的导电布20接地,也可以使用粘结体4将数据传输线固定于液晶屏机壳5上,从而避免数据传输线从液晶屏机壳5或电路板6上松脱。
本实施例中导电布20上与液晶屏机壳5相接触而接地的部分区域优选为接近数据传输线的端头部。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导电布20的可靠接地,而且,固定数据传输线位置的粘结体4或夹子还可以将数据传输线的端头部可靠固定住,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线的端头部的传输线本体1与主电路板6或液晶面板之间的可靠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线的传输线本体1通过插座与液晶面板电连接,液晶面板的尺寸为26~40寸时插座为41PIN插座,液晶面板的尺寸为40寸以上时插座为41直插式插座或51PIN卡扣式插座。
仅需要设置41PIN插座便可以满足尺寸为26~40寸的液晶面板电能传输以及数据传输的需要,有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而当液晶面板的尺寸为40寸以上时,需要设置41直插式插座或51PIN卡扣式插座以保证液晶面板电能传输以及数据传输的需要。可见,本实施例中仅需要设置两种插座便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大小液晶面板的需要,无需针对每个尺寸的液晶面板设置不同的插座,所以这种结构有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优选为电视机,电路板6优选为电视机的主电路板。
液晶电视机中的主电路板需要通过数据传输线(例如LVDS线)对液晶面板发送数据供液晶面板播放出画面或图像,由于主电路板对液晶面板发送的数据通常均为低压差分信号,低压差分信号容易与周围的其他数据传输线或电子设备出现电磁干扰现象,所以通常均需要在数据传输线内设置电磁屏蔽层,进而适宜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电磁屏蔽层的成本。
当然,上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线也可以应用于电视机之外的其他电子设备中或电子设备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线本体以及缠绕于所述传输线本体之外且用于对所述传输线本体内所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电磁屏蔽的导电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包括聚酯纤维层、第一镍材料层以及铜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镍材料层电镀于所述聚酯纤维层之上,所述铜材料层电镀于所述第一镍材料层之上;和/或,所述导电布还包括电镀于所述铜材料层上的第二镍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的外表面还附着有黏胶材料层,所述导电布通过所述黏胶材料层粘结于所述传输线本体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输线,还包括包覆于所述导电布之外的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绝缘胶带缠绕于所述导电布之外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线为LVDS线。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面板、电路板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线,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线的所述传输线本体对所述液晶面板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罩设于所述液晶面板之外且接地的液晶屏机壳,所述数据传输线的所述导电布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液晶屏机壳相接触而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线的所述 导电布的部分区域通过粘结体或夹子与所述液晶屏机壳相接触而接地,所述粘结体包括:耐高温胶带、绝缘胶带或涂覆于所述导电布外表面的胶水;
和/或,所述数据传输线上与所述液晶屏机壳相接触而接地的部分区域接近所述数据传输线的端头部;
和/或,所述电子设备为电视机。 
CN2011200388201U 2011-02-15 2011-02-15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8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88201U CN202058502U (zh) 2011-02-15 2011-02-15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88201U CN202058502U (zh) 2011-02-15 2011-02-15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8502U true CN202058502U (zh) 2011-11-30

Family

ID=4501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3882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8502U (zh) 2011-02-15 2011-02-15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85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481A (zh) * 2011-02-15 2012-08-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CN107415863A (zh) * 2017-06-20 2017-12-01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多媒体显示屏排线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481A (zh) * 2011-02-15 2012-08-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CN102637481B (zh) * 2011-02-15 2014-12-2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CN107415863A (zh) * 2017-06-20 2017-12-01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多媒体显示屏排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8502U (zh)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CN201590272U (zh) 室外明敷安防监控组合线
CN103325484B (zh) 适用于无人机光电系统的数字视频电缆
CN101557088A (zh) 接线盒以及电子设备
CN102637481B (zh) 数据传输线以及电子设备
CN205194407U (zh) 线缆
CN2618268Y (zh) 一种屏蔽控制电缆
CN201556450U (zh) 软性排线
CN100508076C (zh) 去耦屏蔽电缆的连接方法
CN101930809A (zh) 室外明敷安防监控组合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10006494U (zh)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
CN112918026A (zh) 一种柔性导电织物
KR20070074057A (ko) 실드 케이블
CN208674548U (zh) 一种双保险WiFi连接线束
CN207677169U (zh) 一种高压双芯连接器
CN206180310U (zh) 电缆公头、电缆母头及盾构机用电缆连接器
CN218333239U (zh) 抗干扰线束及带有该抗干扰线束的电缆组件
CN218850008U (zh) 高牢靠卡扣连接器连接线
CN217426403U (zh) 鹅颈转接线
CN220400253U (zh) 一种三拼组合电缆线
CN220306896U (zh) 一种弱电工程布线装置
CN1731624A (zh) 具有环路隔离功能的射频线缆
CN214671981U (zh) 可挠抗干扰集成线缆
CN215512555U (zh) 一种柔性导电织物
CN210349346U (zh) 一种高档轿车接地系统用斜纹接地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