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0464U -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0464U
CN202050464U CN2011201441056U CN201120144105U CN202050464U CN 202050464 U CN202050464 U CN 202050464U CN 2011201441056 U CN2011201441056 U CN 2011201441056U CN 201120144105 U CN201120144105 U CN 201120144105U CN 202050464 U CN202050464 U CN 202050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isplay unit
main computer
vo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441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芳
赖华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1201441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0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0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04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和主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和分别与主机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和主机单元中至少一个单元为物理独立结构。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及主机单元之间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实现通信连接,能够实现主机单元小型化以及显示单元大型化的设计;并且各个单元有独立的供电设备,延长了各单元的待机时间,增强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各个单元通过匹配认证,协同工作,使各单元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并且能够实现设备复用。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是人们随身携带、与其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产品,人们要求手机具有即时使用、方便携带的特点,这对手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日益强大,现在的手机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通信工具,而具备了更多其他功能。例如,收听音乐、观看视频等。现在的智能手机,甚至都具有了一些个人掌上电脑的功能。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强也对手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具有较大的显示屏、更好的输入键盘以及更长的续航时间等,但是大的显示屏就意味着大的耗电量,这与长的续航时间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而且大的显示屏往往要求手机整体也很大,这与我们要求手机小巧、便携的特点构成了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移动通信终端无法同时实现小机型化及大显示屏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和主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分别与主机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和主机单元中至少一个单元为物理独立结构。 
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及所述主机单元的连接方式为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及所述主机单元的连接方式为无线射频通信连接。 
所述主机单元中包括与基站通信的移动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显示单元和/ 或语音单元通信的第三通信模块。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与所述主机单元和/或语音单元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语音单元包括与所述主机单元和/或显示单元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及所述主机单元保持实时通信连接或者仅在预设条件下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移动通信终端的显示单元、语音单元与主机单元实体独立,并且各个单元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实现了移动通信终端大显示屏及长续航时间的共存,也能够实现手机主体的小机型化,为用户提供了较好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主机装置实现小额支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图。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3个单元:显示单元1、语音单元2、主机单元3,其中至少一个单元为物理独立结构。进一步地,显示单元1包括第一通信模块11、显示模块12;语音单元2包括第二通信模块21、语音收发模块22;主机单元3包括第三通信模块31、移动通信模块32。显示单元1、语音单元2及主机单元3是3个独立的单元,其各自包含独立的电池,3个单元通过各自的通信单元进行通信连接,主机单元通过移动通信模块32与基站进行通信。 
显示单元1、语音单元2、主机单元3之间的通信方式既可以是有线通信,例如分别在各自的单元上设置USB接口进行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例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蓝牙。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单元1、语音单元2、主机单元3可以保持实时通信连接,也可以仅仅在预设条件下进行连接,例如在接收到短消息,显示单元1与主机单元3进行通信连接;在有电话接入时,各单元均进行通信连接;在使用手机浏览网页时,显示单元1与主机单元3进行通信连接。这样设计能够起到节电的作用,使各单元具有更长的待机时间。 
请参考图1-3,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模块11、第二通信模块21、第三通信模块31之间的通信方式为无线RFID。有语音电话接入时,基站4发送语音通话请求信息给主机单元3,主机单元3的移动通信模块32接收所述语音通话请求信息,并发送给第三通信模块31,第三通信模块31接收到所述语音通话请求信息后通过无线射频通信信道将所述语音通话请求信息发送给语音单元2的第二通信模块21,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单元2中的语音收发模块22收听到来电提示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语音收发模块22包括听筒、话筒以及控制键。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键接听电话,并将语音通过话筒经由无线射频通信信道以及移动通信信道发送给对方。用户也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键选择不接听电话或者关闭来电语音提示等操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用户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视频通话。在有视频电话接入时,基站4发送视频通话请求给主机单元3,主机单元3的移动通信模块32接收所述视频通话请求,并发送给第三通信模块31,第三通信模块31接收到所述语音通话请求信息后通过无线射频通信信道将所述语音通话请求信息分别发送给第二通信模块21及第一通信模块11。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 单元2中的语音收发模块22收听到来电提示音,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键接听电话,并将语音通过话筒经由无线射频通信信道以及移动通信信道发送给对方。用户也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键选择不接听电话或者关闭来电语音提示等操作。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单元中的显示模块接收到视频通话请求,可以选择开启视频通话也可以选择不开启。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1中的显示模块12为触摸屏显示模块,即显示单元1可以实现信息输入的功能。当用户需要发送短消息时,可以通过显示单元1进行编辑,并将编辑好的短消息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发送给主机单元3中的第三通信模块31,并通过移动通信模块32将该短消息发送出去。 
用户还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本地或者在线视频观看。主机单元3通过第三通信模块31将视频文件通过无线射频通道发给显示单元1的第一通信模块11,第一通信模块11将视频文件发送给显示模块12进行显示观看。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单元1中也可以带有音响装置或者外界音响装置的接口。 
请参考图3,由于主机单元3中包含的第三通信模块31为无线RFID模块。主机单元3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的功能。图3中所示为主机单元3与POS(point ofsale)终端5进行交互的示意图。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11、第二通信模块21、第三通信模块33为无线蓝牙通信模块。亦即,显示单元1、语音单元2、主机单元3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无线蓝牙技术实现的。由于其通信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无线射频通信是相同的,在此不再复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个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语音单元2可以分别与不同的主机单元3进行匹配使用。 
在另一中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语音单元2、主机单元3上分别设置有数据交换接口,例如USB接口或者SD接口等。三个单元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由于其实现通信的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复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及第三通信模块均为短距离通信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主机单元3设置成一个物理独立结构,显示单元1与语音单元2设置为一个整体;也可以将显示单元1设置成一个物理独立结构,语音单元2与主机单元3设置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的手机分离为三个独立的实体单元,各实体单元之间采用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方便了主机单元3小型化、显示单元1大型化的设计,并且由于各个单元之间分别有独立的供电设备,延长了各单元的待机时间,增强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各个单元通过匹配认证,协同工作,使各单元具有较好的独立性,能够实现设备复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和主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分别与主机单元连接,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和主机单元中至少一个单元为物理独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及所述主机单元的连接方式为无线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及所述主机单元的连接方式为无线射频通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单元中包括与基站通信的移动通信模块以及与所述显示单元和/或语音单元通信的第三通信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与所述主机单元和/或语音单元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单元包括与所述主机单元和/或显示单元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块。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语音单元及所述主机单元保持实时通信连接或者仅在预设条件下进行连接。
CN2011201441056U 2011-05-09 2011-05-09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0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41056U CN202050464U (zh) 2011-05-09 2011-05-09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441056U CN202050464U (zh) 2011-05-09 2011-05-09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0464U true CN202050464U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9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4410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50464U (zh) 2011-05-09 2011-05-09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0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96911U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无线通信扩展装置
CN100442232C (zh) 从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传送应用软件状态的方法
CN103888165B (zh) 多蓝牙链接移动终端的一键通对讲机
CN101207412A (zh) 一种控制蓝牙手机的电视机
CN106028257B (zh) 一种可穿戴的通信耳机和基于该通信耳机的通信方法
CN106530997A (zh) 一种基于WiFi的智能电子席卡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2799921A (zh) 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多功能智能卡及基于它的移动通信装置
CN10565786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接口控制方法
CN102137185A (zh) 能产生磁吸感应的移动终端及其电子名片传递方法
CN103716068A (zh) 基于蓝牙的手机交互式管理装置及方法
CN203181051U (zh) 可联网通信的多功能手持式对讲机
CN205491035U (zh) 智能家庭耳机
CN202512578U (zh) 磁卡阅读器
CN202178792U (zh) 蓝牙手机分离器
CN202050464U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CN203118191U (zh) 移动终端遥控装置
CN201477634U (zh) 精确营销系统
CN201226537Y (zh)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
CN203708432U (zh) 耳机盾及签名系统
CN202178791U (zh) 一种通讯设备及通话管理装置
CN201682625U (zh) 支持传统pstn话机接入的gsm/pstn双模式通讯终端
CN201569933U (zh) 一种手机电脑
CN203984688U (zh) 移动终端蓝牙链接ptt对讲装置
CN201995025U (zh) 一种具有双网络数据处理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支付终端
CN201774575U (zh) 一种家庭信息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