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50200U -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50200U
CN202050200U CN2011200168998U CN201120016899U CN202050200U CN 202050200 U CN202050200 U CN 202050200U CN 2011200168998 U CN2011200168998 U CN 2011200168998U CN 201120016899 U CN201120016899 U CN 201120016899U CN 202050200 U CN202050200 U CN 202050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guide
junction block
box body
junction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168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Greenw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168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50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50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502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内的接线座,接线座内嵌设有接线端子,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有限制接线座脱离盒体的限位结构。通过在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使得接线座能够沿盒体的非接线侧壁上下滑动。这样,在接线时将接线座向上提升,使得接线座内的接线端子中的接线孔靠近盒体侧壁的上边缘,方便手持电缆线头插入接线端子的接线孔内,安装非常方便。另外,通过在所述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置限位结构,使得接线座不会脱离盒体,进而消除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接线盒,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提升接线座的电缆接线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接线盒通常包括盒体、接线座和接线端子,其中接线端子嵌设在接线座中,接线座定位设置在盒体内。盒体的四个侧壁中,两个相对的侧壁设有电缆孔,以便将电缆的线头引入盒体内,设有电缆孔的这两个盒体侧壁为接线侧壁,而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为非接线侧壁;同样接线座也包括两个相对的接线侧壁,接线端子的接线孔设置在接线座的接线侧壁上,其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为非接线侧壁。通常将接线座的非接线侧壁与盒体的非接线侧壁相配合,以便将接线座定位在盒体内。
接线时,需要将电缆线头穿过盒体的接线孔并插入接线端子的线孔内固定。如果将接线座固定设置在盒体内,则在进行接线时不方便将电缆线头插入接线端子的线孔内;如果设置接线座与盒体分离,使得接线座能够从盒体内取出,虽然方便接线,但在接线完毕后,操作人员容易将接线座遗留在盒体外,使得接线端子裸露在盒体外部,容易受潮、被氧化,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缆接线盒存在接线不便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既方便接线而接线座又不会脱离盒体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内的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内嵌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所述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有限制所述接线座脱离盒体的限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所述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设置在所述接线座的非接线侧壁和盒体的非接线侧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竖向导轨上设置的限位凸块和所述竖向导槽槽口设置的限位挡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盒体内侧底部设置的竖向拉钩和所述接线座接线侧壁设置的横向限位台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所述竖向导槽设置在所述接线座的接线侧壁,所述竖向导轨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侧的底部;所述接线座的每个接线侧壁和盒体之间至少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盒体内侧底部设置的竖向拉钩和所述接线座接线侧壁设置的横向限位台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所述拉钩和横向限位台阶设置在至少一组所述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上;其中所述拉钩设置在该竖向导轨的顶端,所述横向限位台阶设置在该竖向导槽底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接线座非接线侧壁和盒体非接线侧壁之间设置的限位台阶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使得接线座能够沿盒体的非接线侧壁上下滑动。这样,在接线时将接线座向上提升,使得接线座内的接线端子中的接线孔靠近盒体侧壁的上边缘,方便手持电缆线头插入接线端子的接线孔内,安装非常方便。另外,通过在所述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置限位结构,使得接线座不会脱离盒体,进而消除了安全隐患。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一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一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二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所示为图2a的I部放大图;
图2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二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三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三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四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四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四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五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5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五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第五实施例中的接线座提升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包括盒体和接线座200,接线座200设置在盒体内,接线座200内嵌设有接线端子300,接线座200和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接线座200和盒体之间设有限制接线座200脱离盒体的限位结构。具体地,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形成一组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可设置在接线座的非接线侧壁201和盒体的非接线侧壁之间,也可设置在接线座的接线侧壁202和盒体的接线侧壁102之间。另外,同一非接线侧壁组内可设有多组导向组件。同样限位结构可以是各种形式,可以是盒体内侧底部靠近接线座的接线侧壁202处设置的拉钩510与接线座200接线侧壁设置的横向限位台阶520相配合形成的限位结构;也可以是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和盒体非接线侧壁101之间设置的限位台阶组形成的限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中,盒体可根据需要设置分体式或一体式,只要能将接线座200收纳在其内部即可。盒体内设有封闭的腔室,接线座200定位在盒体的腔室内;接线座200由盒体包覆,已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分体式的盒体为例进行阐述,但并不限定盒体的结构只能是分体式结构。盒体100由盒盖120和底座110组合而成,在底座110的两个接线侧壁102上设有电缆孔102a,接线座200的两个非接线侧壁201分别与底座110的两个非接线侧壁101(即为盒体的非接线侧壁)接触,使得接线座200被定位在底座110内。
如图1、1a、1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的第一实施例中,导向组件设置在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和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之间。其中竖向导轨410竖直设置在接线座的非接线侧壁201上,而竖向导槽420竖直设置在与该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对应的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上;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相互配合,使得竖向导轨410能够在竖向导槽420内上下滑动而不能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这样,在接线时,可以将接线座200从底座110底部向上提升一定距离,使得接线座200内接线端子300的接线孔301更靠近盒体侧壁的上边缘,方便手持电缆线头插入接线端子300的接线孔301内,安装起来非常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竖向导轨410也可设置在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上,对应的将竖向导槽420设置在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上。
另外,接线座200和底座110各有两个非接线侧壁,且一个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与对应的一个底座非接线侧壁101相接触组成一组非接线侧壁组,同组非接线侧壁组内的底座非接线侧壁101和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相互接触,接线座200和底座110之间有两组非接线侧壁组。根据需要,可以只在其中一组非接线侧壁组中设置上述导向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在每组非接线侧壁组中设置至少一组导向组件。
为了防止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接线座200和底座110之间还设有限制所述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底座110内侧底部设置的竖直方向的拉钩510和接线座200接线侧壁设置的横向限位台阶520,拉钩510与横向限位台阶520相配合能够限制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具体地,拉钩510从底座110内侧底部向上延伸,其钩部511朝向接线座200突出;接线座的接线侧壁202上朝向拉钩510设有横向限位台阶520,该横向限位台阶520与拉钩510相匹配。当接线座200向上提升一端距离后时,拉钩510和横向限位台阶520配合,限制接线座200进一步提升,从而防止接线盒脱离底座110。
如图2、2a、2b、2c、2d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的第二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同样设置在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和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之间。其中竖向导轨410竖直设置在接线座的非接线侧壁201上,而竖向导槽420竖直设置在与该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对应的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上。
为了防止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接线座200和底座110之间还设有限制所述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竖向导轨410上设置的限位凸块530和竖向导槽420上设置的限位挡板540。其中限位凸块530设置在竖向导轨410的底端,是从竖向导轨410底端朝向竖向导轨410的侧面设置的凸起,即限位凸块530从竖向导轨410底端朝向竖向导槽420的槽壁突出;而限位挡板540设置在竖向导槽420的顶端,是从竖向导槽420顶端朝向竖向导轨410突出而形成的。竖向导槽420的宽度与导轨底端的限位凸块530相匹配,使得竖向导轨410端部限位凸块530能够在竖向导槽420内上下滑动;限位挡板540设置的竖向导槽420的顶端槽口处,将槽口遮挡了部分并在槽口处留下一定的缺口供竖向导轨410穿过,缺口的宽度与竖向导轨410的宽度相匹配。当竖向导轨410在竖向导槽420内上下滑动时,竖向导轨410底端的限位凸块530与竖向导槽420的槽壁相接触,竖向导槽420顶端的限位挡板540与竖向导轨410的侧壁相接触,以限制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使得竖向导轨410能够在竖向导槽420内上下滑动而不能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这样,在接线时,可以将接线座200从底座110底部向上提升一定距离后,使得接线座200内接线端子300的接线孔301更靠近盒体侧壁的上边缘,方便手持电缆线头插入接线端子300的接线孔301内,安装起来非常方便。另外,当接线座200向上提升一端距离后时,限位凸块530和限位挡板540相配合,使得竖向导轨410无法再沿竖向导槽420继续向上滑动,限制接线座200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防止接线盒脱离底座11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优选在限位凸块530的底端设置倒角或倒圆。由于底座非接线侧壁101通常设置的较薄,能够进行一定的弹性变形,安装时,将底座非接线侧壁101向外拉,再将接线座200放入底座110内,此时限位凸块530底端的倒角能够沿底座非接线侧壁101的上边缘插入,使得底座非接线侧壁101发生弹性变形,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的竖向导轨410能够滑入底座非接线侧壁101的竖向滑槽内,使得竖向导轨410和竖向滑槽相配合;再松开在底座110侧壁上施加的拉力,使得侧壁恢复原样,此时底座110的非接线侧壁紧贴着接线座的非接线侧壁201,完成安装。
如图3、3a、3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的第三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同样设置在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和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之间,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竖向导槽420竖直设置在接线座的非接线侧壁201上,而竖向导轨410竖直设置在与该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对应的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上。
为了防止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接线座200和底座110之间同样设有限制所述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如同上述第二实施例一样包括竖向导轨410上设置的限位凸块530和竖向导槽420槽口设置的限位挡板540,不同之处在于:限位凸块530设置在竖向导轨410的顶端。具体地,限位凸块530设置在竖向导轨410的顶端,是从竖向导轨410顶端朝向竖向导轨410的侧面设置的凸起,即限位凸块530从竖向导轨410顶端朝向竖向导槽420的槽壁突出;而限位挡板540设置在竖向导槽420的底端,是从竖向导槽420底端朝向竖向导轨410突出而形成的。当竖向导轨410在竖向导槽420内上下滑动时,竖向导轨410顶端的限位凸块530与竖向导槽420的槽壁相接触,竖向导槽420底端的限位挡板540与竖向导轨410的侧壁相接触,以限制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之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使得竖向导轨410能够在竖向导槽420内上下滑动而不能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这样,在接线时,可以将接线座200从底座110底部向上提升一定距离,使得接线座200内接线端子300的接线孔301更靠近盒体侧壁的上边缘,方便手持电缆线头插入接线端子300的接线孔301内,安装起来非常方便。另外,当接线座200向上提升一端距离后时,限位凸块530和限位挡板540相配合,使得竖向导轨410无法再沿竖向导槽420继续向下滑动,限制接线座200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防止接线盒脱离底座110。同样可在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的底边设置倒角或倒圆,或者在竖向导轨410顶端的限位凸块530的上侧设置倒角或倒圆,以方便安装。
如图4、4a、4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的第四实施例中,导向组件设置在接线座200接线侧壁和底座110之间,其中竖向导槽420竖直设置在接线座的接线侧壁202上,而竖向导轨410设置在所述底座110内侧的底部。其中,在接线座200的每个接线侧壁和底座110之间至少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
具体地,竖向导槽420设置在接线座200接线侧壁上位于两接线孔301之间的位置处,竖向导轨410是从底座110内侧底部向盒盖120延伸的柱子,一组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能够限制接线座200相对于底座110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水平位移。通过在接线座200的每个接线侧壁和底座110之间设置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能够限制接线座200相对于底座110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同时,接线座20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底座110上下滑动,进而方便将接线座200提升进行接线。在本实施例中,接线座200和底座110之间共设有四组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其中接线座200的每个接线侧壁和底座110之间各设有两组。
为了防止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接线座200和底座110之间还设有限制所述接线座200脱离底座110的限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包括所述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和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之间设置的限位台阶组。具体地,限位台阶组包括在接线座非接线侧壁201设置的向盒体底座110突出的第一横向台阶550,以及在盒体底座110对应的非接线侧壁上设置的向接线座200突出的第二横向台阶560,可将第二横向台阶560设置为底座非接线侧壁101上朝向接线盒突出设置的横向筋条。当接线座200从底座110底部向上被提升到一定位置后,接线座200的第一横向台阶550与底座110的第二横向台阶560相配合,可以限制接线座200进一步向上滑动,从而进一步防止接线座200脱离盒体。
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也可将限位结构设置在接线座200接线侧壁和底座110接线侧壁之间。如图5、5a、5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的第五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如上述第四实施例所述设置,即将导向组件设置在接线座200接线侧壁和底座110之间,其中竖向导槽420竖直设置在接线座的接线侧壁202上,而竖向导轨410设置在所述底座110内侧的底部。与上述第四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包括接线座200接线侧壁设置的横向限位台阶520和盒体内侧底部竖直设置的拉钩510。具体地,可参照第一实施例所述进行设置,即拉钩510从底座110内侧底部向上延伸,其钩部511朝向接线座200突出;接线座200上朝向拉钩510的接线侧壁上设有横向限位台阶520,该横向限位台阶520与拉钩510相匹配。当接线座200向上提升一端距离后时,拉钩510和横向限位台阶520配合,限制接线座200进一步提升,从而防止接线盒脱离底座110。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拉钩510直接设置的竖向导轨410的顶端,将横向限位台阶520设置在竖向导槽420内,这样竖向导轨410即可限定接线座200相对底座11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也能在竖直方向上防止接线座200提升距离太大而脱离底座110。具体地,相互匹配的拉钩510和横向限位台阶520可以设置在其中一组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之间,也可以在每组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410和竖向导槽420之间均设置相互匹配的拉钩510和横向限位台阶52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包括盒体和设置在盒体内的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内嵌设有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所述接线座和盒体之间设有限制所述接线座脱离盒体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设置在所述接线座的非接线侧壁和盒体的非接线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竖向导轨上设置的限位凸块和所述竖向导槽槽口设置的限位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盒体内侧底部设置的竖向拉钩和所述接线座接线侧壁设置的横向限位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槽设置在所述接线座的接线侧壁,所述竖向导轨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侧的底部;所述接线座的每个接线侧壁和盒体之间至少设有一组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盒体内侧底部设置的竖向拉钩和所述接线座接线侧壁设置的横向限位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和横向限位台阶设置在至少一组所述相互配合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导槽上;其中所述拉钩设置在该竖向导轨的顶端,所述横向限位台阶设置在该竖向导槽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升式电缆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接线座非接线侧壁和盒体非接线侧壁之间设置的限位台阶组。
CN2011200168998U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0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68998U CN202050200U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168998U CN202050200U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50200U true CN202050200U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90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1689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50200U (zh) 2011-01-19 2011-01-19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502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240A (zh) * 2013-11-22 2014-03-19 张正国 制热地板中隐藏式接线盒的应用方式
CN108390198A (zh) * 2018-04-29 2018-08-10 立安德森(青岛)电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式路灯接线器
CN108551135A (zh) * 2018-05-04 2018-09-18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水密接线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240A (zh) * 2013-11-22 2014-03-19 张正国 制热地板中隐藏式接线盒的应用方式
CN108390198A (zh) * 2018-04-29 2018-08-10 立安德森(青岛)电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式路灯接线器
CN108551135A (zh) * 2018-05-04 2018-09-18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水密接线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0200U (zh)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CN202076769U (zh) 一种旋转式电缆接线盒
CN202076742U (zh) 一种侧拉式电缆接线盒
CN202103382U (zh)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CN204011995U (zh) 带usb的转换插座
CN204405904U (zh) 一种便于理纤的光纤水平整理槽
CN202034731U (zh) 一种侧拉式电缆接线盒
CN202034751U (zh)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CN202034752U (zh) 一种提升式电缆接线盒
CN201266624Y (zh) 一种电池仓的固定机构
CN206210574U (zh) 一种可全自动化生产的变压器
CN205178140U (zh) 一种连接器固定工装
CN104466828A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缆桥架
CN203967664U (zh) 用于分类固定线缆的机柜走线槽
CN206395632U (zh) 无机房电梯
CN205932858U (zh) 一种便于手扶的楼层电梯
CN205312180U (zh) 一种便携式用电检查箱
CN204479811U (zh) 配线单元箱
CN104234455A (zh) 具有刷卡机的站台
CN204569093U (zh) 一种电梯逃生装置
CN204303889U (zh) 一种电池防脱快拆结构
CN209233425U (zh) 一种铁路通信用线缆固定装置
CN104036880B (zh) 电缆成缆机
CN212151312U (zh) 一种加油机安装用吊装装置
CN202595994U (zh) 一种水平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7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s 1, 2 and 3 of Building 90, Lisonglong Community Second Industrial Zone,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ity greenway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31 Baoan District City,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eople's governance street, Xinhua City, Tianan Ge 1402 room.

Patentee before: Feng Yunfe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