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2661U - 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42661U CN202042661U CN2011200553285U CN201120055328U CN202042661U CN 202042661 U CN202042661 U CN 202042661U CN 2011200553285 U CN2011200553285 U CN 2011200553285U CN 201120055328 U CN201120055328 U CN 201120055328U CN 202042661 U CN202042661 U CN 2020426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socket
- sheet metal
- metal sheet
- foolproo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由插头绝缘部分(1),插头导电部分(2),插座上顶盖(3),负极金属片(4),金属片隔离板(5),正极金属片(6),插座底板(7),固定配合钩(8),固定配合槽(9)构成,主要解决现有插座插孔无法旋转或者可以旋转却因为会疲劳而导致损坏,以及插座正负极不易区分的不足,本设计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通过插孔的特殊分布实现插头的多方向可用性,通过插座正极和负极分布特点,插头结构特点,实现插头的两个导电部分分别插到正极金属片和负极金属片上,无需有意区分便可区分开来,使用方便,本设计适合在各种场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方向可用的、使用方便的傻瓜式插座插头。
背景技术:
公知,在日常生活中,插头是使用统一标准的,而插座则有多样,为了使用方便,有些插座的插孔部分是可以旋转的,但是由于技术和插座材料性质方面的不足,插孔经常旋转容易导致插座的损坏,再者,安装插座的时候两个插孔的正负极性是固定的,而且没有清晰地写出来,即使写出来了,在光线不足的地方也不易看清,因此在插有些必须区分正负极的插头的时候,使用者就会感觉到不方便了,基于这样一个情况,本实用新型将克服现有的插座插孔无法旋转或者可以旋转却因为会疲劳而导致损坏,以及插座正负极不易区分的不足,通过将插座的正负极分布在不同的两个空间,而插头无论怎么插也恰好分别插在这两个空间,而且可以在多个方向插,为使用者生活带来一定的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插座插孔无法旋转或者可以旋转却因为会疲劳而导致损坏,以及插座正负极不易区分的不足,为实现插头可以在多个方向插以及无需故意区分正负极便可实现正负极区分的功效,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以及带来方便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由插头绝缘部分(1),插头导电部分(2),插座上顶盖(3),负极金属片(4),金属片隔离板(5),正极金属片(6),插座底板(7),固定配合钩(8),固定配合槽(9)构成,其装配方法是插头绝缘部分(1)内嵌插头导电部分(2)形成插头,且两个导电部分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接着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叠放插座上顶盖(3)、负极金属片(4)、金属片隔离板(5)、正极金属片(6)、插座底板(7),插座上顶盖(3)上的固定配合钩(8)插入插座底板(7)的固定配合槽(9)里,只要按下去便可以钩住,然后配合固定在一起,实现整个插座的部件固定,至此,装配完毕,在插座上顶盖(3)、负极金属片(4)、金属片隔离板(5)、正极金属片(6)上都有同样分布的孔,这些孔的位置特征是:任一孔的周围六个孔形成一个正六边形,则每两个相邻的孔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正好等于插头两个导电部分的距离,此设计实现了插头用任意两个相邻的孔都能插的效果,实现了插座的多方向可用性,插头插进去的时候,两个导电部分分别插到正极金属片和负极金属片上,无需有意区分便可区分开来,使用方便,本设计适合在各种场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零部件及其装配顺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使用时示意图;
图中(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插头绝缘部分;
图中(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插头导电部分;
图中(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插座上顶盖;
图中(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负极金属片;
图中(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金属片隔离板;
图中(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正极金属片;
图中(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插座底板;
图中(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固定配合钩;
图中(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的固定配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插座的负极金属片和正极金属片分别用导线连接,从插座底板侧面的孔中伸出,连接到电源上,整个插座就可以使用了,使用者拿出数个插头,每个插头均可在插座上任意找两个没有使用的相邻孔,插头较长的导电部分便和正极金属片接触,较短部分便和负极金属片接触,而且插头较长部分接触负极金属片的部分是绝缘部分,因此插头和插座的正负极就自动分开,无需故意区分,即使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盲人也可使用,实现傻瓜式的自动区分功能,使用本设计带来的好处有,首先是使用者选定一个孔后,周围的六个孔中可以任意选取一个,实现了插座多方向可使用的特点,其次是插头插上去后,较长部分就是正极,较短部分就是负极,已经区分开,使用者无需有意区分,为使用者带来方便,再者,插座的固定采用按扣式,装配以及拆卸都比较方便,而且插座上面孔比较多,可以插若干插头,为加工生产、维修、生活带来方便,本设计适合在各种场合推广使用,尤其适合在光线不足或者有盲人使用的地方安装使用。
Claims (4)
1.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由插头绝缘部分(1),插头导电部分(2),插座上顶盖(3),负极金属片(4),金属片隔离板(5),正极金属片(6),插座底板(7),固定配合钩(8),固定配合槽(9)构成,其特征是:插头绝缘部分内嵌插头导电部分形成插头,两个导电部分的长度不一样。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其特征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叠放插座上顶盖、负极金属片、金属片隔离板、正极金属片、插座底板。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其特征是:插座上顶盖上的固定配合钩插入插座底板的固定配合槽里,按下去钩住。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其特征是:插座上顶盖、负极金属片、金属片隔离板、正极金属片上都有同样分布的孔,这些孔的位置特征是:任一孔的周围六个孔形成一个正六边形,则每两个相邻的孔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正好等于插头两个导电部分的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553285U CN202042661U (zh) | 2011-03-04 | 2011-03-04 | 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553285U CN202042661U (zh) | 2011-03-04 | 2011-03-04 | 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42661U true CN202042661U (zh) | 2011-11-16 |
Family
ID=44970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5532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2661U (zh) | 2011-03-04 | 2011-03-04 | 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4266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01912A1 (zh) * | 2013-12-31 | 2015-07-09 | 南宁马许科技有限公司 | 斜边插座 |
CN106099498A (zh) * | 2016-07-30 | 2016-11-09 | 余姚市润球电器厂 | 一种带多个接地线结构的插座 |
-
2011
- 2011-03-04 CN CN2011200553285U patent/CN20204266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01912A1 (zh) * | 2013-12-31 | 2015-07-09 | 南宁马许科技有限公司 | 斜边插座 |
CN106099498A (zh) * | 2016-07-30 | 2016-11-09 | 余姚市润球电器厂 | 一种带多个接地线结构的插座 |
CN106099498B (zh) * | 2016-07-30 | 2018-08-28 | 宁波润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多个接地线结构的插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42661U (zh) | 一种多方向可用的傻瓜式插座插头 | |
CN204577733U (zh) | 一种可旋转插座 | |
CN202797443U (zh) | 一种滑轨插座 | |
CN204376057U (zh) | 一种多功能墙壁插座 | |
CN201845950U (zh) | 导槽式插座 | |
CN202930629U (zh) | 一种圆环插座面板 | |
CN205406901U (zh) | 带有USB Type C接口的多功能排插 | |
CN202749654U (zh) | 一种旋转电源插座 | |
CN202454856U (zh) | 新型插排 | |
CN203826726U (zh) | 一种弧形插槽的电器插座 | |
CN203895723U (zh) | 一种新型旋转防触电插座 | |
CN201387977Y (zh) | 一种具有插座的插头 | |
CN202513380U (zh) | 组合插座 | |
CN202906174U (zh) | 一种可360度旋转的复合插座 | |
CN202601938U (zh) | 一种多孔插排 | |
CN205543404U (zh) | 一种智能插排 | |
CN205753472U (zh) | 一种可插拔式智能电源 | |
CN203800265U (zh) | 多插孔电插板 | |
CN205029081U (zh) | 智能插座 | |
CN202523903U (zh) | 立式双面插座 | |
CN203367651U (zh) | 一种带usb分线器的多功能插座 | |
CN202513375U (zh) | V型盲人插座 | |
CN102856756A (zh) | 一种旋转电源插座 | |
CN201887236U (zh) | 一种可做标记的电插座 | |
CN202940366U (zh) | 立体排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Liang Longshu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