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40495U - 可携式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40495U
CN202040495U CN2011201274227U CN201120127422U CN202040495U CN 202040495 U CN202040495 U CN 202040495U CN 2011201274227 U CN2011201274227 U CN 2011201274227U CN 201120127422 U CN201120127422 U CN 201120127422U CN 202040495 U CN202040495 U CN 202040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surface
support
bump
locating face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274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朝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ohab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274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40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40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404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支撑装置,其装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支撑装置包括有:一个收纳体,该收纳体穿设有一个通孔,该通孔供一个栓合件通过,该收纳体设有一个凹槽;一个支撑体,支撑体枢接且容置于凹槽中,该支撑体具有一个凸部,该凸部具有一个容置空间;一个定位体,其定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一个转轮,其装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一个弹性组件,其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其中,该支撑体能够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用者推抵或扳动该支撑体时,该支撑体带动该转轮使该支撑体以相枢接处为轴心旋转,使该支撑体由第一位置变换至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可携式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安装于电子装置上且支撑体相对收纳体开启一角度以稳固支撑电子装置的可携式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行动通讯装置使用的普及,制造厂商为了在市场上抢有一席之地,因此行动通讯装置的配属功能越来越多,也使得行动通讯装置不仅具有多样化功能,诸如多媒体,无线网络,游戏及多方通话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附加价值。除了在功能上求变化外,对于行动通讯装置的外观也是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点。 
针对上述问题,部分厂商便制造出相关配件,如手机承载座或手机支撑座,来吸引使用者购买且解决行动通讯装置不易放置且不易观看显示屏幕的问题。然而,即使额外购买的手机承载座或手机支撑座虽然具有置放的功能,可是却不易随着行动通讯装置一起携带,着实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另外,为了因应市场需求,厂商开始制作迷你型脚架,此迷你型脚架与坊间相机脚架构造相同,但由于需要另外携带,且一般的行动通讯装置并没有与脚架相连接的栓接孔,所以一般脚架亦无法加以操作运用。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致力于设计出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点的可携式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其可通过弹性组件压抵转轮,连带转轮顶抵定位体,使用者扳动或推抵支撑体时,支撑体可通过枢接处为轴心旋转一角度而自动开启支撑体以支撑此支撑机构所连接的电子装置,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该支撑体一端具有一个凸部,该凸部容设于该通槽内,且该凸部具有两个连孔及一个容置空间,该连孔与该容置空间连通,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定位体、转轮、弹性组件及栓合件,运用该凸部的容置空间使组装 组件相当方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支撑装置,其装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支撑装置包括有: 
一个收纳体,该收纳体一端具有一个头部,该收纳体于该头部穿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供一个栓合件通过,该收纳体邻近该通孔轴向设有一个通槽,该通槽贯通该头部,该收纳体纵向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与该通槽连通; 
一个支撑体,支撑体枢接且容置于该收纳体的凹槽中,该支撑体一端具有一个凸部,该凸部容设于该通槽内,且该凸部具有一个连孔及一个容置空间,该连孔与该容置空间连通; 
一个定位体,该定位体呈中空状,以供该栓合件通过至容置空间中,该定位体定位于该容置空间中; 
一个转轮,该转轮装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位于该定位体的一端,该转轮呈中空状,以供该栓合件通过至该容置空间中; 
一个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装设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弹性组件提供弹性回复力推抵该转轮至该定位体一侧; 
其中,该支撑体能够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用者推抵或扳动该支撑体时,该支撑体带动该转轮使该支撑体以相枢接处为轴心旋转一个角度,使该支撑体由第一位置变换至第二位置。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凹槽与该支撑体两端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开口与一个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提供使用者手指推抵该支撑体,该第二开口提供使用者手指扳动该支撑体。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定位体轴向凸设两个定位部,该定位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定位面与一个第二定位面,该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呈斜面状,该转轮轴向凸设有两个第一凸出部与两个第二凸出部; 
该第一凸出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凸面与一个第二凸面,该第二凸出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三凸面与一个第四凸面,该第一凹部位于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一凸面与该第二凸出部的第三凸面之间,该第二凹部位于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二凸面与该第二凸出部的第四凸面之间,该第一凸面与第二凸面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斜面,该第三凸面与第四凸面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斜面,该第一凸面与第四凸面倾斜方向相同。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栓合件经由该两通孔中的其中一个,依序通 过该定位体、该转轮、该弹性组件与该容置空间,而栓合于另一通孔。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栓合件一端具有一个挡缘,该其中的一通孔内具有一个凸缘,该凸缘使该通孔形成一个大内径部与一个小内径部,该小内径部内径小于该栓合件的挡缘的外径,该栓合件的挡缘的外径等于该大内径部的内径,使该栓合件容设于该通孔中。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体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一凸面抵靠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该第二凸出部的第三凸面抵靠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转轮具有两个第一凹部与两个第二凹部,使用者能够将手指由接近该头部的第一开口推抵该支撑体,或是由第二开口由手指扳动该支撑体使该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当该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时; 
该第一凸出部与该第二凸出部相对该定位部滑移,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一凸面与该定位体的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相对滑移,该第二凸出部的第三凸面与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相对滑移,通过该第一凸面与第二凸面以及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倾斜方向的配合,该转轮压抵该弹性组件,使该弹性组件产生弹性压缩力; 
通过第三凸面与第四凸面以及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倾斜方向的配合,该弹性组件产生弹性回复力并推抵该转轮,使得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二凸面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该第二凸出部的第四凸面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使该两定位部分别容置于该转轮的两第二凹部,此时该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使该支撑体以相枢接处为轴心旋转一个角度用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通槽一端形成有两个内缩部,该凸部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限位部,该支撑体的凸部两侧的限位部限位于该收纳体的通槽的内缩部。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时,使用者推抵或扳动该支撑体,该转轮的两第二凹部分别远离于该定位体的两定位部; 
该第一凸出部与该第二凸出部相对该定位部位移,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二凸面与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相对滑移,该第二凸出部的第四凸面与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相对滑移,且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一凸面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该第二凸出部的第三凸面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使支撑体自动反向旋转该角度,用以回复此支撑体收纳入凹槽中,使该支撑体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 
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中,该收纳体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组设部,该组设 部供连接件通过,将该收纳体组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 
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A为图2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沿图1的4-4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5为沿图1的5-5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6为沿图5的6-6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7为图5的延续,表示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 
图8为图6的延续,表示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装置;11-收纳体;1101-头部;111-通孔;1111-凸缘;1112-大内径部;1113-小内径部;112-通槽;1121-内缩部;113-凹槽;1131-第一开口;1132-第二开口;114-组设部;12-支撑体;121-凸部;1211-连孔;1212-容置空间;1213-限位部;13-定位体;131-定位部;1311-第一定位面;1312-第二定位面;14-转轮;141-第一凸出部;1411-第一凸面;1412-第二凸面;142-第二凸出部;1421-第三凸面;1422-第四凸面;143-第一凹部;144-第二凹部;15-弹性组件;16-栓合件;161-挡缘;θ-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A为图2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1装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图中未示)。该支撑机构1包括有一个收纳体11、一个支撑体12、一个定位体13、一个转轮14、一个弹性组件15与一个栓合件16。 
该收纳体11一端具有一个头部1101,该收纳体11于该头部1101穿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1,本实施例设有两个通孔111,该通孔111提供该栓合件16通过。该收纳体11邻近该通孔111轴向设有一个通槽112,该通槽112贯通该头部1101,该通槽112一端形成有两个内缩部1121。 
该收纳体11纵向设有一个凹槽113,该凹槽113与该通槽112连通,该凹槽113收纳容置该支撑体12。该收纳体11外围设有数个组设部114,本实施例中设有五个组设部114,该组设部114供连接件(图中未示)通过,并将该收纳体11组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 
该支撑体12枢接且容置于该收纳体11,该支撑体12容置于该收纳体11的凹槽113内,该凹槽113与该支撑体12两端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开口1131与一个第二开口1132,该第一开口1131提供使用者手指推抵该支撑体12,该第二开口1132提供使用者手指扳动该支撑体12。 
该支撑体12一端形成一个凸部121,该凸部121容设于该通槽112内,且该凸部121具有一个连孔1211及一个容置空间1212,该连孔1211与该容置空间1212连通,该容置空间1212供容置该定位体13、转轮14、弹性组件15及栓合件16,且该凸部121端面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限位部1213。 
请同时参照图4至图6,图4为沿图1的4-4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图5为沿图1的5-5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图6为沿图5的6-6剖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该定位体13呈中空状,以供该栓合件16通过至容置空间1212中。该定位体13定位于该容置空间1212中且轴向凸设两个定位部131,该定位部131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定位面1311与一个第二定位面1312,该第一定位面1311与第二定位面1312呈斜面状。 
该转轮14装设于该容置空间1212中且位于该定位体13的一端,该转轮14被该弹性组件15压抵。该转轮14呈中空状,以供该栓合件16通过至该容置空间1212中。 
该转轮14轴向凸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凸出部141、两个相对的第二凸出部142与两个相对的第一凹部143与两个相对的第二凹部144,该第一凸出部141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凸面1411与一个第二凸面1412,该第二凸出部142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三凸面1421与一个第四凸面1422,该第一凹部143位于该第一凸出部141的第一凸面1411与该第二凸出部142的第三凸面1421之间,该第二凹部144位于该第一凸出部141的第二凸面1412与该第二凸出部142的第四凸面1422之间。该 第一凸面1411与第二凸面1412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斜面,该第三凸面1421与第四凸面1422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斜面,该第一凸面1411与第四凸面1422倾斜方向相同。 
该弹性组件15装设于该容置空间1212中。该弹性组件15提供弹性回复力推抵该转轮14至该定位体13一侧。 
该栓合件16经由该两通孔111中的一通过中空状的定位体13、中空状的转轮14、弹性组件15与容置空间1212而栓合于另一通孔111,其中,该栓合件16一端具有一个挡缘161,该两通孔111中的一内具有一个凸缘1111,该凸缘1111使该通孔111形成一个大内径部1112与一个小内径部1113,该小内径部1113内径小于该栓合件16的挡缘161的外径,该栓合件16的挡缘161的外径等于该大内径部1112的内径,使该栓合件16稳固地容设于该通孔111中。 
该支撑体12能够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支撑体12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凸出部141的第一凸面1411抵靠该定位部131的第一定位面1311,该第二凸出部142的第三凸面1421抵靠该定位部131的第二定位面1312,当支撑体12欲开启以顶抵外部一承载面(例如桌面)时,使用者能够将手指伸入接近该头部1101的第一开口1131推抵该支撑体12,或是由第二开口1132运用手指扳动该支撑体12。 
请同时参照图7与图8,图7为图5的延续,表示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图8为图6的延续,表示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 
当使用者推抵或扳动该支撑体12时,该支撑体12带动该转轮14使该支撑体12以相枢接处为轴心旋转一个角度θ用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 
该第一凸出部141与该第二凸出部142相对该定位部131滑移,该第一凸出部141的第一凸面1411与该定位体13的定位部131的第一定位面1311相对滑移,该第二凸出部142的第三凸面1421与该定位部131的第二定位面1312相对滑移,通过该第一凸面1411与第二凸面1412以及该定位部131的第一定位面1311与第二定位面1312倾斜方向的配合,使该转轮14压抵该弹性组件15,使该弹性组件产生弹性压缩力。 
当该角度θ约达到20度时,通过第三凸面1421与第四凸面1422以及该定位部131的第一定位面1311与第二定位面1312倾斜方向的配合,该弹性组件产生弹性回复力并推抵该转轮14,使得该第一凸出部141的第二凸面1412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131的第二定位面1312,该第二凸出部142的第四凸面1422自动滑移至该定 位部131的第一定位面1311,使该两定位部131分别容置于该转轮14的两第二凹部144,由此产生定位的效果。此时该角度θ约达到60度,且该支撑体12位于第二位置,该支撑体12的凸部121两侧的限位部1213限位于该收纳体11的通槽112的内缩部1121,达到该支撑体12自动相对该收纳体11枢转的功能。 
当该支撑体12欲关闭以收纳于该收纳体11中时,通过使用者再次推抵或扳动该支撑体12,该支撑体12回到第一位置,使该支撑体12以相枢接处为轴心反向旋转该角度θ,该转轮14的两第二凹部144分别远离于该定位体13的两定位部131。 
该第一凸出部141与该第二凸出部142相对该定位部131位移,该第一凸出部141的第二凸面1412与该定位部131的第二定位面1312相对滑移,该第二凸出部142的第四凸面1422与该定位部131的第一定位面1311相对滑移,且该第一凸出部141的第一凸面1411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131的第一定位面1311,该第二凸出部142的第三凸面1421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131的第二定位面1312,使支撑体12自动反向旋转上述的角度θ,用以回复此支撑体12收纳入凹槽113中。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其可通过弹性组件压抵转轮,连带转轮顶抵定位体,使用者扳动或推抵支撑体时,支撑体可通过枢接处为轴心旋转一角度而自动开启支撑体以支撑此支撑机构所连接的电子装置,方便使用者操作。 
2.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支撑装置,该支撑体一端具有一个凸部,该凸部容设于该通槽内,且该凸部具有两个连孔及一个容置空间,该连孔与该容置空间连通,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该定位体、转轮、弹性组件及栓合件,运用该凸部的容置空间使组装组件相当方便。 
惟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支撑装置,其装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支撑装置包括有:
一个收纳体,该收纳体一端具有一个头部,该收纳体于该头部穿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供一个栓合件通过,该收纳体邻近该通孔轴向设有一个通槽,该通槽贯通该头部,该收纳体纵向设有一个凹槽,该凹槽与该通槽连通;
一个支撑体,支撑体枢接且容置于该收纳体的凹槽中,该支撑体一端具有一个凸部,该凸部容设于该通槽内,且该凸部具有一个连孔及一个容置空间,该连孔与该容置空间连通;
一个定位体,该定位体呈中空状,以供该栓合件通过至容置空间中,该定位体定位于该容置空间中;
一个转轮,该转轮装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位于该定位体的一端,该转轮呈中空状,以供该栓合件通过至该容置空间中;
一个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装设于该容置空间中,该弹性组件提供弹性回复力推抵该转轮至该定位体一侧;
其中,该支撑体能够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用者推抵或扳动该支撑体时,该支撑体带动该转轮使该支撑体以相枢接处为轴心旋转一个角度,使该支撑体由第一位置变换至第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与该支撑体两端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开口与一个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提供使用者手指推抵该支撑体,该第二开口提供使用者手指扳动该支撑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体轴向凸设两个定位部,该定位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定位面与一个第二定位面,该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呈斜面状,该转轮轴向凸设有两个第一凸出部与两个第二凸出部;
该第一凸出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凸面与一个第二凸面,该第二凸出部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三凸面与一个第四凸面,该第一凹部位于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一凸面与该第二凸出部的第三凸面之间,该第二凹部位于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二凸面与该第二凸出部的第四凸面之间,该第一凸面与第二凸面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斜面,该第三凸面与第四凸面为倾斜方向相反的两斜面,该第一凸面与第四凸面倾斜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栓合件经由该两通孔中的其中一个,依序通过该定位体、该转轮、该弹性组件与该容置空间,而栓合于另一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栓合件一端具有一个挡缘,该其中的一通孔内具有一个凸缘,该凸缘使该通孔形成一个大内径部与一个小内径部,该小内径部内径小于该栓合件的挡缘的外径,该栓合件的挡缘的外径等于该大内径部的内径,使该栓合件容设于该通孔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一凸面抵靠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该第二凸出部的第三凸面抵靠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轮具有两个第一凹部与两个第二凹部,使用者能够将手指由接近该头部的第一开口推抵该支撑体,或是由第二开口由手指扳动该支撑体使该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当该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时;
该第一凸出部与该第二凸出部相对该定位部滑移,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一凸面与该定位体的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相对滑移,该第二凸出部的第三凸面与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相对滑移,通过该第一凸面与第二凸面以及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倾斜方向的配合,该转轮压抵该弹性组件,使该弹性组件产生弹性压缩力;
通过第三凸面与第四凸面以及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倾斜方向的配合,该弹性组件产生弹性回复力并推抵该转轮,使得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二凸面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该第二凸出部的第四凸面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使该两定位部分别容置于该转轮的两第二凹部,此时该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使该支撑体以相枢接处为轴心旋转一个角度用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槽一端形成有两个内缩部,该凸部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限位部,该支撑体的凸部两侧的限位部限位于该收纳体的通槽的内缩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体位于第二位置时,使用者推抵或扳动该支撑体,该转轮的两第二凹部分别远离于该定位体的两定位部;
该第一凸出部与该第二凸出部相对该定位部位移,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二凸面与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相对滑移,该第二凸出部的第四凸面与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 面相对滑移,且该第一凸出部的第一凸面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的第一定位面,该第二凸出部的第三凸面自动滑移至该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面,使支撑体自动反向旋转该角度,用以回复此支撑体收纳入凹槽中,使该支撑体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纳体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组设部,该组设部供连接件通过,将该收纳体组设于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11201274227U 2011-04-27 2011-04-27 可携式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0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274227U CN202040495U (zh) 2011-04-27 2011-04-27 可携式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274227U CN202040495U (zh) 2011-04-27 2011-04-27 可携式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40495U true CN202040495U (zh) 2011-11-16

Family

ID=44967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2742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40495U (zh) 2011-04-27 2011-04-27 可携式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404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7705A (zh) * 2014-03-03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
CN106287124A (zh) * 2015-06-29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7705A (zh) * 2014-03-03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
CN106287124A (zh) * 2015-06-29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287124B (zh) * 2015-06-29 2019-01-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2829C (zh) 多段式转轴结构
JP3228572U (ja) モバイル機器スタンド
CN100405802C (zh) 便携式终端的摆动铰链设备
US8091180B2 (en) Hinge assembly
CN105334941B (zh) 支撑架与电子装置
US20130168288A1 (en) Support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N207268919U (zh) 柔性折叠装置
CN101730433A (zh) 旋转结构及采用该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2040495U (zh) 可携式支撑装置
US20200011101A1 (en) Rotating part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0875857B1 (ko) 휴대전화기용 스윙힌지
CN112202944A (zh) 一种折叠手机的手机支架
US20100154166A1 (en) Hing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hinge
CN102340939B (zh) 掀盖式电子装置结构
CN108882086A (zh) 一种方便折叠型电子蓝牙耳机
CN116016735A (zh) 电子设备
CN205640096U (zh) 一种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通用支架
CN212115396U (zh) 一种可折叠手机桌面支架
CN206472178U (zh) 超薄型移动终端指环支架
CN201487019U (zh) 枢钮器
CN209515060U (zh) 基于柔性屏应用的抽拉式展缩机构
CN212137746U (zh) 一种可旋转式的手机支架
CN207334149U (zh) 便携支架
CN220186450U (zh) 便携式支架
CN111050044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