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31403U - 互控锁及包含其的防盗门和保险柜 - Google Patents

互控锁及包含其的防盗门和保险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31403U
CN202031403U CN2010206942899U CN201020694289U CN202031403U CN 202031403 U CN202031403 U CN 202031403U CN 2010206942899 U CN2010206942899 U CN 2010206942899U CN 201020694289 U CN201020694289 U CN 201020694289U CN 202031403 U CN202031403 U CN 202031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lock
monolock
locking bol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942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6942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31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31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314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互控锁,包括锁壳、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的至少两组单锁、设于相邻两组单锁之间的联控器以及至少两个回弹装置。每组单锁具有锁芯、拨杆、锁栓和至少一个联动块,相邻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每个联控器包括至少两排控制舌,每个控制舌具有一个活动舌和一个固定舌,所有活动舌和所有固定舌分别与相应联动块的凹陷区和凸出区相对应。通过锁栓的分步伸缩带动联动块分步移动,引起活动舌和固定舌分步伸缩,实现分步开锁。该互控锁开锁时至少需要一人用双手分步才能开启,当其设有三组及三组以上的单锁时,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实现开锁,因而防盗性能更好,可以用作防盗门锁、保险柜门锁等,特别适用于非常重要的防盗场合。

Description

互控锁及包含其的防盗门和保险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门锁,具体是一种互控锁,可以用作防盗门锁、保险柜门锁等等,特别适用于那些非常重要的防盗场合。 
背景技术
机械式门锁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机械式门锁都具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锁轴,在多个位置用锁舌和锁轴把门和门框锁紧,而且这些门锁都只需用一把钥匙就能打开。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4236317.5公开了一种多舌联动门锁,它包括一个锁芯、三个锁壳、九个锁舌、一个联动机构和一把钥匙。其中,九个锁舌被分成三组分别安装在上、中、下三个锁壳内,每组锁舌分别固装在各自相应的舌板上;联动机构包括联动块、长连接杆、短连接杆和管接头,联动块两端分别依次连接长连接杆、管接头和短连接杆;上、下短连接杆分别通过上锁壳、下锁壳内的摆动块与其内的舌板及锁舌连接;锁芯和拨杆固定在中锁壳内。需要开门时,用钥匙转动锁芯,带动拨杆拨动中锁壳内的大舌板往右移动,大舌板带动联动机构上的联动块往上移动,通过长、短连接杆与摆动块使上、下锁壳内的中锁舌往右移,使上、中、下锁壳内的全部锁舌同时缩回,于是门被开启;锁门时,反方向转动锁芯即可锁紧。 
但是,上述多舌联动门锁只用一把钥匙就能开启,其防盗性能不是很好。盗贼若要开锁,只需用工具设法转动锁芯,利用锁芯和联动机构即可同时带动全部锁舌运动,单手转动锁芯就能一次打开门锁。可见,这种门锁仍然存在安全隐患,给不法盗贼以可乘之机。而且,这种门锁的结构复杂,制造安装很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克服其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控锁,其由多组互相控制的单锁组成,开锁时至少需要一人用双手分步才能开启,当该互控锁设置有三组及三组以上的单锁时,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实现开锁,因而防盗性能更好,而且其制造安装都很容易。 
在此说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前”“前端”“前方”是指锁闭时锁栓伸出的方向,而所述的“后”“后端”“后方”是指开锁时锁栓缩回的方向,所述的“轴向”是指锁栓的轴向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包括锁壳、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的至少两组单锁、设于相邻两组单锁之间的联控器以及至少两个回弹装置,其中: 
各组单锁平行安装在锁壳内,每组单锁包括一锁芯、一拨杆、一锁栓和至少一联动块;每组单锁中,锁芯和拨杆驱动锁栓伸缩,相邻单锁相向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所述联控器;所述联动块垂直固接于各组单锁的锁栓前端的上方和/或下方,并使相邻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相邻联动块的各自相向面被沿着锁栓的轴向分隔为一个凹陷区和一个凸出区;所述联动块的凹陷区的前端固设一突出的钩体; 
每个所述联控器具有一个框架,框架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上沿锁栓的轴向分别设有至少两排锁舌槽,每排锁舌槽包括在垂直于锁栓轴向的方向上水平排列的内外两个锁舌槽;至少两排控制舌垂直穿设在框架的上述锁舌槽中,每排控制舌包括在垂直于锁栓轴向的方向上水平排列的内外两个控制舌;每个控制舌上套设有控制其上下伸出和缩回的弹簧; 
所述锁舌槽的形状与所述活动舌和固定舌的舌头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回弹装置设于每组单锁的锁栓前端,用于保持对应的该单锁在开锁过程中有回弹锁紧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钩体与凸出区等高且其前背面为锥面,所述联动块的凸出区的前端被切成斜面且该斜面的前方为一个与凹陷区齐平的平面,钩体与斜面之间在轴向上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锁栓前端下方与所述联动块之间通过一根垂直小轴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块的凹陷区与凸出区具有一个高度差。 
进一步地,所述联控器的所述框架为“E”字形或“日”字形,即还设有与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平行的中横板,在中横板上设有与所述上横板、下横板相同的至少两排锁舌槽;所述控制舌垂直穿过中横板上的锁舌槽。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控制舌包括一个活动舌和一个固定舌,同一控制舌的活动舌和固定舌分别位于框架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内,固定舌穿过中横板固接在一个“口”字形连接件的一外表面上,活动舌可滑动地从该连接件的另一相对外表面穿过,活动舌和固定舌的自由端分别穿过框架上横板、下横板的锁舌槽。每个控制舌上的所述弹簧包括分别控制活动舌伸缩和控制固定舌伸缩的两个弹簧。 
进一步地,在同一排的内外两个控制舌中,两个控制舌的活动舌和固定舌的朝向相反,即一个控制舌的活动舌在上且固定舌在下,而另一个控制舌的活动舌在下且固定舌在上;而且,从该联控器的上横板或下横板上看,所有活动舌位于相同一侧从而与对应联动块的凹陷区相对应,所有固定舌位于另一相同侧从而与对应联动块的凸出区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锁栓轴向内侧表面上的回拉碰舌、设有垂直贯通的滑槽的支架、可沿滑槽滑动的垂直滑动轴以及拉动滑动轴使之具有回弹趋势的两根回拉弹簧;支架固定在锁壳内侧壁上,在锁壳前侧壁上固设一弹簧套,所述回拉弹簧的一端固连在弹簧套的外周壁上,另一端分别与滑动轴的两端连接;所述回拉碰舌的前端设有圆滑的尖部,所述滑槽为具有最高触点和最低触点的光滑弧线。 
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组装时,将相邻两组单锁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这里的所谓“相向”是指:相邻两组单锁中的上单锁的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下,而下单锁的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上,此即“相向设置”。在锁栓伸出或缩回的过程中,向上和向下伸出后的活动舌能够保持与相应联动块的凹陷区的表面相接触,向上和向下伸出后的固定舌能够保持与相应联动块的凸出区的表面相接触,而且,活动舌和固定舌完全伸出联控器框架的上下横板外表面的距离等于联动块的凹陷区与凸出区之间的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互控锁中的所述单锁为两组。在此情形下,该互控锁包括:两组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的单锁、设于两组单锁之间的一个联控器和两个回弹装置。其中,所述联控器设于两组单锁之间,两个回弹装置分别设于两个单锁的锁栓前端。 
优选地,所述互控锁中的所述单锁为三组。在此情形下,该互控锁包括: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的上方、中间、下方三组单锁、设于相邻两组单锁之间的两个联控器和三个回弹装置。其中,上方单锁的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下,下方单锁的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上;中间单锁的锁栓前端向上和向下分别垂直固接一个联动块,其上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上从而与上方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其下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下从而与下方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槽的形状与活动舌和固定舌的舌头的外形相匹配,因而锁舌槽对活动舌和固定舌起导向作用。 
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不仅防盗性更好,安全性更好,而且其结构对称,制造安装也很容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盗门,其在门框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互控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保险柜,其在柜门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互控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互控锁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锁闭状态);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2的D-D剖视图; 
图7为图2的E-E剖视图; 
图8为图5的F-F剖视图; 
图9-11为第一锁栓第一步开启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其中: 
图9为第一锁栓第一步开启到位的正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H-H剖视意图; 
图11为图9的G-G剖视意图; 
图12-14为第二锁栓第一步开启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其中: 
图12为第二锁栓第一步开启到位的正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J-J剖视意图; 
图14为图12的I-I剖视意图; 
图15-17为第一锁栓第二步开启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其中: 
图15为第一锁栓第二步开启到位的正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L-L剖视意图; 
图17为图15的K-K剖视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互控锁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中: 
1-锁壳          2-单锁        20-第一锁栓        21-第二锁栓 
3-联动块        4-联控器      5-回弹装置         a,b,c-锁芯 
11-锁壳内侧壁   12-弹簧套     13-锁壳前侧壁 
31-凹陷区       32-凸出区     33-斜面            34-钩体 
40-框架         41-上横板     42-中横板          43-下横板 
44-活动舌       45-固定舌     46-活动舌弹簧      47-固定舌弹簧 
48-锁舌槽       49-连接件     51-支架            52-滑槽 
53-滑动轴       54-回拉碰舌   55-回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互控锁包括锁壳1、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的两组单锁2、设于两组单锁之间的联控器4以及两个回弹装置5(见图3),每 组单锁由各自的锁芯a、b控制和驱动。图1中,虚线方框表示锁壳1,垂直的点划线表示门框的边缘。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锁闭状态)。如图所示,每组单锁包括一锁芯(见图1)、一拨杆(未示出)、一锁栓和一联动块。其中,锁芯、拨杆与锁栓的连接结构和驱动关系为现有技术,即:锁芯与拨杆连接,拨杆与锁栓铰接,三者组成曲柄连杆机构;当转动锁芯时,锁芯带动拨杆,拨杆再拨动锁栓作伸出和缩回运动。在第一实施例中,互控锁包含位于上方的第一锁栓20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锁栓21。在锁栓20、21的前端各垂直固接一根小轴,在各小轴的另一端分别固接一联动块3。两联动块3相向设置,它们连接小轴的表面为平面,它们的各相向表面被沿着锁栓的轴向平均分隔为相互间有一定高度差的一个凹陷区31和一个凸出区32(参见图4-7),凹陷区31的前端固设有一突出的钩体34,该钩体34与凸出区32等高且该钩体34的前背面为锥面,凸出区32的前端被切成斜面33且该斜面33的前方为一个与凹陷区31齐平的平面,钩体34与该斜面33之间在轴向上有一定距离(参见图2)。 
如图4-5和图8所示,所述联控器4具有一个“E”形或“日”形框架40,在框架40的上横板41、中横板42和下横板43上沿锁栓21、22的轴向分别依次设有至少两排锁舌槽48,每排锁舌槽48包括在垂直于锁栓21、22轴向的横向方向上水平(即图4的水平方向)排列的内外两个锁舌槽48。两排控制舌垂直穿设在框架40的上述锁舌槽48中,对应地,每排控制舌包括在垂直于锁栓21、22轴向的横向方向上水平排列的内外两个控制舌。参见图4和图8,每个控制舌包括一个活动舌44和一个固定舌45,同一控制舌的活动舌44和固定舌45分别位于框架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内,固定舌45穿过中横板42固接在一个“口”形连接件49的一外表面上,活动舌44可滑动地从该连接件49的另一相对外表面穿过,活动舌44和固定舌45的自由端分别穿过框架40的上横板41、下横板43的锁舌槽48,每个活动舌44和固定舌45上分别套设有控制其伸出和缩回的弹簧46、47。参见图4,在同一排控制舌中,两个控制舌的活动舌44和固定舌45的朝向相反,即一个控制舌的活动舌在上且固定舌在下,而另一个控制舌的活动舌在下且固定舌在上。而且,从该联控器4的上横板41或下横板43上看,所有活动舌44位于相同一侧(内侧或外侧)并且与相应联动块4的凹陷区31相对应,所有固定舌45位于相同的另一侧(外侧或内侧)并且与相应联动块4的凸出区32相对应。 
如图3-5所示,所述回弹装置5设于每个单锁2的锁栓21、22的前端,用于保持单锁有回弹锁紧的趋势。该回弹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锁栓21、22轴向内侧表面上的回拉碰舌54、设有垂直贯通的滑槽52的支架51、可沿滑槽52滑动的垂直滑动轴53以及拉动滑动轴53使之具有回弹趋势的两根回拉弹簧55。支架51固定在锁壳内侧壁11上,锁 栓21、22经过支架51并穿过固设在锁壳前侧壁13上的弹簧套12,弹簧套12同时起到保护锁栓前端部的作用。两根回拉弹簧55的一端固连在弹簧套12的外周壁上,另一端分别与滑动轴53的两端连接。回拉碰舌54的前端设有圆滑的尖部,用于在锁栓21、22缩回时回拉滑动轴53。所述滑槽52为近似“L”形的光滑弧线,具有最高触点和最低触点(参见图3)。当需要开锁时,转动锁芯a或锁芯b,通过锁杆带动锁栓21、22向后缩回,回拉碰舌54的尖部钩着滑动轴53在滑槽52内向后滑动,经过最低触点后向最高触点滑动,在滑动轴53到达最高触点时,一旦回拉碰舌54继续向后滑动,则滑动轴53将越过回拉碰舌54的尖部,从而滑动轴53在回拉弹簧55的作用下被拉回至最低触点(滑动轴的自然状态)。可见,所谓的最低触点就是指滑动轴处于自然状态时与滑槽的接触点,对其具体位置无严格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组装时,将两组单锁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1内,其中的“相向”是指:上方单锁2的联动块3具有凹陷区31和凸出区32的表面向下,下方单锁2的联动块3具有凹陷区31和凸出区32的表面向上,此即“相向设置”。并且,两组单锁的联动块3的钩体34都朝向锁栓伸出的方向(即所谓的“前方”)。联控器4设于相邻两组单锁2之间,并且在锁栓21、22伸出或缩回的过程中,向上和向下伸出后的活动舌44能够保持与相应联动块3的凹陷区31的表面相接触,向上和向下伸出后的固定舌45能够保持与相应联动块3的凸出区32的表面相接触,就是说,活动舌44和固定舌45伸出联控器4的框架40的上下横板表面的距离大致等于联动块3的凹陷区31与凸出区32之间的高度差。 
图6-7分别为图2的D-D剖视图和E-E剖视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处于锁闭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外侧在上的活动舌44伸出至凹陷区31(在图6中可见三个小圆圈),内侧在下的活动舌44也伸出至凹陷区31(在图7中可见三个小圆圈);由于上、下联动块3的凸出区32的挤压作用,外侧在下的固定舌45和内侧在上的固定舌45均缩进框架内(在图6和图7中均不可见)。 
图8为图5的F-F剖视图,主要示出联控器和联动块,省略了锁栓等其他结构。该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锁闭状态时,位于联控器同一侧外侧的控制舌中的活动舌和固定舌的状态。如图所示,每个控制舌包括一个活动舌和一个固定舌,而且,各控制舌的活动舌均在上,固定舌均在下。相反,在此锁闭状态,位于联控器内侧的控制舌,其所有固定舌均在上,活动舌均在下。在此锁闭状态,内外侧的所有活动舌伸出框架与相应联动块的凹陷区接触,所有固定舌均受到联动块的凸出区的挤压而缩进框架内。 
综上所述,图1-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包括两组单锁的情形(锁闭状态)。此实施例的互控锁包括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的两组单锁、设于两组单锁之间的一个 联控器和两个回弹装置。其中,两组单锁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联控器设于两组单锁之间,两个回弹装置分别设于两个单锁的锁栓前端,用于保持每个单锁具有回弹锁紧的趋势。 
所述锁舌槽48的形状应当与活动舌44和固定舌45的外形相匹配,这样,锁舌槽48就可以对活动舌44和固定舌45起导向作用。优选地,锁舌槽48的形状以及活动舌44和固定舌45的外形均为两侧边内凹的大致正方形形状。 
参见图4-5,所述联动块的凹陷区与凸出区之间的高度差与控制舌的活动舌、固定舌完全伸出框架表面时的外露长度大致相等,均以0.5cm为宜。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可以是包括三组单锁的情形,如图18所示。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互控锁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该互控锁包括三组单锁。如图所示,该互控锁包括三组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的单锁2、设于相邻两组单锁之间的两个联控器4和三个回弹装置5(参见图3)。其中,上单锁和下单锁的结构和布置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两组单锁的上述互控锁的相同,即“相向设置”:上单锁的联动块3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下,下单锁的联动块3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上。中单锁的锁栓前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接一个联动块3(最好分别通过一根垂直小轴来连接)。并且,中单锁的上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上,这样即与上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而中单锁的下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下,这样即与下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的互控锁可以包括三组以上的单锁,就是说,三组以上单锁组合成一种互控锁,其构成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即:每相邻两组单锁之间设置一个联控器,而且各中间单锁的锁栓前端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接一个联动块。 
下面,将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互控锁为例,结合图9-1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的开锁步骤: 
图9-11为第一锁栓第一步开启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其中:图9为第一锁栓第一步开启到位的正视示意图,图10为图9的H-H剖视意图,图11为图9的G-G剖视意图。 
当本实用新型处于锁闭状态时,外侧在上的活动舌44和内侧在下的活动舌44均伸出至相应联动块3的凹陷区31,而外侧在下的固定舌45和内侧在上的固定舌45由于受到相应联动块3的凸出区32的挤压作用均缩进框架内(参见图4和图6-7)。 
第一步,用手逆时针方向转动上方单锁的锁芯a(参见图1)约45度,锁芯a拨动拨杆转动,拨杆带动第一锁栓20向后缩回(见图9和图10中的箭头)。此时,由于上方联动块后移,第一排内侧控制舌的上方固定舌45在其弹簧47的作用下向上伸出至该联动块的斜面前方的平面上(图10中下方的小圆圈即表示该固定舌45伸出可见),通过该控制舌上的连接件49带动,该控制舌的下方活动舌44向上缩进框架内;第一排外侧控制舌的 上方活动舌44被上方联动块的钩体钩住(图10中上方的三个小圆圈即表示外侧的活动舌44伸出可见)。 
图12-14为第二锁栓第一步开启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其中:图12为第二锁栓第一步开启到位的正视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J-J剖视意图;图14为图12的I-I剖视意图。 
第二步,用手逆时针方向转动下方单锁的锁芯b(参见图1)约90度,锁芯b拨动拨杆转动,拨杆带动第二锁栓21向后缩回(见图12和图14中的箭头)。此时,由于下方联动块后移,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外侧控制舌的下方固定舌45在其弹簧47的作用下向下回落至下方联动块的斜面前方的平面上(图14中下方的两个小圆圈即表示这两个固定舌45伸出可见),通过该控制舌上的连接件49带动,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外侧控制舌的上方活动舌44向下缩进框架内(图13中不可见这两个上方活动舌44,图中上方的小圆圈表示第三排外侧的上方活动舌伸出可见);第二排内侧控制舌的下方活动舌44被下方联动块的钩体钩住(图14中上方的右侧小圆圈)。 
图15-17为第一锁栓第二步开启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其中:图15为第一锁栓第二步开启到位的正视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L-L剖视意图;图17为图12的K-K剖视意图。 
第三步,用手逆时针方向继续转动上方单锁的锁芯a,锁芯拨动拨杆转动,拨杆带动第一锁栓20再次向后缩回(见图15和图16中的箭头)。此时,由于上方联动块的凸出区后移,第二排和第三排内侧控制舌的上方固定舌45在其弹簧47的作用下向上伸出至该联动块斜面前方的平面区域(图16中下方的三个小圆圈即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排的内侧上方固定舌45均已伸出可见),同时第二排和第三排内侧控制舌的下方活动舌44缩进框架内,即下方联动块的钩体不再被活动舌阻挡(图17中已不可见下方活动舌)。第三排外侧控制舌的下方固定舌由于受到下方联动块的凸出区的挤压而向上缩进框架内,因而该第三排外侧控制舌的上方活动舌在其弹簧46的作用下向上伸出,被上方联动块的钩体钩住(图16中上方的小圆圈即表示第三排外侧控制舌的上方活动舌)。 
第四步,用手逆时针方向继续转动下方单锁的锁芯b,锁芯拨动拨杆转动,拨杆带动第二锁栓21再次向后缩回。此时,第二锁栓21带动下方联动块后移,则第三排外侧控制舌的下方固定舌45向下伸出至该联动块斜面前方的平面区域,该控制舌的上方活动舌44在其弹簧46的作用下向下缩进框架内,从而该上方活动舌44(第三排外侧活动舌)不再阻挡上方联动块的钩体。至此,第二锁栓21已经完全缩回,即下方单锁已经完全打开。 
第五步,由于第三排外侧活动舌44已经不再阻挡上方联动块的钩体,只需逆时针方向转动上方单锁的锁芯a,即可打开上方单锁。至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互控锁被完全打开,完成开锁过程。 
可见,当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互控锁设有两组单锁而且其联控器设有三排控制舌 时,需要分五步才能实现开锁。 
同时请注意,根据上文介绍的开锁步骤可知,由于两组单锁都分别设有回弹装置,在第一步转动上方单锁后,需要用手拧住上方单锁的钥匙;否则,此时若松开此钥匙,在上方单锁的回弹装置的弹簧回弹作用下,第一锁栓会向前方伸出,从而即使再转动下方单锁的锁芯,也不能将锁打开。同理,在第三步转动上方单锁后,也需要用手拧住上方单锁的钥匙;否则,此时若松开此钥匙,则在上方单锁的回弹装置的弹簧回弹作用下,第一锁栓会向前方伸出,从而不能开锁。就是说,在开锁时,需要一人用双手依次分别转动上、下单锁的锁芯并保持住。 
对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互控锁进行进一步改进,当其只设两排控制舌时,则只需分四步就能将锁打开;而当其设有四排控制舌时,则就需要分六步才能将锁打开;就是说,当其设有N排控制舌时,就需要分N+2步才能将锁打开。 
当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互控锁具有三组单锁、两个联控器和三个回弹装置时,就需要两人协同用手依次分别转动上、中、下单锁的锁芯,分步开锁,在此不再赘述。 
关闭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则很简单,参见图2,只需先顺时针转动上方单锁,再顺时针转动下方单锁,分两步即可用两个锁栓将门锁住。当然,当有人在家时,也可以只顺时针转动上方单锁或下方单锁,即只用一个锁栓将门锁住,以方便接下来的开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盗门,其在门框上安装有如上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所述的互控锁。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种保险柜,其在柜门上安装有如上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所述的互控锁。 
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具有如下优点: 
1.防盗性更好。如上所述,开启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一般情况下需要一人用双手依次分别转动上、下单锁的锁芯,分四步或者分五步开锁,并且在第一步转动上方单锁后,还需要用手拧住上方单锁的钥匙以防回弹。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盗贼用工具非法开锁,因为盗贼在用工具撬开第一把单锁后,若要再开第二把单锁,此时他无法控制第一把单锁以防止其回弹。 
2.安全性更好。在诸如仓库、保险柜等很多非常重要的场合,若设定需要两人甚至多人同时开锁才允许打开门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互控锁就能够实现只有多人配合开锁才能打开的功能。如果其中一个单锁被破坏,即使用钥匙也打不开其它的单锁,因为相互之间具有联控作用,中间缺少任何一步都打不开整个互控锁,从而门无法开启。 
3.结构很对称,不会造成高制造成本。比如,各组单锁的结构对称,联控器的结构也对称,因而制造容易。 

Claims (10)

1.一种互控锁,包括锁壳、平行且相向地安装在锁壳内的至少两组单锁、设于相邻两组单锁之间的联控器以及至少两个回弹装置,其中:
每组单锁包括一锁芯、一拨杆、一锁栓和至少一联动块;每组单锁中,锁芯和拨杆驱动锁栓伸缩,相邻单锁相向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所述联控器;所述联动块垂直固接于各组单锁的锁栓前端的上方和/或下方,并使相邻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相邻联动块的各自相向面被沿着锁栓的轴向分隔为一个凹陷区和一个凸出区;所述联动块的凹陷区的前端固设一个突出的钩体;
每个所述联控器具有一个框架,该框架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上沿锁栓的轴向分别设有至少两排锁舌槽,每排锁舌槽包括在垂直于锁栓轴向的方向上水平排列的内外两个锁舌槽;至少两排控制舌垂直穿设在框架的上述锁舌槽中,每排控制舌包括在垂直于锁栓轴向的方向上水平排列的内外两个控制舌;每个控制舌上套设有控制其上下伸出和缩回的弹簧;
所述锁舌槽的形状与所述活动舌和固定舌的舌头的外形相匹配;
所述回弹装置设于每组单锁的锁栓前端,用于保持对应的该单锁在开锁过程中有回弹锁紧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与凸出区等高且其前背面为锥面,所述联动块的凸出区的前端被切成斜面且该斜面的前方为一个与凹陷区齐平的平面,钩体与斜面之间在轴向上有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控器的所述框架还设有与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平行的中横板,在该中横板上设有与所述上横板、下横板相同的至少两排锁舌槽;所述控制舌垂直穿过中横板上的锁舌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控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控制舌包括一个活动舌和一个固定舌,同一控制舌的活动舌和固定舌分别位于框架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内,固定舌穿过中横板固接在一个连接件的一外表面上,活动舌可滑动地从该连接件的另一相对外表面穿过,活动舌和固定舌的自由端分别穿过框架上横板、下横板的锁舌槽;每个控制舌上的所述弹簧包括控制活动舌伸缩的弹簧和控制固定舌伸缩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控锁,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排的内外两个控制舌中,两个控制舌的活动舌和固定舌的朝向相反,即一个控制舌的活动舌在上且固定舌在下,而另一个控制舌的活动舌在下且固定舌在上;而且,从该联控器的上横板或下横板上看,所有活动舌位于相同一侧从而与对应联动块的凹陷区相对应,所有固定舌位于另一相同侧从而与对应联动块的凸出区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任一项所述的互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锁栓轴向内侧表面上的回拉碰舌、设有垂直贯通的滑槽的支架、可沿滑槽滑动的垂直滑动轴以及拉动滑动轴使之具有回弹趋势的两根回拉弹簧;支架固定在锁壳内侧壁上,在锁壳前侧壁上固设一弹簧套,所述回拉弹簧的一端固连在弹簧套的外周壁上,另一端分别与滑动轴的两端连接;所述回拉碰舌的前端设有圆滑的尖部,所述滑槽为具有最高触点的光滑弧线。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任一项所述的互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控锁中的所述单锁为三组即上方单锁、中间单锁和下方单锁,所述联控器共两个,所述回弹装置共三个;其中,上方单锁的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下,下方单锁的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上;中间单锁的锁栓前端向上和向下分别垂直固接一个联动块,其上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上从而与所述上方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其下联动块具有凹陷区和凸出区的表面向下从而与所述下方单锁的联动块相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项所述的互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舌和固定舌完全伸出所述联控器框架的上、下横板外表面的距离等于联动块的凹陷区与凸出区之间的高度差。
9.一种防盗门,其在门框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互控锁。
10.一种保险柜,其在柜门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互控锁。 
CN2010206942899U 2010-12-31 2010-12-31 互控锁及包含其的防盗门和保险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1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42899U CN202031403U (zh) 2010-12-31 2010-12-31 互控锁及包含其的防盗门和保险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42899U CN202031403U (zh) 2010-12-31 2010-12-31 互控锁及包含其的防盗门和保险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31403U true CN202031403U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93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9428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31403U (zh) 2010-12-31 2010-12-31 互控锁及包含其的防盗门和保险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314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811A (zh) * 2010-12-31 2011-06-29 张和平 多组互控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8811A (zh) * 2010-12-31 2011-06-29 张和平 多组互控锁
CN102108811B (zh) * 2010-12-31 2013-05-01 张和平 多组互控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1531Y (zh) 一种防盗锁
CN102108811B (zh) 多组互控锁
CN102155126A (zh) 执手推拉锁
CN202031403U (zh) 互控锁及包含其的防盗门和保险柜
CN201981932U (zh) 保险箱门板组件
CN2438791Y (zh) 地铁站台应急门解锁机构
CN2890264Y (zh) 一种单舌插芯门锁
CN100572732C (zh) 一种防盗保险箱柜
CN204738627U (zh) 高安全性的双钩锁
CN203066692U (zh) 防火门锁的锁闩结构
CN202745531U (zh) 保险柜门体四向锁定机构
CN202899884U (zh) 一种抽屉式保管箱
CN2251033Y (zh) 带联动锁舌的金属防盗门
CN101942939B (zh) 手柄能空摆的保险箱用打闩结构
CN101696613B (zh) 一种锁具
CN101215944B (zh) 具有多重防撬防盗功能的保险门锁
CN216841158U (zh) 文物库房门双手轮内外互锁装置
CN201152086Y (zh) 具有多重防撬防盗功能的保险门锁
CN201043408Y (zh) 一种防盗保险箱柜
CN201190473Y (zh) 一种保险门闩结构
CN2145233Y (zh) 三点联锁防盗安全门锁装置
CN1811114A (zh) 多功能组合锁
CN201738679U (zh) 插蕊叶片锁
CN2561887Y (zh) 防盗门边锁
CN219952977U (zh) 一种门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ongtai District Chaoyang Road 056000, Hebei city of Handan province No. 2 of the Chines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Patentee after: Zhang Heping

Address before: 056003, 90, Barrack Road, Fuxing District, Hebei, Handan

Patentee before: Zhang Hepi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412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