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9182U - 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 Google Patents

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9182U
CN202019182U CN2011200777568U CN201120077756U CN202019182U CN 202019182 U CN202019182 U CN 202019182U CN 2011200777568 U CN2011200777568 U CN 2011200777568U CN 201120077756 U CN201120077756 U CN 201120077756U CN 202019182 U CN202019182 U CN 202019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wire
wire clamp
fast
joint coupling
sleev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777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红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777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9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9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91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包括具有一半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金属线夹,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间固定块,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带空腔的锥形外壳,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和中间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金属线夹。无接缝的锥形外壳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具有高强度的握着力;金属线夹的内部设置的细齿可穿入导线的表层,并啮合连接导线表面残留的氧化层,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的金属线夹可将电流传导到高导电性的锥形外壳上,同时与导线大面积的接触点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带豁口设计的金属线夹在张力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良好的导电性;导引帽的设计,便于使用者快速将线缆通过接续套管固定连接,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铝线缆的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接续套管广泛应用于电缆的连接,现有的接续套管包括由相互扣合的两个半壳体形成的具有中心空腔的壳体,连接于壳体两端的圆锥头,圆锥头上设有电缆安装口,两个半壳体扣合处形成扣合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电缆在高强度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接续套管抗高强度的握着力不足,经常发生接续套管的壳体一分为二的现象,影响了电缆的正常使用。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接续套管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接续套管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高强度的握着力,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包括一半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金属线夹,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间固定块,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带空腔的锥形外壳,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和中间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金属线夹。
前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中所述中间固定块和锥形外壳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中间固定块和所述金属线夹之间设置有弹簧。
前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中所述金属线夹的内部设置有可穿入导线表层的细齿。
前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它还包括用于导引导线穿入壳体内的导引帽,所述导引帽固定在中间固定块的一端上。
前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中所述金属线夹外表面上有防锈剂。
前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中所述金属线夹为带豁口的圆锥体。
前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中所述壳体的的另一端设置有漏斗形导引口。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无接缝的锥形外壳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具有高强度的握着力;
金属线夹的内部设置的细齿可穿入导线的表层,并啮合连接导线表面残留的氧化层,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的金属线夹可将电流传导到高导电性的锥形外壳上,同时与导线大面积的接触点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带豁口设计的金属线夹在张力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良好的导电性;
导引帽的设计,便于使用者快速将线缆通过接续套管固定连接,提高了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包括具有一半壳体1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金属线夹2,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中间固定块3,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带空腔的锥形外壳6,壳体1的末端设置有漏斗形导引口7。壳体1的后端和中间固定块3之间设置有金属线夹2,金属线夹2的外表面上有防锈剂,金属线夹2的内部设置有可穿入导线8表层的细齿,这种结构设计的细齿啮合导线8表面残留的氧化层,连接更紧密,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线夹2为带豁口的圆锥体,能够承受一定的张力,同时在张力变化的情况下提供良好的导电性,便于客户的使用。在中间固定块3和锥形外壳6之间设置有弹簧4,所述中间固定块3和所述金属线夹2之间设置有弹簧4。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它还包括用于导引导线穿入壳体内的导引帽5,导引帽5固定在中间固定块的3一端上,导引帽5的设计便于使用者快速将线缆通过接续套管固定连接,提高了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半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金属线夹,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间固定块,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带空腔的锥形外壳,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和中间固定块之间设置有金属线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固定块和锥形外壳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中间固定块和所述金属线夹之间设置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导引导线穿入壳体内的导引帽,所述导引帽固定在中间固定块的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夹的内部设置有可穿入导线表层的细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夹外表面上有防锈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夹为带豁口的圆锥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动接续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漏斗形导引口。
CN2011200777568U 2011-03-23 2011-03-23 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9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77568U CN202019182U (zh) 2011-03-23 2011-03-23 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77568U CN202019182U (zh) 2011-03-23 2011-03-23 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9182U true CN202019182U (zh) 2011-10-26

Family

ID=44812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7775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9182U (zh) 2011-03-23 2011-03-23 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191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464A (zh) * 2013-08-14 2015-02-25 江苏嘉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自锁式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7464A (zh) * 2013-08-14 2015-02-25 江苏嘉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自锁式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8605U (zh) 电缆分支箱专用接地连接装置
CN204760654U (zh) 一种便于拔插的电力连接器
CN204330841U (zh) 一种电能表导线接线锁紧装置
CN202019182U (zh) 快速自动接续套管
CN206271942U (zh) 一种插拔便捷的插头
CN202405074U (zh) 用于电抗器的铜铝压接连接结构
CN206574860U (zh) 一种导电线夹和用于电线电缆连接的装置
CN104638392A (zh) 用于铜、铝线路对接的异型线夹
CN205211974U (zh) 电力线路导线不受力连接的裹通式并沟线夹
CN204045744U (zh) 一种石墨烯电线电缆连接装置
CN203839880U (zh) 耐张线夹
CN203192951U (zh) 一种新型并沟线夹
CN205487472U (zh) 一种电瓶车护套线
CN202178548U (zh) 一种输电线路耐张线夹
CN202034556U (zh) 一种推入锁紧式连接器
CN204333313U (zh) 用于铜、铝线路对接的异型线夹
CN205212403U (zh) 一种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接续管
CN204243638U (zh) T型多功能半自动保护柜接线专用工具
CN205303708U (zh) 一种铝合金电缆用铝合金铜连接端子
CN204333856U (zh) 中强度铝合金绞线耐张线夹
CN202678588U (zh) 一种连接器与线缆的连接结构
CN206180267U (zh) 一种快速接入装置
CN202523853U (zh) 一种电焊机焊接电缆快速接头
CN204030018U (zh) 一种大截面铝芯电缆用铜端子
CN204088737U (zh) 光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