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14138U -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14138U
CN202014138U CN2011201135794U CN201120113579U CN202014138U CN 202014138 U CN202014138 U CN 202014138U CN 2011201135794 U CN2011201135794 U CN 2011201135794U CN 201120113579 U CN201120113579 U CN 201120113579U CN 202014138 U CN202014138 U CN 202014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il
parallel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135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贵阳
方学林
李洪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201135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14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14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141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属于电磁场技术领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能量产生电路、两组或两组以上能量激励线圈和能量发射线圈,所述能量发射线圈数量和能量激励线圈的数量相同,所述能量发射线圈置于能量激励线圈之间,并与能量激励线圈平行并列放置,所述多个能量激励线圈作为整体和能量产生电路串联连接,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为两组时,分置于接收装置两侧,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为三组或更多时,分置于接收装置周围,且能量发射线圈与接收装置的能量接收线圈平行并列设置。本实用新型在能量发射线圈间产生较强的磁场,有效增大能量传输的距离。在相同距离时,增大能量传输的效率;在能量传输效率不变时,增大能量传输的距离。

Description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本发明可用于在人体内工作的医疗电子器械,如胶囊内窥镜、植入式电刺激器等。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是利用一种特殊设备将电源的电能转变为可无线传播的能量,在接收端又将此能量转变回电能,从而对用电器无线供电。传统的无线电能传输通常采用如下两项技术。(1)电磁感应原理。将两个线圈放置于邻近位置上,当电流在一个线圈中流动时,所产生的磁通量成为媒介,导致另一个线圈中也产生电动势。(2)电磁波能量可以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的原理,和收音机原理基本相同。这两项技术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在较远的距离内获得较高的能量传输效率。近年来,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强耦合磁谐振(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ces)理论,初步解决了“无线电能传输”无法兼顾远距离和高效率的问题,但基于此理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通常采用几何尺寸较大且相同的发射和接收线圈,难以用于在人体内工作的医疗电子器械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它采用磁谐振原理,增大了能量传输的距离。
本发明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能量产生电路、两组或两组以上能量激励线圈和能量发射线圈,所述能量发射线圈数量和能量激励线圈的数量相同,所述能量发射线圈置于能量激励线圈之间,并与能量激励线圈平行并列放置,所述多个能量激励线圈作为整体和能量产生电路串联连接,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为两组时,分置于接收装置两侧,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为三组或更多时,分置于接收装置周围,且能量发射线圈与接收装置的能量接收线圈平行并列设置。
所述的接收装置包括能量接收线圈、能量恢复线圈和能量恢复电路,所述能量恢复线圈和能量恢复电路连接,能量接收线圈和能量恢复线圈平行并列设置。所述的能量接收线圈并联有电容。所述的能量发射线圈并联有电容。所述能量激励线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的、尺寸相同或不同的金属线圈。所述的能量产生电路所产生的能量信号的频率、能量发射线圈的电学谐振频率、能量接收线圈的电学谐振频率相同。
本发明中所述能量激励线圈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串联的、尺寸相同或不同的金属线圈组成。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能量激励线圈采用同一个能量产生电路,避免了不同能量产生电路需要同步的问题。
2.本发明的一个能量激励线圈和一个能量发射线圈为一组,采用两组或两组以上并联,在两组或两组以上能量发射线圈之间能够产生较强且较均匀的磁场,有效增大了能量传输的距离。与单组能量激励线圈和能量发射线圈相比,在较远距离时,在相同距离的前提下,该结构的线圈可以增大能量传输的效率;在保持能量传输效率不变的前提下,该结构的线圈可以有效增大能量传输的距离。如果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的电学谐振频率相同,则不需要在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上并联电容,否则,需要在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上分别并联有电容,使两者的电学谐振频率相同。
3.本发明的能量接收线圈和能量恢复线圈尺寸小于能量激励线圈和能量发射线圈,适用于胶囊内窥镜、植入式电刺激器等医疗电子器械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能量激励线圈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能量激励线圈串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能量激励线圈,2.能量发射线圈,3.能量接收线圈,4.能量恢复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如图1、图2所示,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能量产生电路、两组或两组以上能量激励线圈1和能量发射线圈2,所述能量发射线圈2数量和能量激励线圈1的数量相同,所述能量发射线圈2分别和能量激励线圈1平行并列放置,并位于能量激励线圈1之间,所述能量激励线圈1和能量产生电路串联连接,所述能量发射线圈2为两组时,分别置于接收装置两侧,所述能量发射线圈2为三组或更多时,分置于接收装置周围,本例选用两组能量激励线圈1和能量发射线圈2;且能量发射线圈2与接收装置的能量接收线圈3平行并列设置。
本例所述接收装置包括能量接收线圈3、能量恢复线圈4和能量恢复电路,所述能量恢复线圈4和能量恢复电路连接,能量接收线圈3和能量恢复线圈4平行并列设置,所述能量恢复电路采用现有的常规整流稳压电路。
本例为使能量发射线圈2和能量接收线圈3的电学谐振频率相同,或者利用能量发射线圈2和能量接收线圈3本身的寄生电容,或者在所述的能量发射线圈2和能量接收线圈3分别并联电容。
本例所述的能量产生电路可以是各种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连接构成,其所产生的能量信号的频率、能量发射线圈2的电学谐振频率、能量接收线圈3的电学谐振频率相同。所述能量激励线圈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的、尺寸相同或不同的金属线圈组成,且多个线圈作为整体和能量产生电路并联在同一回路中。
能量产生电路产生固定频率的能量信号,如正弦波信号。其信号的频率等于能量发射线圈2的电学谐振频率。此频率也是能量接收线圈3的电学谐振频率。整个系统工作时,能量发射线圈2和能量接收线圈3发生磁谐振,以较高的效率传递能量。
实施例2:本例与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同,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本例中所述发射装置的能量激励线圈1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串联的、尺寸相同或不同的金属线圈。所述能量发射线圈2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当为两组时,分别置于能量接收线圈3的两侧,所述能量发射线圈2为三组或更多时,分置于能量接收线圈3周围。本例选用两组能量激励线圈1和能量发射线圈2。

Claims (7)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能量产生电路、两组或两组以上能量激励线圈和能量发射线圈,所述能量发射线圈数量和能量激励线圈的数量相同,所述能量发射线圈置于能量激励线圈之间,并与能量激励线圈平行并列放置,所述多个能量激励线圈作为整体和能量产生电路串联连接,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为两组时,分置于接收装置两侧,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为三组或更多时,分置于接收装置周围,且能量发射线圈与接收装置的能量接收线圈平行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装置包括能量接收线圈、能量恢复线圈和能量恢复电路,所述能量恢复线圈和能量恢复电路连接,能量接收线圈和能量恢复线圈平行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接收线圈并联有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发射线圈并联有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激励线圈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的、尺寸相同或不同的金属线圈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激励线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串联的、尺寸相同或不同的金属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产生电路所产生的能量信号的频率、能量发射线圈的电学谐振频率、能量接收线圈的电学谐振频率相同。
CN2011201135794U 2011-04-15 2011-04-15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4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35794U CN202014138U (zh) 2011-04-15 2011-04-15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135794U CN202014138U (zh) 2011-04-15 2011-04-15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14138U true CN202014138U (zh) 2011-10-19

Family

ID=4478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1357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14138U (zh) 2011-04-15 2011-04-15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1413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906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3368271A (zh) * 2012-03-31 2013-10-23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胶囊供电系统
CN103633746A (zh) * 2013-11-04 2014-03-12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169486A (zh) * 2021-12-10 2022-03-11 深圳市华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透明传感器、显示装置及透明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906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3368271A (zh) * 2012-03-31 2013-10-23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胶囊供电系统
CN103633746A (zh) * 2013-11-04 2014-03-12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169486A (zh) * 2021-12-10 2022-03-11 深圳市华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透明传感器、显示装置及透明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3600B (zh) 一种电磁波放大中继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无线电电功率变换设备
CN203707858U (zh) 电动自行车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器
CN102593964A (zh) 一种具有方向适应性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方法及装置
CN101340113A (zh) 带有增强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RU2011137450A (ru)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вод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CN202103463U (zh) 磁谐振无线充电装置
CN102868232A (zh) 磁谐振无线充电装置
CN204423325U (zh) 一种无线鼠标
CN202014138U (zh)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9728654A (zh) 三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3928991B (zh) 基于pcb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5324913B (zh) 电力传输系统
KR20120051320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CN104753181B (zh) 一种带中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01113482Y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充电装置
CN107040050A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
CN102769341B (zh) 一种用非共振磁耦合线圈阵列构建无线供电装置的方法
CN206237176U (zh) 一种基于九方形发射线圈的背包内嵌式无线充电系统
CN103051071A (zh)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桌面负载供电装置
CN102738906A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4218652A (zh) 无线充供电的oled柔屏网络电子设备
CN203278406U (zh) 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装置
CN105680574A (zh) 可提示调整位置的无线充电器、提示方法及可充电植入式医疗器械
KR102042020B1 (ko)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CN203596466U (zh) 一种无线插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