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01188U -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01188U
CN202001188U CN2011200382597U CN201120038259U CN202001188U CN 202001188 U CN202001188 U CN 202001188U CN 2011200382597 U CN2011200382597 U CN 2011200382597U CN 201120038259 U CN201120038259 U CN 201120038259U CN 202001188 U CN202001188 U CN 202001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motor
value
displacement
ang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382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旭宏
苗强
张宇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FORWAR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FORWA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FORWAR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FORWA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382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01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01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011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涉及电气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将主控单元输出的角度设定值P按照加速度控制单元输出的加速度ap、电机当前位置的角度值S、电机当前的角速度分解为若干较小的角度rp,并且分若干工作周期输出。本实用新型具有输出控制速度曲线平稳、系统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主要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能源的急剧需求,风电产业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利用风能,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控制方式也从简单的定桨距失速控制模式转向变桨距控制方式。
变桨距是指让风机的桨叶跟随风的方向和大小自动旋转到主控制器设定的角度,以控制叶片的迎风角始终保持在最佳位置,从而更好地利用风能。变桨距已经是兆瓦级风电机组中的必备系统,由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体积非常庞大,每片桨叶的长度通常都大于三十米,重量可达数吨,变桨难度加大,而且现有的变桨距系统在桨叶变桨过程中总是存在机身振动较大、变桨定位精度低、响应速度较慢等缺陷,不利于风机的平稳运行,也不利于最大效率的利用风能。
目前,风场变桨距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视。主控单元与PLC控制模块有数据通信,每片桨叶由电机带动,而每个电机各由一个驱动器控制,PLC控制模块与三片桨叶的驱动器有数据通信,每片桨叶的当前位置信息各由一个编码器反馈引回给PLC控制模块。而现有的变桨距控制电路的工作方法是:PLC模块用于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包含有设定角度信息的控制指令,控制三个驱动器根据设定角度输出对应的电压驱动信号,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将桨叶带动到设定角度位置。
现有的变桨距控制技术主要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由于PLC模块按照主控单元输出的设定角度,一次将桨叶带动到位,从而导致风机振动大。由于通信延迟,控制难度加大。变桨距系统给出的控制曲线波动较大,造成风机功率曲线波动,电机温升太快,降低发电质量及电机使用寿命。同时,风机振动过大,长期下去,必然会造成各元器件零件松动、脱落,增加了风机维护工作量,甚至发生危险事故。
其次,响应速度偏慢。桨叶变桨起始速度及停机速度偏慢。起始速度延迟既与机械惯性有关,又与控制算法有关。停机前的减速阶段,减速过慢,影响控制效果。
最后,控制精度不高。目前现有技术的控制精度只能达到0.02°,其发电质量有时候不理想,为了提高发电质量,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桨叶控制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减小风机振动幅度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包括PID单元、驱动器、电机、编码器、加法器,还包括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与加速度控制单元,所述PID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驱动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电机角位移值,编码器的输出端与加法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加法器的输出端与PID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具有角位移设定值P的输入端与角加速度ap的输入端,所述角加速度ap的输入端与加速度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法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编码器为SSI编码器。
优选地,所述PID单元、加法器、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与加速度控制单元存在于一个PLC控制单元中。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变桨距控制电路根据主控单元输出的角度设定值P,当前电机的角度、角速度,加速度控制单元输出的角加速度将角度设定值P转化为若干较小的角度rp,并将这些较小的角度分若干个工作周期输出,而非一次性将主控的角度设定值P直接给出,且电机从当前位置最终转动到角度设定值P的过程中,电机转动的角速度都经历了加速、匀速及减速3个阶段,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电机振动幅度,使电机稳定运行;
由于每个工作周期输出的较小角度值rp都是基于当前桨叶的角度与角速度计算得到的,有效避免因通信延迟导致收到的设定角度值离散、无规律,进一步导致风机大幅度震动的后果,提高了发电质量以及整个风机使用寿命。
速度响应方面,虽有通信延迟,但本系统算法决定了不需在软件上进行延迟处理。速度曲线上看到的延迟,仅由风机机械惯性造成。因此,减小了延迟时间。同时,桨叶即将到达控制位置时,通过提高减速幅度,加快减速,减小了调节时间,在不增加风机振动幅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响应速度。
控制精度方面,桨叶定位精确,控制误差不超过0.005°,而风场控制要求误差不超过0.02°,可见本系统控制精度能够很好的满足风场控制要求的精度。现有技术中,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电机在设定速度在-3°/s~7°/s的情况下,电机空载时振动非常大,控制曲线不够平滑,多次实验数据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变桨距控制系统的电机振动较小,控制曲线比较平滑。在设定速度正转大于7°/s,反转大于3°/s情况下两者控制相差不大,电机都无振动且控制曲线非常平滑。
附图说明
图1是变桨距系统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变桨距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为变桨距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以其中一片桨叶的控制电路为例,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包括PID单元、驱动器、电机、加速度控制单元、编码器、加法器,还包括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所述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一方面接收主控单元输出的设定角位移值P,一方面接收加速度控制单元输出的角加速度ap;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加法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PID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驱动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电机角位移值,编码器的输出端与加法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加法器的输出端与PID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加速度控制单元用于输出角加速度设定值,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用于计算在其每个工作周期中应当输出的角位移值rp。
上述PID单元、加速度控制单元、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加法器都可以在PLC控制单元中实现。所述编码器可选用SSI编码器。
上述变桨距控制电路的工作流程包括:
步骤201: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根据当前工作周期中电机的角度计算值S与当前工作周期中电机的角速度计算值V,按照角加速度设定值ap计算下一工作周期Tp应输出的角位移值rp;当电机正向转动时所述角加速度设定值ap大于或者等于0,当前工作周期角速度计算值V大于或者等于0;当电机反向转动时所述角加速度设定值ap小于或者等于0,当前工作周期角速度计算值V小于或者等于0;
步骤202:角位移值rp减去SSI编码器反馈回来的电机实际角位移,得到差值ep;
步骤203:对差值ep进行PID运算得到角速度值u;
步骤204:驱动器将角速度u转换为电压值,并用此电压值驱动电机转动;
步骤205:在下一个工作周期中重复步骤201~204,直到电机带动桨叶转动角度等于设定的角位移值P。
其中,步骤201中一个工作周期Tp,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输出的角位移值rp计算方法为:
设当前工作周期电机的角速度计算值为V,当前工作周期电机的角度计算值为S(由于桨叶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的电机的角度、角速度均等于桨叶的角度、角速度,文中计算公式统一以电机角度、角速度来代替桨叶的角度、角速度),限定电机允许的最大角速度为Vmax>0、最小速度为Vmin<0,电机允许的最大速度Vmax与最小速度Vmin均是根据风机安全需要设定的常量,设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的一个工作周期,亦即PLC单元的一个工作周期,为Tp(常量):
当电机正向转动时(V≥0;ap≥0),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计算过程包括:
判断电机在当前工作周期角度计算值S、当前工作周期角速度计算值V的基础上按照角加速度设定值ap转动到角速度为零的状态时的角度S+V2/(2×ap)与角度设定值P的大小关系:
步骤a.如果S+V2/(2×ap)<P,则比较在当前工作周期角速度计算值V基础上按照角加速度设定值ap 加速一个工作周期后,电机的速度V+ap×Tp是否超过电机允许的最大速度Vmax:
步骤a1.如果V+ap×Tp≤Vmax,则计算出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当在当前工作周期应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与下一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n:
          rp=S+V×Tp+1/2×ap×(Tp)2
Vn=V+ap×Tp
再将rp的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度计算值S,将Vn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
步骤a2.如果V+ap×Tp>Vmax,则计算出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当在当前工作周期应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与下一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n:
          rp=S+Vmax×Tp
Vn=Vmax
再将rp的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度计算值S,将Vn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
步骤b.如果S+V2/(2×ap)=P,则计算出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当在当前工作周期应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与下一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n:
          rp=S+V×Tp-1/2×ap×(Tp)2
Vn=V-ap×Tp
再将rp的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度计算值S,将Vn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
步骤c.如果S+V2/(2×ap)>P,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当在当前工作周期应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与下一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n计算如下:
      rp=S+V×Tp-1/2×ap×(Tp)2
           Vn=V-ap×Tp
再将rp的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度计算值S,将Vn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
当电机反向转动时(V≤0;ap≤0),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计算过程包括:
判断电机在当前工作周期角度计算值S、当前工作周期角速度计算值V的基础上按照角加速度设定值ap转动到角速度为零的状态时的角度S+V2/(2×ap)与角度设定值P的大小关系:
步骤d.如果S+V2/(2×ap) >P,则比较在当前工作周期角速度计算值V基础上按照角加速度设定值ap 加速一个工作周期后,电机的速度V+ap×Tp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电机允许的最小速度Vmin:
步骤d1.如果V+ap×Tp≥Vmin,则计算出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当在当前工作周期应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与下一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n:
          rp=S+V×Tp+1/2×ap×(Tp)2
Vn=V+ap×Tp
再将rp的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度计算值S,将Vn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
步骤d2.如果V+ap×Tp<Vmin,则计算出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当在当前工作周期应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与下一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n:
          rp=S+Vmin×Tp
Vn=Vmin
再将rp的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度计算值S,将Vn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
步骤e.如果S+V2/(2×ap)=P,则计算出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当在当前工作周期应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与下一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n:
          rp=S+V×Tp-1/2×ap×(Tp)2
Vn=V-ap×Tp
再将rp的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度计算值S,将Vn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
步骤f.如果S+V2/(2×ap) <P,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应当在当前工作周期应输出的下一工作周期角位移值rp与下一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n计算如下:
      rp=S+V×Tp-1/2×ap×(Tp)2
           Vn=V-ap×Tp
再将rp的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度计算值S,将Vn值赋给当前工作周期电机角速度计算值V。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包括PID单元、驱动器、电机、编码器、加法器,所述PID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驱动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电机角位移值,编码器的输出端与加法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加法器的输出端与PID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与加速度控制单元;所述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具有角位移设定值P的输入端与角加速度ap的输入端,所述角加速度ap的输入端与加速度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加法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为SSI编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ID单元、加法器、位移连续化控制单元与加速度控制单元存在于一个PLC控制单元中。
CN2011200382597U 2011-02-15 2011-02-15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01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82597U CN202001188U (zh) 2011-02-15 2011-02-15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382597U CN202001188U (zh) 2011-02-15 2011-02-15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01188U true CN202001188U (zh) 2011-10-05

Family

ID=4470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38259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01188U (zh) 2011-02-15 2011-02-15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0118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003A (zh) * 2011-02-14 2011-08-03 成都阜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3291541A (zh) * 2012-02-22 2013-09-11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3424565A (zh) * 2013-08-06 2013-12-0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风电变桨系统位置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6996358A (zh) * 2017-05-02 2017-08-01 湖南拓天节能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变桨电机正反转切换的转矩平滑控制方法
CN113325781A (zh) * 2020-09-30 2021-08-31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桨位置控制三阶运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003A (zh) * 2011-02-14 2011-08-03 成都阜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2141003B (zh) * 2011-02-14 2012-10-03 成都阜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3291541A (zh) * 2012-02-22 2013-09-11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3291541B (zh) * 2012-02-22 2015-08-19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3424565A (zh) * 2013-08-06 2013-12-0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风电变桨系统位置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6996358A (zh) * 2017-05-02 2017-08-01 湖南拓天节能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变桨电机正反转切换的转矩平滑控制方法
CN106996358B (zh) * 2017-05-02 2020-04-14 湖南拓天节能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系统变桨电机正反转切换的转矩平滑控制方法
CN113325781A (zh) * 2020-09-30 2021-08-31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变桨位置控制三阶运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3325781B (zh) * 2020-09-30 2023-04-14 重庆科凯前卫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桨位置控制三阶运动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0080B (zh) 采用变结构pid变桨控制的风机控制系统
CN202001188U (zh)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
CN107810322B (zh) 通过风力涡轮机增加有功功率
CN102636352B (zh) 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模拟实验系统
CA289538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operate a wind turbine system using a non-linear damping model
CN102052243A (zh) 用于测试风力涡轮机桨距控制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Kana et al. System management of a wind-energy converter
CN110552850B (zh) 一种基于风速提前测量的风电机组有功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4753415B (zh) 步进电机的启停控制方法、系统和步进电机
CN113931793B (zh) 一种串列式双风轮风电机组仿真的变桨环节等值方法及系统
CN102636351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测试的试验系统
CN103701378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控制方法
CN102141003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3207082A (zh) 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07076120A (zh) 用于风力发电站的套件和方法
CN106527174B (zh) 一种风电机组电压源仿真系统
EP2776708B1 (en) Control of water current turbines
CN103306894B (zh) 基于线性变参数增益调度的风力发电机组h∞控制器
CN104506087A (zh) 抽水蓄能机组变频启动负载模拟系统
Zhang et al. Virtual inertia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y for DFIG wind turbines based on exponential function
CN203950135U (zh) 一种模拟风力机的实验装置
WO2012085524A2 (en) Control of water current turbines
CN101832229A (zh) 一种基于运动控制器的风力发电变桨伺服控制系统
Wang et 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autonomous control PMSG wind turbine
CN201699648U (zh) 前馈加注入阻尼控制的电机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