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90582U -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90582U CN201990582U CN2011200711842U CN201120071184U CN201990582U CN 201990582 U CN201990582 U CN 201990582U CN 2011200711842 U CN2011200711842 U CN 2011200711842U CN 201120071184 U CN201120071184 U CN 201120071184U CN 201990582 U CN201990582 U CN 2019905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 tank
- ammonia nitrogen
- sensor
- gas bl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包括进水水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砂滤池、加药池、计算机和过程控制装置。其中,缺氧池中端和好氧池前端分别设置第一DO浓度传感器、第二DO浓度传感器,沉淀池出水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氨氮传感器,砂滤池出水处设有总磷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均与相应的测定仪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根据沉淀池出水氨氮浓度调整A2/O工艺的内循环回流比在一定范围内,强化A2/O工艺的脱氮功能;在微絮凝-砂滤工艺,通过投加絮凝剂强化除磷,可以达到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对工艺进水进行了优化分配,充分利用进水碳源,提高脱氮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运行费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脱氮需要两个过程: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硝化过程只是控制氮的转化形式,并不能实现氮的有效去除,反硝化过程才实现氮的真正去除。众所周知,内循环回流量和外碳源投加量是反硝化反应重要的控制变量,内循环回流量过高和过低都不能达到良好的脱氮效果,而当进水碳源不足时,单独调节内循环回流量所起作用甚微,但由于投加外碳源费用较高,应优先考虑充分利用进水中的碳源。
除磷方法可分为生物除磷法和化学除磷法,生物除磷法是利用聚磷菌厌氧释磷、好氧过量地吸磷的特性来达到除磷的目的,因此,聚磷菌的活性对于除磷效果的好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微生物的活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使得生物除磷工艺的除磷效果不稳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达到0.5mg/L,这样的出水水质在仅仅依靠生物除磷的方法是达不到的,必须辅以化学除磷的方法才能够达到,并且化学除磷法仅需要按照进水水质调整加药量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除磷效果,具有除磷效果好,运行稳定的优点,但是化学除磷费用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该装置的前段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以生物强化脱氮为主,同步除磷,以内循环回流量及进水碳源为控制参数,提高其脱氮效果,后段砂滤池主要通过控制絮凝剂的投加量来达到除磷降浊的目的,通过调控两个处理单元的运行,以达到同步脱氮除磷、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水水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砂滤池、加药池、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内循环回流泵、计算机和过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连通,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所述进水水池经进水水泵分别与厌氧池和缺氧池连通,好氧池与沉淀池连通,沉淀池与砂滤池连通,加药池通过管道与砂滤池连通;
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第一氨氮传感器和第一DO浓度传感器,且氨氮传感器和第一DO浓度传感器分别与氨氮测定仪和第一DO浓度测定仪连接;
所述好氧池内设有第二DO浓度传感器,且第二DO浓度传感器与第二DO浓度测定仪连接;
所述沉淀池出水处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氨氮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氨氮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测定仪和第二氨氮测定仪连接;所述砂滤池出水处设有总磷传感器,且总磷传感器与总磷测定仪连接;
所述各种测定仪均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与过程控制装置 连接,所述过程控制装置上设有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变频器、第一行程控制机构、第二行程控制机构和第三行程控制机构,第一变频器与内循环回流泵连接,第二变频器与第一鼓风机连接,第二鼓风机与变频器连接,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与好氧池连接,所述第一鼓风机的出气管路上设有第一气体流量计,第二鼓风机的出气管路上设有第二气体流量计;所述厌氧池的进水管道和缺氧池的进水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加药池的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行程控制机构与第一阀门连接,第二行程控制机构与第二阀门连接,第三行程控制机构与第三阀门连接,内循环回流泵通过管道连通在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脱氮除磷效果好,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减少加药量。
本实用新型将A2/O工艺和微絮凝-砂滤工艺结合在一起,分别有重点的进行脱氮、除磷。即在A2/O工艺通过控制系统的内循环回流量及对进水碳源合理分配来提高其脱氮效果;在微絮凝-砂滤工艺通过投加絮凝剂达到除磷的目的。另外,在砂滤池出水处设置总磷传感器,通过在线总磷测定仪来实时监控出水总磷,及时调整加药量,保证出水总磷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2) 两个参数共同控制内循环回流量,实现对内循环回流量的优化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以沉淀池出水中氨氮浓度为调控内循环回流量的主要参数,以缺氧池溶解氧浓度次要调控参数,对内循环回流比进行优化控制。
(3) 对鼓风机及内循环回流泵进行变频调节,降低曝气量,节约能量。
在传统的调节鼓风机曝气量或泵的流量的方法中,不能保证鼓风机或泵在高效段运行,设备的运转效率低。在本实用新型中,对鼓风机及内循环回流泵进行变频调节,可以保证鼓风机及内循环回流泵始终在高效段运行,提高了设备运转效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曝气量,节约了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脱氮除磷装置示意图。
图1中,1-进水水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好氧池,5-沉淀池,6-砂滤池,7-加药池, 8-计算机,9-过程控制装置,10-第一变频器,11-第一行程控制机构,12-第二行程控制机构,13-第二变频器,14-第三变频器,15-第三行程控制机构,16-第一氨氮传感器,17-第一DO浓度传感器,18-第二DO浓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20-第二氨氮传感器,21-总磷传感器,22-第一氨氮测定仪,23-第一DO测定仪,24-第二DO测定仪,25-温度测定仪,26-第二氨氮测定仪,27-总磷测定仪,28-第一鼓风机,29-第二鼓风机,30-进水水泵,31-内循环回流泵,32-第一控制阀,33-第二控制阀,34-第三控制阀,35-第一气体流量计,36-第二气体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包括进水水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砂滤池6、加药池7、第一鼓风机28、第二鼓风机29、内循环回流泵31、计算机8和过程控制装置9,所述厌氧池2与缺氧池3连通,缺氧池3与好氧池4连通,所述进水水池1经进水水泵30分别与厌氧池2和缺氧池3连通,好氧池4与沉淀池5连通,沉淀池5与砂滤池6连通,加药池7通过管道与砂滤池6连通;
所述缺氧池3内设有第一氨氮传感器16和第一DO浓度传感器17,且氨氮传感器16和第一DO浓度传感器17分别与氨氮测定仪22和第一DO浓度测定仪23连接;
所述好氧池4内设有第二DO浓度传感器18,且第二DO浓度传感器18与第二DO浓度测定仪24连接;
所述沉淀池5出水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9和第二氨氮传感器20,且温度传感器19和第二氨氮传感器20分别与温度测定仪25和第二氨氮测定仪26连接;所述砂滤池6出水处设有总磷传感器21,且总磷传感器21与总磷测定仪27连接;
所述各种测定仪均与计算机8连接,计算机8与过程控制装置9 连接,所述过程控制装置9上设有第一变频器10、第二变频器13、第三变频器14、行程控制机构11、行程控制机构12和行程控制机构15 ,第一变频器10与内循环回流泵31连接,第二变频器13与第一鼓风机28连接,第二鼓风机29与第三变频器14连接,第一鼓风机28、第二鼓风机29与好氧池4连接,所述第一鼓风机28的出气管路上设有第一气体流量计35,第二鼓风机29的出气管路上设有第二气体流量计36;所述厌氧池2的进水管道和缺氧池3的进水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32和第二阀门33,所述加药池7的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34,所述行程控制机构11与第一阀门32连接,行程控制机构12与第二阀门33连接,行程控制机构15与第三阀门34连接,内循环回流泵31通过管道连通在缺氧池3与好氧池4之间。
实施例2:
缺氧池3进水氨氮浓度小于15mg/L或大于40mg/L的污水处理。
在计算机中,设置缺氧池3中端的DO浓度范围为0.2~0.5mg/L,好氧池4前段DO浓度范围为2.5~3.5mg/L,沉淀池5出水处氨氮浓度为5(8)mg/L:5mg/L为温度小于12℃的值,8mg/L为温度大于12℃的值,数值的切换由温度测定仪25传输来的数据经计算机8分析后确定,砂滤池6出水处总磷浓度为0.5mg/L,内循环回流量的限值为100%~200%。
开动进水水泵30,将进水水池1中的水2/3抽送到厌氧池2,1/3抽送到缺氧池3,第一鼓风机28和第二鼓风机29按设计值鼓风曝气,待沉淀池5的出水稳定达标后,启动过程控制装置9,这时,缺氧池3及好氧池4的第一DO浓度测定仪23和第二DO浓度测定仪24、缺氧池3及沉淀池5的第一氨氮测定仪22和第二氨氮测定仪26、砂滤池6的总磷测定仪27、沉淀池5的温度测定仪25将所测定的数据传输进入计算机8进行分析。
若设置在沉淀池5出水处的第二氨氮测定仪26传输进入计算机8的氨氮浓度测定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在10%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不作出反应;若两者偏差超过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启动控制内循环回流泵流量的第一变频器10,当沉淀池5出水氨氮浓度小于设定值的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降低内循环回流泵31的频率;当沉淀池5出水氨氮浓度大于设定值的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提高内循环回流泵31的频率。
与此同时,缺氧池3的第一DO测定仪23将数据传输进入计算机,若缺氧池3溶解氧测定值在设定范围内(0.2~0.5mg/L),则过程控制装置9不作出反应;若缺氧池3溶解氧测定值不在设定范围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当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大于设定值范围的上限且时间超过30min,则降低第二鼓风机29频率;当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小于设定值范围的上限且时间超过30min,则提高第二鼓风机29频率。
在调整第二鼓风机29频率的同时,设置在曝气管路上的第二气体流量计36将数据传输进入计算机8,计算机8由流量测定值计算出管道流速,若管道流速在设定范围内(10~15m/s),则过程控制装置9不作出反应;若管道流速不在设定范围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当管道流速大于设定值范围的上限且时间超过10min,则降低第二鼓风机29频率;当管道流速小于设定值范围的下限且时间超过10min,则提高第二鼓风机29频率,此项调节直至管道流速在设定范围内。
此时,若缺氧池3的溶解氧浓度不在设定范围内(0.2~0.5mg/L),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停止以沉淀池5出水处氨氮浓度为调控参数的对于内循环回流量的调节,转而以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为调节参数,使经过调节后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在设定范围内。
经上述调节后,若沉淀池5出水处氨氮浓度不在设定范围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停止调节内循环回流量,启动第一行程控制机构11、第二行程控制机构12,调节第一控制阀32和第二控制阀33开度,对进入厌氧池2及缺氧池3的污水比例进行重新分配。
砂滤池6中的总磷传感器21将测定值将测定值传输进入计算机,若测定值与设定值(0.5mg/L)的偏差在10%的范围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不作出反应;若两者偏差超过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启动第三行程控制机构15,当测定值小于设定值的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减小控制加药量的第三控制阀34的阀门开度;当测定值大于设定值的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增大控制加药量的第三控制阀34开度。
由于进水流量的重新分配,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条件的改变,如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的变化、沉淀池5氨氮浓度值的变化等,若出现上述情况,则根据新的测定数据重复上述调整过程。
实施例3:
缺氧池3进水氨氮浓度在15~40mg/L的污水处理。
在计算机中,设置缺氧池3中端的DO浓度范围为0.2~0.5mg/L,好氧池4前段DO浓度范围为2.5~3.5mg/L,沉淀池5出水处氨氮浓度为5(8)mg/L:5mg/L为温度小于12℃的值,8mg/L为温度大于12℃的值,数值的切换由温度测定仪25传输来的数据经计算机8分析后确定,砂滤池6出水处总磷浓度为0.5mg/L,内循环回流量的限值为100%~400%。
开动进水水泵30,将进水水池1中的水2/3抽送到厌氧池2,1/3抽送到缺氧池3,第一鼓风机28和第二鼓风机29按设计值鼓风曝气,待沉淀池5的出水稳定达标后,启动过程控制装置9,这时,缺氧池3及好氧池4的第一DO浓度测定仪23和第二DO浓度测定仪24、缺氧池3及沉淀池5的第一氨氮测定仪22和第二氨氮测定仪26、砂滤池6的总磷测定仪27、沉淀池5的温度测定仪25将所测定的数据传输进入计算机8进行分析。
若设置在沉淀池5出水处的第二氨氮测定仪26传输进入计算机8的氨氮浓度测定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在10%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不作出反应;若两者偏差超过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启动控制内循环回流泵流量的第一变频器10,当沉淀池5出水氨氮浓度小于设定值的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降低内循环回流泵31的频率;当沉淀池5出水氨氮浓度大于设定值的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提高内循环回流泵31的频率。
与此同时,缺氧池3的第一DO测定仪23将数据传输进入计算机,若缺氧池3溶解氧测定值在设定范围内(0.2~0.5mg/L),则过程控制装置9不作出反应;若缺氧池3溶解氧测定值不在设定范围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当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大于设定值范围的上限且时间超过30min,则降低第二鼓风机29频率;当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小于设定值范围的上限且时间超过30min,则提高第二鼓风机29频率。
在调整第二鼓风机29频率的同时,设置在曝气管路上的第二气体流量计36将数据传输进入计算机8,计算机8由流量测定值计算出管道流速,若管道流速在设定范围内(10~15m/s),则过程控制装置9不作出反应;若管道流速不在设定范围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当管道流速大于设定值范围的上限且时间超过10min,则降低第二鼓风机29频率;当管道流速小于设定值范围的下限且时间超过10min,则提高第二鼓风机29频率,此项调节直至管道流速在设定范围内。
此时,若缺氧池3的溶解氧浓度不在设定范围内(0.2~0.5mg/L),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停止以沉淀池5出水处氨氮浓度为调控参数的对于内循环回流量的调节,转而以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为调节参数,使经过调节后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在设定范围内。
经上述调节后,若沉淀池5出水处氨氮浓度不在设定范围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停止调节内循环回流量,启动第一行程控制机构11、第二行程控制机构12,调节第一控制阀32和第二控制阀33开度,对进入厌氧池2及缺氧池3的污水比例进行重新分配。
砂滤池6中的总磷传感器21将测定值将测定值传输进入计算机,若测定值与设定值(0.5mg/L)的偏差在10%的范围内,则过程控制装置9不作出反应;若两者偏差超过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过程控制装置9作出如下反应:启动第三行程控制机构15,当测定值小于设定值的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减小控制加药量的第三控制阀34开度;当测定值大于设定值的10%且时间超过30min,则增大控制加药量的第三控制阀34开度。
由于进水流量的重新分配,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条件的改变,如缺氧池3溶解氧浓度的变化、沉淀池5氨氮浓度值的变化等,若出现上述情况,则根据新的测定数据重复上述调整过程。
Claims (1)
1.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包括进水水池(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砂滤池(6)、加药池(7)、第一鼓风机(28)、第二鼓风机(29)、内循环回流泵(31)、计算机(8)和过程控制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2)与缺氧池(3)连通,缺氧池(3)与好氧池(4)连通,所述进水水池(1)经进水水泵(30)分别与厌氧池(2)和缺氧池(3)连通,好氧池(4)与沉淀池(5)连通,沉淀池(5)与砂滤池(6)连通,加药池(7)通过管道与砂滤池(6)连通;
所述缺氧池(3)内设有第一氨氮传感器(16)和第一DO浓度传感器(17),且第一氨氮传感器(16)和第一DO浓度传感器(17)分别与第一氨氮测定仪(22)和第一DO浓度测定仪(23)连接;
所述好氧池(4)内设有第二DO浓度传感器(18),且第二DO浓度传感器(18)与第二DO浓度测定仪(24)连接;
所述沉淀池(5)出水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9)和第二氨氮传感器(20),且温度传感器(19)和第二氨氮传感器(20)分别与温度测定仪(25)和第二氨氮测定仪(26)连接;所述砂滤池(6)出水处设有总磷传感器(21),且总磷传感器(21)与总磷测定仪(27)连接;
所述各种测定仪均与计算机(8)连接,计算机(8)与过程控制装置(9) 连接,所述过程控制装置(9)上设有第一变频器(10)、第二变频器(13)、第三变频器(14)、第一行程控制机构(11)、第二行程控制机构(12)和第三行程控制机构(15 ),第一变频器(10)与内循环回流泵(31)连接,第二变频器(13)与第一鼓风机(28)连接,第二鼓风机(29)与第三变频器(14)连接,第一鼓风机(28)、第二鼓风机(29)与好氧池(4)连接,所述第一鼓风机(28)的出气管路上设有第一气体流量计(35),第二鼓风机(29)的出气管路上设有第二气体流量计(36);所述厌氧池(2)的进水管道和缺氧池(3)的进水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32)和第二阀门(33),所述加药池(7)的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34),所述第一行程控制机构(11)与第一阀门(32)连接,第二行程控制机构(12)与第二阀门(33)连接,第三行程控制机构(15)与第三阀门(34)连接,内循环回流泵(31)通过管道连通在缺氧池(3)与好氧池(4)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711842U CN201990582U (zh) | 2011-03-17 | 2011-03-17 |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711842U CN201990582U (zh) | 2011-03-17 | 2011-03-17 |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90582U true CN201990582U (zh) | 2011-09-28 |
Family
ID=44667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7118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90582U (zh) | 2011-03-17 | 2011-03-17 |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9058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04794A (zh) * | 2019-07-11 | 2019-10-08 | 广州益方田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水脱氮除磷系统 |
CN111285537A (zh) * | 2018-12-07 | 2020-06-16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 一种远程控制生化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
CN115677044A (zh) * | 2022-10-13 | 2023-02-03 | 埃睿迪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配水控制方法及系统 |
-
2011
- 2011-03-17 CN CN2011200711842U patent/CN2019905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85537A (zh) * | 2018-12-07 | 2020-06-16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 一种远程控制生化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 |
CN110304794A (zh) * | 2019-07-11 | 2019-10-08 | 广州益方田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水脱氮除磷系统 |
CN115677044A (zh) * | 2022-10-13 | 2023-02-03 | 埃睿迪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配水控制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33134B (zh) | 连续流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短程脱氮的方法 | |
CN110482686B (zh) | 一种适用于氧化沟生物脱氮的降耗提效的系统及方法 | |
CN110255711B (zh) | 一种快速低成本的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5217882A (zh) | 好氧吸磷与半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双颗粒污泥系统深度脱氮除磷的方法 | |
CN201990582U (zh) |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 |
CN204981348U (zh) | 一种强化脱氮垂直—水平潜流复合人工湿地 | |
CN204211601U (zh) | 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 |
CN210683343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mbr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109081509B (zh) | 一种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 |
CN103408142A (zh) | 一种快速解决黏性污泥膨胀问题的方法 | |
CN108609728A (zh) | 一种利用溶解氧改性污泥丝状菌膨胀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4727665U (zh) | 用于改良aao的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
CN204509061U (zh) | 一种混合废水的混凝缺氧好氧综合处理系统 | |
CN216687620U (zh) | 一种市政污水多级接触氧化处理设备 | |
CN216837333U (zh) | 一种用于提高msbr雨季大水量处理能力的装置 | |
CN110436628A (zh) | 一种改良型氧化沟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 |
CN213834973U (zh) |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5590518U (zh) | 一种a2o污水处理装置 | |
JP3707526B2 (ja) | 廃水の硝化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5385526A (zh) |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8947135B (zh) |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一体化处理方法 | |
CN110002678B (zh) | Pna系统后置短程反硝化实现城市污水深度脱氮的装置与方法 | |
CN111777164A (zh) | 一种tn精准控制系统 | |
CN109205783B (zh) | 基于a-sbr工艺的低温处理生活污水同步去碳脱氮除磷的方法 | |
CN106249767B (zh) | 多点流量分配一体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