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75841U - 多功能智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智能充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75841U CN201975841U CN2011200947681U CN201120094768U CN201975841U CN 201975841 U CN201975841 U CN 201975841U CN 2011200947681 U CN2011200947681 U CN 2011200947681U CN 201120094768 U CN201120094768 U CN 201120094768U CN 201975841 U CN201975841 U CN 2019758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ode
- charger
- capacitor
- resistance
- base s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充电器,包括从交流电源正负接线端上引出的二路接线,一路接线接上依次接有电容C1、二极管D1~D4、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D1,经电容C1降压,D1~D4二极管整流,电容C2滤波,VD1稳压后输出12V电压,其中电容C2的正端与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后续电路上还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下端接有电容C3,电容C3正端通过电阻R4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二极管D6的负极接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依次接有电容C4、继电器J1和二极管D7;另一路接线依次通过继电器J1-1常开触点接到充电器U的输入端;该充电器能达到节约用电和保护电池的功能,使电池不会过充或因充电器电压高而损坏电池,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可充电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放电电流大、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测量装置中。但是不同类型的电池如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具有不同的充电特性和过程。不同的电池应采用不同的充电控制技术。常用的控制技术有:电压负增量控制、时间控制、温度控制、最高电压控制技术等。其中电压负增量控制是目前公认的较先进的控制方法之一。充电时,当测量到电池电压负增量时就可以确定该电池己经充满,从而将充电转变为涓流充电。时间控制预定充电时间,当充电时间达到后,使充电器停止充电或转为涓流充电,这种方法较安全。温度控制法是当电池达到充满状态时,电池温度上升较快,测量电池温度或温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是否对电池停止充电。最高电压控制则是根据充电电池的最高允许电压来判断充电状态,这种方法灵活性较好。
智能充电器能对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并对充电电池具有自动检测能力。但是现有的智能充电器在因人为疏忽导致电池过充或因充电器电压高而损坏电池时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因此不能很好的解决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充电器,来节约用电,并且使电池不会过充或因充电器电压高而损坏电池,从而保护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智能充电器,包括有从交流电源正负接线端上引出的二路接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路接线接上依次接有电容C1、二极管D1~D4、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D1,其中电容C2的正端与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后续电路上还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下端接有电容C3,电容C3正端通过电阻R4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二极管D6的负极接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依次接有电容C4、继电器J1和二极管D7;另一路接线依次通过继电器J1-1常开触点接到充电器U的输入端;
所述的充电器U有三路输出端,其中充电器U的第三路输出端上依次串联有电容R18、R19、二极管D8和电容C5,其中电阻R8接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基极接有偏置电阻R9,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光耦IC1的2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光耦IC1的3脚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光耦IC1的1脚通过电阻R7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通过电阻R12接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R11接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偏置电阻R1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2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三极管Q5的基极同时通过电阻R13接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电阻R15后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还串联电阻R14后接入稳压二极管VD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串联电阻R17、VR1后接地,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串接电阻R16后接入充电器U的第一路输出端。
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U的第一路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12~60V,所述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12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电池充满后自动断开充电器的220V交流电源,同时当充电器因某种原因使电压升高时,充电器也将自动断开其220V交流电压,从而达到节约用电和保护电池的功能,使电池不会过充或因充电器电压高而损坏电池,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多功能智能充电器,包括有从交流电源正负接线端上引出的二路接线,其中一路接线接上依次接有电容C1、二极管D1~D4、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D1,经电容C1降压,D1~D4二极管整流,电容C2滤波,VD1稳压后输出12V电压,其中电容C2的正端与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后续电路上还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下端接有电容C3,电容C3正端通过电阻R4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二极管D6的负极接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依次接有电容C4、继电器J1和二极管D7;另一路接线依次通过继电器J1-1常开触点接到充电器U的输入端;
充电器U有三路输出端,充电器U的第一路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12~60V,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12V;其中充电器U的第三路输出端上依次串联有电容R18、R19、二极管D8和电容C5,其中电阻R8接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基极接有偏置电阻R9,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光耦IC1的2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光耦IC1的3脚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光耦IC1的1脚通过电阻R7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通过电阻R12接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R11接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偏置电阻R1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2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三极管Q5的基极同时通过电阻R13接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电阻R15后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还串联电阻R14后接入稳压二极管VD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串联电阻R17、VR1后接地,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串接电阻R16后接入充电器U的第一路输出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出说明:
当充电时,插好多功能智能充电器电源插头,充电器输出端连接到所充电池上,220V交流电压经电容C1降压、D1~D4整流、C2电容滤波、VD1稳压后输出12V电压给继电器J1线圈供电,同时12V电压经电阻R2向电容C3充电,同时使三极管Q1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12V电压经二极管D6后送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使三极管Q1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5使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使继电器J1吸合,使充电器U得电工作,输出充电电压充电,但当电容C3上充满充完后,此时电池已充电,此时充电器U的第三路输出端输出高电平,通过电阻R18、三极管D8使三极管Q3导通,从而使光耦IC1内部发光管发光,光敏三极管导通,12V流电压通过光耦IC1内部光敏三极管使三极管Q1的集电极保持高电,三极管Q2保持导通状态,继电器J1保持吸合,此时充电器U保持充电状态,当电池充满电后,充电器U内部充电检测电路检测到电池被充满电后,充电器U电路的第三路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的Q3基极因无电压而截止,光耦IC1内部发光管失电而不发光,内部光敏三极管截止,三极管Q2基极因无电压而截止,继电器J1不吸合,继电器J1-1断开,充电器U断电,如下次再充电时,只要拔出220V电源插头,再插一次220V电源插头至220V电源插座内即可充电。
当充电器U充电电压正常时,第一路充电输出端电压通过电阻R16、R17、VR1是间取样电压IC1不能使稳压二极管VD1导通,三极管Q6、Q5、Q4均截止,光耦IC1不工作,三极管Q3的基极保持高电平,充电器U保持正常充电状态。但充电器U因某种原因使充电电压高于充电器U所庙宇的标准充电电压时,电阻R16、R17、VR1分压后,使稳压二极管VD1负极端的电压升高,稳压二极管VD1被击穿导通,使三极管Q6基极得电导通,进而使三极管Q5、Q4导通。三极管Q3基极电压变为低电平,三极管Q3截止,光耦IC1失电停止工作,光耦IC1内部光敏三极管截止,使继电器J1因失电而不吸合,继电器J1-1断开,从而使充电器U在输出充电电压过高时自动断电,从而保护了电池不会因主电电压过高而被损坏,当充电时若未将输出充电插头连接到充电电池上,电器U的充电检测电路未检测到电池充电电压,三极管Q3将不导通,光耦IC1不工作,电容C3充满电完后,充电器U也将会自动断电,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
Claims (2)
1.一种多功能智能充电器,包括有从交流电源正负接线端上引出的二路接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路接线接上依次接有电容C1、二极管D1~D4、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D1,其中电容C2的正端与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后续电路上还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下端接有电容C3,电容C3正端通过电阻R4接入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二极管D6的负极接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依次接有电容C4、继电器J1继电器和二极管D7;另一路接线依次通过继电器J1-1常开触点接到充电器U的输入端;
所述的充电器U有三路输出端,其中充电器U的第三路输出端上依次串联有电容R18、R19、二极管D8和电容C5,其中电阻R8接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基极接有偏置电阻R9,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光耦IC1的2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光耦IC1的3脚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光耦IC1的1脚通过电阻R7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通过电阻R12接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R11接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基极串联偏置电阻R1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2接入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三极管Q5的基极同时通过电阻R13接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电阻R15后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还串联电阻R14后接入稳压二极管VD1的正极,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串联电阻R17、VR1后接地,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串接电阻R16后接入充电器U的第一路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U的第一路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12~60V,所述充电器U的第二路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12V。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947681U CN201975841U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多功能智能充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947681U CN201975841U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多功能智能充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75841U true CN201975841U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458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9476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75841U (zh) | 2011-04-02 | 2011-04-02 | 多功能智能充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7584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0783A (zh) * | 2012-09-25 | 2012-12-19 | 刘举柱 | 笔记本电脑电源智能电源线 |
CN109066931A (zh) * | 2018-08-23 | 2018-12-21 | 合肥斯姆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dc电压智能充电连接线 |
CN114336861A (zh) * | 2021-12-31 | 2022-04-12 | 常州市浦西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电路 |
-
2011
- 2011-04-02 CN CN2011200947681U patent/CN2019758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0783A (zh) * | 2012-09-25 | 2012-12-19 | 刘举柱 | 笔记本电脑电源智能电源线 |
CN102830783B (zh) * | 2012-09-25 | 2015-05-06 | 刘举柱 | 笔记本电脑电源智能电源线 |
CN109066931A (zh) * | 2018-08-23 | 2018-12-21 | 合肥斯姆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dc电压智能充电连接线 |
CN114336861A (zh) * | 2021-12-31 | 2022-04-12 | 常州市浦西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电路 |
CN114336861B (zh) * | 2021-12-31 | 2024-06-11 | 常州市浦西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91863U (zh) | 电瓶车电瓶充满自动断电电路及自动断电装置 | |
CN101826744B (zh) | 铁电池充电电路 | |
CN2922241Y (zh) | 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均衡保护电路 | |
CN201868860U (zh) | 一种手持吸尘器过放电保护电路 | |
CN102013724A (zh) | 太阳能与市电互补供电器 | |
CN201975841U (zh) | 多功能智能充电器 | |
CN203301136U (zh) | 一种充电保护器及其充电器 | |
CN104882936B (zh) | 一种通信储能电源系统 | |
CN201994718U (zh) | 一种智能供电、充电电路 | |
CN104659830A (zh) | 一种新型智能充电器 | |
CN103490451A (zh) | 电池电压平衡电路 | |
CN202888925U (zh) | 电动车充电保护器 | |
CN105207332A (zh) | 电动车充电器智能控制电路 | |
CN202503336U (zh) | 一种智能集中器后备电池的高效自动管理模块 | |
CN202474940U (zh) | 基于电流方向的锂电池矿灯充电管理开关 | |
CN203434606U (zh) | 电池组充电保护装置 | |
CN211830278U (zh) | 一种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管理系统 | |
CN201134695Y (zh) | 一种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 |
CN201113506Y (zh) | 可对低电压电池组充电的电路 | |
CN203368008U (zh) | 一种带充放电保护的太阳能风扇电路 | |
CN203645312U (zh) |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保护板 | |
CN207248368U (zh) | 智能监测线夹 | |
CN202363937U (zh) | 吸尘器的智能充放电电路 | |
CN203205894U (zh) | 9v可充电电池 | |
CN111371152A (zh) | 一种用于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管理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充电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