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8868U -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68868U CN201968868U CN2011200156365U CN201120015636U CN201968868U CN 201968868 U CN201968868 U CN 201968868U CN 2011200156365 U CN2011200156365 U CN 2011200156365U CN 201120015636 U CN201120015636 U CN 201120015636U CN 201968868 U CN201968868 U CN 2019688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bruxism
- teeth
- sleep
- control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包括咬合板和磨牙监测仪,其中咬合板上尖牙的部位加高,作出舌侧窝的形态,利用尖牙保护和尖牙对下颌运动的诱导作用,传感器埋于咬合板尖牙部位,磨牙信号通过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磨牙监测仪中的信号接插件,该信号接插件的信号输出端接磨牙监测仪中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优点:能自动测量和记录磨牙时间、磨牙次数等准确的数据。根据其监测记录的数据,促发各种唤醒或提醒的音乐及振动,使患者能有意识地终止磨牙行为,达到生物反馈的效果,治疗磨牙症,并且根据所记录的不同时间的磨牙数据,客观地评价本仪器对磨牙症的治疗效果。本仪器小巧便携,使用简单,应用于治疗磨牙症患者,疗效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用于治疗磨牙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磨牙症(bruxism)是指非生理功能的牙齿磨动或紧咬,是咀嚼系统的一种异常功能运动。牙齿的紧咬是上下牙在正中位或非正中位的一种静态接触状态;而磨动是下颌向各种侧方运动时上下颌牙齿动态的接触状态。在夜间入睡后发生的牙齿磨动现象称夜磨牙,是磨牙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磨牙症能造成牙齿严重磨损、牙本质过敏或牙髓损伤,严重者可伴发头痛、咀嚼肌疲劳酸痛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磨牙的声音也严重干扰同居者的休息。磨牙症是对人类咀嚼系统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磨牙症大多发生于下意识水平,磨牙时患者自己并不知道,很多人是根据其伴侣或同寝者听到磨牙者用力咬牙或磨牙的声音证实其有磨牙症的,因此对磨牙症的诊断、监测、治疗及疗效的评价有相当的困难。据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临床标准,样本人群的不同,对磨牙症发病率的报道也不同,其发病率为15%-90%。关于磨牙症的病因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因素与咬合因素是两个主要原因,治疗方面迄今也无特效的方法。
近年来国外在应用生物反馈法治疗磨牙症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有了初步成效。生物反馈法(Biofeedback therapy)又称生物回授疗法,或称植物神经学习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技术/方法。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来测定身体内部生理或病理的精确信息,再把这些信息有选择地放大成视觉或听觉信号,然后反馈给个体,训练个体识别这些信息,学习有意识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发挥人体潜力之目的,这就是生物反馈技术的基本原理。它是由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这一新的治疗理念的反应。临床上应用生物反馈法治疗便秘、慢性骨盆痛综合征及精神疾病等方面均已有治疗成功的报道。应用生物反馈法治疗磨牙症方面,国外已有少量的报告,例如Watanabe等报道了听觉反馈治疗磨牙症,根据肌电图扫描仪(EMG)记录到咀嚼肌高电位活动时,发出反馈信息,通过铃声传递给患者,唤醒患者,咀嚼肌放松,磨牙活动停止。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EMG生物反馈是在患者的咀嚼肌表面的皮肤上安置电极,睡眠状态下吞咽、翻身、吸吮等动作都可能有一定的颌面肌电反应,从而干扰记录的准确性,这样患者在不磨牙时也有可能被唤醒。Moti报道了用味觉反馈治疗磨牙症的病例,他将装有葱蒜汁的胶囊放置于咬合板上,一旦患者磨牙时,胶囊就会破裂,葱蒜汁流入口腔,味觉刺激使患者惊醒而终止磨牙。这种方法可直接从口内获得磨牙信息,克服了EMG生物反馈法中表面电极记录易受干扰的特点,但葱蒜汁气味太大,患者可能无法接受,而且醒后需立即漱口,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它是在咬合板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通过对患者磨牙信息的监测,采用有线或无线发射的方法传递到接受装置进行处理和放大,从而促发音乐或振动,提醒或唤醒患者,以达到终止磨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包括咬合板和磨牙监测仪,其中咬合板上尖牙的部位加高,作出舌侧窝的形态,利用尖牙保护和尖牙对下颌运动的诱导作用,传感器埋于咬合板尖牙部位,磨牙信号通过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磨牙监测仪中的信号接插件,该信号转接件的信号输出端接磨牙监测仪中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
咬合板尖牙的部位也可以埋入收发磨牙信号的微型无线收发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仪器能自动测量和记录磨牙时间、磨牙次数等准确的数据。根据其监测记录的各种数据,促发各种唤醒或提醒的音乐及振动,使患者能够有意识地终止磨牙行为,达到生物反馈的效果,从而能够治疗磨牙症,并且根据所记录的不同时间的磨牙数据,还可以客观地评价本仪器对磨牙症的治疗效果。本仪器小巧便携,使用简单,应用于治疗磨牙症患者,疗效稳定,为其商品化开发生产提供研究依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咬合板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使用流程图。
附图3是磨牙检测仪的电原理图。
图中的A为尖牙高合型咬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其结构是在咬合板上尖牙的部位加高,作出舌侧窝的形态,利用尖牙保护和尖牙对下颌运动的诱导作用,将传感器(XCQ-062系列-超小型压力传感器)埋于咬合板尖牙部位,磨牙信号通过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磨牙监测仪中的信号接插件,该信号转接件的信号输出端接磨牙监测仪中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
磨牙信息接收、信号转换和指令发布装置似手机大小,可放置于枕边或床头柜上,接收到磨牙信息达到规定阈值时发出音频或震动指令,通过铃声或震动唤醒患者,进行心理调整,咀嚼肌放松,再重新入睡。根据磨牙程度,开始时患者一夜可能被唤醒数次,以后逐渐减少,直至不再磨牙。
为每位磨牙症患者取模制作合咬合板,采用美国登士柏公司产透明树脂制作,尖牙部位加高,在牙尖交错位仅尖牙与对牙接触。患者试戴后,尖牙部位留下息止合位时下牙的咬合印迹,在此部位埋入传感器,传感器的高度要低于息止合位,咬合板尖牙的部位也可以埋入收发磨牙信号的微型无线收发模块(如型号nRF2401)。所有安装在咬合板中的装置均不能影响患者的咬合关系。
对照附图2,患者睡觉时将咬合板戴在口内,如患者磨牙则将信息传入至数据处理器,数据经处理、保存,当下牙咬到传感器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时间时,将发出声音或振动唤醒患者,使患者终止磨牙。如再有磨牙则再次唤醒,唤醒次数随着戴用时间的延长将逐渐减少,直至磨牙停止。
对照附图3,其结构是包括控制芯片U1、存储器U2、电平转换芯片U3接插件J1、串行口接插件J2,其中接插件J1的3#管脚端口与控制芯片U1(AT89C2051)的7#管脚端口相接,控制开关K1的2#管脚与控制芯片U1(AT89C2051)的6#管脚端口相接,控制芯片U1(AT89C2051)的14#管脚、15#管脚、16#管脚端口与存储器U2(24LC64)的7#管脚、6#管脚、5#管脚端口对应相接,控制芯片U1(AT89C2051)的18#管脚、19#管脚端口间串接发光二极光D1、发光二极光D2,发光二极光D1、发光二极光D2反向连接,控制芯片U1的17#管脚连接峰鸣器,控制芯片U1(AT89C2051)的2#管脚端口与电平转换芯片U3(MAX3232)的12#管脚端口相接,控制芯片U1(AT89C2051)的3#管脚端口与电平转换芯片U3(MAX3232)的11#管脚端口相接,电平转换芯片U3(MAX3232)的14#管脚端口与串行口接件J2的4#管脚端口相接,电平转换芯片U3(MAX3232)的13#管脚端口与串行口接件J2的2#管脚端口相接。
接收到从J1口输出的传感器磨牙信号,判断是否干扰,记录下每次磨牙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从开机为0时),8k字节可以存储1000次磨牙的数据。24LC64为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不会丢失。记录下的磨牙时间数据可通过串行通讯传给计算用于分析处理,并用计算机控制清除磨牙检测器内已经不需要的检测数据。控制开关K1用于选择是只记录还是在发生磨牙时唤醒患者,当唤醒蜂鸣器响时,按下控制K1为关闭蜂鸣器。指示灯发光二极管LED11(D1)和LED21(D2)用于显示工作状态。
预试验结果:
经磨牙症患者试用,能够稳定地监测及计算出“磨牙开始时间”、“磨牙结束时间”、“磨牙持续时间”、“最长持续时间”、“总持续时间”、“磨牙次数”等参数,该仪器可以保存多次记录,在为另一名患者使用前,可将仪器内的数据擦除重新记录。临床上根据磨牙症监测仪加上音乐的生物反馈法进行实验治疗磨牙症,能明显地减少患者磨牙的时间及次数。
在咬合板尖牙的部位埋入收发磨牙信号的微型无线收发模块,给患者带来舒适。
Claims (3)
1.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其特征是包括咬合板和磨牙监测仪,其中咬合板上尖牙的部位加高,作出舌侧窝的形态,利用尖牙保护和尖牙对下颌运动的诱导作用,传感器埋于咬合板尖牙部位,磨牙信号通过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磨牙监测仪中的信号接插件,该信号转接件的信号输出端接磨牙监测仪中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控制芯片(U1)的17#管脚连接峰鸣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其特征是咬合板尖牙的部位也可以埋入收发磨牙信号的微型无线收发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其特征是包括控制芯片(U1)、存储器(U2)、电平转换芯片(U3)接插件(J1)、串行口接插件(J2),其中接插件(J1)的3#管脚端口与控制芯片(U1)的7#管脚端口相接,控制开关(K1)的2#管脚与控制芯片(U1)的6#管脚端口相接,控制芯片(U1)的14#管脚、15#管脚、16#管脚端口与存储器(U2)的7#管脚、6#管脚、5#管脚端口对应相接,控制芯片(U1)的18#管脚、19#管脚端口间串接第一发光二极光(D1)、第二发光二极光(D2),第一发光二极光(D1)、第二发光二极光(D2)反向连接,控制芯片(U1)的17#管脚连接峰鸣器,控制芯片(U1)的2#管脚端口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12#管脚端口相接,控制芯片(U1)的3#管脚端口与电平转换芯片(U3)的11#管脚端口相接,电平转换芯片(U3)的14#管脚端口与串行口接插件(J2)的4#管脚端口相接,电平转换芯片(U3)的13#管脚端口与串行口接插件(J2)的2#管脚端口相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156365U CN201968868U (zh) | 2011-01-18 | 2011-01-18 |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156365U CN201968868U (zh) | 2011-01-18 | 2011-01-18 |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68868U true CN201968868U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457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156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68868U (zh) | 2011-01-18 | 2011-01-18 |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6886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8451A (zh) * | 2011-01-18 | 2011-05-18 | 殷新民 |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
-
2011
- 2011-01-18 CN CN2011200156365U patent/CN20196886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8451A (zh) * | 2011-01-18 | 2011-05-18 | 殷新民 |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84828B2 (ja) | 自動睡眠治療システム | |
US848241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of sleep-related conditions | |
US20030195588A1 (en) | External ear canal interface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 |
US20070255184A1 (en) | Disposable labor detection patch | |
WO2015074563A1 (zh) | 电子止鼾器和止鼾方法 | |
CN106730239A (zh) | 一种基于脑电波监测的闭环催眠头罩 | |
CN104188638A (zh) | 一种睡眠保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15504321A (ja) | 高血圧症治療方法及び装置 | |
CN201308557Y (zh) | 生物反馈治疗磨牙症装置 | |
CN101181652A (zh) | 基于人体生物钟的睡眠监护仪 | |
CN103961777B (zh) | 一种梦魇监测和唤醒系统 | |
CN110584626A (zh) | 一种头戴式鼾声监测装置及止鼾方法 | |
US11058349B2 (en) | Non-invasive handling of sleep apnea, snoring and emergency situations | |
CN102058451A (zh) |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 |
CN203763087U (zh) | 一种睡眠监测装置 | |
CN102178575A (zh) | 用于治疗磨牙的生物反馈仪器 | |
CN102499656A (zh) | 一种腕带式睡眠监控装置 | |
CN201968868U (zh) | 磨牙症生物反馈治疗仪 | |
CN203710215U (zh) | 电子止鼾器 | |
CN110916455A (zh) | 一种调理颈椎的三弧度软硬结合记忆枕 | |
CN202096314U (zh) | 用于治疗磨牙的生物反馈仪器 | |
CN213641439U (zh) | 一种用于磨牙症治疗的自馈式软弹性合垫 | |
CN117179784A (zh) | 一种入耳式闭环睡眠诊疗脑机接口系统 | |
CN207356076U (zh) | 一种智能睡眠监测仪 | |
CN209332026U (zh) | 生物反馈疗法机制和基于该机制的智能睡眠诊疗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