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8724U - 超微创乳头牵引器 - Google Patents
超微创乳头牵引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68724U CN201968724U CN2011200285544U CN201120028554U CN201968724U CN 201968724 U CN201968724 U CN 201968724U CN 2011200285544 U CN2011200285544 U CN 2011200285544U CN 201120028554 U CN201120028554 U CN 201120028554U CN 201968724 U CN201968724 U CN 2019687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ipple
- ratchet
- support
- ring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牵引器,特别是一种超微创乳头牵引器。它包括采用抗菌材料制作的支架,保护罩,支架呈阶梯式环状结构,支架最小直径环结构的上方设有棘齿,支架的中间阶梯段通过螺纹与保护罩连接,支架下方支承有软垫,棘齿与设有棘爪的外调节环连接,外调节环与内调节筒外壁螺纹连接,内调节筒的底部设有中央底孔和裂隙,中央底孔所在的上平面上设有压迹沟,压迹沟内装有配备的牵引针其两端部,置于中央底孔内的牵引针上套装有弹性护颈环,内调节筒其底部上方的内壁与紧定盘螺纹连接。乳头仅用牵引针产生创伤,与人体组织接触的部分采用软垫及弹性护颈环,触感良好;本牵引器能够松紧挛缩,延长导管和再生支撑组织,且没有附加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牵引器,特别是一种超微创乳头牵引器。
背景技术:
所谓乳头内陷,是指女性乳头不突出于乳晕的表面,甚至凹陷没于乳晕皮面以下,局部如同火山口状的种乳头发育异常的现象。中国女性的乳头内陷发病率在2%左右。乳头凹陷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退缩,用手可挤出乳头,或负压吮吸使乳头突出于乳晕表面。重者表现为完全淹没于乳晕表面,无法被挤出,常呈反向生长。当然这些内陷乳头即使挤出,一般来说也比较细小,且常无明显的乳头颈部。女性两侧乳头内陷程度可不一致,即可两则同时发生,亦可一侧发生。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乳头深陷于乳晕中,不仅外观不美,而且由于凹陷可令乳头积存污垢或油脂,造成奇痒、湿疹或炎症,严重内陷则使婴儿难以吸吮乳汁,造成哺乳障碍。
现行乳头内陷矫正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手法牵拉法。少女时期是乳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纠正乳头内陷的最佳时期。经常牵拉乳头,可以使双乳突出、周围皮肤支撑力增大,起到“定型”作用。每日数次,时间长了,乳头自然逐渐向外凸起。如果拉不出,可先将乳房近乳头的皮肤向外推一推。此法仅适用于部分轻度乳头内陷的患者。
二是吸引疗法。妊娠后,每日应用吸奶器吸引乳头数次,利用其负压促使乳头膨出,此法亦适用于部分轻中度的患者。
三是手术法。即使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治,使内陷乳头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据文献报道,矫正乳头内陷的手术术式有100多种,其数量是心脏瓣膜手术术式的几十倍,且尚无一种术式能达到微创伤、高疗效、极安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微创、安全、舒适、高效的超微创乳头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微创乳头牵引器,包括采用抗菌材料制作的支架,保护罩,外调节环,内调节筒,紧定盘,软垫,所述支架呈阶梯式环状结构,该支架最小直径环结构的上方设有棘齿,该支架的中间阶梯段通过螺纹与保护罩连接,该支架下方支承有软垫,所述棘齿与设有棘爪的外调节环连接,该外调节环与内调节筒外壁螺纹连接,该内调节筒的底部设有中央底孔和裂隙,该中央底孔所在的上平面上设有压迹沟,所述压迹沟内装有配备的牵引针其两端部,置于中央底孔内的牵引针上套装有弹性护颈环,该内调节筒其底部上方的内壁与紧定盘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乳头仅用牵引针产生创伤,再无其他创伤;本牵引器属于无张力安装,不会对乳头造成过度牵拉而发生医疗意外;与人体组织接触的部分采用软垫及弹性护颈环,触感良好,适于在一段时期内佩戴;本牵引器能够松紧挛缩,延长导管和再生支撑组织,且没有附加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裂隙和中央底孔相贯通,该裂隙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迹沟数量为四个,呈45度角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罩上设有观察孔和通气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调节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护颈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牵引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超微创乳头牵引器,参见附图1至附图5,图中:支架1,保护罩2,内调节筒3,外调节环4,通气孔5,观察孔6,中间阶梯段7,软垫8,紧定盘9,中央底孔10,护颈环11,牵引针12,乳房13,棘爪14,棘齿15,凹槽16,压迹沟17,裂隙18,径向裂隙19,管状孔20,刺部21,凹部22,尾部23。
本实施例中的材料均采用抗菌材料制作,支架1呈阶梯式环状结构,支架1的最小直径环结构的上方设有棘齿15,支架1的中间阶梯段通过螺纹与保护罩2连接,支架1下方设有凹槽16,凹槽16内嵌装支承有软垫8的凸起部分,棘齿15与设有棘爪14的外调节环4连接,外调节环4与内调节筒3外壁螺纹连接,内调节筒3的底部设有中央底孔10和裂隙18,中央底孔10所在的上平面上设有压迹沟17,压迹沟17内装有配备的牵引针12其两端部,牵引针12呈中间凹陷结构,如图7所示;置于中央底孔10内的牵引针12上套装有弹性护颈环11,弹性护颈环11上设有径向裂隙19和管状孔20,管状孔20与径向裂隙19相贯通,牵引针12的两端嵌入管状孔20内,内调节筒3其底部上方的内壁与紧定盘9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护颈环11上设有径向裂隙19,径向裂隙19与护颈环19上的管状孔20相通,管状孔20套装在置于中央底孔10内的牵引针12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裂隙18和中央底孔10相贯通,裂隙18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压迹沟17数量为四个,呈45度角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保护罩2上设有观察孔6和通气孔5。
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列举,可以在支架1的最大直径外设有螺纹结构与保护罩1连接。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是:
牵引针12从乳头一侧的乳晕的皮面刺入,经乳头根部从另侧乳晕的皮面刺出,从而使牵引针12的刺部21和尾部23留置于乳晕的皮面,使凹部22留置于乳头根部。
将本实施例超微创乳头牵引器座于穿好牵引针12的乳头上,令乳头从内调节筒3底部的中央底孔10露出,同时使牵引针12的刺部21、尾部23对准内调节筒3的裂隙18,向下轻压乳房,使牵引针12的刺部21和尾部23从底部的裂隙18进入内调节筒3底部平面。
通过装卸器杆部伸入内调节筒3底部的中央底孔10,向下轻压并旋转,使其相反朝向的脚部分别钩住一根牵引针12的刺部21及尾部23,然后轻轻上提,使之高于内调节筒3底部的平面,此时,旋转初始组合45度,使两根牵引针12的刺部21和尾部23分别搭在内调节筒3底部的压迹沟17上。
通过紧定器使紧定盘9通过螺纹与内调节筒3内下部相旋结,从而使牵引针12与超微创乳头牵引器紧定在一起。
将弹性护颈环11通过径向裂隙19套装在牵引针12上,向下轻压,使乳头与内调节筒3底部中央底孔10间裸露的牵引针12的刺部21和尾部23经径向裂隙19进入进入管状孔20,由于护颈环11采用极软的材料制作,所以乳头不会因磨擦造成损伤。
术者可以一手持支架1的外缘,另外一手动外调节环4,使内调节筒3和牵引针12牵动乳头缓缓提升至预定高度。因外调节环4上的棘爪14与内调节筒上的棘齿15相配合后,构成了一种防回旋结构,所以超微创乳头牵引器的牵引力将得到持续的保持。
此时,可将半球形的保护罩2旋定在支架1的中间阶梯段7的螺纹上,手术结束。
因半球形的保护罩上有观察孔6,很便于及时观察,通气孔5及软垫8,所以佩戴较为舒适,由于半球形的保护罩旋动非常方便,故可视情况随时进行清洁节,若要卸除、消素及牵引力大小的调时,只需逆行上述步骤即可。
Claims (4)
1.一种超微创乳头牵引器,包括采用抗菌材料制作的支架,保护罩,外调节环,内调节筒,紧定盘,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阶梯式环状结构,该支架最小直径环结构的上方设有棘齿,该支架的中间阶梯段通过螺纹与保护罩连接,该支架下方支承有软垫,所述棘齿与设有棘爪的外调节环连接,该外调节环与内调节筒外壁螺纹连接,该内调节筒的底部设有中央底孔和裂隙,该中央底孔所在的上平面上设有压迹沟,所述压迹沟内装有配备的牵引针其两端部,置于中央底孔内的牵引针上套装有弹性护颈环,该内调节筒其底部上方的内壁与紧定盘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创乳头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裂隙和中央底孔相贯通,该裂隙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创乳头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迹沟数量为四个,呈45度角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创乳头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上设有观察孔和通气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285544U CN201968724U (zh) | 2011-01-28 | 2011-01-28 | 超微创乳头牵引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0285544U CN201968724U (zh) | 2011-01-28 | 2011-01-28 | 超微创乳头牵引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68724U true CN201968724U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457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02855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8724U (zh) | 2011-01-28 | 2011-01-28 | 超微创乳头牵引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6872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14786A (zh) * | 2018-04-27 | 2018-11-16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乳头内陷矫治器及矫治方法 |
CN108836592A (zh) * | 2018-07-18 | 2018-11-20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乳头内陷矫正设备 |
-
2011
- 2011-01-28 CN CN2011200285544U patent/CN2019687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14786A (zh) * | 2018-04-27 | 2018-11-16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乳头内陷矫治器及矫治方法 |
CN108836592A (zh) * | 2018-07-18 | 2018-11-20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乳头内陷矫正设备 |
CN108836592B (zh) * | 2018-07-18 | 2020-03-10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乳头内陷矫正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68724U (zh) | 超微创乳头牵引器 | |
CN202961124U (zh) | 眼部按摩清洁保健仪 | |
CN203183220U (zh) | 眼科术后俯卧位支架 | |
CN109846698A (zh) | 一种产妇产后药熏治疗装置 | |
CN203749779U (zh) | 一种胸穿椅 | |
CN207253434U (zh) | 一种医疗护理床 | |
CN201624838U (zh) | 一种颈腰椎牵引床 | |
CN204542501U (zh) | 充气式颈椎托 | |
CN202161467U (zh) | 眼药水滴入套 | |
CN201469579U (zh) | 眼科术后恢复椅 | |
CN107260373A (zh) | 乳头凹陷矫正架 | |
CN205814530U (zh) | 眼科疾病护理装置 | |
CN109222869A (zh) | 一种口腔支撑架 | |
CN203693814U (zh) | 一种新型的牙科治疗设备 | |
CN204219345U (zh) | 一种病人多功能坐浴椅 | |
CN202553217U (zh) | 一种神经内科用枕 | |
CN204233367U (zh) | 一种眼科用支撑装置 | |
CN209154568U (zh) | 一种便于神经外科病人呕吐的护理装置 | |
CN203694384U (zh) | 循环内科医疗用面罩 | |
CN201939773U (zh) | 妇科用药液清洗器 | |
CN204484575U (zh) | 医用气垫枕 | |
CN203244558U (zh) | 一种颈椎固定托 | |
CN201219958Y (zh) | 医用颈部伸展托 | |
CN201119932Y (zh) | 硅胶乳头内陷矫治器 | |
CN207071132U (zh) | 一种易操作并可对废水回收的眼科护理清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