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5652U - 一种客户端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户端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65652U
CN201965652U CN2011200979822U CN201120097982U CN201965652U CN 201965652 U CN201965652 U CN 201965652U CN 2011200979822 U CN2011200979822 U CN 2011200979822U CN 201120097982 U CN201120097982 U CN 201120097982U CN 201965652 U CN201965652 U CN 201965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ontact
chip
client
car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979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0979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65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65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656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客户端卡,包括:触点卡体,该触点卡体的正反两面分别嵌入符合ISO7816-2规范的接触点;芯片卡体,该芯片卡体的正面嵌入集成电路芯片,芯片卡体的反面嵌入多圈天线,集成电路芯片与天线端点连接;引线,连接触点卡体正反两面的至少一接触点与集成电路芯片及天线;触点卡体反面的接触点与具有符合ISO7817-2触点的智能卡的金属芯片接触点对应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客户端卡可以与其他具有符合ISO7816-2接触点的接触式智能卡贴合,包括现有用于移动设备的SIM卡、USIM卡、IC电话卡以及其他应用智能卡实现非接触方式的交易支付、认证识别等多种业务,解决现有卡片业务功能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客户端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IC卡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客户端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中的用户身份识别卡仅包含使用者在移动网络应用的基本数据,可以提供网络服务,而其他服务功能相对较少,例如,不能实现现场小额支付、现场识别认证等功能。部分电信网络也曾用SIM卡提供金融业务,但是当用手机中的SIM参与金融业务操作时,电信网络间同时会有大量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缓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增加SIM卡服务功能的难题。同时,这种服务也无法满足现场小额支付的应用需求。
另外,日常生活中有些已经发行的,仅具备接触功能的IC卡因为功能单一,也无法进行实现快速小额现场支付、识别认证等功能服务。
如何利用这些已经发行应用的IC卡、接触卡和移动设备中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增加卡片的服务功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户端卡,以实现移动设备中用户身份识别卡的移动支付,理财,手机OA业务安全登录等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户端卡,该客户端卡包括:触点卡体,所述触点卡体的正反两面分别嵌入符合ISO7816-2规范的接触点;芯片卡体,所述芯片卡体的正面的中心嵌入集成电路芯片,所述集成电路芯片的周围嵌入多圈天线,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与天线端点连接;引线,连接所述触点卡体正反两面的至少一接触点与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及天线;SIM卡,所述SIM卡的金属芯片接触点与所述触点卡体反面的接触点对应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客户端卡可以与其他形式的智能卡结合使用,实现交易支付、认证识别等多种业务,解决现有的SIM卡、IC电话卡,购电卡,社保卡等业务功能单一的问题,并且该客户端卡也可以单独使用,以无线电通讯方式实现快速交易支付、认证识别等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客户端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客户端卡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客户端卡与SIM卡的贴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集成电路芯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到手机中的客户端卡与SIM卡及SIM卡座之间的金属触点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客户端卡安装在手机中的启动流程图;
图7为本实施例客户端卡在手机中的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客户端卡可以与具有符合ISO7817-2触点的智能卡(如移动设备的SIM卡或其他IC卡(IC电话卡,社保卡,电能表的IC卡等))配合使用,下面以客户端卡安装在手机中与SIM卡配合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客户端卡,该客户端卡包括:触点卡体101,芯片卡体102及引线103。
触点卡体101的正反两面分别嵌入符合ISO7816-2规范的接触点,如图1的接触点104及图2的接触点201。
芯片卡体102正面嵌入集成电路芯片105,所述芯片卡体的反面嵌入多圈天线202,集成电路芯片105与天线202端点连接(图中未示出)。另外,芯片卡体的反面可以覆盖柔性吸波材料层。芯片卡体的尺寸可以为40mm×26mm,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引线103连接触点卡体101正反两面的至少一接触点与集成电路芯片105及天线202,引线103的一端可以连接触点卡体101正反两面的两个接触点,也可以只连接接触点104或者只连接接触点201。
引线可以为直线形状,如图1及图2中的引线103,也可以为带有转角的非直线形状,如图3中的引线303。
当客户端卡不与SIM卡或其他IC卡连接时,客户端卡可以作为普通符合ISO/IEC14443标准的非接触智能卡使用。可以直接置于非接触读写设备的射频场中,通过天线202以无线电通讯方式实现与读写设备的信息交换,实现交易支付、认证识别以及其他通用智能卡可以实现的应用功能。
触点卡体101反面的接触点201可与其他具有符合ISO7817-2触点的智能卡(包括SIM卡或其他IC卡)的金属芯片接触点对应接触。如图3所示,触点卡体101反面的接触点201与SIM卡301金属芯片302接触点对应接触。当触点卡体101安装于手机中配合使用时,可以直接将触点卡体101与SIM卡301直接叠放在一起,使得触点卡体101夹持于SIM卡底座与SIM卡301之间。较佳地,可以通过粘性材料(不干胶)(如图3中的阴影部分,不干胶涂抹在所述触点卡体反面的周边)将触点卡体101与SIM卡301粘在一起,然后再安装在手机中,以防止触点卡体101反面的接触点201与SIM卡301金属芯片302接触点接触不良。触点卡体101可多次使用的粘接材料与SIM卡固定,而不会损坏触点卡体101及SIM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想到其它将触点卡体101与SIM卡301固定在一起的其它方式,不再赘述。
另外,触点卡体正面的接触点104与SIM卡的金属芯片接触点形状相同,使得触点卡体正面的接触点104与手机的SIM卡座接触良好。
图4为本实施例的集成电路芯片10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集成电路芯片105包括:ROM,EEPROM,安全控制时钟总线,接口控制模块,CPU,I/O接口及射频接口等。ROM,EEPROM,接口控制模块及CPU本别连接到安全控制时钟总线。I/O接口包括I/O1,I/O2及I/O3三个接口。射频接口连接天线202的端点,在射频场中通过天线202以无线电通讯方式实现与读写设备的信息交换。
图5为安装到手机中的客户端卡与SIM卡及SIM卡座之间的金属触点连接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触点卡体101安装于手机中时,芯片卡体102中的集成电路芯片105通过触点卡体101的接触点直接连接SIM卡底座,SIM卡302的接触点与集成电路芯片105连接。SIM卡302的串行数据的输入/输出(I/O)接触点连接集成电路芯片105的I/O2接触点,SIM卡302的复位信号输入(RST)接触点、参考地(GND)接触点、复位信号输入(RST)接触点及钟信号输入(CLK)接触点分别连接集成电路芯片105的复位信号输入接触点、参考地接触点、复位信号输入接触点及钟信号输入接触点。
图6为本实施例客户端卡安装在手机中的启动流程图。如图6所示,所述的流程包括:
步骤S601:手机开机。
步骤S602:客户端卡初始化。手机每次开机之后,客户端卡将会对自身做初始化,如配置端口,设定I/O1为输出模式,I/O2设为接收模式,集成电路芯片被初始化后划分出存储区作为与其他卡的数据交换缓冲区。
步骤S603:发出复位信息至集成电路芯片中的I/O3接口。
步骤S604:发出等待复位应答信息至I/O2接口。
步骤S605:判断应答是否正确。如果应答正确,客户端卡的I/O1接口转发信息至手机SIM卡的I/O1接口;如果应答错误,生成错误信息,并将错误信息发送至手机。
步骤S606:转发信息至手机SIM卡的I/O1接口。
步骤S607:生成错误信息并将错误信息发送至手机SIM卡的I/O1接口。
图7为本实施例客户端卡在手机中的业务流程图。如图7所示,所述的业务流程包括:
步骤S701:开始。
步骤S702:I/O1接口转为数据接收端口。
步骤S703:判断I/O1接口是否有数据输入。如果有数据输入,接收数据并缓冲,否则,重新判断I/O1接口是否有数据输入。
步骤S704:接收数据并缓冲。
步骤S705:解析接收的命令。
步骤S706:根据命令解析结果判断该命令是否对应客户端卡的本地功能。如果为本地功能,解析命令的类型,如果不是本地功能将该命令转发至手机SIM卡。
步骤S707:解析命令类型。
步骤S708:根据解析的命令类型判断是否为证书。如果是证书,执行证书,如果不是证书,判断类型是否为支付。
步骤S709:根据解析的命令类型判断是否为证书。
步骤S710:执行证书。
步骤S711:根据解析的命令类型判断是否为支付。如果是支付,执行支付,如果不是支付,返回错误信息,然后退出业务流程。
步骤S712:执行证书。
步骤S713:返回错误信息。
步骤S714:退出业务流程。
图7的业务流程仅以证书和支付进行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其他业务的流程与证书和支付类似,不再赘述。另外,证书和支付的判断顺序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定先进行证书判断再进行支付判断。
本实用新型仅以客户端卡安装在手机中为例进行说明,客户端卡还可以安装到IC电话卡,购电卡,社保卡等IC卡上实现交易支付、认证识别等多种业务,具体贴合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业务实现流程也与上述业务流程类似,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客户端卡可以与手机的SIM卡、IC电话卡,购电卡,社保卡等实现交易支付、认证识别等多种业务,解决现有的SIM卡、IC电话卡,购电卡,社保卡等业务功能单一的问题,并且该客户端卡也可以单独使用,以无线电通讯方式实现交易支付、认证识别等功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客户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客户端卡包括:
触点卡体,所述触点卡体的正反两面分别嵌入符合ISO7816-2规范的接触点;
芯片卡体,所述芯片卡体的正面嵌入集成电路芯片,所述芯片卡体的反面嵌入多圈天线,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与天线端点连接;
引线,连接所述触点卡体正反两面的至少一接触点与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及天线;
所述触点卡体反面的接触点与具有符合ISO7817-2触点的智能卡的金属芯片接触点对应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卡体正面的接触点与所述智能卡的金属芯片接触点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卡体反面通过粘接材料与所述智能卡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户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材料涂覆在所述触点卡体反面的周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卡体的反面覆盖柔性吸波材料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为直线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为带有转角的非直线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卡,其特征在于,芯片卡体的尺寸为40mm×26mm。
CN2011200979822U 2011-04-06 2011-04-06 一种客户端卡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5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79822U CN201965652U (zh) 2011-04-06 2011-04-06 一种客户端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979822U CN201965652U (zh) 2011-04-06 2011-04-06 一种客户端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65652U true CN201965652U (zh) 2011-09-07

Family

ID=4452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97982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5652U (zh) 2011-04-06 2011-04-06 一种客户端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656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8648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信芯片
CN107463981A (zh) * 2017-08-02 2017-12-12 中电智能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8648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信芯片
CN107463981A (zh) * 2017-08-02 2017-12-12 中电智能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7129B2 (en) Sideband generating NFC apparatus to mimic load modulation
CN201387639Y (zh) 一种读卡器及移动支付终端
CN203287939U (zh) 支持单线传输协议的移动支付全卡
CN201965652U (zh) 一种客户端卡
CN105512716A (zh) 一种多功能ic卡
CN102750567A (zh) 一种支持多账户能用于远程移动支付和近程通信的sd卡
CN201418091Y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支付系统
CN207557999U (zh) 一种支持多通道数字认证的nfc蓝牙全卡
CN206302413U (zh) 一种音频感应近距离无线通信电路
CN203941532U (zh) 一种便携式ic卡读写装置
CN207650857U (zh) 一种采用堆叠封装的nfc蓝牙全卡
CN201562289U (zh) 一种集成电路卡及终端设备
KR101721479B1 (ko) Ic 접촉식 카드 리더와 rf 카드 간의 통신을 지원하는 인터페이스 장치
US898354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957453B (zh) 一种基于磁通信的射频sim卡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4616052A (zh) 一种智能卡
KR101301995B1 (ko) 모바일 부가서비스 확장을 위한 애드온 심 카드 및 이를 장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20150120898A (ko) Ic 접촉식 카드 리더와 rf 카드 간의 통신을 지원하는 인터페이스 장치
CN202887240U (zh) 一种支持近距离感应耦合的小型化手机用户识别卡
US20130252542A1 (en) Radio-frequency induction system with interactive fun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