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51520U - 一种儿童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童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51520U
CN201951520U CN2011200009972U CN201120000997U CN201951520U CN 201951520 U CN201951520 U CN 201951520U CN 2011200009972 U CN2011200009972 U CN 2011200009972U CN 201120000997 U CN201120000997 U CN 201120000997U CN 201951520 U CN201951520 U CN 201951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tand
poppet
connecting rod
frame
pull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09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马
冷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09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51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51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515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设置于推车车架下方的轮组件、设置于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折叠锁定机构,推车车架包括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连接于第一侧支架与第二侧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架, 推车车架还包第三侧支架、与第三侧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架,第二侧支架位于第一侧支架与第三侧支架之间,第二连接架与第一连接架相滑动地连接,第一侧支架、第二侧支架与第三侧支架的连杆机构相同,座位机构包括用于设置于第一侧支架与第二侧支架之间的第一座位机构、用于设置于第二侧支架与第三侧支架之间的第二座位机构,推车车架具有双人车位置与单人车位置,推车车架可以在双人车位置与单人车位置之间转换,功能较多,使用方便,节约社会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如申请号为CN200820032327.7,其推车车架包括:对称的位于推车车架两侧部的侧支架、连接在两侧的侧支架之间的多根横杆、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侧支架包括前轮支架、沿着前轮支架的长度方向与前轮支架相滑动设置的推杆、上端部与前轮支架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后轮支架、与前轮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前座杆、与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的后座杆、前后连接杆,前后连接杆的前端部与推杆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前后连接杆的后端部与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前座杆的后部与后座杆的前部相转动地连接,侧支架还包括:禁止前座杆和后座杆之间相对转动的限位机构。儿童推车仅能够做为双人车来使用,不具有单人车工作位置,功能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下方的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折叠锁定机构,
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一侧支架、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二侧支架、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架,
所述的推车车架还包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三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的第二侧支架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之间,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支架、所述的第二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的连杆机构相同,
所述的座位机构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之间的第一座位机构、用于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之间的第二座位机构,
所述的推车车架具有双人车位置与单人车位置,当所述的推车车架位于双人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三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相远离,当所述的推车车架位于单人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三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相靠近,所述的第二座位机构收折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之间,或者所述的第二座位机构与所述的推车车架相拆离,所述的推车车架上还设置有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双人车位置与/或单人车位置下的状态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一侧支架、所述的第二侧支架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的连杆机构的具体结构不限,只要是三者的折叠结构相一致即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架包括多根横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架包括多根滑杆,每根所述的滑杆与相应的所述的横连杆沿着横连杆的长度方向相滑动地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侧支架包括
第一前支架;
第一推把杆,所述的第一推把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后支架,所述的第一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座位杆,所述的第一座位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二侧支架包括
第二前支架;
第二推把杆,所述的第二推把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后支架,所述的第二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座位杆,所述的第二座位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三侧支架包括
第三前支架;
第三推把杆,所述的第三推把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后支架,所述的第三后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推把杆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座位杆,所述的第三座位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三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相转动地连接。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下端部之间的第一横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上端部之间的第二横连杆,
所述的第二连接架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下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杆、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推把杆上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杆,所述的第一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横连杆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横连杆相滑动地设置。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横连杆具有第二横连杆内腔,所述的第二滑杆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二横连杆内腔内,所述的第一横连杆具有第一横连杆内腔,所述的第一滑杆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一横连杆内腔内。
在某些又一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下端部之间的第三横连杆。
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连接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之间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
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轮组件包括第一前轮组件、第二前轮组件、第一后轮组件、第二后轮组件,所述的第一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的下端部。
以上所涉及到的上、下、前、后等方位名词是推车车架位于展开位置下且位于双人车位置下作定义的,第一前轮组件与第二前轮组件所在的位置为前,第一后轮组件与第二后轮组件所在的位置为后。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推车车架可以在双人车位置与单人车位置之间转换,功能较多,使用方便,节约社会资源。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推车车架位于展开位置下,实施例一);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推车车架位于双人车位置下,实施例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推车车架位于双人车位置与单人车位置的转换过程中,实施例一);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推车车架位于单人车位置下,实施例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推车车架位于折叠位置下,实施例一);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推车车架位于展开位置下,实施例二);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推车车架位于双人车位置下,实施例二);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推车车架位于双人车位置与单人车位置的转换过程中,实施例二);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推车车架位于单人车位置下,实施例二);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推车车架位于折叠位置下,实施例二)。
其中:1、推车车架;2、第一前轮组件;3、第二前轮组件;4、第一后轮组件;5、第二后轮组件;6、第一侧支架;7、第二侧支架;8、第三侧支架;9、第一前支架;10、第一推把杆;11、第一后支架;12、第一座位杆;13、第二前支架;14、第二推把杆;15、第二后支架;16、第二座位杆;17、第三前支架;18、第三推把杆;19、第三后支架;20、第三座位杆;21、第一横连杆;22、第二横连杆;23、第一滑杆;24、第二滑杆;25、第三横连杆;26、后撑架;27、第一扶手架;29、第二扶手架;30、第二连杆;31、第三扶手架;33、第三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附图1-附图5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下方的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上的座位机构、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折叠锁定机构,
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一侧支架6、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二侧支架7、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之间的第一连接架,
所述的推车车架1还包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三侧支架8、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之间,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的连杆机构相同,
所述的座位机构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之间的第一座位机构、用于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之间的第二座位机构,
所述的推车车架1具有双人车位置与单人车位置,如附图2所示,当所述的推车车架1位于双人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相远离,推车车架1的横向尺寸最长,如附图4所示,当所述的推车车架1位于单人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相靠近,推车车架1的横向尺寸最短。所述的第二座位机构收折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之间,如第二座位机构由布套构成,或者所述的第二座位机构与所述的推车车架1相拆离。所述的推车车架1上还设置有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双人车位置与/或单人车位置下的状态锁定机构。
所述的折叠锁定机构与所述的状态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都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折叠锁定机构只要是能够将第一侧支架6、第二侧支架7、第三侧支架8三个侧支架的连杆机构相锁定的锁定机构都能使用,折叠锁定机构可以设置于连杆机构的任意一个转动连接处,且只要是能将连个相转动的部件相锁定的锁定机构都能使用,状态锁定机构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之间,只要是能够将两个相滑动的部件锁定的锁定机构都能使用。将状态锁定机构解锁,双人车车架的第三侧支架8与第二侧支架7之间利用伸缩等方式的折叠来转换成单人车。
如附图2-附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包括
第一前支架9;
第一推把杆10,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0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后支架11,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0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座位杆12,所述的第一座位杆12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座位杆12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包括
第二前支架13;
第二推把杆14,所述的第二推把杆14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13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后支架15,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14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座位杆16,所述的第二座位杆16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1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座位杆16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包括
第三前支架17;
第三推把杆18,所述的第三推把杆1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后支架19,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推把杆18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座位杆20,所述的第三座位杆20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三座位杆20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13下端部之间的第一横连杆21、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0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14上端部之间的第二横连杆22,
所述的第二连接架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下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杆23、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推把杆18上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杆24,所述的第一滑杆2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横连杆21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滑杆2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横连杆22相滑动地设置。
无图示,所述的第二横连杆22具有第二横连杆内腔,所述的第二滑杆24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二横连杆内腔内,所述的第一横连杆21具有第一横连杆内腔,所述的第一滑杆23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一横连杆内腔内。无图示,也可以是所述的第二横连杆22上开设有上滑槽,所述的第二滑杆24上具有上凸起,所述的上凸起插在所述的上滑槽内,所述的第一横连杆21上开设有下滑槽,所述的第一滑杆22上具有下凸起,所述的下凸起插在所述的下滑槽内。
如附图2-附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下端部之间的第三横连杆25。
所述的第二连接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之间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26。
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后撑架26包括
竖杆;
第一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横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后支架15相转动连接;
第二横杆,所述的第二横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横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三后支架19相转动连接;
滑块,所述的滑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竖杆上;
第三横杆,所述的第三横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横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后支架15相转动连接;
第四横杆,所述的第四横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的第四横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三后支架19相转动连接;
第一斜杆,所述的第一斜杆一端部与所述滑块相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斜杆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三横杆相转动连接;
第二斜杆,所述的第二斜杆一端部与所述滑块相转动连接的,所述的第二斜杆另一端部与所述第四横杆相转动连接。
无图示,也可以是所述的后撑架26包括第一后撑杆、与所述的第一后撑杆相交叉且在交叉处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后撑杆,第二后支架15与第三后支架19上分别滑动地设置有第二滑动件与第三滑动件,所述的第一后撑杆的一端部与第二后支架15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后撑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三滑动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后撑杆的一端部与第三后支架19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后撑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滑动件相转动地设置。
如附图2-附图4所示,所述的轮组件包括第一前轮组件2、第二前轮组件3、第一后轮组件4、第二后轮组件5,所述的第一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前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后轮组件4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后轮组件5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的下端部。
折叠原理:使折叠锁定机构解锁后,将第一推把杆10向下压,因第一推把杆10前端与第一前支架9相连接,第一推把杆10后端与第一后支架11相连接,第一座位杆12前端与第一前支架9相连接。后端与第一后支架11连接,当第一推把杆10转动时就会带动第一前支架9、第一后支架11和第一座位杆12收合,第一侧支架6折叠,第二侧支架7、第三侧支架8的折叠原理与第一侧支架6的折叠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如附图6-附图10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包括
第一前支架9;
第一扶手架27,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扶手架27的前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后支架11,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扶手架27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座位杆12,所述的第一座位杆12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座位杆12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推把杆10,所述的第一扶手架27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0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0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包括
第二前支架13;
第二扶手架29,所述的第二前支架1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扶手架29的前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后支架15,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扶手架29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座位杆16,所述的第二座位杆16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1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座位杆16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推把杆14,所述的第二扶手架29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14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连杆30,所述的第二连杆30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14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30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包括
第三前支架17;
第三扶手架31,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扶手架31的前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后支架19,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扶手架31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座位杆20,所述的第三座位杆20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三座位杆20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推把杆18,所述的第三扶手架31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推把杆18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连杆,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推把杆18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相转动地连接。
如附图7所示,所述的第二连接架还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相固定连接的第三滑杆33,所述的第三横连杆25具有第三横连杆内腔,所述的第三滑杆33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第三横连杆内腔内。
单人车横向拉伸转换成双人车、转换成双人车时既可以座两个小孩,也可以一侧座一个小孩,另一侧可做购物车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下方的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上的座位机构、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折叠锁定机构,
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一侧支架(6)、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二侧支架(7)、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之间的第一连接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还包构成连杆机构的第三侧支架(8)、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之间,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相滑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的连杆机构相同,
所述的座位机构包括用于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之间的第一座位机构、用于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之间的第二座位机构,
所述的推车车架(1)具有双人车位置与单人车位置,当所述的推车车架(1)位于双人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相远离,当所述的推车车架(1)位于单人车位置下,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相靠近,所述的第二座位机构收折于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与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之间,或者所述的第二座位机构与所述的推车车架(1)相拆离,所述的推车车架(1)上还设置有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双人车位置与/或单人车位置下的状态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包括多根横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架包括多根滑杆,每根所述的滑杆与相应的所述的横连杆沿着横连杆的长度方向相滑动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支架(6)包括
第一前支架(9);
第一推把杆(10),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0)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后支架(11),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0)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座位杆(12),所述的第一座位杆(12)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座位杆(12)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二侧支架(7)包括
第二前支架(13);
第二推把杆(14),所述的第二推把杆(14)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13)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后支架(15),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14)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座位杆(16),所述的第二座位杆(16)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1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座位杆(16)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三侧支架(8)包括
第三前支架(17);
第三推把杆(18),所述的第三推把杆(1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的上端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后支架(19),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推把杆(18)的大至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三座位杆(20),所述的第三座位杆(20)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三座位杆(20)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相转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支架(13)下端部之间的第一横连杆(21)、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推把杆(10)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把杆(14)上端部之间的第二横连杆(22),
所述的第二连接架包括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下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杆(23)、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推把杆(18)上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杆(24),所述的第一滑杆(2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横连杆(21)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滑杆(2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横连杆(22)相滑动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横连杆(22)具有第二横连杆内腔,所述的第二滑杆(24)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二横连杆内腔内,所述的第一横连杆(21)具有第一横连杆内腔,所述的第一滑杆(23)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一横连杆内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下端部之间的第三横连杆(2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与所述的第三后支架(19)之间能够横向折叠的后撑架(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组件包括第一前轮组件(2)、第二前轮组件(3)、第一后轮组件(4)、第二后轮组件(5),所述的第一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前支架(9)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前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第三前支架(17)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一后轮组件(4)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支架(11)的下端部,所述的第二后轮组件(5)设置于所述的第二后支架(15)的下端部。
CN2011200009972U 2011-01-04 2011-01-04 一种儿童推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51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09972U CN201951520U (zh) 2011-01-04 2011-01-04 一种儿童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09972U CN201951520U (zh) 2011-01-04 2011-01-04 一种儿童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51520U true CN201951520U (zh) 2011-08-31

Family

ID=4449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0997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51520U (zh) 2011-01-04 2011-01-04 一种儿童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515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9829A (zh) * 2011-01-04 2011-05-25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
CN106672050A (zh) * 2016-12-23 2017-05-1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可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9829A (zh) * 2011-01-04 2011-05-25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
CN102069829B (zh) * 2011-01-04 2012-08-2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
CN106672050A (zh) * 2016-12-23 2017-05-1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可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3174A (zh) 幼儿推车
CN204368228U (zh) 折叠推车
CN201907543U (zh) 一种儿童手推车
CN102069829B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1999036U (zh) 婴儿手推车
CN20195152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2686430U (zh) 儿童推车
CN102001350A (zh) 儿童推车
CN201951515U (zh) 婴儿手推车
CN201745627U (zh) 童车
CN202911783U (zh) 幼儿推车
CN20280683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1907546U (zh) 儿童车
CN201626451U (zh) 婴儿推车
CN102416973B (zh) 一种童车
CN201825083U (zh) 婴儿车
CN201951522U (zh) 双人儿童推车
CN201999035U (zh) 儿童手推车
CN102069832B (zh) 婴儿推车
CN20164681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1325475Y (zh) 儿童推车或者餐椅的伸缩杆结构
CN201999047U (zh) 幼儿手推车
CN202080309U (zh) 儿童推车
CN202753991U (zh) 可折叠童车
CN201745625U (zh) 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8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