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47321U - 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47321U
CN201947321U CN2011200064749U CN201120006474U CN201947321U CN 201947321 U CN201947321 U CN 201947321U CN 2011200064749 U CN2011200064749 U CN 2011200064749U CN 201120006474 U CN201120006474 U CN 201120006474U CN 201947321 U CN201947321 U CN 201947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flap
portable terminal
shell
support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64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光洙
金相国
卢元信
李在雨
郑晟基
韩焞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64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47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47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473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的外壳的侧面形成有开口,并且该便携式终端包括:接口盖,包括能够开闭所述开口的接口盖主板、形成于接口盖前面的一端并暴露于外部的用于限制所述接口盖的滑动的止动凸起、形成于接口盖的后面的第一固定部;具有平板形状的盖支撑体,与外壳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盖支撑体开口部并与该盖支撑体开口部相隔预定距离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弹性部件,呈弧形并在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和与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当接口盖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时,弹性部件均以压缩的状态向接口盖施加弹性恢复力使接口盖保持开启或关闭开口的状态。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通过弹性力来维持接口盖的开启和关闭状态的便携式终端。
背景技术
通常,便携式终端是指用户在携带的情况下能够与对方进行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作为无线通信的例子,有语音通话,传送短信,传送文件,视频通话,照相功能等。并且,便携式终端还可起到电话号码管理、个人日程管理等个人秘书的作用。
而且,便携式终端由于考虑到便携性,越来越趋于微型化、手持化、轻薄化,且趋于向可提供各种服务功能的多媒体化方向发展,例如,趋于向重视包括游戏或娱乐等的休闲内容的方向发展。未来,便携式终端不仅只进行语音通话,还会趋于向包含视频通话、游戏、互联网、照相等多功能复杂化发展。
这种便携式终端在外壳的所定位置形成有用于将IF连接器或存储器或USB等连接到主板的连接端子的开口。在此,外壳的所定位置一般形成在外壳侧面、下面、上面或背面。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接口盖开闭装置1的结构为如下。即,接口盖3可旋转地安装于外壳的开口2,而且根据接口盖3的旋转与否来决定开口2的开闭。
具体来讲,接口盖3的结合部3b通过插入到设置于开口2的一侧的结合孔2a的方式安装。接口盖主体3a与结合部3b用软性材质构成。用户从开口2稍微拔出接口盖主体3a之后,以结合部3b为中心旋转预定角度,以此开闭开口2。图2示出了开口2根据接口盖主体3a的旋转而开放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用户将连接器推入到开口内侧,使其与主板的连接端子连接。
但是,这种接口盖开闭装置通过拔出并旋转接口盖,以此来开闭开口,因此开闭动作比较繁琐。
并且,当反复开闭接口盖时,接口盖的结合部会发生疲劳,从而有可能从外壳分离或发生破损,由此有可能导致丢失接口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近又提供有一种滑动式接口盖开闭装置,其结构为如下。即,如图3A和图3B所示,接口盖5可滑动地安装于外壳7的开口4,并根据接口盖5的滑动来开闭开口4。并且,在邻近开口4的外壳7底面固定形成有锁定部6,该锁定部6与接口盖5紧贴设置。并且,锁定部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朝接口盖5凸起的第一锁定凸起6a和第二锁定凸起6b,接口盖5朝锁定部6形成有对应于第一、第二锁定凸起6a、6b形状的凹部5a。根据这种结构,当滑动接口盖5时,若接口盖5的凹部5a结合到第一锁定凸起6a时,接口盖5维持关闭开口4的状态,若凹部5b结合到第二锁定凸起6b时,接口盖5维持开放开口4的状态。并且,这种第一、第二锁定凸起6a、6b为了能够与凹部5a结合得顺畅,形成为半球型凸起状。
但是,这种现有的滑动式接口盖开闭装置由于仅通过如上的锁定部的第一、第二锁定凸起和对应于第一、第二锁定凸起的形状而形成于接口盖的凹部的结合来维持接口盖的开闭状态,因此如果接口盖没有滑动到预定位置,即接口盖的凹部没有准确地结合到第一锁定凸起或第二锁定凸起,则接口盖就不能被固定,而在第一锁定凸起和第二锁定凸起之间自由地滑动。此时,如果接口盖没有关闭开口,则可能有异物或水进入到终端的内部而影响终端的性能或损坏终端的内部元件。而且,这种滑动式接口盖需由用户将接口盖移动到一定位置之后才能起到关闭开口的作用,因此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当长时间使用时,这种半球型凸起状的第一、第二锁定凸起会发生磨损,从而不能牢固地结合到凹部,降低接口盖开闭装置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弹性部件来开闭便携式终端的开口并维持开口的开闭状态的便携式终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在外壳的侧面形成有开口,并包括:接口盖,该接口盖包括能够开闭所述开口的接口盖主板、形成于接口盖前面的一端并暴露于外部的用于限制所述接口盖的滑动的止动凸起、形成于接口盖的后面的第一固定部;具有平板形状的盖支撑体,与外壳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盖支撑体开口部并与该盖支撑体开口部相隔预定距离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弹性部件,呈弧形并在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和与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
另外,所述接口盖还包括在所述接口盖主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朝外壳的内侧弯曲形成的上端弯曲部和下端弯曲部、从上端延伸部的顶端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和从下端弯曲部的顶端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
另外,所述便携式终端还包括:引导件,引导件上形成有引导槽。
另外,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两个引导件,分别插入有盖支撑体的上端和上端延伸部以及主板的下端和下端延伸部。
另外,在所述盖支撑体的上端形成有朝外壳延伸后下弯曲而形成的上端引导槽部,在所述盖支撑体的下端形成有朝外壳延伸后向上弯曲而形成的下端引导槽部,其中,将所述上端延伸部插入到上端引导槽部,将所述下端延伸部插入到下端引导槽部。
另外,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形成有向外壳的内侧凸出形成的上部支撑部和下部支撑部,其中,将接口盖插入到所述上部支撑部与所述下部支撑部之间。
另外,所述弹性部件是线性弹簧。
另外,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与外壳底面的距离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式接口盖模块,包括:接口盖,接口盖包括接口盖主板、在接口盖主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朝后侧弯曲形成的上端弯曲部和下端弯曲部、从上端延伸部的顶端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凸出部和从下端弯曲部的顶端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形成于接口盖前面的一端的用于限制接口盖的滑动的止动凸起、形成于接口盖主板的后面的第一固定部;具有平板形状的盖支撑体,形成有盖支撑体开口部并与该盖支撑体开口部相隔预定距离形成有第二连接部;弹性部件,呈弧形并在两端分别具有固定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连接头和固定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连接头;两个引导件,形成有引导槽,分别插入有盖支撑体的上部和接口盖的上端延伸部以及盖支撑体的下部和接口盖的下端延伸部,其中,接口盖在盖支撑体上滑动。
由于使用弹性部件来开闭开口并维持开闭状态,因此,不会产生接口盖的锁定装置因长期使用导致的磨损引起的开闭效果下降的问题。
此外,通过弹性部件的弹性来开闭开口,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接口盖、盖支撑体、弹性部件和引导件可用作具有通用性的滑动式接口盖模块,因此,无需对每种便携式终端设计单独的模具,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为示出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的滑动式接口盖开闭装置的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为示出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的滑动式接口盖开闭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3A和3B为分别示出现有的另一便携式终端接口盖开闭装置的关闭状态和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为分别从外部和内部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滑动式接口盖开闭装置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为分别从外部和内部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滑动式接口盖开闭装置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接口盖接口的剖视图
图7A和图7B为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口盖的前面和后面的立体图;
图8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支撑体的示意图;
图9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示意图;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导件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为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动盖的开启和关闭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4A、4B、5A和5B,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外壳100的侧面形成有开口110,用于将USB接口等连接到便携式终端的电路主板(未示出)。外壳100的底面上形成有固定件120。
参照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从外壳100的外部向内部的顺序依次还包括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的接口盖200、弹性部件400、具有平板形状的盖支撑体300、以及引导件500。
如图7A和7B所示,接口盖200包括:能够开启和关闭开口110的接口盖主板210;在接口盖主板2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朝外壳的内侧弯曲形成的上端弯曲部220和下端弯曲部230;从上端弯曲部220的顶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上端延伸部221和从下端弯曲部230的顶端向下延伸形成的下端延伸部231;形成于接口盖200前面的一端并暴露于外部的用于限制接口盖200的滑动和用于移动接口盖200的止动凸起240;形成于接口盖200的后面的第一固定部250。
如图8所示,在盖支撑体300上,与外壳100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盖支撑体开口部310,以及与盖支撑体开口部310相隔预定距离形成有第二固定部320。通过盖支撑体开口部310和外壳100的开口110将USB接口等插入到外壳100的内部以连接到便携式终端的电路主板(未示出)。
如图9所示,弹性部件400(例如,线形弹簧)呈弧形并在其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头410和第二连接头4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还可包括如图10所示的引导件500。在引导件500形成有引导槽510,用于插入盖支撑体300和接口盖200。
参照图4A至图6,组装时,接口盖200的止动凸起240处于开口110之内,接口盖200的上端延伸部221和下端延伸部231紧贴于盖支撑体300的前面,盖支撑体300的后面紧贴于固定件120。弹性部件400的第一连接头410固定到第一固定部250、第二连接头420固定到第二固定部320,并且第一固定部250与第二固定部相对于外壳底面的高度不同。
便携式终端可包括两个引导件500,分别设置与盖支撑体的上面和下面,使得两个引导件分别插入盖支撑体300的上部和上端延伸部221以及盖支撑体300的下部和下端延伸部231。
由于两个引导件500分别从上部和下部固定了滑动盖200和盖支撑体300,可以使滑动盖200在盖支撑体300上的移动更加稳定,并使滑动盖200与盖支撑体300的结合更加牢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引导件可以与盖支撑体300一体形成,即,在所述盖支撑体的上端形成有朝外壳延伸后向下弯曲而形成的上端引导槽部(未示出)以及在所述盖支撑体的下端形成有朝外壳延伸后向上弯曲而形成的下端引导槽部(未示出),使得上端延伸部插入到上端引导槽部,下端延伸插入到下端引导槽部。
此外,如图6所示,在外壳100的内侧形成有朝外壳的内侧凸出形成的上部支撑部130和下部支撑部140,从而可将接口盖200插入到上部支撑部130与所述下部支撑部140之间。
可将接口盖200、盖支撑体300、弹性部件400以及引导件500用作滑动式接口盖模块。此时,该滑动式接口盖模块可用作便携式终端等的通用模块,从而不需要根据便携式终端的型号,制作单独的用于开闭开口的模具,从而降低了成本。
以下,参照图11A和图11B,简要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弹性部件的开启和关闭开口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接口盖200开启或关闭开口110的状态下,弹性部件400始终处于压缩的状态,因此,弹性部件400通过第二固定部250向接口盖200施加弹性力,从而维持接口盖200开启或关闭开口100的状态。
当开口100被接口盖200关闭的状态下用户希望开启开口100时,只需通过止动凸起240,将接口盖向左侧(如图10A示出的箭头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例如,图10A中的虚线位置),由于弹性部件400向接口盖200施加的弹性力的方向向左(如图10A中的箭头方向),因此,即使用户不再移动止动凸起240,接口盖200仍会因弹性部件400的弹性力而向左移动,直到止动凸起240顶到开口110的内侧的左侧(如图10B的上图所示),从而完成开启开口110的操作。在完成开启开口110的操作之后,由于弹性部件400处于压缩的状态并且其弹性力的方向仍向左,以及止动凸起240顶到开口110的内侧的左侧,因此维持开启开口100的状态。
当开口100被接口盖200开启的状态下用户希望关闭开口100时,只需通过止动凸起240,将接口盖向右侧(如图10B示出的箭头方向)移动到一定位置(例如,图10B中的虚线位置),由于弹性部件400向接口盖200施加的弹性力的方向向右,因此,即使用户不再移动止动凸起240,接口盖200仍会因弹性部件400的弹性力而向右移动,直到止动凸起240顶到开口110的内侧的右侧(如图10A的上图所示),从而完成关闭开口110的操作。在完成关闭开口110的操作之后,由于弹性部件400处于压缩的状态并且其弹性力的方向仍向右,以及止动凸起240顶到开口110的内侧的右侧,因此维持关闭开口100的状态。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弹性部件400的弹性力来维持开口110的开闭状态,从而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闭装置由于长期使用而受到磨损,从而影响开闭效果的缺陷。
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终端,在外壳的侧面形成有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盖,该接口盖包括能够开闭所述开口的接口盖主板、形成于接口盖前面的一端并暴露于外部的用于限制所述接口盖的滑动的止动凸起、形成于接口盖的后面的第一固定部;
具有平板形状的盖支撑体,与外壳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盖支撑体开口部并与该盖支撑体开口部相隔预定距离形成有第二固定部;
弹性部件,呈弧形并在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和与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连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盖还包括在所述接口盖主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朝外壳的内侧弯曲而形成的上端弯曲部和下端弯曲部、从上端弯曲部的顶端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和从下端弯曲部的顶端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引导槽的引导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为两个,分别插入盖支撑体的上端和接口盖的上端延伸部以及主板的下端和接口盖的下端延伸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支撑体的上端形成有朝外壳延伸后向下弯曲而形成的上端引导槽部,在所述盖支撑体的下端形成有朝外壳延伸后向上弯曲而形成的下端引导槽部,
其中,将所述上端延伸部插入到上端引导槽部,将所述下端延伸部插入到下端引导槽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形成有向外壳的内侧凸出形成的上部支撑部和下部支撑部,
其中,将接口盖插入到所述上部支撑部与所述下部支撑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是线性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部与外壳的底面的距离不同于第二固定部与外壳底面的距离。
9.一种滑动式接口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盖,接口盖包括接口盖主板、在接口盖主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朝后侧弯曲形成的上端弯曲部和下端弯曲部、从上端弯曲部的顶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上端延伸部和从下端弯曲部的顶端向下延伸形成的下端延伸部、形成于接口盖前面的一端的用于限制接口盖的滑动的止动凸起、形成于接口盖主板的后面的第一固定部;
具有平板形状的盖支撑体,形成有盖支撑体开口部并与该盖支撑体开口部相隔预定距离形成有第二连接部;
弹性部件,呈弧形并在两端分别具有固定到第一固定部的第一连接头和固定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连接头,
两个引导件,形成有引导槽,分别插入有盖支撑体的上部和接口盖的上端延伸部以及盖支撑体的下部和接口盖的下端延伸部,
其中,接口盖在盖支撑体上滑动。
CN2011200064749U 2011-01-05 2011-01-05 便携式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47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64749U CN201947321U (zh) 2011-01-05 2011-01-05 便携式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64749U CN201947321U (zh) 2011-01-05 2011-01-05 便携式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47321U true CN201947321U (zh) 2011-08-24

Family

ID=44474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647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47321U (zh) 2011-01-05 2011-01-05 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47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3439B1 (en)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CN110574393B (zh) 可穿戴设备
CN103634429B (zh) 手机外壳
US8337222B2 (en) Connector sock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1066162B1 (ko) 바-타입 휴대폰용 케이스
CN104935689A (zh) 用于移动电话的存储卡和sim卡的安装插口
CN202353619U (zh) 盖结合装置及具备利用该装置的盖结合结构的便携式终端
US795093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ing lid for covering insert hole
CN111405407A (zh) 充电盒及无线耳机组件
CN111262601B (zh) 电子设备
CN10839098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2551124U (zh) 一种带夹扣的手机保护壳
CN201947321U (zh) 便携式终端
CN108336578A (zh) 一种卡托的卡座、卡托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1146262Y (zh) 卡连接器的掀盖卡扣结构
CN201839565U (zh) 便携式终端的滑动式接口盖开闭装置
CN203086521U (zh) 卡座及应用此的便携式终端
CN210112247U (zh) Tws耳机充电盒
KR20110109668A (ko) 커넥터 커버가 부착된 핸드폰 케이스
CN216120951U (zh) 端口防尘装置及电子产品
CN202014280U (zh) 便携式终端
CN210351238U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203206327U (zh) 手机及其侧键
CN213461197U (zh) 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WO2023093790A1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