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46831U - 电源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46831U
CN201946831U CN2010207010285U CN201020701028U CN201946831U CN 201946831 U CN201946831 U CN 201946831U CN 2010207010285 U CN2010207010285 U CN 2010207010285U CN 201020701028 U CN201020701028 U CN 201020701028U CN 201946831 U CN201946831 U CN 201946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ckle member
power supply
supply adaptor
limit protrus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7010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维勇
蔡温育
刘振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TW099223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04542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7010285U priority patent/CN201946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46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468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含壳体、杆件及第一卡接件。该壳体于其侧表面包含供外部插头插入的插座,并包含贯穿相邻该侧表面的上、下表面的通道。该杆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通道中。该第一卡接件固定于该杆件上并露出于形成于该壳体的插入口。当该杆件的下端部上移时,该卡接件能与插入该插座的该外部插头卡接且该杆件的上端部突出于该上表面;当该上端部下移时,该下端部突出于该下表面且该卡接件与该外部插头解开。藉此,该电源适配器利用该卡接件实现其与该外部插头间的稳定衔接,避免习知技术以摩擦力维持衔接所带来插拔操作的不方便。

Description

电源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源适配器,尤指一种利用卡接结构以维持衔接稳定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源适配器藉由直接设置于其本体上的电源插头,直接插入电源插座,另藉由设置于连接该本体的缆线上的连接器,连接电子设备,以供该电子设备所需的电力。此种电源适配器常见于手机的充电器或小型直流设备的电源适配器,例如无线电话、数据机、网路无线基地台等等。明显地,此种电源适配器其两个连接介面(即前述电源插头及连接器)均属固定,一旦对应的外部连接介面规格有所改变,通常为电源插座,则该电源适配器无用武之地。
针对前述问题,目前已有使用多个外部的转接插头以符合各种的电源连接规格的电源适配器问市,该外部的转接插头与电源适配器本体的衔接稳定性通常藉由两者的连接端子间连接时的夹持力或/及两者间的干涉配合的结构来维持,例如利用电源适配器的插座孔与转接插头本体间的紧配合以产生摩擦力的结构。然而,于紧配合的结构中,在经多次插拔磨耗后,其能产生的摩擦力的值必然下降,故为保持能产生一定值的摩擦力,其结构尺寸的干涉程度往往设计的较大,使得使用者需使用相当力量始能操作插拔,十分不便。另外,目前市面上亦有设计衔接结构以抓持转接插头的电源适配器者,惟此类电源适配器不是衔接结构设计复杂,就是使用者仍需费心转接插头的拆装操作。
因此,确实有需要设计一种插拔操作简单且能有效维持衔接稳定性的电源适配器,以解决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使用者可仅操作单一杆件,即能使该电源适配器与外部插头卡接或解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含壳体、杆件以及第一卡接件。该壳体具有上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相邻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侧表面、贯穿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通道及形成于该侧表面的插入口,该壳体包含设置于该侧表面的插座,该插座用以供外部插头插入;该杆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通道中,该杆件具有上端部及相对于该上端部的下端部,该上端部及该下端部可操作地分别突出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该第一卡接件固定于该杆件上并位于该上端部与该下端部之间,该第一卡接件露出于该插入口;其中,当该上端部下移时,该第一卡接件与插入该插座的该外部插头卡接且该下端部突出于该下表面,以及当该下端部上移时,该上端部突出于该上表面且该第一卡接件与该外部插头解开。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壳体包含上壳体及下壳体,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连接形成容置空间,该上壳体具有上通孔并对应该上通孔包含上套筒,该上套筒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下壳体具有下通孔并对应该下通孔包含下套筒,该下套筒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上通孔、该上套筒、该下套筒及该下通孔形成该通道,该第一卡接件位于该上套筒及该下套筒之间。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杆件包含上限位突出物,该上套筒止挡该上限位突出物以定位该第一卡接件于释锁位置,该释锁位置为该第一卡接件与该外部插头解开时该第一卡接件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套筒包含滑槽,该上限位突出物滑动于该滑槽中。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杆件包含下限位突出物,该下套筒止挡该下限位突出物以定位该第一卡接件于锁上位置,该锁上位置为该第一卡接件与该外部插头卡接时,该第一卡接件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下套筒包含滑槽,该下限位突出物滑动于该滑槽中。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限位突出物及该下限位突出物均为柱状突出物或环状突出物。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限位突出物及该下限位突出物均为柱状突出物,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卡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套筒与该杆件间形成环状间隙,该上壳体包含挡墙,该挡墙设于该上通孔中,该电源适配器包含弹簧,该弹簧压缩地设置于该环状间隙中并紧抵该挡墙及该上限位突出物。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套筒与该杆件间形成环状间隙,该上壳体包含挡墙,该挡墙设于该上通孔中,该电源适配器包含弹簧,该弹簧压缩地设置于该环状间隙中并紧抵该挡墙及该第一卡接件。
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包含壳体、杆件、第一卡接件以及可替换插头。该壳体具有上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相邻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侧表面、贯穿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通道及形成于该侧表面的插入口,该壳体包含插座,该插座设置于该侧表面;该杆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通道中,该杆件具有上端部及相对于该上端部的下端部,该上端部及该下端部可操作地分别突出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该第一卡接件固定于该杆件上并位于该上端部与该下端部之间,该第一卡接件露出于该插入口;该可替换插头包含固定座、固定于该固定座上的内插头、与该内插头电连接且固定于该固定座上的外插头及与该固定座连接的第二卡接件,该内插头用以插入该插座,该第二卡接件用以通过该插入口以与该第一卡接件卡接;其中,当该上端部下移时,该第一卡接件能与第二卡接件卡接且该下端部突出于该下表面,以及当该下端部上移时,该上端部突出于该上表面且该第一卡接件与该第二卡接件解开。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壳体包含上壳体及下壳体,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连接形成容置空间,该上壳体具有上通孔并对应该上通孔包含上套筒,该上套筒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下壳体具有下通孔并对应该下通孔包含下套筒,该下套筒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上通孔、该上套筒、该下套筒及该下通孔形成该通道,该第一卡接件位于该上套筒及该下套筒之间。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杆件包含上限位突出物,该上套筒止挡该上限位突出物以定位该第一卡接件于该释锁位置,该释锁位置为该第一卡接件与该第二卡接件解开时,该第一卡接件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套筒包含滑槽,该上限位突出物滑动于该滑槽中。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杆件包含下限位突出物,该下套筒止挡该下限位突出物以定位该第一卡接件于该锁上位置,该锁上位置为该第一卡接件与该第二卡接件卡接时,该第一卡接件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下套筒包含滑槽,该下限位突出物滑动于该滑槽中。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限位突出物及该下限位突出物均为柱状突出物或环状突出物。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限位突出物及该下限位突出物均为柱状突出物,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卡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套筒与该杆件间形成环状间隙,该上壳体包含挡墙,该挡墙设于该上通孔中,该电源适配器包含弹簧,该弹簧压缩地设置于该环状间隙中并紧抵该挡墙及该上限位突出物。
根据所述的电源适配器,该上套筒与该杆件间形成环状间隙,该上壳体包含挡墙,该挡墙设于该上通孔中,该电源适配器包含弹簧,该弹簧压缩地设置于该环状间隙中并紧抵该挡墙及该第一卡接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适配器提供使用者插拔简单的操作环境,利用操作单一杆件即能使该电源适配器与外部插头或可替换插头卡接或解开,解决先前技术中干涉配合的结构所引起的插拔操作困难的缺点。此外,利用替换不同的可替换插头以配合不同的连接介面规格,提升该电源适配器的实用性并解决先前技术中采用固定的连接介面而造成应用范围局限的缺点。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源适配器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电源适配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电源适配器沿割面线X-X的剖面图。
图5为图3中电源适配器于另一状态下沿割面线X-X的剖面图。
图6为图3中电源适配器沿割面线Y-Y的剖面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电源适配器于另一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1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源适配器1的局部分解图,图3为图1中电源适配器1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电源适配器1沿割面线X-X的剖面图。电源适配器1包含壳体12、杆件14、第一卡接件16、可替换插头18、输出连接器20及处理电路模组22(以一电路板轮廓表示)。壳体12包含上壳体122及下壳体124,上壳体122及下壳体124连接形成容置空间126。壳体12具有上表面1222、相对于上表面1222的下表面1242、相邻于上表面1222及下表面1242的侧表面1232,其中上表面1222位于上壳体122、下表面1242位于下壳体124,侧表面1232则由上壳体122及下壳体124共同形成。壳体12尚包含插座128于侧表面1232。
处理电路模组22设置于容置空间126内并分别与插座128及输出连接器20电连接。上壳体122具有上通孔1224并对应上通孔1224包含上套筒1226,上套筒1226位于容置空间126内,下壳体124具有下通孔1244并对应下通孔1244包含下套筒1246,下套筒1246位于容置空间126内,上通孔1224、上套筒1226、下套筒1246及下通孔1244形成通道130,通道130贯穿上表面1222及下表面1242。于本实施例中,壳体12虽以上、下两部分衔接形成,但于实际应用上亦可以开口箱体与盖体衔接形成,本实用新型均不以此为限。
杆件14可滑动地设置于通道128中并具有上端部142及相对于上端部142的下端部144,上端部142及下端部144可操作地以分别突出于上表面1222及下表面1242。第一卡接件16固定于杆件14上以位于上端部142与下端部144之间并露出于形成于壳体12的侧表面1232的插入口13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6亦位于上套筒1226及下套筒1246之间,上端部142滑动于上套筒1226中,下端部144滑动于下套筒1246中。可替换插头18包含固定座182、固定于固定座182上的内插头184、与内插头184电连接且固定于固定座上的外插头186及与固定座182连接的第二卡接件188。当可替换插头18与壳体12衔接,如图1中虚线所示,内插头184插入插座128,第二卡接件188通过插入口132以与第一卡接件16卡接。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图5为图3中电源适配器1于另一状态下沿割面线X-X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第一卡接件16位于锁上位置,并且可替换插头18已与壳体12衔接,故第一卡接件16与第二卡接件188卡接。此时,当下端部144上移时,例如使用者自下表面1242上推下端部144,上端部142突出于上表面1222且第一卡接件16与第二卡接件188解开,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卡接件16位于释锁位置,并且可替换插头18可脱离壳体12。同理,当上端部142下移时,例如使用者自上表面1222下压上端部142,下端部144突出于下表面1242且第一卡接件16与第二卡接件188卡接,如图4所示。藉由杆件14的上下移动,使用者即可插拔可替换插头18,以更换具有不同的连接介面规格的可替换插头18。显见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卡接件16与第二卡接件188卡接以维持可替换插头18与壳体12,不再单纯以内插头184与插座128间的摩擦力来维持,故解决了先前技术中干涉配合的结构所引起的插拔操作困难的缺点。又,本实用新型利用操作单一杆件14即可达到对可替换插头18的上锁、释锁的效果,提供使用者插拔简单的操作环境。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因杆件14为圆柱,故需有防止旋转的设计。虽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6部分位于插入口132中,插入口132可限制第一卡接件16的作动,进而能限制杆件14的旋转,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6,其为图3中电源适配器1沿割面线Y-Y的剖面图。于本实施例中,杆件14包含二上限位突出物146及二下限位突出物148,上套筒1226对应二上限位突出物146形成二滑槽1228,而下套筒1246对应二下限位突出物148形成二滑槽1248(请酌参图2的下壳体124),前述二上限位突出物146及二下限位突出物148则分别滑动于滑槽1228及1248中。藉此,当杆件14上下移动时,滑槽1228及1248局限上限位突出物146及下限位突出物148的滑动,进而能防止杆件14过度旋转。补充说明的是,于实际应用上,杆件14亦可采用矩形柱或其他多边形柱,通道130亦配合呈矩形截面或多边形截面,则杆件14即能因自身几何轮廓所产生的结构限制而且有防止杆件14旋转的功能;但本实用新型均不以此为限。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滑槽1228及1248的长度设计以使得上套筒1226的滑槽1228能止挡上限位突出物146以定位第一卡接件16于该释锁位置,以及使得下套筒1246的滑槽1248能止挡下限位突出物148以定位第一卡接件16于该锁上位置。补充说明的是,于实际应用上,第一卡接件16的定位亦得直接以插入口132限制第一卡接件16的作动范围;但本实用新型均不以此为限。另外,请回到图2,于本实施例中,上限位突出物146及下限位突出物148均为柱状突出物,并且上限位突出物146及下限位突出物148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卡接件16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再补充说明的是,若仅考虑上限位突出物146及下限位突出物148的限位功能而无需滑槽1228及1248的设置,即仅限制杆件14上下移动的范围,上限位突出物146及下限位突出物148亦可为环状突出物,亦能分别为上套筒1226及下套筒1246所止挡。
于前述实施例中,杆件14可藉由使用者上推或下压以控制第一卡接件16处于该释锁位置或该锁上位置。进一步来说,于实际应用上,于电源适配器1中可增设弹簧,使得在杆件14未受外部驱动的情况下,第一卡接件16能保持在该锁上位置,以使第一卡接件16与第二卡接件188间的卡接关系能更稳定。请参阅图7,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3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可参阅图3中割面线X-X。电源适配器3与电源适配器1结构大致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电源适配器3尚包含弹簧24,用以使第一卡接件16能维持在该锁上位置。进一步来说,于电源适配器3的结构中,上套筒1226与杆件14间形成环状间隙134,上壳体122包含挡墙1230于上通孔1224,弹簧24压缩地设置于环状间隙134中并紧抵挡墙1230及第一卡接件16。
藉此,使用者无需下压杆件14的上端部142即能使第一卡接件16处于该锁上位置,而当使用者上堆杆件14的下端部144时,杆件14移动使得上端部142突出于上表面1222,弹簧24被进一步地压缩,第一卡接件16处于该释锁位置,使用者即可进行可替换插头18的拔出操作,如图8所示。当使用者不再上推下端部144时,第一卡接件16将因弹簧24的弹力驱动而回到该锁上位置。补充说明的是,图7及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24的一端紧抵第一卡接件16,唯当杆件14包含上限位突出物146时(如电源适配器1),弹簧24则紧抵挡墙1230及上限位突出物146。同样地,弹簧24仍可藉由对上限位突出物146施力以达到维持第一卡接件16于该锁上位置的功效;其作动细节实质上与图7及图8所示的实施例的说明相同,不再赘述。
前述实施例以带有可替换插头为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适配器亦可直接与外部连接器连接,而无需可替换插头作为中介。请参阅图9,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5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可参阅图3中割面线X-X。电源适配器5结构上即为未备置有可替换插头18的电源适配器3,于本实施例中,电源适配器5直接与外部插头6衔接,此外部插头6具备能与插座128及第一卡接件16衔接的结构,不待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外部插头6可插入插座128并包含卡接件62,以能通过插入口132以与第一卡接件16卡接;于实际应用上,外部插头6可直接应用可替换插头18的固定座182及内插头184的结构。同样地,当下端部144上移时,上端部142突出于上表面1222且第一卡接件16与外部插头6的卡接件62解开,第一卡接件16即位于该释锁位置;当上端部142下移时(于本实施例中弹簧24的弹力可使之自动下移),第一卡接件16能与插入插座128的外部插头6的卡接件62卡接且下端部144突出于下表面1242,第一卡接件16即回到该锁上位置。其他部件的相关说明及其变型可直接参阅前述各实施例中相关的说明,不再赘述。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适配器提供使用者插拔简单的操作环境,利用操作单一杆件即能使该电源适配器与外部插头或可替换插头卡接或解开;进一步地利用弹簧以维持卡接件与外部插头或可替换插头衔接的稳定性。此外,利用替换不同的可替换插头以配合不同的连接介面规格,提升该电源适配器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具有上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相邻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侧表面、贯穿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通道及形成于该侧表面的插入口,该壳体包含设置于该侧表面的插座,该插座用以供外部插头插入;
杆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通道中,该杆件具有上端部及相对于该上端部的下端部,该上端部及该下端部可操作地分别突出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以及
第一卡接件,固定于该杆件上并位于该上端部与该下端部之间,该第一卡接件露出于该插入口;
其中,当该上端部下移时,该第一卡接件与插入该插座的该外部插头卡接且该下端部突出于该下表面,以及当该下端部上移时,该上端部突出于该上表面且该第一卡接件与该外部插头解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上壳体及下壳体,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连接形成容置空间,该上壳体具有上通孔并对应该上通孔包含上套筒,该上套筒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下壳体具有下通孔并对应该下通孔包含下套筒,该下套筒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上通孔、该上套筒、该下套筒及该下通孔形成该通道,该第一卡接件位于该上套筒及该下套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杆件包含上限位突出物,该上套筒止挡该上限位突出物以定位该第一卡接件于释锁位置,该释锁位置为该第一卡接件与该外部插头解开时该第一卡接件所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包含滑槽,该上限位突出物滑动于该滑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杆件包含下限位突出物,该下套筒止挡该下限位突出物以定位该第一卡接件于锁上位置,该锁上位置为该第一卡接件与该外部插头卡接时,该第一卡接件所处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下套筒包含滑槽,该下限位突出物滑动于该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限位突出物及该下限位突出物均为柱状突出物或环状突出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限位突出物及该下限位突出物均为柱状突出物,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卡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与该杆件间形成环状间隙,该上壳体包含挡墙,该挡墙设于该上通孔中,该电源适配器包含弹簧,该弹簧压缩地设置于该环状间隙中并紧抵该挡墙及该上限位突出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与该杆件间形成环状间隙,该上壳体包含挡墙,该挡墙设于该上通孔中,该电源适配器包含弹簧,该弹簧压缩地设置于该环状间隙中并紧抵该挡墙及该第一卡接件。
1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具有上表面、相对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相邻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侧表面、贯穿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的通道及形成于该侧表面的插入口,该壳体包含插座,该插座设置于该侧表面;
杆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通道中,该杆件具有上端部及相对于该上端部的下端部,该上端部及该下端部可操作地分别突出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
第一卡接件,固定于该杆件上并位于该上端部与该下端部之间,该第一卡接件露出于该插入口;以及
可替换插头,包含固定座、固定于该固定座上的内插头、与该内插头电连接且固定于该固定座上的外插头及与该固定座连接的第二卡接件,该内插头用以插入该插座,该第二卡接件用以通过该插入口以与该第一卡接件卡接;
其中,当该上端部下移时,该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卡接且该下端部突出于该下表面,以及当该下端部上移时,该上端部突出于该上表面且该第一卡接件与该第二卡接件解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上壳体及下壳体,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连接形成容置空间,该上壳体具有上通孔并对应该上通孔包含上套筒,该上套筒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下壳体具有下通孔并对应该下通孔包含下套筒,该下套筒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上通孔、该上套筒、该下套筒及该下通孔形成该通道,该第一卡接件位于该上套筒及该下套筒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杆件包含上限位突出物,该上套筒止挡该上限位突出物以定位该第一卡接件于该释锁位置,该释锁位置为该第一卡接件与该第二卡接件解开时,该第一卡接件所处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包含滑槽,该上限位突出物滑动于该滑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杆件包含下限位突出物,该下套筒止挡该下限位突出物以定位该第一卡接件于该锁上位置,该锁上位置为该第一卡接件与该第二卡接件卡接时,该第一卡接件所处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下套筒包含滑槽,该下限位突出物滑动于该滑槽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限位突出物及该下限位突出物均为柱状突出物或环状突出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限位突出物及该下限位突出物均为柱状突出物,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卡接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与该杆件间形成环状间隙,该上壳体包含挡墙,该挡墙设于该上通孔中,该电源适配器包含弹簧,该弹簧压缩地设置于该环状间隙中并紧抵该挡墙及该上限位突出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套筒与该杆件间形成环状间隙,该上壳体包含挡墙,该挡墙设于该上通孔中,该电源适配器包含弹簧,该弹簧压缩地设置于该环状间隙中并紧抵该挡墙及该第一卡接件。
CN2010207010285U 2010-12-08 2010-12-31 电源适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46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223810U TWM404542U (en) 2010-12-08 2010-12-08 Power adapter
CN2010207010285U CN201946831U (zh) 2010-12-08 2010-12-31 电源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223810U TWM404542U (en) 2010-12-08 2010-12-08 Power adapter
CN2010207010285U CN201946831U (zh) 2010-12-08 2010-12-31 电源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46831U true CN201946831U (zh) 2011-08-24

Family

ID=5507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70102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46831U (zh) 2010-12-08 2010-12-31 电源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46831U (zh)
TW (1) TWM4045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537A (zh) * 2011-10-13 2016-08-31 苹果公司 具有单件式绝缘体组件的电源适配器
CN114337191A (zh) * 2021-12-03 2022-04-12 深圳市索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壳体及电源适配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6277B (zh) * 2020-05-22 2021-08-11 大陸商賽爾康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同軸導電結構的可換頭充電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4537A (zh) * 2011-10-13 2016-08-31 苹果公司 具有单件式绝缘体组件的电源适配器
CN105914537B (zh) * 2011-10-13 2018-04-13 苹果公司 具有单件式绝缘体组件的电源适配器
CN114337191A (zh) * 2021-12-03 2022-04-12 深圳市索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壳体及电源适配器
CN114337191B (zh) * 2021-12-03 2023-09-01 深圳市索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壳体及电源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04542U (en) 2011-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0962U (zh) 插座防脱落装置
CN203850522U (zh) 多功能墙壁插座
CN201946831U (zh) 电源适配器
CN202564981U (zh) 充电器
CN206022711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安全门
CN203932483U (zh) 电源适配器
CN208955696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1319463Y (zh) 万能转换电源插座
CN201515130U (zh) 一种旋转式可互换插头的适配器
CN213937472U (zh) 一种防水型的日用Type-c充电母座
CN201061047Y (zh) 可换插头式电源适配器
CN210167823U (zh) 多国充电器结构
CN208028275U (zh) 一种接线板
CN206293751U (zh) 一种具有Type‑C接口的多功能转换插头
CN201075477Y (zh) 活动组合插座
CN203387012U (zh) 一种自锁插头
CN201044269Y (zh) 一种电源线的改良结构
CN212435000U (zh) 一种用于车辆充电转接的塑封连接器组件
CN21431372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连接器
CN219739423U (zh) 一种带锁扣结构可互换ac插头的充电结构
CN216648730U (zh) 导轨式转换插头
CN204464688U (zh) 插座
CN210985017U (zh) 一种按钮式usb插座
CN203504254U (zh) 便携式充电器
CN207353578U (zh) 一种插头插座组件及其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512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