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30419U - 集团式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团式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30419U
CN201930419U CN2010206332563U CN201020633256U CN201930419U CN 201930419 U CN201930419 U CN 201930419U CN 2010206332563 U CN2010206332563 U CN 2010206332563U CN 201020633256 U CN201020633256 U CN 201020633256U CN 201930419 U CN201930419 U CN 201930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transverse arm
slideway
group type
escap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332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彬
黄永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estern Unionpetr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estern Unionpetr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estern Unionpetr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estern Unionpetr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332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30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30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304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团式逃生装置,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包括立柱、靠近立柱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横臂,横臂分为左、右横臂,左、右横臂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相对应的左、右立柱转动连接,竖支撑与相对应的横支撑上间隔设置有多根竖直杆,每根竖直杆上安有绳索固定座;篷布滑道的绳索一端固定在立柱的竖支撑的竖直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横臂的横支撑的竖直杆上;还包括左、右钢丝拉绳,立柱上部设置有锁紧装置;靠近立柱底部的位置还设置有阻尼装置和控制装置。当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本实用新型自动打开逃生滑道,大规模人员可通过滑道逃生到空旷地带,从而更好的保证人群在最短时间内逃离建筑物,减少人员伤亡,拯救生命。

Description

集团式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集团式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位于楼房的人员逃生非常困难,因此出现了很多楼房逃生的装置,但是现有的楼房逃生装置都是一个人或几个人逃生的装置,不适合人员集中场所大规模人员逃生。当突发灾难发生时,人员来不及疏散而造成次生灾害,损失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团式逃生装置,当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本实用新型自动打开逃生滑道,大规模人员可通过滑道逃生到空旷地带,从而更好的保证人群在最短时间内逃离建筑物,减少人员伤亡,拯救生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团式逃生装置,包括立柱、立柱分为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置有竖支撑,靠近立柱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横臂,横臂分为左、右横臂,左、右横臂之间设置有与左、右立柱的竖支撑相对应的横支撑,左、右横臂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相对应的左、右立柱转动连接,竖支撑与相对应的横支撑上间隔设置有多根竖直杆,每根竖直杆上安有绳索固定座;篷布滑道的绳索一端固定在立柱的竖支撑的竖直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横臂的横支撑的竖直杆上;还包括左、右钢丝拉绳,左、右钢丝拉绳一端固定在相对应的左、右横臂上,另一端固定在相对应的左、右立柱上;立柱上部设置有可将横臂锁定在竖直位置的锁紧装置;靠近立柱底部的位置还设置有阻尼装置和控制装置。
作为优选,左、右立柱与竖支撑用螺栓连接,使立柱和竖支撑连成一个竖立的桁架结构;左、右横臂间与横支撑通过抱箍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水平的桁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装置包括气缸,气缸上设置有阀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铰链与钢丝绳卷筒上的园盘连接,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立柱顶层竖支撑上,另一端通过立柱的竖支撑上的滑轮导向后,再经过横臂最外层横支撑上的滑轮导向回到立柱的竖支撑的滑轮上,再导向回到钢丝绳卷筒上。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内设置有地震检测仪和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装置为销轴锁紧装置,立柱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抱箍,锁紧装置抱箍上连接有锁紧装置底座,锁紧装置底座上设置有牵引电磁铁和手动扳手;横臂对应的位置通过锁紧抱箍座连接有与牵引电磁铁对应的锁紧销轴。
作为优选,所述篷布滑道采用军用三防柔性篷布制成。
作为优选,每层篷布滑道上设置有相距600mm的多根滑道,每根滑道间用高200mm的篷布隔断隔开,隔断内装有防火、防老化、防腐蚀的高强度绳索。
作为优选,篷布滑道出口设置为大角度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本实用新型自动打开逃生滑道,大规模人员可通过滑道逃生到空旷地带,从而更好的保证人群在最短时间内逃离建筑物,减少人员伤亡,拯救生命。具体优点如下:控制装置内设有能自动检测地震纵向波的地震检测仪,当地震发生时自动检测并发出信号打开锁紧装置,横臂沿转轴旋转倒下,打开篷布滑道,大批人员沿滑道滑下而逃生。当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可按下设于专人控制的按钮打开锁紧装置,大批人员沿滑道滑下而逃生。
控制装置内设有专用蓄电池。当无市电时,蓄电池发挥作用,给控制装置供电,保证集团式逃生装置能正常运行。
锁紧装置上设有手动扳手,当既无市电,蓄电池又出问题时,可手动打开锁紧装置,大批人员沿滑道滑下而逃生。
篷布滑道按楼层层数分层设计,每层一组滑道,一组滑道可按要求分为2~10个滑道,滑道间用隔断隔开,保证了大批量的人员有序的从滑道上逃生而不发生拥挤踩踏现象。
控速设计:当横臂倒下时,钢丝绳带动钢丝卷筒转动,从而带动活塞前后运动,调节进出气阀门,控制进出气量,就可控制横臂倒下时的速度,使横臂倒下时运行平稳,减少冲击。
篷布滑道出口采用大角度喇叭口设计,使人在要滑到地面时已基本处于站立状态,同时篷布滑道出口低于横臂,离地面500mm~700mm处,人滑下时方便着地,可快速撤离而不发生次生灾害。
横臂防伤人设计:横臂倒下打开篷布滑道时,在钢丝拉绳和篷布内绳索的作用下,横臂保持水平,离地面2米高,即使下面有人也不会伤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紧预警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集团式逃生装置,包括立柱1、立柱分为左立柱101和右立柱102,左立柱101和右立柱102分别通过地基5竖直固定于多层建筑物30旁,左立柱101和右立柱102之间设置有竖支撑7,左立柱101与右立柱102间与每层楼的竖支撑7用螺栓连接,靠近立柱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横臂4,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横臂4固定在立柱1下端离地面2米高的位置处。作为优选,左、右立柱间101、102与每层楼的竖支撑7用螺栓连接,使立柱1和竖支撑7连成一个竖立的桁架结构。
横臂4分为左、右横臂,左、右横臂之间设置有与左、右立柱1的竖支撑7相对应的横支撑8,左、右横臂的一端通过转轴6与相对应的左、右立柱101、102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左、右横臂间与每层楼的横支撑8用抱箍螺栓连接,使横臂4和横支撑8连成一个水平的桁架结构。竖支撑7与相对应的横支撑8上间隔设置有多根竖直杆,每根竖直杆上安有绳索固定座;篷布滑道2的绳索一端固定在竖支撑7的竖直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横支撑8的竖直杆上;还包括左、右钢丝拉绳3,左、右钢丝拉绳3一端固定在相对应的左、右横臂4上,另一端固定在相对应的左、右立柱1上。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篷布滑道2采用军用三防柔性篷布制成。每层篷布滑道2上设置有相距600mm的多根滑道,每根滑道间用高200mm的篷布隔断隔开,隔断内装有防火、防老化、防腐蚀的高强度绳索。篷布滑道2出口设置为大角度喇叭口。
立柱1上部设置有可将横臂4锁定在竖直位置的锁紧装置9;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装置9为销轴锁紧装置,立柱1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抱箍13,锁紧装置抱箍13上连接有锁紧装置底座14,锁紧装置底座14上设置有牵引电磁铁15和手动扳手16;横臂4对应的位置通过锁紧抱箍18连接有与牵引电磁铁15对应的锁紧销轴17。
靠近立柱1底部的位置还设置有阻尼装置10和控制装置11。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所述阻尼装置10包括气缸21,气缸21固定在地基5上,气缸21上设置有阀门20,气缸21的活塞杆22通过铰链23与钢丝绳卷筒上的园盘25连接,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24一端固定在立柱顶层竖支撑7上,另一端通过立柱1的竖支撑7上的滑轮导向后,再经过横臂4最外层横支撑8上的滑轮导向回到立柱1的竖支撑7的滑轮上,再导向回到钢丝绳卷筒上。所述控制装置11内设置有地震检测仪和蓄电池。地震检测仪能自动检测地震纵向波,当地震发生时自动检测并发出信号打开锁紧装置9,横臂4沿转轴6旋转倒下,打开篷布滑道2。
所述篷布滑道2采用军用三防柔性篷布制成。每层篷布滑道2上设置有相距600mm的多根滑道,每根滑道间用高200mm的篷布隔断隔开,隔断内装有防火、防老化、防腐蚀的高强度绳索。篷布滑道2出口设置为大角度喇叭口。
使用方式如下:
平时本实用新型的横臂4收拢处于竖直的锁紧预警状态(如图3),由锁紧装置9锁紧。当地震发生时,控制装置11内的地震检测仪自动检测地震纵向波,并发出声光报警,发出指令信号打开锁紧装置9,横臂4在自重的作用下绕转轴6旋转倒下,当横臂4旋转到水平位置时,钢丝拉绳3和篷布绳索绷直拉着横臂4,使横臂4处于水平且离地面2米高,即使下面有人也不会伤到(如图1);同时各层篷布滑道2打开,滑道与水平面成45度角倾斜,各层人员在看到或听到声光报警后快速从各层滑道的各个滑道下滑而逃离到安全地带。在横臂4旋转倒下时,由于越倒越快,钢丝绳卷筒上的园盘25也越转越快,带动活塞22前后运动越来越快,气缸21内的气体来不及放出就给活塞22一个反作用力而起到阻尼的作用。调节阀门20的大小,可控制活塞22的速度,从而控制横臂4倒下的速度。阻尼装置10起到阻止横臂过快倒下的作用。
当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专人按下设于专人控制按钮(按钮可放在校长办公室或专人看管的专用场所),控制装置11发出声光报警并发出指令信号打开锁紧装置9,横臂4在自重的作用下绕转轴6旋转倒下,当横臂4旋转到水平位置时,钢丝拉绳3和篷布绳索绷直拉着横臂4,使横臂4处于水平且离地面2米高。同时各层篷布滑道2打开,滑道与水平面成45度角倾斜,各层人员在看到或听到声光报警后快速从各层滑道的各个滑道下滑而逃离到安全地带。
在既无市电,蓄电池又出问题时,离手动扳手16最近的人向下搬动手动扳手16打开锁紧装置9,横臂4在自重的作用下绕转轴6旋转倒下,当横臂4旋转到水平位置时,钢丝拉绳3和篷布绳索绷直拉着横臂4,使横臂4处于水平且离地面2米高。同时各层篷布滑道2打开,滑道与水平面成45度角倾斜,各层人员快速从各层滑道的各个滑道下滑而逃离到安全地带。

Claims (8)

1.一种集团式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立柱分为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置有竖支撑,靠近立柱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横臂,横臂分为左、右横臂,左、右横臂之间设置有与左、右立柱的竖支撑相对应的横支撑,左、右横臂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相对应的左、右立柱转动连接,竖支撑与相对应的横支撑上间隔设置有多根竖直杆,每根竖直杆上安有绳索固定座;篷布滑道的绳索一端固定在立柱的竖支撑的竖直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横臂的横支撑的竖直杆上;还包括左、右钢丝拉绳,左、右钢丝拉绳一端固定在相对应的左、右横臂上,另一端固定在相对应的左、右立柱上;立柱上部设置有可将横臂锁定在竖直位置的锁紧装置;靠近立柱底部的位置还设置有阻尼装置和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团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立柱与竖支撑用螺栓连接,使立柱和竖支撑连成一个竖立的桁架结构;左、右横臂间与横支撑通过抱箍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水平的桁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团式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包括气缸,气缸上设置有阀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铰链与钢丝绳卷筒上的园盘连接,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立柱顶层竖支撑上,另一端通过立柱的竖支撑上的滑轮导向后,再经过横臂最外层横支撑上的滑轮导向回到立柱的竖支撑的滑轮上,再导向回到钢丝绳卷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团式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内设置有地震检测仪和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团式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9) 为销轴锁紧装置,立柱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抱箍,锁紧装置抱箍上连接有锁紧装置底座,锁紧装置底座上设置有牵引电磁铁和手动扳手;横臂对应的位置通过锁紧抱箍座连接有与牵引电磁铁对应的锁紧销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团式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滑道采用军用三防柔性篷布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团式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篷布滑道上设置有相距600mm的多根滑道,每根滑道间用高200mm的篷布隔断隔开,隔断内装有防火、防老化、防腐蚀的高强度绳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团式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篷布滑道出口设置为大角度喇叭口。 
CN2010206332563U 2010-11-30 2010-11-30 集团式逃生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30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32563U CN201930419U (zh) 2010-11-30 2010-11-30 集团式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32563U CN201930419U (zh) 2010-11-30 2010-11-30 集团式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30419U true CN201930419U (zh) 2011-08-17

Family

ID=4444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3325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30419U (zh) 2010-11-30 2010-11-30 集团式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3041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5429A (zh) * 2017-05-05 2017-07-18 张龙武 高楼火灾及地震紧急撤离快速安全布管避难滑
CN109923391A (zh) * 2018-05-10 2019-06-21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泥石流模型的制造方法
CN110201322A (zh) * 2019-05-09 2019-09-06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板房逃生杆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5429A (zh) * 2017-05-05 2017-07-18 张龙武 高楼火灾及地震紧急撤离快速安全布管避难滑
CN106955429B (zh) * 2017-05-05 2022-03-25 张龙武 高楼火灾及地震紧急撤离快速安全布管避难装置
CN109923391A (zh) * 2018-05-10 2019-06-21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泥石流模型的制造方法
CN110201322A (zh) * 2019-05-09 2019-09-06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活动板房逃生杆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70032U (zh) 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CN101249300A (zh) 用于高层建筑的升降机逃生救生系统
CN102152310B (zh) 井下救灾机械手
CN203355155U (zh) 一种弹开式人体坠落救援网
CN101095971A (zh) 微电脑控制的可无线操控的火灾自救高速逃生机
CN113457032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室外逃生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CN104721975B (zh) 可伸缩箱式高层建筑逃生救援装置
CN201930419U (zh) 集团式逃生装置
CN102166390A (zh) 带逃生舱的高楼火灾安全逃生器
CN113250434B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型脚手架体系
CN102530682A (zh) 高层建筑火灾高速逃生疏散电梯系统
CN109248386A (zh) 一种高楼火灾救生装置
KR101976476B1 (ko) 화재 재난용 긴급탈출 승강장치
CN202699892U (zh) 多人逃生装置
CN106422091A (zh) 高楼顶救人灭火装置
BR102013033156B1 (pt) Conjunto de plataforma móvel dentro de uma estrutura cilíndrica
CN201486416U (zh) 逃生窗
CN205924737U (zh) 一种消防救援装置
CN106139430A (zh) 高楼逃生、救灾系统
US20130206505A1 (en) Tower rescue emergency module
CN106621082A (zh) 一种悬挂式地震快速逃生装置
CN104138640A (zh) 楼房上下楼道悬挂式地震快速逃生装置
CN106730430B (zh) 一种可拆卸的高层救援装置
CN104343251A (zh) 天空广场
CN106915699A (zh)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建筑工程用塔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Peng Yong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expiration of patent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