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26499U -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26499U
CN201926499U CN 201020532358 CN201020532358U CN201926499U CN 201926499 U CN201926499 U CN 201926499U CN 201020532358 CN201020532358 CN 201020532358 CN 201020532358 U CN201020532358 U CN 201020532358U CN 201926499 U CN201926499 U CN 201926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condutor
monitoring system
relative displacement
housing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205323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义
张喜泽
蔡丹宙
黄国飞
季世泽
韩云武
马瞻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s Cable Testing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Cab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Cabl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Cab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10205323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26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26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264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的检测仪器。现有技术存在仪器的重量、体积偏大,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分离安装,解决了重量、体积偏大等问题,减小了测量误差;至于它们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低噪声电缆来实现。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紧密地卡在架空导线上,减小了与振动信号频率相同的电源纹波,有效地防止了共振的发生,提高了测量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时监测大跨越高压输电线路风振的一种仪器,特别是监测架空导线在悬垂线夹、间隔棒、重型防振锤和消振措施出口处的相对振幅以及由此而导致架空导线弯曲动弯应变的一种实时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架空导线上的风振测量的基础理论由IEEE委员会在1965年给出,他们定义弯曲幅度这个物理量,用以反映架空导线因风振疲劳弯曲的大小程度。弯曲幅度被定义为距夹紧导线的某种夹具(如悬垂线夹)与导线的最后一个接触点(又称该夹具的出口处)89mm(或3.5英寸)之处对夹具出口处的相对位移的峰-峰值。
目前国内外许多电力部门所采用的PAVICA输电线路测振仪,主要由一个感知架空导线振动的传感器、数据储存系统和把这些器件安装到架空导线的固定线夹等器件所组成。测试人员把PAVICA测振仪安装到架空导线上之后,传感器会把感知到的振动信号自动地储存起来。检测结束后卸下测振仪,并从其中提取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从把测振仪安装到架空导线之上到再把它拆卸下来,一般大约要半个月时间。这也就是说,检测人员需要在15天之后,才能知道输电线路的风振情况,根本无法做到实时监测。而且PAVICA的体积比较大,也有相当的重量(连同线夹在一起,估计不会小于600g),把这些体积较大和重量不轻的测振仪安装在振动着的架空导线之上,会使架空导线的振动情况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就使得所测得的数据,不但是15天以前的,而且还偏离原有的振动状况。
专利号为ZL200520130572.8的振动监测装置通过测量架空导线上的两点(一点是在被卡具卡紧的地方,另一点则在与可转动小轮的接触之处)之间的相对振动的参数实现了对架空导线的实时监测。但它也存在不少缺陷:
首先,ZL200520130572.8所用的互感器(抽能结构)是与卡具是并排连接的,从它的附图3中看出,互感器与架空导线之间有相当的空隙(如果卡死,将严重影响架空导线原有的振动)。但这样也存在一个隐患,就是当架空导线振动时,它与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之间一定会有相对运动,这将使得由此而产生的直流供电电源产生很小的纹波,而这个纹波的频率与检测到的微风振动信号的频率是完全一致的。这就很可能发生共振,这正如在实验室用带有50赫兹纹波的稳压电源来研究50赫兹的电信号,经常会发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使得它的测量准确度大大降低。
其次,ZL200520130572.8的设计是把整个装置中的所有的部件(除了一个可转动的小轮),都集中载荷在由卡具所卡的这一小段架空导线之上,这将严重影响该点架空导线的振动,一般而论,过重的负载会使该点的振幅大大缩小,这个结果自然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
再次,ZL200520130572.8装置所采用的传感器的结构与传统的PAVICA输电线路测振仪的传感器相似,这种的传感器所产生的电信号较小,使得整个检测装置的信号噪声比也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噪比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分离安装,以达到提高测量准确度的目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设于导线上的相对位移传感器、与相对位移传感器相连的信号处理模块、将信号处理模块处理过的信号发射出去的通信模块以及给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从架空导线中吸取能量的电流互感器和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分离安装,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导线上需要检测振动之处,其他的器件安装于不影响导线振动之处,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紧卡在导线上,所述相对位移传感器与其他器件通过电连接传递信号。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设于导线上的相对位移传感器、与相对位移传感器相连的信号处理模块、将信号处理模块处理过的信号发射出去的通信模块以及给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从架空导线中吸取能量的电流互感器和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分离安装,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导线的振动检测段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则安装于导线的限位点附近,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紧卡在导线上,所述相对位移传感器与其他器件通过电连接传递信号。
导线的限位点包括如防振锤、悬锤线夹所处位置,这些位置对导线振动影响较小。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或是这些措施的任意组合:
对所述的系统,如果需要检测的是悬垂线夹出口处的振动,则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安装于线夹一侧的耐张档上,把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安装于线夹另一侧需要检测的直线档上,它们之间通过电连接传递信号。有悬垂线夹的阻隔,耐张档内负载重物,对直线档内的振动影响很小。
所述相对位移传感器包括一个固定于架空导线上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出电信号的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包括一根贯穿壳体内外的传动杠杆,该传动杠杆以与壳体的接触点为支点;位于壳体外的一段传动杠杆为长臂,具有与架空导线相接触的弯曲幅度信号输入端;位于壳体内的一段传动杠杆为短臂,具有一个输出端,该输出端直接压在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之上,并使它因受压力而输出电信号。弯曲幅度信号输入端到杠杆支点的距离远远大于弯曲幅度信号输出端到杠杆支点的距离。在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感受压力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之前,传动杠杆先将弯曲幅度信号输入端因架空导线振动而产生的压力信号放大后从弯曲幅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给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能有效增大其输出的电信号,提高信噪比。即便架空导线的振动较小,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还是能感受到振动并产生电信号。
所述的传动杠杆端部连接一个小圆柱体,作为弯曲幅度信号的输入端,该圆柱体的轴向与架空导线的轴互相垂直。小圆柱体具有一定的长度,当架空导线在振动时出现一定的横向位移时,弯曲幅度信号输入端也能保证与架空导线紧密接触,获得准确的信号。所述小圆柱体的长度大于架空导线中单股导线直径的2倍。
所述的弯曲幅度信号输入端到传动杠杆支点的距离为弯曲幅度信号输出端到传动杠杆支点的距离的5倍以上。
所述的传动杠杆呈L形,包括两个垂直相交的直条部,较长的直条部贯穿壳体内外并与的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接触,较短直条部的末端连接所述圆柱体。
所述的传动杠杆,其短臂与的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接触,其长臂的末端连接所述小圆柱体。
所述的弯曲幅度信号输入端到传动杠杆支点的水平距离远远大于弯曲幅度信号输出端到传动杠杆支点的水平距离。
所述的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为压电晶体或其它适当转换器件。压电晶体体积小、重量轻、能可靠地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所述的壳体通过线夹固定于架空导线之上,安装方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相对位移传感器以外的器件设置到不影响架空导线振动的区域提高了监测准确度,通过设置传动杠杆对架空导线的振动力进行预先放大,有效增大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由于机械力的放大不会引入电子噪声,因此就大大提高了信号噪声比,就有可能监测到更加微弱的风振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相对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相对位移传感器7、信号处理模块8、作为通信模块的超高频发射模块9依次连接,稳压电源11给信号处理模块8和超高频发射模块9供电。稳压电源11与电流互感器10相连接,
相对位移传感器7中(图3),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1固定在壳体4内,壳体4的侧壁开有贯穿口,传动杠杆2从该贯穿口穿过壳体,贯穿口也作为杠杆的支点C。
传动杠杆可制成L形,较长的直条部横穿壳体并紧贴在压电晶体1上,较短的直条部端头连接小圆柱体3,该圆柱体的轴向与架空导线的轴垂直,其长度至少为架空导线中单股导线直径的2倍。小圆柱体与架空导线的接触点A到支点C(B)的力臂远远大于传动杠杆对压电晶体的作用力中心点D到支点C的力臂。
壳体通过线夹5固定于架空导线上,线夹与架空导线的卡紧点B和小圆柱体与架空导线的接触点A即需要测量相对位移的两点。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杠杆也可根据情况制成其他形状,如曲形、折角形等。线夹5、压电晶体1和晶体的壳体4等三器件之间的机械连接完全是刚性的,传动杠杆2与小圆柱体3之间的连接、传动杠杆2与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1之间的连接也是刚性的。
监测时,一旦架空导线发生振动,A、B两点之间就有相对位移发生,振动力从A处被小圆柱体所感知,经过传动杠杆的放大,传递到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上,其受力之后就输出一个与力正相关的电信号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对该电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超高频发射模块发送。
本实用新型的各零部件在架空导线上是分散安装的(图2),把在测振点(即线段6)上的负载重量减轻到最低,只有一只仅有几十克重的相对位移传感器7与之相连接。其余的零部件都安装到对重量很不敏感的那些线段(如紧靠重型防震锤的旁边,悬垂线夹的另一端出口处等),这样就能尽量保持导线原有的振动状态,监测到尽量接近实际振动的各种参数,而不是已经大大改变了的振动参数。
以设在监测大跨越导线悬垂线夹出口处为例,如图2所示,把很轻很小的相对位移传感器7安装在悬垂线夹的出口处架空导线6的“直线档”内,把其余器件包括信号处理模块8、超高频发射模块9、稳压电源11、电流互感器10打包成组合12安装在悬垂线夹另一侧的架空导线14上,即所谓‘耐张档’的那一侧。有悬垂线夹13的阻隔,耐张档内负载重物,对直线档内的振动影响很小。
应当指出,本实施例仅列示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8)

1.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设于导线上的相对位移传感器、与相对位移传感器相连的信号处理模块、将信号处理模块处理过的信号发射出去的通信模块以及给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从架空导线中吸取能量的电流互感器和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分离安装,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导线的振动检测段上,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则安装于导线的限位点附近,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紧卡在导线上,所述相对位移传感器与其他器件通过电连接传递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位移传感器包括一个固定于架空导线上的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出电信号的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所述的相对位移传感器包括一根贯穿壳体内外的传动杠杆,该传动杠杆以与壳体的接触点为支点;位于壳体外的一段传动杠杆为长臂,具有与架空导线相接触的弯曲幅度信号输入端;位于壳体内的一段传动杠杆为短臂,具有一个输出端,该输出端直接压在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之上,并使它因受压力而输出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杠杆端部连接一个小圆柱体,作为弯曲幅度信号的输入端,该圆柱体的轴向与架空导线的轴互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圆柱体的长度大于架空导线中单股导线直径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杠杆呈L形,包括两个垂直相交的直条部,较长的直条部贯穿壳体内外并与的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接触,较短直条部的末端连接所述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幅度信号输入端到传动杠杆支点的距离为弯曲幅度信号输出端到传动杠杆支点的距离的5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电信号转换器件为压电晶体。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通过线夹固定于被监测的导线之上。 
CN 201020532358 2010-09-16 2010-09-16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6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532358 CN201926499U (zh) 2010-09-16 2010-09-16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532358 CN201926499U (zh) 2010-09-16 2010-09-16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26499U true CN201926499U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30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20532358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26499U (zh) 2010-09-16 2010-09-16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2649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8034A (zh) * 2014-09-15 2014-12-10 上海电缆研究所 基于角度法的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测量装置
CN105371944A (zh) * 2014-08-21 2016-03-02 上海电缆研究所 基于角度法的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6655061A (zh) * 2016-11-16 2017-05-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架空地线的智能耐张线夹
CN106803660A (zh) * 2015-11-26 2017-06-06 江苏天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悬垂线夹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1944A (zh) * 2014-08-21 2016-03-02 上海电缆研究所 基于角度法的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5371944B (zh) * 2014-08-21 2019-03-01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角度法的导线微风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4198034A (zh) * 2014-09-15 2014-12-10 上海电缆研究所 基于角度法的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测量装置
CN106803660A (zh) * 2015-11-26 2017-06-06 江苏天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悬垂线夹
CN106655061A (zh) * 2016-11-16 2017-05-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架空地线的智能耐张线夹
CN106655061B (zh) * 2016-11-16 2024-02-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架空地线的智能耐张线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26499U (zh) 架空导线风振实时监测系统
CN106124151B (zh) 特高压直流单柱复合支柱绝缘子抗震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1763312U (zh) 带有振动解卡功能的测井马笼头
CN105527015A (zh) 柔性结构共振频率可视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6177487U (zh) 一种绕组受力可调的试验变压器
CN102419150A (zh) 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6595842A (zh) 一种基于外部传感器的发电机振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864705Y (zh) 利用扫频电源激振检测变压器绕组状态的装置
CN108680780A (zh) 一种泄漏电流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1995209B (zh) 架空导线弯曲幅度传感器
RU10068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гололедной и ветровой нагрузок на воздушных линиях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CN201868855U (zh) 转子接地保护装置
CN202382848U (zh) 一种便携式振动信号分析仪
CN104034500B (zh) 防振锤功能测试系统装置
CN107907249A (zh) 一种磁通量传感器航插接口防护装置
CN204287402U (zh) 一种架空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传感器
CN107843929B (zh) 一种用于声波测井中的隔声结构
CN103968936B (zh) 基于差分微变电容式杆塔振动监测装置
CN202209961U (zh) 温度、振动无线监测装置
CN107560723A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和铁芯振动检测装置
KR100355050B1 (ko) 디지털 엔코딩을 이용한 음향방출 검출장치
CN104569761A (zh) 一种架空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传感器
CN201569530U (zh) 一种桥梁拉杆拉力测量装置
CN220063052U (zh) 一种基于北斗信号的导线舞动传感器
CN202361947U (zh) 一种高智能表面应变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3

Address after: 200444, room 558, 101 Lian Shan Road,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s Cable Testing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093 Shanghai military road, Yangpu District, No. 10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Electric Cable Research Institute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