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18741U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18741U
CN201918741U CN2010206973702U CN201020697370U CN201918741U CN 201918741 U CN201918741 U CN 201918741U CN 2010206973702 U CN2010206973702 U CN 2010206973702U CN 201020697370 U CN201020697370 U CN 201020697370U CN 201918741 U CN201918741 U CN 201918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on system
alternating
photovoltaic
module
solar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973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宇浩
凌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罗宇浩
凌志敏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罗宇浩, 凌志敏 filed Critical 罗宇浩
Priority to CN2010206973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18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18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187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交流光伏组件和夹持固定所述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形成空腔,其中容纳有与各个交流光伏组件相对应的逆变器,所述交流光伏组件、组件框架和逆变器构成交流光伏模块,所述多个交流光伏模块连接成彼此并联的多个模块分串,其中每一个模块分串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交流光伏模块,所述各个模块分串分别与电网相连接,将交流电力并网输出。本实用新型消除所有直流的部件,系统的安装只需要电工熟悉交流端的连接、断开和布线。由于电力、通信等部件完全包含在交流光伏模块内,使得设计者、安装者以及工程监督者的工作都大大简化,提高了系统的安装速度。

Description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般至少包括:光伏组件,用于产生直流电;组件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组件接口,用于从光伏组件接收直流电;导线;交流接口,用于从其它模块接收交流电或者连接到交流电网;通信线路,用于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等。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拥有中心逆变器109的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多个光伏组件101串联连接组成分串102,多个分串102彼此并联组成阵列103。每个分串102通过直流导线104依次接入分串阻挡二极管105、保险丝106以及直流开关107,其中分串阻挡二极管105、保险丝106以及直流开关107这些部分通常位于直流组合器108中。然后直流开关107连接到逆变器109,逆变器109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然后通过交流导线110接入交流配电箱111,再并入电网112输出。
图2为现有技术中拥有分串逆变器203的另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2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图1所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00相似,只是每个分串201分别依次接入一个直流开关202和一个逆变器203。然后分串逆变器203再接入交流配电箱204并入电网212输出。
可见,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光伏组件串联或并联组成阵列。对于多个光伏组件的系统,组件通过导线连接。这些导线需要适当的尺寸,并且能承受天气的影响。数量繁多的直流部件,包括导线、保险丝、阻挡二极管、以及图中未示出的连线盒和联结等大大影响了系统的安装速度,使得设计者、安装者以及工程监督者的工作变得十分复杂。另外,如果这些部件位于光伏组件的表面,也会遮挡太阳能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减少系统的构成部件数目,方便系统的安装过程,简化了系统设计者、安装者以及工程监督者的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交流光伏组件和夹持固定所述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形成空腔,其中容纳有与各个交流光伏组件相对应的逆变器,所述交流光伏组件、组件框架和逆变器构成交流光伏模块,所述多个交流光伏模块连接成彼此并联的多个模块分串,其中每一个模块分串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交流光伏模块,所述各个模块分串分别与电网相连接,将交流电力并网输出。
可选地,所述多个交流光伏模块使用螺钉、螺栓和/或螺帽连接起来,组成建筑物的幕墙或者窗户。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建筑支架,其位于所述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且位于其中所容纳的逆变器上方,与所述建筑物固定。
可选地,所述容纳各个逆变器的空腔具有可拆卸的盖板,将逆变器封盖住。
可选地,安装有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物的窗户能够向外倾斜推出,增大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可选地,所述交流光伏组件为多晶硅、单晶硅、晶硅薄膜、非晶薄膜、碲化镉薄膜、铜铟镓硫薄膜或者聚光组件。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连线、通信电路和/或保护电路都设置于所述交流光伏模块的背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形成空腔,以容纳与所述各个交流光伏组件相对应的逆变器,然后将多个交流光伏模块连接成彼此并联的多个模块分串,从而可以消除所有直流的部件,包括连线、保险丝、阻挡二极管、连线盒以及联结等,系统的安装只需要电工熟悉交流端的连接、断开和布线。由于电力、通信等部件完全包含在交流光伏模块内,使得设计者、安装者以及工程监督者的工作都大大简化,提高了系统的安装速度。另外,由于所有直流的部件已经消除,所以不会因位于光伏组件的表面而遮挡太阳能的吸收,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拥有中心逆变器的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拥有分串逆变器的另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交流光伏模块的横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多个交流光伏模块组成建筑物的幕墙或者窗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包括建筑支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将安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物的窗户向外倾斜推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300可以包括多个交流光伏模块301。同时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个交流光伏模块的横截面图。如图所示,每个交流光伏模块301都可以包括一个交流光伏组件3011和夹持固定交流光伏组件3011的组件框架3012,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3011的组件框架3012之间形成空腔3013,其中容纳有与各个交流光伏组件3011相对应的逆变器3014。交流光伏组件3011、组件框架3012和逆变器3014构成交流光伏模块301,多个交流光伏模块301连接成彼此并联的多个模块分串309,形成模块阵列302。其中每一个模块分串309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交流光伏模块301,各个模块分串309分别通过交流连线303连接交流配电箱304,然后与电网305相连接,将交流电力并网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组件框架3012作为建筑的结构材料,同时需要包容所有的电力部件,还要优化交流光伏组件3011的入射光。逆变器3014装在组件框架3012中,将从交流光伏组件3011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同时提供并网的各种要求,包括反孤岛保护、过电流保护或过电压保护等。它还可以提供通信功能,收集系统的数据以分析系统的性能和监控系统的好坏。逆变器3014通过交流主线与电网305并联。交流主线和逆变器3014的连接可以是多种方法,如交流电缆接口、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交流光伏组件3011可以以多种方法固定在背后的组件框架3012上,如建筑密封玻璃或背面点固定等。这时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将逆变器3014、导线或接口等包容在背面的组件框架3012中,制成交流光伏模块301。
在本实施例中,逆变器3014可以采用两个交流导线,同时连接在端字排上。在有组件阵列的系统中,一端作为输入,另一端作为输出。在阵列的所有终端,可以将导线的接口覆盖。逆变器3014也采用一个交流导线,作为输出,多个逆变器3014的输出连接到一根交流主电缆后,连接到交流配电箱304。在放置逆变器3014的地方,背面和侧面的组件框架3012有开口,逆变器3014的一半从侧面伸出一个组件框架3012,由逆变器3014对应的另一边的组件框架3012设置的开口容纳。逆变器3014可以使用螺钉、夹具或其他方法固定在组件框架3012上。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多个交流光伏模块组成建筑物的幕墙或者窗户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多个交流光伏模块301可以使用螺钉、螺栓和/或螺帽连接起来,通过简单的拼装方式组成建筑物的幕墙或者窗户。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包括建筑支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300还可以包括建筑支架306,其位于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301、301’的组件框架3012、3012’之间且位于其中所容纳的逆变器3014上方,与建筑物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各个逆变器3014的空腔3013具有可平滑地拆卸和打开的盖板3015,将逆变器3014封盖住或暴露出,完成组件框架3012的容纳逆变器3014的全部空腔301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将安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物的窗户向外倾斜推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将盖板3015移除之后,安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300的建筑物的窗户能够向外倾斜推出,让每个交流光伏组件301能够尽可能多地接收太阳光,以增大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交流光伏组件301可以为多晶硅、单晶硅、晶硅薄膜、非晶薄膜、碲化镉薄膜、铜铟镓硫薄膜或者聚光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上述结构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300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连线、通信电路和/或保护电路都可以设置于交流光伏模块301的背面,不会遮挡太阳能的吸收和影响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形成空腔,以容纳与所述各个交流光伏组件相对应的逆变器,然后将多个交流光伏模块连接成彼此并联的多个模块分串,从而可以消除所有直流的部件,包括连线、保险丝、阻挡二极管、连线盒以及联结等,系统的安装只需要电工熟悉交流端的连接、断开和布线。由于电力、通信等部件完全包含在交流光伏模块内,使得设计者、安装者以及工程监督者的工作都大大简化,提高了系统的安装速度。另外,由于所有直流的部件已经消除,所以不会因位于光伏组件的表面而遮挡太阳能的吸收,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交流光伏组件和夹持固定所述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形成空腔,其中容纳有与各个交流光伏组件相对应的逆变器,所述交流光伏组件、组件框架和逆变器构成交流光伏模块,所述多个交流光伏模块连接成彼此并联的多个模块分串,其中每一个模块分串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交流光伏模块,所述各个模块分串分别与电网相连接,将交流电力并网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交流光伏模块使用螺钉、螺栓和/或螺帽连接起来,组成建筑物的幕墙或者窗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建筑支架,其位于所述相邻的不同交流光伏组件的组件框架之间且位于其中所容纳的逆变器上方,与所述建筑物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各个逆变器的空腔具有可拆卸的盖板,将逆变器封盖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物的窗户能够向外倾斜推出,增大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光伏组件为多晶硅、单晶硅、晶硅薄膜、非晶薄膜、碲化镉薄膜、铜铟镓硫薄膜或者聚光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连线、通信电路和/或保护电路都设置于所述交流光伏模块的背面。
CN2010206973702U 2010-12-31 2010-12-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8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73702U CN201918741U (zh) 2010-12-31 2010-12-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973702U CN201918741U (zh) 2010-12-31 2010-12-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18741U true CN201918741U (zh) 2011-08-03

Family

ID=4441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97370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18741U (zh) 2010-12-31 2010-12-3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187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255A (zh) * 2012-12-21 2013-03-27 赵磊 住宅建筑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1255A (zh) * 2012-12-21 2013-03-27 赵磊 住宅建筑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CN103001255B (zh) * 2012-12-21 2014-10-08 赵磊 住宅建筑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3280B (zh) 串联式光伏方阵
CN101902051A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高效能量转换装置,阵列及应用方法
CN205646843U (zh) 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逆变器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CN105680476A (zh) 一种直流升压集中逆变光伏发电系统
CN104980103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3984341U (zh) 一种光伏防雷直流汇流箱
CN203339989U (zh) 汇流箱和电力系统
KR101505186B1 (ko) 태양 전지 모듈
CN201918741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05304269U (zh)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的直流升压系统
CN204948022U (zh) 一种光伏汇流箱和光伏电站
CN105356617A (zh) 一种物联网太阳能光伏组件控制器
GB2564123A (en) Multi-purpose off-grid PV module design
CN201518464U (zh) 新型光伏发电系统汇流箱
CN202550291U (zh) 一种接触器模块与光伏并网逆变装置
WO2019107891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photovoltaic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20228274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10744761U (zh) 一种建筑用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14591315U (zh) 一种串并联结构的光伏组串
CN205160097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5039775U (zh) 太阳能电池阵列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监测装置
KR101737970B1 (ko) 하이브리드 수배전반
CN203188411U (zh) 一种光伏幕墙集电系统
TWI443927B (zh) 具相位切換裝置之線材系統
CN204190667U (zh) 一种集中逆变变压模式光伏发电成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NG ZHIMIN

Effective date: 20150730

Owner name: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UO YUHAO

Effective date: 201507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30

Address after: 314050, No. 1 Asia Pacific Road, Nanhu District, Zhejiang, Jiaxing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50, No. 1 Asia Pacific Road, Nanhu District, Zhejiang, Jiaxing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Patentee before: Luo Yuhao

Patentee before: Ling Zhimi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 / F, building 1, No. 1, Asia Pacific Road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50, No. 1 Asia Pacific Road, Nanhu District, Zhejiang, Jiaxing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Yune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