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10041U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1U
CN201910041U CN2011200012547U CN201120001254U CN201910041U CN 201910041 U CN201910041 U CN 201910041U CN 2011200012547 U CN2011200012547 U CN 2011200012547U CN 201120001254 U CN201120001254 U CN 201120001254U CN 201910041 U CN201910041 U CN 201910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anel
elastic band
panel body
framework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012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明传
黄建民
蔡侑珊
黄俊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anshida LCD Co Ltd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nshida LCD Co Ltd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nshida LCD Co Ltd,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nshida LC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012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10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10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100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其由一触控面板本体以及至少一弹力带构成,该触控面板本体具有相对的一触控面及一背面,该弹力带是具有弹性伸缩特性的带体,该弹力带设置于该触控面板本体的背面,利用该弹力带的弹性,可将该触控面板本体快速套设于电脑荧幕上,使一般电脑荧幕附加有触控功能,且可快速拆卸该触控面板本体,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便于携带,且不破坏电脑或荧幕结构。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便于携带,且不破坏电脑或荧幕结构的可携式触控面板,可安装于一般电脑荧幕,使电脑荧幕具有触控功能,尤适于笔记型电脑荧幕。
背景技术
目前无配备触控功能的电脑装置,是无法享受许多新设计的触控软件所带来的操作便利性,而且也无法通过简单的方式增加触控功能。使用者如果有触控需求,则必须购买附有触控功能的新电脑,不但需多负担费用也导致既有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可见一种外挂式触控装置,其采用魔鬼毡、挂钩或螺栓等结合装置,将触控装置附设于电脑荧幕上,但是采用魔鬼毡的方式既不易紧固且需背胶粘贴于荧幕背面而破坏美观,而采用挂钩方式悬挂于荧幕上,则容易晃动且不易使用,外形也不美观,而使用螺丝锁固方式则因固定结构过大而不变于携带,且会破坏荧幕壳体,再者,部份外挂式触控装置由于结构外露,容易造成使用者受伤,而外接式的控制电路也容易受水气等环境因素而损坏。
针对现有专利而言,例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510632「外挂触控式护目镜」、公告M379803「外挂式触控面板」、公告M375933「外挂式的触控输入装置」、公告M306696「具无线传输功能的外挂式触控面板」,均提出外挂式触控面板结构,而所述现有专利即采用魔鬼毡、挂钩或螺栓等结合装置,因此存在上述缺点。
据此可知,如何能有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便于携带,且不破坏荧幕结构的可携式触控面板,可安装于一般电脑荧幕,使电脑荧幕具有触控功能,尤适于笔记型电脑荧幕,是相关技术领域人士急需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便于携带,且不破坏电脑或荧幕结构,可安装于一般电脑荧幕,使电脑荧幕具有触控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含:
一触控面板本体,其具有相对的一触控面及一背面;以及
至少一弹力带,其是具有弹性伸缩特性的带体,该弹力带设置于该触控面板本体的背面。
实施时,该弹力带为硅胶弹力带。
实施时,该触控面板本体设置于一框架内。
实施时,该弹力带具有相对两端,该弹力带的相对两端设置于该框架的相对两侧。
实施时,该框架呈矩形,该框架具有相对的一左侧边及一右侧边,该弹力带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该框架的该左侧边及该右侧边。
实施时,该框架内设有控制电路。
实施时,该触控面板本体具有一插孔,该插孔提供插设一传输线,该触控面板本体通过该传输线电气连接一电脑主机。
实施时,该传输线为USB连接线或RS232或PS2连接线。
实施时,该触控面板本体具有一无线传输接收器,该无线传输接收器用以输出或接收数据,该触控面板本体通过该无线传输器与一电脑主机的无线传输接收器构成电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是由一触控面板本体以及至少一弹力带构成,该触控面板本体具有相对的一触控面及一背面,该触控面提供触控功能,该弹力带是具有弹性伸缩特性的带体,该弹力带设置于该触控面板本体的背面,利用该弹力带的弹性,可将该触控面板本体快速套设于电脑荧幕上,使一般电脑荧幕附加有触控功能,且可快速拆卸该触控面板本体。
为使贵审查员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电脑荧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电脑荧幕且进行触控功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触控面板;11-触控面板本体;111-触控面;112-背面;
113-框架;1131-右侧边;1132-左侧边;1133-插孔;12-弹力带;121、122-弹力带相对两端;20-传输线;30-笔记型电脑;31-主机;32-荧幕;40a、40b-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随附的图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图式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贵审查委员了解,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图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10,其由一触控面板本体11以及一弹力带12构成,该触控面板本体11具有相对的一触控面111及一背面112,该触控面111为可供使用者操作触控的一面,该触控面板本体11设置于一框架113内,该框架113为一矩形框架,该框架113具有相对的一右侧边1131及一左侧边1132,于该框架113设有一插孔1133,该插孔1133用插接一传输线20(请参阅图3所示),该传输线20可为USB连接线或RS232或PS2连接线,该插孔1133的形式依据所使用的传输线20种类而设计,该框架113设计具有内部容置空间,于该框架113的内部容置空间可设置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该控制电路电气连接该插孔1133以及该触控面板本体11,以提供电气控制作用。
该弹力带12为一具有弹性伸缩特性的带体,其材质不限,例如可采用弹性佳且不易松弛变形的硅胶弹力带,该弹力带12具有相对的两端121、122,该弹力带12的相对两端121、122分别连接于该框架113的该右侧边1131及该左侧边1132的背面,图示该弹力带12呈释放状态,该弹力带12呈释放状态时,该弹力带12贴靠于该触控面板本体11的背面112,由于该弹力带12具有弹性伸缩特性,当该弹力带12被拉离该触控面板本体11的背面112时,如图2虚线所示,该弹力带12呈拉伸状态且该弹力带12与该触控面板本体11的背面112之间可形成一空间,而当拉扯该弹力带12的外力消失时,该弹力带12弹性回复,而可恢复贴靠于该触控面板本体11背面112的状态,亦即是放松状态。
请参阅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10设置于一笔记型电脑30,该笔记型电脑30具有一主机31以及一荧幕32,于该主机设有一插孔311,使用者其中一手部40a抓持于该框架113的左侧边1132,该触控面板本体11的触控面111与该荧幕32朝同一方向,使用者另外一手部40b拉伸该弹力带12,将该触控面板10由该荧幕32顶端套入,使该荧幕32通过该弹力带12与该触控面板本体11之间所形成空间,待该触控面111与该荧幕32的视区相互对应之后,将该弹力带12释放,即可使该触控面板本体11贴靠于该荧幕32,该弹力带12则束紧于该荧幕32的背面,再将传输线20的两端分别插接于该框架113的插孔1133以及该主机31的插孔311,使该触控面板10与该笔记型电脑30构成电气连接,如图4所示,使用者可触控操作该触控面板本体11,而操作产生的信号可通过该传输线20传送至该主机31进行处理,同理,该笔记型电脑30可以一般桌上型电脑替代之,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携式触控面板除了可以传输线进行有线传输之外,亦可于触控面板与电脑主机分别设置一可相互传输信号的无线传输接收器(例如无线蓝牙),使该触控面板本体通过该无线传输接收器与电脑主机的无线传输接收器构成电气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面板,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单、便于携带,且不破坏电脑或荧幕结构,可安装于一般电脑荧幕,使电脑荧幕具有触控功能,可解决目前无配备触控功能的电脑无法使用触控软件的问题,对于触控面板制造业者而言,只要于触控面板本体加设一具有弹力带的框架,并于框架内设置所需控制电路即可。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谨请贵审查委员明鉴,并祈惠准,是所至祷。

Claims (9)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触控面板本体,其具有相对的一触控面及一背面;以及
至少一弹力带,其是具有弹性伸缩特性的带体,该弹力带设置于该触控面板本体的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弹力带为硅胶弹力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本体设置于一框架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弹力带具有相对两端,该弹力带的相对两端设置于该框架的相对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呈矩形,该框架具有相对的一左侧边及一右侧边,该弹力带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该框架的该左侧边及该右侧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框架内设有控制电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本体具有一插孔,该插孔提供插设一传输线,该触控面板本体通过该传输线电气连接一电脑主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为USB连接线或RS232或PS2连接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本体具有一无线传输接收器,该无线传输接收器用以输出或接收数据,该触控面板本体通过该无线传输器与一电脑主机的无线传输接收器构成电气连接。
CN2011200012547U 2011-01-05 2011-01-05 触控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10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12547U CN201910041U (zh) 2011-01-05 2011-01-05 触控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012547U CN201910041U (zh) 2011-01-05 2011-01-05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10041U true CN201910041U (zh) 2011-07-27

Family

ID=4430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0125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10041U (zh) 2011-01-05 2011-01-05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100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4156A (zh) * 2015-08-24 2017-03-08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部分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4156A (zh) * 2015-08-24 2017-03-08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部分触控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7686A (zh)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CN203377892U (zh) 一种安全认证装置
CN103721415A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3178853U (zh) 笔记本电脑
CN201910041U (zh) 触控面板
CN201667480U (zh) 双信号电缆线
CN201732552U (zh) 一种可外接手机的平面显示器
CN102279645A (zh) 一机多用户系统
CN10542590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634809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3720712U (zh) 具有无线传输的视频装置
CN207337353U (zh) 一种带多种接口及充电功能的计算机键盘
CN203634806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8538020U (zh) 基于Type-C接口的扩展坞
CN201707631U (zh) 带有电源供应器的电脑机壳装置及电脑电源供应装置
CN108255320A (zh) 一种线接头防断裂型鼠标
CN203287898U (zh) 一种具有认证和升级功能的新型usb数据线
CN203909672U (zh) 一种前置端口的触控一体机
CN203634807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3634808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9690905U (zh) 一种稳定型计算机用usb接口
CN203102079U (zh) 笔记本电脑和键盘
CN203133665U (zh) 一种带有摄像头和麦克风及多种外设的触摸屏一体机
CN208314728U (zh) 一种具有Type-C扩展功能的键盘
CN208384560U (zh) 一种将手机转换为微型台式电脑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