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04838U - 智能遥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遥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904838U
CN201904838U CN201020263430XU CN201020263430U CN201904838U CN 201904838 U CN201904838 U CN 201904838U CN 201020263430X U CN201020263430X U CN 201020263430XU CN 201020263430 U CN201020263430 U CN 201020263430U CN 201904838 U CN201904838 U CN 201904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remote control
control device
intelligent remot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634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永健
宁永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634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904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904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9048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智能遥控装置属于电子领域,它由一部座机电话机与一台通讯手机共同组成,它从电话座机的喇叭的接线桩头引出了一组信号线,从通讯手机或手机的支撑架引出了另一组信号线,两组信号线共同引入了控制板线路中,本实用新型与发明者已有的成果配合后,能可靠地把呼叫家中的电话信号转换为开门的遥控电信号。与同类产品相比,一是能自动识别是通讯与开门信号,二是密码位数比现有产品可以提高5至7个数量级,三是不会向外发出电话开门的语音诱导信号,四是可以方便地更改密码内容,五是可实现一机多用,六是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电话开门的防盗门品种进一步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智能遥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属于机电一体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市面上的防盗门产品大量是手动开门的品种,开门方法“原始”落后。
近来,虽然逐渐开始出现了用电话开门的新品种,对防盗门开门的自动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因为这类发明与产品的原理大致如下:由用户通过电话网呼叫用户家中的座机电话,即是首先呼叫家中座机的号码,在本文中称为开门的第一次密码,在第一次呼叫接通后,且有座机产生自动摘机行为后,经过语音提示,继续拨通开门所需的二次密码,然后发出开门的指令。
由于是这样的原理所以产生了以下缺点;第一,用电话作钥匙开门时,使用不方便,因为第一次密码开通后,也即是座机开通后,不能挂机,否则不能拨二次密码,所以二次密码的拨出只能靠人为的记忆,一个一个地拨按键,而不可能采用手机的贮存记忆拨,否则会造成拨通座机的关机。第二、严重的问题是密级度很有限,这和家庭所需的保安密级十分不符,原因其一是在庞大的电话网络中,谁都可能通过任何一部通信器材(任何一部手机或座机)拨通用户家中的座机号码即第一密码,而且这种号码很容易为作案者获得,也容易被“野电话”误接通,其二是现代产品所需的开门的二次开门密码因多种因素,密码位数不可能做得很高,通常为4位,高一点的为6位,容易破译,其三是破译的时候作案者可以不受地区与时间的限制。进一步为作案者创造了条件。其四是一次密码不可能随意更改因为这是电信局给的固有的座机号码,不能任意更改便进一步降低了密级。
由于有上述的原因,目前已有的用电话开门的防盗门品种需要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进化防盗门的性能,为克服现有电话开门产品存在密级低及使用不方便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任务与目的是:研制一种高密级的网络遥控开门装置,与发明者已申请授权的专利配合后,产生的效果是当利用通讯网络的方法传递遥控开门信号时,不仅可以获得高密级的开门信号,同时可以产生方便的操作方法,从而可以极大地丰富电话遥控防盗门开门的品种。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有以下几点:
1、智能遥控装置由两部份通讯器件共同组成,第一部份是电话座机制成,第二部份是手机制成:
其中第一部分的特征是:在座机的喇叭两接线桩头上,焊上两根导线,作为第一部分座机的输出线;
其中第二部分的特征是:
(1)、由手机、手机座架、压电陶瓷片三部分共同组成;压电陶瓷片放在手机座架上,位于手机放入后能接触到的地方,将手机放置入手机座架中,用两根导线焊在陶瓷片的两极上,作为A组信号引出线;
(2)、拆开手机,用两根导线连接在手机发声器两端桩头上,作为B组信号引出线;
A与B两组引出线共同组成了第二部分的输出线;
最后用座机与手机两部分的输出线共同组成了智能遥控装置的对外输出线。
2、第一部分的电话座机是有线通讯的电话座机。
3、第一部分的电话座机是无线通讯的电话座机。
4、将压电陶瓷片粘贴在手机座底部位置,且是在手机放入后接触最多的地方。
5、压电陶瓷片与手机的座架的连接方式是粘接。
其意义与有关解释如下;
1、当需要电话开门时,第一部份座机一定会输出振铃信号,这种信号会成为开门信号的一种必要前提,但不是充要条件,也即是还必需要另一种条件。只有当第二部份手机的振铃响后才可能成为充要条件。这两种输出引入到了发明者已有的所研制的控制线路中时,可以再次进行精准的识别确定,最后发出开门指令,但必要前提是只有当两种信号同时产生时,才可能发出真正开门的信号指令。
2、从手机中引出信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引出法,一种用振动转换法。
直接引出法;从手机的发声器中两端桩头上直接引出呼叫的电信号的输出线。
振动转换法:该法是一种创新的方案,方法是用压电陶瓷片在受到振动时能产生电信号的原理,将手机收到呼叫振动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向外输出。这种方法的实施更美观,更具有可操作性。其具体方法是,由手机,手机座架,压电陶瓷片,三部分共同组成。将压电陶瓷片粘贴在手机座架的底部上,用两根导线焊在压电陶瓷片的两极上,作为引出信号的输出线。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座架上。当手机收到呼叫信号后,发生振动,该能量传递给压电陶瓷片。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向外输出。
在发明方案第1条中,之所以手机用两种方式同时取出两组输出线共同作为第二部份的输出,主要是可获得最大程度的可靠性,主要是以减少手机精小改造后可能产生的失误。但在实际中,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第二部份手机的输出。
3、这里应说明的是第一部份可以选择有线传递通讯信号的座机,也可以选择无线传递通讯信号的座机,两种选择均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均有不同的突出优点,如选择无线传递通讯信号的座机,具有号码位数多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密级位数,如选择有线传递通讯信号的座机,可以彻底杜绝手机存在的短信干扰信号。
4、本发明的创新后与现有产品在开门方式的原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两部话机形成与门性质的输出,所以不需要呼叫的话机有摘机的行为,因而呼叫者在呼通第一部分话机后,可以挂机又呼第二部话机,其结果是大大提升了开门的密级,同时可以用手机贮存话机号码的方法呼叫。
本发明实施后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一、密级很高
其一是,因为真正开门必需要座机、手机信号同时存在时,才可能产生真正的开门信号,这是很难的。如果先拔通座机,再拔通手机,认定座机的号码为第一次密码,手机号码为第二次开门的密码,而现在电话开门的产品,第二次开门密码通常为4位,(高的可为6位)而手机的号码通常为11位,所以本发明可以提高5至7个数量级。密级将产生重大突破。
其二是,手机号码自己可以方便的变换,进一步提高了密级。
其三是,现有产品在开通第一次座机后,会产生语音的提示,告诉你再拨第二次密码,这种语音提示也为作案者提供了方便,成为了一种诱导作案的信号,告诉你可以用二次号码开话开门,作案集团可以方便地不受地点与时间限制,在它处用座机或手机破解二次密码作案,又加之现有产品二次密码位数少,很容易破解,使现有产品的缺点则更加突现。而本发明则不可能产生类似情况。
二、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是,室外开门者用随身的手机操作,首先用随身的手机拨通室内座机形成一种开门信号,然后再继续用随身手机继续拨通室内的手机产生第二种信号,由于家中的电话不需要产生摘机行为,而这两种信号,均是独立的,故可以将这两种信号事先贮存于手机内,先后用贮存于手机的信号操作,所以十分方便。
而现在产品是在拨通座机信号后,随身呼叫的手机不能挂机,而必需继续拨第二次密码信号,所以第二次信号不能重新采用手机所贮存的信号操作。
三、费用低
也因为在呼叫开门信号时,不产生摘机行为,不发生费用。
四、用户可以从家中电话机的振铃方式的不同,可以分辨出是开门信号
用户在使用时,可以规定一些内部规则,如在叫开门时呼时声可以为短信号,如只有一二声也,而且是响后紧跟着的是另一话机振铃,因而可以较清地分清是通讯类,还是开门类电话。
4、可靠,可操作性很强,室内的座机与手机的呼叫信号很强,作为信号源十分可靠。
5、实施方便,很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图1、图2、共同描述了本发明实施的一种实例主体部分:
图1、描述了本发明的方框图。
其中1是座机取出的信号,2是手机取出的信号,3是发明者已有的成果,所研制的识别线路,它可以进一步进行精准的再识别,但它告诉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座机与手机输出的两种信号时,3才能输出开门的信号指令。
图2、描述了用振动转换法从手机取出信号的方法。
其中,4、压电陶瓷片,5、手机,6、手机座架。
其原理是,当手机收到呼叫信号时,会发出振动效果,由于手机和手机架底部的压电陶瓷片相接触,压电陶瓷片因振动信号的存在而会产生电信号输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描述了本发明实施的一种实例:
一、第一部份具体实施方式
(一)选择一部电话座机。
(1)、电话座机选择无线电传递通讯的座机,这种选择的优点是号码可以获得更多的位数,进一步提高密级,因为这种座机的号码位数通常为11位,比有线电传输出通信的座机位数多3位。
(2)、电话座机也可以选择有线电传递通讯的座机,这种选择的最大优点可以彻底杜绝短信的干扰信号。其原因是它不可能收到短信。
(二)从座机中引出振铃信号。
在拆开座机,用两根导线分别焊接在该机的喇叭的两个桩头上,将这两根导线从座机中引出,成为第一部分的信号输出线。
(三)、从手机中引出输出线。
二、第二部份的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一、由两组输出线共同作为第二部分输出。
(1)、由手机,手机座架,压电陶瓷片,三部分组成;压电陶瓷片放在手机座架上,在手机放入后能接触到的地方,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座架上,用两根导线焊在压电陶瓷片的两极上,作为一组信号的输出线;
(2)、拆开手机,用两根导线连接在手机发声器两端桩头上,最后把两根导线作为另一组信号输出线;
手机用两种方式同时取出两组输出线共同作为第二部分的输出,主要是可获得最大程度的可靠性,以减少手机精小易产生的失误。
方法二、只用手机收到呼叫后能发出振动效果的原理取出一组信号作为输出。
该实例由手机,手机座架,压电陶瓷片,三部分组成。
将压电陶瓷片放在手机座架的底座面上,用两根导线焊在压电陶瓷片的两极上,作为信号的引出线。压电陶瓷片最好放在手机座架的底部,是放入手机后接触到最多的地方。压电陶瓷片与手机座架连接的方法最好采用粘接的方法。最后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座架上。
方法三、直接从手机中振铃桩头取出一组信号作为输出。
1、拆开手机外壳。
2、在手机发声器材的接线桩头上连接导线作信号线输出。
3、把信号输出线引出手机壳外,最后盖好手机盖。
三、最后组成具体实施方式
将座机中引出的振铃信号输出线与手机中引出的信号输出线,共同作为本发明的信号线输出,它最后引入到有关的电子线路中,再次进行精准的识别,最后输出开门的信号指令。
实例装成后,用户在使用时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呼叫的开门信号的呼叫方式,如是先开第一部份座机,后拨手机;还是是先开第二部份手机,后拨通座机机;呼叫的长短声等等,以进一步分清是通讯电话还是开门信号电话。

Claims (5)

1.智能遥控装置由两部份通讯器件共同组成,其特征是第一部份是电话座机制成,第二部份是手机制成:
其中第一部份的特征是:在座机的喇叭两接线桩头上,焊上两根导线,作为第一部分座机的输出线;
其中第二部份的特征是:
(1)、由手机、手机座架、压电陶瓷片三部分共同组成;压电陶瓷片放在手机座架上,位于手机放入后能接触到的地方,将手机放置入手机座架中,用两根导线焊在陶瓷片的两极上,作为A组信号引出线;
(2)、拆开手机,用两根导线连接在手机发声器两端桩头上,作为B组信号引出线;
A与B两组引出线共同组成了第二部分的输出线;
最后用座机与手机两部分的输出线共同组成了智能遥控装置的对外输出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遥控装置,其特征是:第一部分的电话座机是有线通讯的电话座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遥控装置,其特征是:第一部分的电话座机是无线通讯的电话座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遥控装置,其特征是:将压电陶瓷片粘贴在手机座底部位置,且是在手机放入后接触最多的地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遥控装置,其特征是:压电陶瓷片与手机的座架的连接方式是粘接。 
CN201020263430XU 2010-07-20 2010-07-20 智能遥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04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3430XU CN201904838U (zh) 2010-07-20 2010-07-20 智能遥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63430XU CN201904838U (zh) 2010-07-20 2010-07-20 智能遥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904838U true CN201904838U (zh) 2011-07-20

Family

ID=4427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6343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904838U (zh) 2010-07-20 2010-07-20 智能遥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904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4838U (zh) 智能遥控装置
CN111538300A (zh) 基于电话网络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99800U (zh) 一种高密的网络遥控开门转换器
CN201818177U (zh) 一种遥控防盗门开门的引入装置
CN201398208Y (zh) 一种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手机
CN108551514A (zh) 一种完全声控的电话装置
CN201528982U (zh) 微电脑多功能遥控自动电饭锅
CN101695197A (zh) 无线接入设备、电路及实现无线二次拨号的方法
CN103167187A (zh) 具有电话交换机功能的扩充装置
CN106713611A (zh) 手机拨号盘声音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
CN104469037A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250731U (zh) 具有交互功能和无线通话功能的双通道宽带智能cpe控制装置
CN201481127U (zh) 微电脑多功能遥控自动电饭锅的控制电路
CN201327654Y (zh) 新颖的远距离遥控传感器
CN2689622Y (zh) 一种预设号码电话远程控制器
CN110708221A (zh) 一种家庭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124319A (zh) 高智能优异的电话开门的防盗安全门
CN202998213U (zh) 两信号振动式接收器
CN104639744B (zh) Gsm/pstn自动转接装置
CN203406933U (zh) 一种电话远程控制语音提示装置
CN201114286Y (zh) 具有来电识别功能的电话远程控制器
CN204652502U (zh) 一种三用通讯器材
CN203104601U (zh) 振动双信号处理器
CN204013583U (zh) 智慧建筑内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6379988U (zh) 一种基于pstn的家用电器远程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