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69311U - 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69311U
CN201869311U CN2010206316217U CN201020631621U CN201869311U CN 201869311 U CN201869311 U CN 201869311U CN 2010206316217 U CN2010206316217 U CN 2010206316217U CN 201020631621 U CN201020631621 U CN 201020631621U CN 201869311 U CN201869311 U CN 201869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sted
module
pair feeder
hard disk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316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令刚
黄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an sea Sanjiang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316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69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69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693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盘录像系统,包括硬盘录像机、视频显示装置和至少一个摄像机,所述硬盘录像机与所述视频显示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双绞线接口、差分解调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双绞线接口通过双绞线与所述摄像机相连,从而接收所述摄像机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所述差分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进行解调;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将解调后的视频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硬盘录像系统采用双绞线在摄像机和硬盘录像机之间传输视频信号,不仅能够增加传输距离,扩大硬盘录像系统的适用范围,而且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同时由于减少了信号传输路径的中间转换环节,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能够保证传输质量,避免或减少视频失真、延时等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硬盘录像系统通常包括硬盘录像机、显示器和一个或多个摄像机,硬盘录像机与摄像机之间一般采用图1或图2的连接方式。图1中,硬盘录像机10中具有多个BNC连接器101,每个BNC连接器101通过一根同轴电缆50与一个摄像机20相连,同轴电缆50将摄像机20获取的CVBS(Composite Video Broadcast Signal:复合视频广播信号)格式的视频信号传输至硬盘录像机10,硬盘录像机10对其进行处理后进行存储,或者通过显示器30等视频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图2在图1所示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同轴电缆50与双绞线60转换连接的技术,即在传输路径中增加双绞线60,来自摄像机20的视频信号首先通过同轴电缆50传输,接着通过转换器70进行信号转换后采用双绞线60传输,最后再通过转换器70再次信号转换后采用同轴电缆50传输至硬盘录像机10。以上两种方式在传输路径中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同轴电缆50传输视频信号,对于图1的方式,由于同轴线缆50的传输距离一般在500米以内,难以满足传输距离较远的应用场景,因此使用范围受限,而且同轴线缆50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对于图2的方式,虽然采用了传输距离达到1200米的双绞线60,能够实现远距离信号传输,且能降低材料成本,但采用两个转换器70进行信号转换,由于在传输路径中增加了中间环节,稳定性降低,可能对视频信号的传输速度、质量等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视频信号的传输距离、提高稳定性的硬盘录像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盘录像系统,包括硬盘录像机、视频显示装置和至少一个摄像机,所述硬盘录像机与所述视频显示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双绞线接口、差分解调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双绞线接口通过双绞线与所述摄像机相连,从而接收 所述摄像机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所述差分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进行解调;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将解调后的视频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镜头、视频传感器、差分处理模块和第二双绞线接口,所述差分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视频传感器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差分处理,所述第二双绞线接口用于将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通过双绞线输入所述硬盘录像机。 
优选地,所述视频传感器与差分处理模块之间还依次连接A/D转换模块、DSP模块和D/A转换模块。 
优选地,所述差分解调模块与信号输出模块之间还依次连接A/D转换模块、DSP模块和D/A转换模块。 
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还设置DDR存储器,所述DDR存储器与所述DSP模块相连。 
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还设置保真处理模块,所述保真处理模块与所述DSP模块相连。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还设置与所述第一双绞线接口、差分解调模块、信号输出模块相连的电源,所述第一双绞线接口还用于通过双绞线向所述摄像机传输电源信号;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视频传感器、差分处理模块和第二双绞线接口都相连,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双绞线接口从双绞线中接收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传感器和差分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双绞线接口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还连接稳压器。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硬盘录像系统还包括带有电源的转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的一端通过双绞线连接所述硬盘录像机,另一端通过双绞线连接多个所述摄像机从而向所述摄像机传输电源信号;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视频传感器、差分处理模块和第二双绞线接口都相连,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双绞线接口从所述转换单元接收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传感器和差分处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硬盘录像机还包括用于连接同轴线缆的连接器,以及用于选通所述连接器或差分解调模块的模拟开关,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与所述连接器相连,所述模拟开关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差分解调模块和连接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硬盘录像系统采用双绞线在摄像 机和硬盘录像机之间传输视频信号,不仅能够增加传输距离,扩大硬盘录像系统的适用范围,而且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同时由于减少了信号传输路径的中间转换环节,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能够保证传输质量,避免或减少视频失真、延时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硬盘录像系统还可采用硬盘录像机或转换单元通过双绞线对摄像机供电,使摄像机并不需要配置独立的电源就能够工作,因此简化了设备结构,便于使用,且扩展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硬盘录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现有的硬盘录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硬盘录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硬盘录像系统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硬盘录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多接入的硬盘录像系统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硬盘录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硬盘录像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硬盘录像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硬盘录像系统包括硬盘录像机10、视频显示装置和至少一个摄像机20,视频显示装置可为显示器30、电脑等用于对视频信号进行显示的装置。硬盘录像机10与视频显示装置信号连接,可对从摄像机20获取的CVBS格式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直接传输至相应的视频显示装置,或者对其进行转换后再进行输出,例如将CVBS信号转换成VGA格式后传输至显示器30。本实施例的硬盘录像机10与摄像机20之间采用双绞线60连接。 
本实施例利用双绞线50传输视频信号时,硬盘录像机10可采用4个第一双绞线接口分别引出4条双绞线60,每个双绞线60连接一个摄像机20。如图4所示,摄像机20和硬盘录像机10两侧分别进行视频信号的差分处理和差分解调处理,从而利用双绞线60传输摄像机20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简称差分信号)。硬盘录像机10中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双绞线接口11、差分解调模块12、 存储器和信号输出模块等。第一双绞线接口11通过双绞线(优选超五类线90)与一个或者多个摄像机20相连,从而接收摄像机20的差分信号并传输至差分解调模块12,例如第一双绞线接口11可为RJ45接口或双绞线端子接口;差分解调模块12用于将第一双绞线接口11接收的差分信号解调出来并传输至信号输出模块,或者传输至存储器进行保存;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将解调后的视频信号传输至视频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当然为了提高信号质量,还可在差分解调模块12与信号输出模块之间依次连接A/D转换模块13、DSP模块14和D/A转换模块15,用于将解调出来的视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信号处理和数模转换后再通过信号输出模块输出,能够显著提高信号质量。本实施例的信号输出模块可为VGA转换模块16,且与A/D转换模块15相连,能够将A/D转换模块15输出的CVBS信号转换为VGA格式直接在显示器30上进行显示,当然信号输出模块还可直接将CVBS信号输入其他视频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硬盘录像机10中的存储器优选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速率)存储器18,硬盘录像机10中还包括HD(High Definition:保真处理)模块19,DDR存储器18和HD模块19都与DSP模块14相连,分别用于对DSP模块14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存储,或者对DSP模块14中的信号进行高清保真处理,大幅改善视频显示效果。 
每个摄像机20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镜头21、视频传感器22、差分处理模块26和第二双绞线接口27,其中,视频传感器22可为CCD传感器,能够利用摄像镜头21获得视频信号,差分处理模块26用于对视频传感器22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差分处理并传输至第二双绞线接口27,第二双绞线接口27可为RJ45接口或双绞线端子接口,用于将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通过双绞线60输入硬盘录像机10。当然为了提高信号质量,还可在视频传感器22与差分处理模块26之间依次连接A/D转换模块23、DSP模块24和D/A转换模块25,用于将视频传感器22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信号处理和数模转换后再输入差分处理模块26,能够显著提高信号质量。 
与同轴线缆50相比,双绞线60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本实施例采用双绞线60在硬盘录像系统中传输视频信号后,不仅能够增加传输距离,扩大硬盘录像系统的适用范围,而且能够降低材料成本,同时由于减少了信号传输路径的中间转换环节,提高了传输的稳定性,能够保证传输质量,避免或减少视频失真、延时等现象。 
一种实施例的硬盘录像系统中,硬盘录像机10仅包括一个第一双绞线接口11,双绞线60采用五类线或者超五类线90,例如超五类线90包括4对双绞线 60,每对双绞线60连接一个摄像机20。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硬盘录像机10中包括多个第一双绞线接口11,每个第一双绞线接口11连接一条超五类线90,且每条超五类线90还通过RJ45接口连接一个转换单元80,该转换单元80使超五类线90中的4对双绞线60分别连接一条超五类线60,各条超五类线90再分别连接一个摄像机20,使硬盘录像系统具有多摄像机接入功能。 
如图6所示的另一种具有多接入功能的硬盘录像系统中,硬盘录像机10包括一个第一双绞线接口11和多个差分解调模块12,这些差分解调模块12一端通过双绞线60共同连接在一个第一双绞线接口11上,另一端与存储器、信号输出模块等相连。该第一双绞线接口11能够通过超五类线90或五类线与转换单元80相连,并通过转换单元80与多个摄像机20相连,从而接收多个摄像机20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每个差分解调模块12通过第一双绞线接口10接收一路摄像机20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并对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进行解调后传输至存储器或信号输出装置。根据接入的摄像机20的数量不同,差分解调模块12的数量也可灵活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差分解调模块12具有4个,每个差分调节模块12通过一对2P双绞线60连接在一个共用的第一双绞线接口11上,且每个差分解调模块12分别通过一个A/D转换模块13与共用的DSP模块14连接,从而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DSP模块14、D/A转换模块15与信号输出模块依次连接,存储器也与DSP模块14相连。本实施例采用多个差分解调模块12对多路视频信号进行分别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处理速度,改善信号质量。为了连接更多的摄像机20,还可硬盘录像机10中设置多个第一双绞线接口11,且每4个差分解调模块连接1个第一双绞线接口11,与第一双绞线接口11相连的双绞线60采用超五类线,可通过转换单元80连接多个摄像机20。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硬盘录像系统中,每个摄像机20都利用独立的电源40进行供电,为用户带来不便,且使摄像机20无法使用在一些难以直接供电的特殊场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硬盘录像系统还可采用硬盘录像机10或转换单元80通过双绞线20对摄像机20供电,使摄像机20并不需要配置独立的电源就能够工作,因此简化了设备结构,便于使用,且扩展了应用范围。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硬盘录像机10中还设置与第一双绞线接口11、差分解调模块12、信号输出模块都相连的电源40,该电源40可与电池或者市电连接,第一双绞线接口11可通过双绞线60向摄像机20传输电源信号对其进行供电;对应地,摄像机20还包括电源模块28,电源模块28与视频传感器21、差分处理模块26和第二双绞线接口27都相连,用于通过第二双绞线接口27从双绞线60中接收电源信号,并将电源信号传输至视频传感器22和差分处理模 块26对其进行供电。双绞线40传输的电源信号为直流信号,还可在第二双绞线接口27与电源模块28之间连接DC/DC稳压器29进行稳压处理后,再输入电源模块28。例如本实施例中,摄像机20与硬盘录像机10之间采用超五类线90连接时,超五类线90包括4对双绞线60,其中一对用于传输视频信息,另外三对分成两组用于传输电源信号。采用双绞线60传输电源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可达到300米,能够使摄像机20具有网络摄像机的方便性,且不需要使用独立的电源供电,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 
如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转换单元80中设置电源40对进行摄像机20进行供电,具体地,转换单元80的一端具有RJ45接口,该RJ45接口通过超五类线90连接硬盘录像机10的第一双绞线接口11,另一端通过多根超五类线90分别连接多个摄像机20从而向各摄像机20传输电源信号。与每个摄像机20相连的超五类线90中,一对双绞线60用于传输视频信息,另外三对分成两组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给电源模块28,使摄像机20不需要使用独立的电源供电就能够正常工作。 
图7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了支持自适应接入的硬盘录像机10,该硬盘录像机10不仅可通过双绞线60与摄像机20相连,还可通过同轴线缆50与其他摄像机20相连。例如图7中的硬盘录像机10通过4条双绞线60分别连接4个摄像机20,还通过一条同轴线缆50连接一台摄像机20;图8中的硬盘录像机10通过1条双绞线60连接转换单元80,转换单元80再连接4个摄像机20,硬盘录像机10还通过一条同轴线缆50连接一台摄像机20。这些硬盘录像机10的使用方式十分灵活,能够便于用户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接口和连接方式,进一步为用户带来方便。 
本实施例的硬盘录像机10除了包括以上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双绞线接口11和差分解调模块12,还包括BNC连接器101、模拟开关102、CPU 103、第一信号采集器104和第二信号采集器105,信号输出模块和存储器都与BNC连接器101相连。BNC连接器101用于连接同轴线缆50,使硬盘录像机10通过该同轴线缆50连接摄像机20并接受其传输的视频信号,模拟开关102一端与信号输出模块相连,另一端与差分解调模块12和BNC连接器101相连,用于选通BNC连接器101或差分解调模块12。例如当模拟开关102选通BNC连接器101时接收其传输的CVBS信号,并通过A/D转换模块13、DSP模块14和D/A转换模块15进行信号处理后提供给信号输出模块;当模拟开关102选通差分解调模块12时接收其传输的解调后的视频信号并进行相应的传输处理。模拟开关102可由人工控制,一种实现自动控制的优选实施例中,模拟开关102连接CPU 103,第 一信号采集器104连接在第一双绞线接口11和CPU 103之间,第二信号采集器105与BNC连接器101、CPU 103和模拟开关102都相连。当第一双绞线11接收到来自摄像机20的差分信号时,第一信号采集器104接收该差分信号并立即向CPU 103发送选通信号,使CPU 103控制模拟开关102选通差分解调模块12;当BNC连接器101接收到来自摄像机20的CVBS信号时,第二信号采集器105接收该CVBS信号并立即向CPU 103发送选通信号,使CPU 103控制模拟开关102选通BNC连接器101。因此使硬盘录像机10能够兼容使用双绞线60和同轴线缆50与摄像机20进行信号传输。进一步地,差分解调模块12与模拟开关102之间还可连接第一增益放大单元,第二信号采集器105与模拟开关102之间还连接第二增益放大单元,能够实现信号的自动增益补偿,改善视频信号的质量。 
本实施例的硬盘录像机10中也可设置与第一双绞线接口11和差分解调模块12相连的电源40,使第一双绞线接口11可通过双绞线60向摄像机20提供电源信号。例如第一双绞线接口11与摄像机20之间采用超五类线90连接时,超五类线90包括4对双绞线60,其中一对为摄像机20传输视频信息,另外三对分成两组用于向摄像机20传输电源信号,使摄像机20不需要使用独立的电源供电就能够正常工作,进一步满足了用户需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硬盘录像系统,包括硬盘录像机、视频显示装置和至少一个摄像机,所述硬盘录像机与所述视频显示装置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双绞线接口、差分解调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双绞线接口通过双绞线与所述摄像机相连,从而接收所述摄像机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所述差分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进行解调;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将解调后的视频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显示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镜头、视频传感器、差分处理模块和第二双绞线接口,所述差分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视频传感器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差分处理,所述第二双绞线接口用于将经差分处理的视频信号通过双绞线输入所述硬盘录像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传感器与差分处理模块之间还依次连接A/D转换模块、DSP模块和D/A转换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解调模块与信号输出模块之间还依次连接A/D转换模块、DSP模块和D/A转换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还设置DDR存储器,所述DDR存储器与所述DSP模块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还设置保真处理模块,所述保真处理模块与所述DSP模块相连。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录像机中还设置与所述第一双绞线接口、差分解调模块、信号输出模块相连的电源,所述第一双绞线接口还用于通过双绞线向所述摄像机传输电源信号;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视频传感器、差分处理模块和第二双绞线接口都相连,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双绞线接口从双绞线中接收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传感器和差分处理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绞线接口与所述电源模块之间还连接稳压器。 
9.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录像系统还包括带有电源的转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的一端通过双绞线连接所述硬盘录像机,另一端通过双绞线连接多个所述摄像机从而向所述摄像机传输电源信号;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视频传感器、差分处理模块和第二双绞线接口都相连,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双绞线接口从所述转换单元接收电源信号,并将所述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视频传感器和差分处理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录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录像机还包括用于连接同轴线缆的连接器,以及用于选通所述连接器或差分解调模块的模拟开关,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与所述连接器相连,所述模拟开关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差分解调模块和连接器相连。 
CN2010206316217U 2010-11-29 2010-11-29 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9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16217U CN201869311U (zh) 2010-11-29 2010-11-29 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316217U CN201869311U (zh) 2010-11-29 2010-11-29 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69311U true CN201869311U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4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31621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9311U (zh) 2010-11-29 2010-11-29 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69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6770A (zh) 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US20070042637A1 (en) Computing device cable
CN203387617U (zh) 一种即插即用的微型高清监控装置
CN210692932U (zh) 接口转换装置及转换器
CN201928374U (zh) 一种摄像机
CN201004689Y (zh) 一种远距离传输视频、稳压电源、音频或控制信号装置
CN102006463A (zh) 一种硬盘摄像系统
CN207516993U (zh) 一种接口扩展电路及装置
CN201869305U (zh) 一种硬盘录像机
CN201869310U (zh) 一种自适应接入的硬盘录像机
CN102968280B (zh) 一种存储系统及存储设备、控制设备
CN201869311U (zh) 一种硬盘录像系统
CN201893869U (zh) 一种实现多路接入的硬盘录像机
CN110418079A (zh) 影像讯号转换装置
CN108270992A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201260213Y (zh) 一种嵌入式视音频信号多路同步录播系统
CN202602805U (zh) 可用双绞线传输视频信号的数字硬盘录像机及摄像机
CN214122730U (zh) 工控主板用hdmi端口的多通道分布接结构
CN210112162U (zh) 可实现多路视频信号输出和采集的视频处理模块
CN202424901U (zh) 高清远距离视频传输编码设备
CN211959380U (zh) 图像处理模块
CN210958555U (zh) 一种hdmi双绞线ip延长器
CN114071048A (zh) 一种多类型视频接口转换装置及转换方法
CN102572361B (zh) 高清远距离视频传输编码设备
CN204810420U (zh)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多媒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4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Nanshan Avenue, new world, the third floor of th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an sea Sanjiang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4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Nanshan Avenue, new world, the third floor of th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anhai Sanjiang Electronics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