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61734U -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 Google Patents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61734U
CN201861734U CN2010206151549U CN201020615154U CN201861734U CN 201861734 U CN201861734 U CN 201861734U CN 2010206151549 U CN2010206151549 U CN 2010206151549U CN 201020615154 U CN201020615154 U CN 201020615154U CN 201861734 U CN201861734 U CN 201861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rod
seat
rod
screw
outer cir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151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KANGSTAN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KANGST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KANGSTAN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KANGSTAN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151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61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61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617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它包括多孔钢针固定夹(1),它还包括旋转座(2),移动座(3),调节杆(4),所述的多孔钢针固定夹(1)通过螺杆(5)固定在旋转座(2)上,旋转座(2)套装并固定在移动座(3)的旋转轴上,移动座(3)套装调节杆(4)上,所述的多孔钢针固定夹(1),旋转座(2),移动座(3)有二套,并分别套装在调节杆(4)的两端。它克服了现有的骨外固定器在骨折生长过程中不能再进行调整,对于骨折部位在骨折生长过程中的加压和肢体延长无法调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对骨折面进行加压,以促进骨折的生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牢固可靠等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骨折的外固定器较多,但现有的外固定器较功能单一,结构简单。对于骨质缺损和肢体延长的适应性较差。如中国专利号为:200520124497.4的骨外固定器,它为双边式外固定架,在骨折位调节时需双边同步调节,容易产生调节误差,且调节至骨折复位固定后,在骨折生长过程中不能再进行调整。对于骨折部位在骨折生长过程中的加压和肢体延长无法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它包括多孔钢针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旋转座,移动座,调节杆,所述的多孔钢针固定夹通过螺杆固定在旋转座上,旋转座套装并固定在移动座的旋转轴上,移动座套装调节杆上,所述的多孔钢针固定夹,旋转座,移动座有二套,并分别套装在调节杆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调节杆一端包括调节螺杆,外层圈;调节螺杆固定在外层圈内,外层圈的另一端内有导向滑件;调节杆的另一端包括内层圈、微调端外层圈、微调螺母,内层圈固定在微调端外层圈上,微调螺母套装在内层圈和微调端外层圈之间;内层圈上有滑槽,导向滑件位于滑槽内,调节螺杆位于内层圈内,调节螺杆和内层圈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外层圈和微调端外层圈的两端均有用于限制移动座移动位置的胶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层圈内有滑动螺杆,滑动螺杆上套装有滑动螺母,所述的滑动螺杆的两端与内层圈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滑动螺母的外圈与微调端外层圈通过螺纹连接,微调端外层圈与滑动螺杆有间隙腔,滑动螺母的行程限位于间隙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移动座包括旋转轴,卡槽,导孔,座体,第一锁紧螺杆,开口;卡槽位于旋转轴上,旋转轴的下端为座体,座体上有导孔,座体的一端有开口,第一锁紧螺杆穿过开口并锁紧座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旋转座的上表面为弧面,弧面上有滑动槽,弧面下为旋转孔,定位块位于旋转座开口内,第二锁紧螺杆穿过定位块并锁紧旋转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为弧面并插入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具有如下优点:①、旋转座可绕移动座上的旋转轴360°转动,多孔钢针固定夹可绕旋转座上的弧面转动,移动座可沿调节杆轴向移动。②、导向滑件位于滑槽内,使调节杆可沿滑槽移动调节并防止了调节杆的转动。③、在骨折部位固定后的生长过程中,可通过微调端进行微调,以刺激骨折部位的生长。微调的范围可由微调螺母控制。④、调节杆两端的多孔钢针固定夹及移动座和旋转座锁紧后,在调整调节螺杆和微调螺母时,多孔钢针固定夹只能沿调节杆的轴线平行移动,不会发生其他方向的移动或转动。⑤、本实用新型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可用于骨折部位有骨质缺损或畸形矫正时的肢体延长的治疗。⑥、本实用新型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可对骨折面进行加压,以促进骨折的生长。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牢固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拉伸加压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孔钢针固定夹、旋转座和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结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它包括多孔钢针固定夹1(专利号为200720084828.5,在此不再描述),它还包括旋转座2,移动座3,调节杆4,所述的多孔钢针固定夹1通过螺杆5固定在旋转座2上,旋转座2套装并固定在移动座3的旋转轴上,移动座3套装调节杆4上,所述的多孔钢针固定夹1,旋转座2,移动座3有二套,并分别套装在调节杆4的两端(如图1、图2所示)。
调节杆4一端包括调节螺杆41,外层圈42;调节螺杆41固定在外层圈42内,外层圈42的另一端内有导向滑件44;调节杆4的另一端包括内层圈43、微调端外层圈46、微调螺母45,内层圈43固定在微调端外层圈46上,微调螺母45套装在内层圈43和微调端外层圈46之间;内层圈43上有滑槽50,导向滑件44位于滑槽50内,调节螺杆41位于内层圈43内,调节螺杆41和内层圈4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
在外层圈42和微调端外层圈46的两端均有用于限制移动座3移动位置的胶圈6(如图1、图2所示)。
内层圈43内有滑动螺杆47,滑动螺杆47上套装有滑动螺母48,所述的滑动螺杆47的两端与内层圈4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滑动螺母48的外圈与微调端外层圈46通过螺纹连接,微调端外层圈46与滑动螺杆47有间隙腔49,滑动螺母48的行程限位于间隙腔49内(如图1、图2所示)。
移动座3包括旋转轴31,卡槽33,导孔32,座体35,第一锁紧螺杆34,开口36;卡槽33位于旋转轴31上,旋转轴31的下端为座体35,座体35上有导孔32,座体的一端有开口36,第一锁紧螺杆34穿过开口36并锁紧座体35(如图3、图4、图5所示)。
旋转座2的上表面为弧面,弧面上有滑动槽21,弧面下为旋转孔23,定位块22位于旋转座开口25内,第二锁紧螺杆24穿过定位块22并锁紧旋转座2。所述定位块22的一端为弧面并插入卡槽33内。(如图6、图7、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的使用过程如下: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时,首先须在骨折部位的两端按照多孔钢针固定夹1的钢针定位孔的距离穿入钢针,将多孔钢针固定夹1与钢针连接。调整好调节杆4的长度、多孔钢针固定夹1与调节杆4的相对位置,而后进行骨折复位;确定骨折已经复位后,即可将移动座3、旋转座2、多孔钢针固定夹1等部位依次锁紧。
在骨折部位有骨质缺损或需要进行肢体延长时,可旋转调节螺杆41,将调节杆的长度调节到需要的尺寸,留出适当的间隙,使骨头能逐渐生长靠近,多次重复这过程,直到骨头的长度达到要求为止。
在骨折部位的治疗需要进行加压,以刺激骨折部位的生长时,可以反向旋转调节螺杆41,使调节杆的长度缩短,对骨折部位加压产生适当的压力,以促进骨折部位的生长。
在骨折部位的治疗需要进行微调时,可旋转微调螺母45,使微调范围适合于骨折的生长,并对骨折部位产生适当的刺激,以促进骨折部位的生长。

Claims (7)

1.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它包括多孔钢针固定夹(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旋转座(2),移动座(3),调节杆(4),所述的多孔钢针固定夹(1)通过螺杆(5)固定在旋转座(2)上,旋转座(2)套装并固定在移动座(3)的旋转轴上,移动座(3)套装调节杆(4)上,所述的多孔钢针固定夹(1),旋转座(2),移动座(3)有二套,并分别套装在调节杆(4)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4)一端包括调节螺杆(41),外层圈(42);调节螺杆(41)固定在外层圈(42)内,外层圈(42)的另一端内有导向滑件(44);调节杆(4)的另一端包括内层圈(43)、微调端外层圈(46)、微调螺母(45),内层圈(43)固定在微调端外层圈(46)上,微调螺母(45)套装在内层圈(43)和微调端外层圈(46)之间;内层圈(43)上有滑槽(50),导向滑件(44)位于滑槽(50)内,调节螺杆(41)位于内层圈(43)内,调节螺杆(41)和内层圈(4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层圈(42)和微调端外层圈(46)的两端均有用于限制移动座(3)移动位置的胶圈(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圈(43)内有滑动螺杆(47),滑动螺杆(47)上套装有滑动螺母(48),所述的滑动螺杆(47)的两端与内层圈(4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滑动螺母(48)的外圈与微调端外层圈(46)通过螺纹连接,微调端外层圈(46)与滑动螺杆(47)有间隙腔(49),滑动螺母(48)的行程限位于间隙腔(4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座(3)包括旋转轴(31),卡槽(33),导孔(32),座体(35),第一锁紧螺杆(34),开口(36);卡槽(33)位于旋转轴(31)上,旋转轴(31)的下端为座体(35),座体(35)上有导孔(32),座体的一端有开口(36),第一锁紧螺杆(34)穿过开口(36)并锁紧座体(3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座(2)的上表面为弧面,弧面上有滑动槽(21),弧面下为旋转孔(23),定位块(22)位于旋转座开口(25)内,第二锁紧螺杆(24)穿过定位块(22)并锁紧旋转座(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2)的一端为弧面并插入卡槽(33)内。
CN2010206151549U 2010-11-19 2010-11-19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1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51549U CN201861734U (zh) 2010-11-19 2010-11-19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51549U CN201861734U (zh) 2010-11-19 2010-11-19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61734U true CN201861734U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3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1515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1734U (zh) 2010-11-19 2010-11-19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617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616A (zh) * 2010-11-19 2011-03-09 武汉康斯泰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CN109259837A (zh) * 2018-08-09 2019-01-25 盐城日升月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绳轮骨延长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616A (zh) * 2010-11-19 2011-03-09 武汉康斯泰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CN101983616B (zh) * 2010-11-19 2012-07-18 武汉康斯泰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CN109259837A (zh) * 2018-08-09 2019-01-25 盐城日升月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绳轮骨延长装置
CN109259837B (zh) * 2018-08-09 2021-01-01 盐城日升月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绳轮骨延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84102U (zh) 一种双轴式膝关节牵伸训练装置
CN107049414A (zh) 一种骨科钻孔固定装置
CN201861734U (zh)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CN201905991U (zh)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CN104323843A (zh) 一种脊椎骨固定器
CN102755188B (zh) 枢锥齿状突螺钉瞄准器
CN101983616B (zh) 用于骨外固定的拉伸加压调节杆
CN203425022U (zh) 踝关节多维调控矫形器
CN104983455B (zh) 万向调整结构及牵引成骨固定装置
CN105726108B (zh) 一种用于骨科微创手术的持骨器
CN203075302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上肢固定装置
CN202751439U (zh) 枢锥齿状突螺钉瞄准器
CN203089332U (zh) 一种易调节的胫骨延长架
CN209392183U (zh) 一种多功能颈椎固定装置
CN204106167U (zh) 骨科导针引导装置
CN104323834A (zh) 一种术后骨骼矫正器
CN205612600U (zh) 一种可调式锁骨骨折固定器
CN101606871B (zh) 一种脊柱侧凸牵引推压床
CN210631234U (zh) 一种ct检查体位固定装置
CN110169813B (zh) 一种肝病穿刺定位架
CN209360810U (zh) 一种钻孔导航设备
CN203749539U (zh) 骨外固定器微调支撑杆
CN209137236U (zh) 尺寸调节装置
CN202892013U (zh) 一种人体手术切口双向扩张装置
CN109223094B (zh) 一种新型喙突截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