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6481U -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56481U
CN201856481U CN2010202329383U CN201020232938U CN201856481U CN 201856481 U CN201856481 U CN 201856481U CN 2010202329383 U CN2010202329383 U CN 2010202329383U CN 201020232938 U CN201020232938 U CN 201020232938U CN 201856481 U CN201856481 U CN 201856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group
turning
ladder
page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329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329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56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56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564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翻页本卡口、封底装订组成,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装订组成,且每个纸张组有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翻页本卡口可以使用具有伸缩功能的材料制作。

Description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业本及书本的文化用品,特别是对传统的作业本及书本的翻页技 
术所进行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使用的作业本和书本所装订的纸张大多数是方形的,读者在阅读时,翻页较慢,不利于书籍的保护,影响了翻页速度,学习效率较低。近年来有些笔记本在书页的右边的翻页作了阶梯状切割,增加了检索速度,但是读者在检索翻页时,呈阶梯形的翻页切口面纸由于太大,很容易褶皱,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因而在市场上得不到大量的推广。 
在外文、古文、字帖、画册、字典的学习过程中,快速翻页能节省很多的时间,因为外文单词注解、古文解释等一般放在课文的后面,字帖印刷的文字较大,画册需要经常浏览。目前市场上的传统书籍未有逐页准确翻页的书籍、作业本,因而有必要对传统的书籍、作业本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准确逐页翻页、检索的作业本和书本,解决传统检索本容易褶皱的缺点,方便读者运用拇指、翻页片准确翻页,有利于读者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读者学习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翻页本卡口、封底装订组成,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装订组成,且每个纸张组有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末页顺序逐层切割N组并列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逐层并列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与封页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首页可以使用透明材料制作; 
翻页口可以印有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菱形、方形、半月形、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封底装订组成,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装订组成,且每个纸张组有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末页顺 序逐层切割N组并列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逐层并列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 
每一纸张组的末页有下一个纸张组的翻页切口; 
位于页边位置的翻页口长度约为1cm左右、宽度约为0.3cm左右; 
翻页口可以印有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菱形、方形、半月形、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封底装订组成,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构成,且M个纸张组不同层面的纸张有平衡排列或不平衡排列的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由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和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构成; 
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尾页的上一页顺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或逐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或逐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与封页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N组尾页的上一页至N组的首页逆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逆序凹入的翻页口与N组尾页正面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第N组的尾页有下一纸张组的翻页切口,第N组的尾页的反面有下一纸张组的阶梯凸出组; 
翻页口可以印制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半月形、弧形、三角形、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四是: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封底装订组成,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构成,且M个纸张组不同层面的纸张有平衡排列或不平衡排列的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由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和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构成; 
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尾页的上一页顺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或逐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N组逐页递增或逐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 
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N组尾页的上一页至 N组的首页逆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逆序凹入的翻页口与N组尾页正面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第N组的尾页有下一纸张组的翻页切口; 
位于页边位置的翻页口长度约为1cm左右、宽度约为0.3cm左右; 
翻页口可以印制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半月形、弧形、三角形、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五是: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封底装订组成,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构成,且M个纸张组不同层面的纸张有平衡排列或不平衡排列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尾页的上一页顺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或逐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或逐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与封页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第N组的尾页有下一纸张组的翻页切口,第N组的尾页的反面有下一纸张组的阶梯凸出组; 
翻页口可以印制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半月形、弧形、三角形、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六是: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及封底装订组成,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构成,且M个纸张组不同层面的纸张有平衡排列或不平衡排列的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尾页的上一页顺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或逐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或逐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 
第N组的尾页有下一纸张组的翻页切口; 
位于页边位置的翻页口长度约为1cm左右、宽度约为0.3cm左右; 
翻页口可以印制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半月形、弧形、三角形、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七是: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及封底装订组成,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装订组成,且每个纸 张组有逐组递减阶梯逐页翻页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末页顺序逐层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组递减的翻页切口组,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组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检索组,N组检索组内逐页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翻页切口且相邻页的翻页切口可以相交,但不可以完全重叠; 
检索组印有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菱形、方形、半月形、弧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易于生产、成本底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纸张组的一种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纸张组的一种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的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纸张组的一种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纸张组的另一种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纸张组的另一种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的剖面构造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纸张组的另一种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二的纸张组的一种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二的纸张组的一种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剖面构造图。 
图9、图10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三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11、图12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三的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13、图14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三的纸张组的封页正、反面示意图。 
图15、图16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三的图9的第5页正、反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三的图10的第10页正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三的封页、图9、图10重叠的正面示意图。 
图19、图20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三的图18的M、N方向位置的剖面构造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三的图18的侧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四的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四的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五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五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封页的正面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五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封页的反面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五的图24与图25重叠的正面示意图。 
图28、图29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六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六的纸张组的多个页边位置具有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31、图32、图33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六的纸张组的应用于检索目录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七的纸张组的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七的纸张组的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组的侧面示意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七的纸张组的第二页的正面示意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纸张组的翻页片的正面示意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纸张组的翻页片的侧面示意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纸张组的翻页本卡口的正面示意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纸张组的翻页本卡口的俯视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纸张组的翻页片位于封底纸袋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中,a为纸张组的第一个纸张层,b为纸张组的第二个纸张层,c为纸张组的第三个纸张层,d为纸张组的第四个纸张层,1为首页透明材料制作的首页,2为封底。 
从图1可以看出,从第1个至第64个的翻页切口为自上而下切割的翻页切口。 
从图1可以看出,第2个至第15个翻页口较小。 
图2的N方向表示剖视图是图1的N方向位置的剖面构造。 
从图2可以看出,首页反面1的阶梯逐页凸出组与纸张组的第一个纸张层a、第二个纸张层b、第三个纸张层c、第四个纸张层d形成的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相互吻合。 
从图3可以看出,a、b、c、d四个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逐层递减的。 
在图4、图5、图6中,a为纸张组的第一个纸张层,b为纸张组的第二个纸张层,c为纸张组的第三个纸张层,d为纸张组的第四个纸张层,1为首页透明材料制作的首页,2为封底。 
从图4可以看出,从第1个至第64个的翻页切口为自左至右切割的翻页切口。 
从图4可以看出,第2个、第3个、第4个翻页口较小。 
图5的N方向表示剖视图是图4的N方向位置的剖面构造。 
从图5可以看出,首页反面1的阶梯凸出组与纸张组的第一个纸张层a、第二个纸张层b、第三个纸张层c、第四个纸张层d形成的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相互吻合。 
在图7、图8中,a为纸张组的第一个纸张层,b为纸张组的第二个纸张层,c为纸张组的第三个纸张层,d为纸张组的第四个纸张层,1为纸张组装订的一侧,2为封页,3为封底。 
图8的N方向表示剖视图是图7的N方向位置的剖面构造。 
从图7、图8可以看出,四个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上下、左右两侧的纸张是不切割的。 
在图9至图21中,A1为第一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A2为第二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A3为第一个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A4为第二个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在图9至图21中,T1为封页阶梯凸出组,T2为第五页反面的页边位置的阶梯凸出组,T3为第五页正面的页边位置的阶梯凸出组,T4为第十页正面的页边位置的阶梯凸出组。 
在图9至图21中,z为纸张组装订的一侧,b为翻页切口,1为纸张组的第一页,4为纸张组的第四页,5为纸张组的第五页,6为纸张组的第六页,9为纸张组的第九页,10表示纸张组的第十页。 
图9的1为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首页,2、3、4、5为逐页凹入的翻页口,1、2、3、4、5组成一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10的6为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首页,7、8、9、10为逐页凹入的翻页口,6、7、8、9、10组成一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9、图10是自左至右的顺序逐页凹入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11的A3表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1、2、3、4、5分别 为封页及第1、2、3、4页的反面。 
图12的A4表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6、7、8、9、10分别为第5、6、7、8、9页的反面。 
图11、图12是自右至左的逆序逐页凹入的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18为图9、图10、图13重叠后形成一个纸张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19的M方向表示剖视图是图18的M方向位置的剖面构造。 
图19的A1与T1相互吻合,A2与T2相互吻合。 
图19的A1与A2位于纸张组的不同层面是相互平衡的,T1与T2位于纸张组的不同层面是相互平衡的。 
图20的N方向表示剖视图是图18的N方向位置的剖面构造。 
图20的A3与T3相互吻合,A4与T4相互吻合。 
图20的A3与A4位于纸张组的不同层面是相互平衡的,T3与T4位于纸张组的不同层面是相互平衡的。 
图21的数字1、2、3、4、5、6、7、8、9、10为页码。 
在图22、图23中,A1为第一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A2为第二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N1为第一个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N2为第二个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1为纸张组的装订的一侧。 
图22、图23的A1为自上而下的逐页凹入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22、图23的A2为自上而下的逐组逐页凹入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23的N1为自下而上的逐页凹入的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23的N2为自下而上的逐页凹入的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23的1、2、3、4、5、6、7、8、9、10为纸张组的页码。 
在图24、图25、图26、图27中,A1为纸张组的第一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A2为纸张组的第二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T1为封页的第一个阶梯凸出组,T1为封页的第二个阶梯凸出组,1为纸张组装订的一侧,b为翻页切口。 
图24的A1、A2为自左至右的逐页凹入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且与装订的一侧不对应。 
图27表示重叠后封页的阶梯凸出组与纸张组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相互吻合。 
在图28、图29中,A1、A2为两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f为翻页切口。 
图28的A1、A2两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位于纸张组的不同层面是相互平衡的,A1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末页即第五页有翻页切口f。 
图28的1、2、3、4、5、6、7、8、9、10为纸张组的页码。 
图29的A1、A2两个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位于纸张组的不同层面是不平衡的,A1的末页即第五页有A2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的翻页切口。 
在图30、图31、图32、图33中,1为纸张组不装订的一侧,A1、A2、A3、A4为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2为具有检索目录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3为每个翻页切口的页码。 
图30的A1为自上而下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A2为自左至右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A3为自右至左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A4为自下而上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图31的2中的英文单词的内页有英文单词的中文注解。 
图32的2中的乾卦的内页有乾卦的文字注解。 
图33的2中的诗句的内页有诗句的整句注解。 
在图34、图35、图36中,1为第一纸张检索组,2为第二纸张检索组,3为第三纸张检索组,4为第四纸张检索组,z为装订的一侧,f为翻页切口,g为检索组口。 
图35的1、2、3、4、5、6、7、8为页码。 
图35中第1、3、5、7页与第2、4、6、8页的翻页切口相互错开的。 
本实用新型的翻页本、检索本的使用方法是:当翻页口位于页边时,使用拇指翻页;当翻页口位于页内时,使用翻页片翻页。 
上述所表达的图式、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按照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翻页本卡口、封底装订组成,其特征是: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装订组成,且每个纸张组有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末页顺序逐层切割N组并列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逐层并列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与封页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首页可以使用透明材料制作;
翻页口可以印有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菱形、方形、半月形、弧形。
2.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封底装订组成,其特征是: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装订组成,且每个纸张组有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末页顺序逐层切割N组并列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逐层并列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
每一纸张组的末页有下一个纸张组的翻页切口;
位于页边位置的翻页口长度约为1cm左右、宽度约为0.3cm左右;
翻页口可以印有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菱形、方形、半月形、弧形。
3.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封底装订组成,其特征是: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构成,且M个纸张组不同层面的纸张有平衡排列或不平衡排列的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由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和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构成;
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尾页的上一页顺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或逐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或逐组逐页递增的依 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与封页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N组尾页的上一页至N组的首页逆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逆序凹入的翻页口与N组尾页正面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第N组的尾页有下一纸张组的翻页切口,第N组的尾页的反面有下一纸张组的阶梯凸出组;
翻页口可以印制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半月形、弧形、三角形、方形。
4.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封底装订组成,其特征是:
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构成,且M个纸张组不同层面的纸张有平衡排列或不平衡排列的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顺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由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和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构成;
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尾页的上一页顺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或逐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N组逐页递增或逐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
逆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N组尾页的上一页至N组的首页逆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逆序凹入的翻页口与N组尾页正面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第N组的尾页有下一纸张组的翻页切口;
位于页边位置的翻页口长度约为1cm左右、宽度约为0.3cm左右;
翻页口可以印制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半月形、弧形、三角形、方形。
5.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翻页片、封底装订组成,其特征是: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构成,且M个纸张组不同层面的纸张有平衡排列或不平衡排列的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凸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尾页的上一页顺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或逐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或逐组逐页递增的依 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与封页的阶梯凸出组吻合;
第N组的尾页有下一纸张组的翻页切口,第N组的尾页的反面有下一纸张组的阶梯凸出组;
翻页口可以印制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半月形、弧形、三角形、方形。
6.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及封底装订组成,其特征是: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构成,且M个纸张组不同层面的纸张有平衡排列或不平衡排列的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顺阶梯逐页翻页凹入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尾页的上一页顺序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减或逐组逐页递减的翻页切口,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页递增或逐组逐页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翻页口;
第N组的尾页有下一纸张组的翻页切口;
位于页边位置的翻页口长度约为1cm左右、宽度约为0.3cm左右;
翻页口可以印制页码或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的页边位置可以印有页码;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半月形、弧形、三角形、方形。
7.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是由封面、内页及封底装订组成,其特征是:内页是由M个纸张组重叠装订组成,且每个纸张组有逐组递减阶梯逐页翻页组;
翻页片为一方形薄片,封面的反面及封底的正面有翻页片纸袋;
翻页本卡口为一方形的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内页装订一侧的长度,凹槽的宽度约等于封面、内页、封底重叠之和;
逐层递减阶梯逐页翻页组是指纸张组不装订的页边位置或页内位置按首页至末页顺序逐层切割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组递减的翻页切口组,形成N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逐组递增的依阶梯顺序凹入的检索组,N组检索组内逐页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翻页切口且相邻页的翻页切口可以相交,但不可以完全重叠;
检索组印有检索目录;
翻页切口可以是梯形、菱形、方形、半月形、弧形。 
CN2010202329383U 2010-06-11 2010-06-11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6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29383U CN201856481U (zh) 2010-06-11 2010-06-11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29383U CN201856481U (zh) 2010-06-11 2010-06-11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56481U true CN201856481U (zh) 2011-06-08

Family

ID=44102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3293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6481U (zh) 2010-06-11 2010-06-11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56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6481U (zh) 一种利于逐页准确翻页的翻页本及检索本
KR20090034819A (ko) 서적과 그 제조방법
CN210062450U (zh) 一种单词本
CN208812789U (zh) 练习册
CN209365690U (zh) 一种多功能学习笔记本
CN202702946U (zh) 龙蝴蝶结构
CN202079942U (zh) 活页本
CN2910601Y (zh) 有方便准确翻页设置的书及其带有翻页工具的书
CN201483915U (zh) 一种快速翻页本
CN202271693U (zh) 封面开孔编码式线圈本
CN219947707U (zh) 一种新型单词本
CN201592574U (zh) 多功能活页笔记本
CN220865082U (zh) 一种户枢式册叶
CN202480595U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记录本
CN206968203U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教育系统的电脑终端机
CN203666156U (zh) 一种样板纸的便签本
CN2435994Y (zh) 文具盒
CN202388975U (zh) 一种可插页的包书皮
CN208006527U (zh) 一种便于统计资料的方便文件夹
CN205185617U (zh) 一种具有索引功能的笔记本
CN201320883Y (zh) 新式书签
CN206493745U (zh) 一种整理存放试卷的文件夹
CN101837697A (zh) 一种快速翻页本
CN201201389Y (zh) 便于携带的趣味环折卡
JP2007190897A (ja) 小冊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