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5464U -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55464U
CN201855464U CN2010205558098U CN201020555809U CN201855464U CN 201855464 U CN201855464 U CN 201855464U CN 2010205558098 U CN2010205558098 U CN 2010205558098U CN 201020555809 U CN201020555809 U CN 201020555809U CN 201855464 U CN201855464 U CN 201855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return
pedestal
sealing
hollowed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558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戎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5558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55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55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554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包括基座、过滤膜、密封塞,所述基座的首端与防回血滴管或莫非氏管连接,所述基座的尾端与所述密封塞连接,所述过滤膜固定于所述基座内。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1)、简化防回血输液器的排气操作。2)、缩短了排气时间。3)、运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次性输液器的排气装置,尤其涉及一次性防回血输液器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回血输液器没有排气装置,它在使用中,需要人工将防回血滴管或者莫非氏管内多余的空气排掉,而且一般完成挤压排气的时间需要二十秒以上,明显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使防回血输液器排气操作简化、排气时间缩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包括基座、过滤膜、密封塞,所述基座的首端与防回血滴管或莫非氏管连接,所述基座的尾端与所述密封塞连接,所述过滤膜固定于所述基座内。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内设有第一镂空板或网、第二镂空板或网,所述过滤膜设于所述第一镂空板或网、第二镂空板或网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首端通过中空管与防回血滴管或莫非氏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为透气、不透水式的过滤膜。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为透气、透水式的过滤膜。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内依次设有第一镂空板或网、第二镂空板或网和第三镂空板或网,所述过滤膜设于所述第一镂空板或网、第二镂空板或网之间,所述第二镂空板或网、第三镂空板或网之间设有浮塞,所述基座位于第二镂空板或网和第三镂空板或网之间部分的上部的内侧面与浮塞上部外侧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首端通过通气管和/或空心针与所述中空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管为所述防回血滴管或者莫非氏管的周壁上延伸形成的连接管。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管为所述防回血滴管或者莫非氏管的周壁外设的加药管。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的位置高于输液瓶内的最高液面。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的上端设有钩子或者夹子。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塞通过一个连接片连接所述基座,所述基座和所述密封塞之间设有一个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1)、简化防回血输液器的排气操作。现在的防回血输液器,排气时需要用手指挤压防回血滴管,将空气挤入输液瓶,然后从输液瓶内吸入药液,通过连续数次的挤压和吸液,才能完成排气。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防回血输液器上后,输液中,在需要排气时打开该排气装置尾端的密封塞,空气就自动持续的排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防回血输液器上后,输液中,在需要排气时打开该排气装置尾端的密封塞,空气就自动持续排出。排气时,吸液也同时进行。当空气排到设定的量时它就自动停止向外排。为防止排气装置在排气结束后向外溢输液,又设计了四种方案:一、使用透气、不透水的过滤膜,自动阻止输液外溢;二、使用透气、透水的过滤膜,设置一个可以随药液升降的浮塞,当浮塞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其上部外侧面与基座上的位于第二镂空板到第三镂空板之间的上部的内侧面吻合形成密封效果,自动阻止输液外溢;三、当使用的过滤膜为透气、透水时,在基座和中空管之间增加或者延伸形成一通气管,该通气管道长度确保在使用中,使排气装置内的过滤膜位于输液瓶内最高输液液面之上,利用压力原理,防止输液溢出过滤膜;四、当它里面使用的过滤膜为透气、透水时,它的基座和连接管相接,在输液液面上升到过滤膜位置之前,用手将密封塞塞上。不管上述哪种方案,它们都能实现自动排气,无须人工挤压防回血滴管排气,简化了操作。2)、缩短了排气时间。现在的防回血输液器在排气时,吸液和排气不能同时进行,如果给它安装上该排气装置后,就可以克服这样的缺点,因此该排气装置将缩短防回血输液器在排气时所需的时间。3)、运行安全。当防回血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接入输液瓶后,在把输液瓶向上挂的过程中,当防回血滴管还没有竖直时,防回血滴管内的防回血浮塞不一定已经下落到防回血滴管的低端并将之密封住。如果在防回血滴管没有被密封时就开始排气,容易使其下的输液管内出现气体和液体夹杂现象。安装上该自动排气装置后,由于该排气装置的尾端有一个密封塞,可以事先使排气装置处于密封状态,可以防止出现上述现象。另外因为在该排气装置中安装了输液器专用的空气过滤膜,排除了输液器内部被外面的不符合输液器标准的空气污染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十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十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十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回血输液器具有与输液瓶84相连接的防回血滴管81或莫非氏管82。本实用新型排气装置包括基座1、过滤膜2、密封塞3,所述基座1的首端与防回血滴管81或莫非氏管82连接,所述基座1的尾端与所述密封塞3连接,所述过滤膜2固定于所述基座1内。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垂直设置的透气、不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分管分设并且莫非氏管82位于防回血滴管81上方的防回血输液器上。基座1的首端连接在一个水平设置的连接管85上,该连接管85是从莫非氏管82的中上部的周壁向外延伸而成的。
使用时,在输液器撕开包装后,先按紧排气装置上的密封塞3,确认密封塞3密封无误,然后进行输液器排气前的正常操作,在防回血滴管81向下挂时,观察其内的防回血浮塞是否已经下落到防回血滴管81的底部并将之密封住,密封后就可以将该排气装置尾端的密封塞3打开。打开密封塞3后,防回血滴管81内的和莫非氏管82内的空气都通过莫非氏管82向外排,当莫非氏管82内的输液液面随空气的排出而上升到莫非氏管82与该排气装置连接的开口处的最上端的位置后,莫非氏管82内的空气就停止排出,从而使输液液面维持在恒定的高度,同时过滤膜2阻止输液穿透外溢。
当输液滴尽后,排气装置里面的输液随着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水位的下降而回流到防回血滴管81内,该排气装置自动解除密封。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不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形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作的密封圈6。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的中上部的周壁上。基座1的首端连接在一个管口向上的连接管85上,该连接管85是从防回血滴管81的中上部的周壁向外延伸而成的。
本实施例操作方法和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垂直设置的可以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分管分设并且莫非氏管82位于防回血滴管81下方的防回血输液器上。基座1的首端连接在一个水平设置的连接管85上,该连接管85是从防回血滴管81的中上部的周壁向外延伸而成的。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当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液面上升到管高的二分之一以上,还没有上升到防回血滴管81与该排气装置连接的开口处的下端前,将密封塞3塞住。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在基座1的首端的底部有一个从连接管85上端延伸形成的第三镂空板13,在第三镂空板13和第二镂空板12之间有一个浮塞5。浮塞5外表面密封,内部中空,上部为圆台体形状,下部为圆柱体,还可以是圆柱体下加圆冠体,或半圆球体。浮塞5上部的外侧面的表层使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密封软胶制作,浮塞5其他部位使用硬塑料制作。浮塞5上部的外侧面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部的内侧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以实现吻合密封。
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部为圆台体形状,下部为圆柱体形状。浮塞5的高度应满足:浮塞5的中心纵截面图的外接圆的直径大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的圆柱体形状部分的直径之值时的浮塞5的高度。以保证在储运、使用中浮塞5在基座1内不会发生侧翻、倒置。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上。基座1的首端连接在一个管口向上的连接管85上,该连接管85是从防回血滴管81的中上部的周壁向外延伸而成的。
使用时,在打开密封塞3后,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液面达到防回血滴管81中上部与该排气装置连接的开口处的最上端时,防回血滴管81内的空气就停止向外排,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水位维持恒定的高度,之后连接管85内的输液液面继续上升。输液穿过第三镂空板13,将浮塞5托起,直到浮塞5上部的外侧面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端的内侧面吻合密封,自动阻止输液在其内继续上行。
当输液滴尽后,排气装置里面的输液随着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水位的下降而回流,浮塞5随之下降,该排气装置自动解除密封。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上,在防回血滴管81的中上部的周壁向外延伸一个管口向上的连接管85,在连接管85的上端连接一个通气管86,该通气管86的长度能保证在使用中过滤膜2不低于输液瓶84中的最高输液液面。该排气装置的基座1的首端与该通气管86相接,在通气管86的上端设有一个钩子41。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将通气管86向上拉起,用钩子41将它挂在旁边的物体上,使排气装置内部的过滤膜2的位置不低于输液瓶84中的输液液面的位置。
当输液滴尽后,排气装置里面的输液随着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水位的下降而回流,该排气装置自动解除密封。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上。在防回血滴管81中上部的周壁向外延伸一个管口向上的连接管85,基座1的首端向下延伸和连接管85相接,该基座1的长度能保证在使用中过滤膜2不低于输液瓶84中最高输液液面。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须使该排气装置不低于输液瓶84内的输液液面之上,然后将它固定住。
当输液滴尽后,排气装置里面的输液随着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水位的下降而回流,该排气装置自动解除密封。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上。在防回血滴管81的中上部的周壁向外延伸一个管口向上的连接管85,在使用过程中过滤膜2低于输液瓶84内的最高输液液面。该排气装置是通过基座1的首端与该连接管85相接的。在连接管85的上端设有一个钩子41。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观察到输液液面在连接管85内上升到过滤膜2的位置之前,将密封塞3关闭,然后将之通过钩子41挂在旁边的物体上。
当输液滴尽后,排气装置里面的输液随着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水位的下降而回流,该排气装置自动解除密封。
实施例八
如图8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的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上,该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中上部的周壁外设有加药管83。基座1的首端连接通气管86,在通气管86的下面设置一个空心针832,该空心针832穿过加药管83上的密封软胶831。该通气管86和空心针832相接时所设置的长度能保证在使用中过滤膜2不低于输液瓶84中最高输液液面。在通气管86的上端设有一个钩子41。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将通气管86向上拉起,用钩子41将它挂在旁边的物体上,使该排气装置内的过滤膜2的位置不低于输液瓶84中的输液液面的位置。
当输液滴尽后,排气装置里面的输液随着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水位的下降而回流,该排气装置自动解除密封。
实施例九
如图9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的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上,该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中上部的周壁外设有加药管83。在加药管83上向上延伸一个次连接管87,该次连接管87的管口连接一个通气管86,该通气管86的长度能保证在使用中过滤膜2不低于输液瓶84中的最高输液液面。在通气管86的管口上连接基座1的首端。在通气管86的上端设有一个钩子41。
使用时,当密封塞3打开后,将通气管86向上拉起,用钩子41将它挂在旁边的物体上,使过滤膜2的位置不低于输液瓶84中的输液液面的位置。
当输液滴尽后,排气装置里面的输液随着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水位的下降而回流,该排气装置自动解除密封。
实施例十
如图10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形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的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在基座1首端的底部有一个粘结安装上去的第三镂空板13,在第三镂空板13和第二镂空板12之间有一个浮塞5。浮塞5外表面密封,内部中空,上部为圆台体形状,中部为圆柱体形状,下部为圆柱体,还可以是圆柱体下加圆冠体,或半圆球体。浮塞5的上部外侧面的表层使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密封软胶制作,浮塞5其他部位使用硬塑料制作。浮塞5上部的外侧面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部的内侧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以实现吻合密封。
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部为圆台体形状,下部为圆柱体形状。浮塞5的高度应满足:浮塞5的中心纵截面图的外接圆的直径大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的圆柱体形状部分的直径之值时的浮塞5的高度。以保证在储运、使用中浮塞5在基座1内不会发生侧翻、倒置。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上。基座1的首端连接在一个管口向上的连接管85上,该连接管85是从防回血滴管81的中上部的周壁向外延伸而成。
本实施例操作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十一
如图11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形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的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在基座1首端的底部有一个粘结安装上去的第三镂空板13,在第三镂空板13和第二镂空板12之间有一个浮塞5。浮塞5外表面密封,内部中空,上部为圆台体形状,中部为圆柱体形状,下部为圆柱体,还可以是圆柱体下加圆冠体,或半圆球体。浮塞5的上部外侧面的表层使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密封软胶制作,浮塞5其他部位使用硬塑料制作。浮塞5上部的外侧面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部的内侧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以实现吻合密封。
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部为圆台体形状,下部为圆柱体形状。浮塞5的高度应满足:浮塞5的中心纵截面图的外接圆的直径大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的圆柱体形状部分的直径之值时的浮塞5的高度。以保证在储运、使用中浮塞5在基座1内不会发生侧翻、倒置。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上,该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中上部的周壁外设有加药管83,在加药管83上向上延伸一个次连接管87,在次连接管87的管口上连接基座1的首端。
本实施例操作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
实施例十二
如图12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分管分设并且莫非氏管82位于防回血滴管81下方的防回血输液器上。该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中上部的周壁外设有加药管83,在加药管83上向上延伸一个次连接管87,在次连接管87的管口上连接基座1的首端。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当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液面上升到管高的二分之一以上,在上升到排气装置内的过滤膜2位置之前,将密封塞3塞住。
实施例十三
如图13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不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形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作的密封圈6。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分管分设并且莫非氏管82位于防回血滴管81上方的防回血输液器上。该防回血输液器的莫非氏管82中上部的周壁外设有加药管83,在加药管83上向上延伸一个次连接管87,在次连接管87的管口上连接基座1的首端。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当输液液面上升到该排气装置里面的过滤膜2时,既不排气,输液也不外溢。
实施例十四
如图14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形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作的密封圈6。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分管分设并且莫非氏管82位于防回血滴管81下方的防回血输液器上,该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中上部的周壁外设有加药管83。基座1的首端的下面设置一个空心针832,该空心针832穿过加药管83上的密封软胶831。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当防回血滴管81内的输液液面上升到管高的二分之一以上,在上升到排气装置内的过滤膜2位置之前,将密封塞3塞住。
实施例十五
如图15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不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而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分管分设并且莫非氏管82位于防回血滴管81上方的防回血输液器上。该防回血输液器的莫非氏管82中上部的周壁外设有加药管83。基座1的首端的下面设置一个空心针832,该空心针832穿过加药管83上的密封软胶831。
使用时,在密封塞3打开后,当输液液面上升到该排气装置里面的过滤膜2时,既不排气,输液也不外溢。
实施例十六
如图16所示,在基座1的里面装有一个水平设置的透气、透水式的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过滤膜2。在过滤膜2背向密封塞3的一侧设有一块从基座1上延伸形成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二镂空板12,在过滤膜2的面向密封塞3的一侧,有一块安装上去的和过滤膜2平行的第一镂空板11。在基座1的尾端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密封塞3,在基座1和密封塞3之间用一个软质连接片14连接,在基座1上和密封塞3的接触部位有一个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用的密封软胶制成的密封圈6,基座1使用硬塑料制成。在基座1首端的底部有一个粘结安装上去的第三镂空板13,在第三镂空板13和第二镂空板12之间有一个浮塞5。浮塞5外表面密封,内部中空,上部为圆台体形状,中部为圆柱体形状,下部为圆柱体,还可以是圆柱体下加圆冠体,或半圆球体。浮塞5的上部外侧面的表层使用符合药典标准的输液器专用的密封软胶制作,浮塞5其他部位使用硬塑料制作。浮塞5上部的外侧面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部的内侧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以实现吻合密封。
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部分的上部为圆台体形状,下部为圆柱体形状。浮塞5的高度应满足:浮塞5的中心纵截面图的外接圆的直径大于基座1内部位于第二镂空板12到第三镂空板13之间的圆柱体形状部分的直径之值时的浮塞5的高度。以保证在储运、使用中浮塞5在基座1内不会发生侧翻、倒置。
该排气装置安装在莫非氏管和防回血滴管合二为一的防回血输液器上,该防回血输液器的防回血滴管81中上部的周壁外设有加药管83。基座1的首端的下面设置一个空心针832,该空心针832穿过加药管83上的密封软胶831。
本实施例操作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

Claims (14)

1.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过滤膜(2)、密封塞(3),所述基座(1)的首端与防回血滴管(81)或莫非氏管(82)连接,所述基座(1)的尾端与所述密封塞(3)连接,所述过滤膜(2)固定于所述基座(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设有第一镂空板(11)或网、第二镂空板(12)或网,所述过滤膜(2)设于所述第一镂空板(11)或网、第二镂空板(12)或网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2)为透气、不透水式的过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2)为透气、透水式的过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依次设有第一镂空板(11)或网、第二镂空板(12)或网和第三镂空板(13)或网,所述过滤膜(2)设于所述第一镂空板(11)或网、第二镂空板(12)或网之间,所述第二镂空板(12)或网、第三镂空板(13)或网之间设有浮塞(5),所述基座(1)位于第二镂空板(12)或网和第三镂空板(13)或网之间部分的上部的内侧面与浮塞(5)上部的外侧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首端通过中空管与防回血滴管(81)或莫非氏管(8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首端通过通气管(86)和/或空心针(832)与所述中空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为所述防回血滴管(81)或者莫非氏管(82)的周壁上延伸形成的连接管(8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为所述防回血滴管(81)或者莫非氏管(82)的周壁外设的加药管(8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为所述防回血滴管(81)或者莫非氏管(82)的周壁上延伸形成的连接管(85)。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为所述防回血滴管(81)或者莫非氏管(82)的周壁外设的加药管(83)。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2)的位置高于输液瓶(84)内的最高液面。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86)的上端设有钩子或者夹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3)通过一个连接片(14)连接所述基座(1),所述基座(1)和所述密封塞(3)之间设有一个密封圈(6)。
CN2010205558098U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5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558098U CN201855464U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558098U CN201855464U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55464U true CN201855464U (zh) 2011-06-08

Family

ID=4410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5580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5464U (zh) 2010-09-30 2010-09-30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554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132A (zh) * 2010-09-30 2011-01-26 戎静华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CN103191499A (zh) * 2013-03-27 2013-07-10 贾宇东 尖形止泡排气膜在滴瓶排气孔内的定位安装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132A (zh) * 2010-09-30 2011-01-26 戎静华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WO2012041200A1 (zh) * 2010-09-30 2012-04-05 Rong Jinghua 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CN101954132B (zh) * 2010-09-30 2013-02-13 戎静华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CN103191499A (zh) * 2013-03-27 2013-07-10 贾宇东 尖形止泡排气膜在滴瓶排气孔内的定位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4132B (zh)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CN201855464U (zh) 一种防回血输液器用排气装置
CN203970784U (zh) 一种心内科进食护理装置
CN205913582U (zh) 适于瓶装输液的连续输液装置
CN203303421U (zh) 一种双层精密自动止液输液器
CN203815959U (zh) 一种静脉输液器
CN203829285U (zh) 一种新型鼻炎熏蒸器
CN203169747U (zh) 一种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203400367U (zh) 一种精密自动止液防气泡输液器
CN206518701U (zh) 一种精密过滤输液容器
CN202699722U (zh) 带有止液滴空装置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CN201880140U (zh) 一种安全阀及具有该安全阀的输血器
CN204072781U (zh) 一种熬药设备
CN201692429U (zh) 用于静脉点滴的供气装置
CN201603213U (zh) 一种快速排气输液器
CN202820730U (zh) 一种护理用饮水杯
CN208145225U (zh) 血液净化器
CN207654458U (zh) 一种肠液回输装置
CN201279313Y (zh) 一种输液滴斗
CN201192485Y (zh) 自滤气引流袋
CN102008771B (zh) 一种安全阀及具有该安全阀的输血器
CN208104413U (zh) 一种侧面滤血结构及生物芯片
CN202961387U (zh) 一种自动下液、自动止液及自排气输液器
CN203874566U (zh) 发酵液自动过滤分离装置
CN202355642U (zh) 一种自排气多层复合型避光输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