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54077U -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54077U
CN201854077U CN2010205855709U CN201020585570U CN201854077U CN 201854077 U CN201854077 U CN 201854077U CN 2010205855709 U CN2010205855709 U CN 2010205855709U CN 201020585570 U CN201020585570 U CN 201020585570U CN 201854077 U CN201854077 U CN 201854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modular jack
terminal
socke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855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强
曹伟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rx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rx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rx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rx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855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54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54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540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双电源中继板,所述双电源中继板包括:一个矩形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矩形边上的第一模块插座、第二模块插座、第一电源插座和第二电源插座,所述第一模块插座和所述第二模块插座都包括电源端子、第一数据端子、第二数据端子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电源插座和所述第二电源插座都包括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插座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其输入的电源给所述第一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源插座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其输入的电源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不同工作电压的功能模块的中继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各式各样,这些电子设备通常包括一整块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各种电子元件来实现一定的电子功能。比如实现声音播放功能、图像处理功能等等。但是目前的电子设备,其电子部分均为一整块电路板,当电路板上某一个元件发生故障时,则整个电路板均无法工作,整个电子设备就无法实现原有的电子功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只能将该电子设备丢弃,从而形成了电子垃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玩家希望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或者对原有的电子设备进行改装,现有的电子设备大都是不可拆卸的,即使拆卸也很可能导致产品无法恢复。由于从电子器件的功能性分类,大概有三类:传感类电子器件,比如话筒、物理按键、红外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等等;控制类电子器件,比如各类型微控制器;反馈类电子器件,比如扬声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等等。另外还有一些通讯类电子器件、电源等等电子器件,综上可以认识到如果将各类电子器件做成单一的功能模块,并且提供统一接口的平台,那么用户可以自由组装想要的电子设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很方便地相互拼装的电子积木模块,一方面在电子设备的某一元件发生损坏时,可以仅替换该部分元件来减少浪费。另外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自己动手制作电子设备或者改装电子设备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中继板,其可以将其他工作电压不同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以便这些功能模块之间正常交互信号。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中继板,所述双电源中继板包括: 一个矩形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矩形边上的第一模块插座、第二模块插座、第一电源插座和第二电源插座,所述第一模块插座和所述第二模块插座都包括电源端子、第一数据端子、第二数据端子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电源插座和所述第二电源插座都包括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插座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其输入的电源给所述第一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源插座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其输入的电源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跳针、第二跳针、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跳针和第二跳针都包括电压端子和电源端子,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其负极与所述第二跳针的电压端子相连;所述第二跳针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跳针的电压端子相连,其负极与所述第一跳针的电压端子相连;所述第一跳针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
当所述第一跳针短路时,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座输入的电压经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两次降压后,提供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
当所述第二跳针短路时,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座输入的电压经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次降压后,提供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第一数据端子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第二数据端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个穿孔以便于将所述矩形电路板固定在其他物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的长和宽都为2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插座和所述第二电源插座并排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第一矩形边上;所述第二模块插座和所述第一电源插座并排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第三矩形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第四矩形边上;所述第二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第二矩形边上;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中央;所述第一跳针和所述第一电阻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穿孔之间;所述第二跳针和所述第二电阻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穿孔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是为两个工作电压或者说所需供电电压不同的功能模块提供连接功能的单一功能模块,结合其他功能模块可以由用户自由组装成想要的电子设备或者改装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结合参考附图及接下来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将更容易理解,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对应同样的结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的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2针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4针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是为两个工作电压或者说所需供电电压不同的功能模块提供连接功能的单一功能模块,其既可以通过自身两个电源插座连接不同电压的电源对与其连接的两个功能模块分别供电;又可以通过自身的一个电源插座连接较高电压的电源对连接的工作电压较高的功能模块供电,同时对输入的较高电压的电源经二极管降压后对连接的另一个工作电压较低的功能模块供电。所述双电源中继板可以结合其他功能模块来构成一个电子设备,比如话筒模块、光电感应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和扬声器模块等等。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100的结构方框图。所述双电源中继板100包括一块电路板102和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若干插座,所述电路板102的长和宽可以为2厘米,所述若干插座包括在电路板第一矩形边并排设置的第一模块插座104、第二电源插座106;在电路板第三矩形边并排设置的第二模块插座108、第一电源插座110,在电路板第四矩形边设置有第一二极管112,在电路板第二矩形边设置有第二二极管114,在电路板的中央设置有便于将该电子转接板固定于其他物体的穿孔116,所述穿孔116与所述第二二极管114之间并排设置有第一跳针118和第一电阻120,所述穿孔116与所述第一二极管112之间并排设置有第二跳针122和第二电阻124。其中第一模块插座104和第二模块插座108是4针插座;第一电源插座110和第二电源插座106是2针插座。
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包括绝缘本体和在绝缘本体内的四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为电源端子VCC1、第一数据端子D1、第二数据端子D2和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二电源插座106为电源插座,其包括绝缘本体和在绝缘本体内的两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为电源端子VCC2和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包括绝缘本体和在绝缘本体内的四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为电源端子VCC2、第一数据端子D1、第二数据端子D2和接地端子GND;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为电源插座,其包括绝缘本体和在绝缘本体内的两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为电源端子VCC1和接地端子GND; 所述第一跳针118包括两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为电压端子V1和电源端VCC2;所述第二跳针122包括两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为电压端子V2和电源端子VCC2;各插座和各跳针的相同的导电端子通过所述电路板102上的导电线迹电性相连。
为了更详尽的描述本实用新型,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2针插座2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2针插座200包括绝缘本体202和在绝缘本体202内的导电端子204、导电端子206。其中绝缘本体202可以为一次成型的塑料材质器件,其形状如同少一个面的六面体盒子,同时在另外三个面有三个便于固定插头的凹槽,这些凹槽还可以避免对应的插头插反。所述导电端子204和导电端子206为可以导电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呈90度,所述金属丝的一端平行与电路板安置在绝缘本体202的“六面体盒子”内;所述金属丝的另一端垂直于电路板并在与电路板接触的地方通过焊锡与电路板上的导电线迹焊接在一起。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4针插座3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4针插座300包括绝缘本体302和在绝缘本体302内的导电端子304、导电端子306、导电端子308和导电端子310。其中绝缘本体302可以为一次成型的塑料材质器件,其形状如同少一个面的六面体盒子,同时在另外三个面有四个便于固定插头的凹槽,这些凹槽还可以避免对应的插头插反。所述导电端子304、导电端子306、导电端子308和导电端子310为可以导电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呈90度,所述金属丝的一端平行与电路板安置在绝缘本体302的“六面体盒子”内;所述金属丝的另一端垂直于电路板并在与电路板接触的地方通过焊锡与电路板上的导电线迹焊接在一起。
请参考图4A,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400的部分电路示意图。所述双电源中继板400包括第一模块插座104、第一电源插座110、第二模块插座108、第二电源插座106、第一电阻120和第二电阻124,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的电源端子VCC1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的电源端子VCC1相连;所述第二电源插座106的电源端子VCC2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的电源端子VCC2相连,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连接的电源模块给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连接的功能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源插座106连接的电源模块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连接的功能模块供电。
当所述双电源中继板400传输数字信号时,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和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的数据端子之间通常还会连接电阻,即所述双电源中继板400还包括第一电阻120和第二电阻124,所述第一电阻1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的第一数据端子D1和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的第一数据端子D1相连;所述第二电阻1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的第一数据端子D2和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的第一数据端子D2相连,所述第一电阻120和所述第二电阻124的阻值可以为1000欧姆。
请参考图4B,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400的部分电路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4A和图4B所示,图4B示出的双电源中继板包括图4A示出的双电源中继板连接方式,同时所述双电源中继板40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112、第二二极管114、第一跳针118和第二跳针122,所述第一二极管11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的电源端子VCC1相连,其负极与所述第二跳针122的电压端子V2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114的正极与所述第二跳针122的电压端子V2相连,其负极与所述第一跳针118的电压端子V1相连;所述第一跳针118、第二跳针122的电源端子VCC2均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的电源端子相连。
所述第一二极管112和第二二极管114在电路中起降压的作用,能满足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和第二模块插座108连接的两个功能模块所需供电电压不同的需求。不同类型的二极管压降值不同,可根据不同的降压需求更换二极管类型。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112和所述第二二极管114的压降值均为0.5伏,所述双电源中继板400可以通过用短路帽短路所述第一跳针118或所述第二跳针122实现不同的功能。
当所述第一跳针118短路、所述第二跳针122不短路时,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连接的功能模块所需的电压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连接电源模块提供,同时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连接的电源模块提供的电压经所述第一二极管112、所述第二二极管114的两次降压后,提供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连接的功能模块;
当所述第一跳针188不短路、所述第二跳针122短路时,所述第一模块插座104连接的功能模块所需的电压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连接电源模块提供,同时所述第一电源插座110连接的电源模块提供的电压经所述第一二极管112的一次降压后,提供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108连接的功能模块。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双电源中继板506的实施示意图。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与变压器502、电源模块504、烟雾传感模块508、电路转接板510和蜂鸣模块512通过带特定插头的导线连接可以组成烟雾报警系统500。所述烟雾传感模块508的工作电压为5V,所述蜂鸣模块512的工作电压为4.5V。
所述变压器502通过5.5毫米电源线与所述电源模块504相连,将220V日常电压转换为5V工作电压给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的第一电源插座P2通过带插头的2芯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504相连,负责给所述烟雾传感模块508和所述蜂鸣模块512供电;所述烟雾传感模块508通过带插头的4芯导线与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的第一模块插座P1相连,通过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来传输数字信号;所述蜂鸣模块512通过带插头的3芯导线与所述电路转接板510相连,同时所述电路转接板510通过带插头的4芯导线与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的第二模块插座P3相连,通过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和所述电路转接板510来接受数字信号;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直接将5V工作电压提供给所述烟雾传感模块508,同时短路第二跳针将5V工作电压降到4.5V提供给所述蜂鸣模块512。
当所述烟雾传感模块508感应到空气中的烟雾浓度达到预定阀值,则通过所述双电源中继板506和所述电路转接板510传输高电平信号;所述蜂鸣模块512可以通过所述电路转接板510接收到所述烟雾传感模块508的高电平信号,然后所述蜂鸣模块512被高电平信号触发导通发出蜂鸣声提醒用户,达到了报警功能。
从图5可知,由于这些单一功能模块之间都提供了统一的接口(插座),所以通过两端带特定插头的导线可以轻易的连接并组装成一个电子设备。但是连接的各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不同,所以在连接成电子设备时有供电电压不同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中继板就是用来提供这种功能的。
应当认识到,本实用新型结合不同的功能模块会形成不同的系统,并不局限于本文实施例中所述的结合方式。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所述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双电源中继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矩形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矩形边上的第一模块插座、第二模块插座、第一电源插座和第二电源插座,所述第一模块插座和所述第二模块插座都包括电源端子、第一数据端子、第二数据端子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电源插座和所述第二电源插座都包括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插座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其输入的电源给所述第一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源插座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其输入的电源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中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跳针、第二跳针、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跳针和第二跳针都包括电压端子和电源端子,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其负极与所述第二跳针的电压端子相连;所述第二跳针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跳针的电压端子相连,其负极与所述第一跳针的电压端子相连;所述第一跳针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电源端子相连,
当所述第一跳针短路时,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座输入的电压经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两次降压后,提供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
当所述第二跳针短路时,由所述第一电源插座输入的电压经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次降压后,提供给所述第二模块插座连接的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双电源中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第一数据端子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所述第二模块插座的第二数据端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双电源中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一个穿孔以便于将所述矩形电路板固定在其他物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双电源中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长和宽都为2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中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插座和所述第二电源插座并排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第一矩形边上;所述第二模块插座和所述第一电源插座并排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第三矩形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源中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第四矩形边上;所述第二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第二矩形边上;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矩形电路板的中央;所述第一跳针和所述第一电阻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穿孔之间;所述第二跳针和所述第二电阻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穿孔之间。
CN2010205855709U 2010-10-29 2010-10-29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4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55709U CN201854077U (zh) 2010-10-29 2010-10-29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855709U CN201854077U (zh) 2010-10-29 2010-10-29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54077U true CN201854077U (zh) 2011-06-01

Family

ID=4409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8557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54077U (zh) 2010-10-29 2010-10-29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54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668A (zh) * 2011-07-29 2012-01-25 铜陵富仕三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关量的信号集中传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2668A (zh) * 2011-07-29 2012-01-25 铜陵富仕三佳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关量的信号集中传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1073A (zh) 一种电子积木系统
CN104267781B (zh) 扩展坞可复用的移动终端及其扩展坞复用的方法
US7852609B2 (en) Electrical power strip
CN201754463U (zh) 一种电路转接板
CN201854077U (zh)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CN203196340U (zh) 电子积木系统
US20080248667A1 (en) Power strip for computer and related computer peripherals
CN201754330U (zh) 一种蜂鸣模块
CN201853922U (zh) 一种电路转接板
CN201828848U (zh) 一种温湿度及人体感应模块
CN102544950B (zh) 一种串入并出端口扩展模块
CN102375531A (zh) 一种温湿度及人体感应模块
CN102457099A (zh) 一种双电源中继板
CN102457234B (zh) 一种音频功率放大模块
CN202103629U (zh) 一种音频功率放大模块
CN201910555U (zh) 一种串入并出端口扩展模块
CN102693117B (zh) 接口电路及具有接口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02377086A (zh) 一种电路转接板
CN102376300A (zh) 一种蜂鸣模块
CN201955777U (zh) 一种数据交换设备
CN202058468U (zh) 一种多段语音播放模块
CN201804182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
US8164919B2 (en) Motherboard and relay device thereon
CN102457004A (zh) 一种电路转接板
CN201975084U (zh) 一种多功能语音录放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