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6285U - 光伏组件支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46285U
CN201846285U CN2010206166756U CN201020616675U CN201846285U CN 201846285 U CN201846285 U CN 201846285U CN 2010206166756 U CN2010206166756 U CN 2010206166756U CN 201020616675 U CN201020616675 U CN 201020616675U CN 201846285 U CN201846285 U CN 201846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framework
hinge
module support
rotat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6166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利德
高辉
王文平
乔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HUA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HUA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HUA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Shenhua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OHUA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6166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46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46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462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立柱和框架,该框架具有背阴侧和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朝阳侧,所述立柱通过铰轴铰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背阴侧,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转盘,该转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转盘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的通孔;限位板,该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转盘相邻,所述限位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盘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具有穿过该限位板的限位孔;和限位销,该限位销能够穿过转盘的多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按照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成本与发电效率之间实现兼顾或平衡。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光伏组件支架。
背景技术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于如风能和太阳能等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也不断加强。
光伏组件(也称为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件。通常,光伏组件设置在光伏组件支架上,支撑有光伏组件的多个光伏组件支架排列成预定的阵列,并通过电连接而形成光伏发电系统。为了使光伏发电系统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通常通过如优化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形式,来提高太阳光辐射利用率。
当前,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结构形式为固定安装形式。具体来说,当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光伏组件支架上时,光伏组件具有固定不变的倾角,因此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光伏组件不能对太阳的位置进行跟踪。
第二种结构形式为单轴跟踪安装方式。具体来说,当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光伏组件支架上时,光伏组件只能跟踪太阳移动的方位角或高度角中的一个方向。
第三种结构形式为双轴跟踪安装方式。具体来说,当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光伏组件支架上时,光伏组件不仅能够跟踪太阳的方位角,还能够同时跟踪太阳的高度角,理论上能够完全跟踪太阳的运行轨迹,从而实现零度的入射角。
比较上述三种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第一种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的特点为初期投资小,但是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较低。而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光伏组件支架来说,虽然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初期投资非常大,而且后期维护成本也较高。
因此,对于光伏组件发电系统来说,如何平衡投资成本和发电效率成为本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光伏发电系统平衡成本和发电效率的光伏组件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支架,该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立柱和框架,该框架具有背阴侧和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朝阳侧,所述立柱通过铰轴铰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背阴侧,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
转盘,该转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转盘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的通孔;
限位板,该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转盘相邻,所述限位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盘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具有穿过该限位板的限位孔;和
限位销,该限位销能够穿过转盘的多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
优选地,所述立柱为两根,所述铰轴为同轴的两根,所述两根立柱分别通过各自的铰轴铰接于所述框架的所述背阴侧。
优选地,所述立柱为两根,所述铰轴为一根,该一根铰轴连接在所述两根立柱之间并分别与每根立柱铰接连接,所述框架与所述铰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立柱为两根,所述铰轴为一根,该一根铰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两根立柱之间,所述框架与所述铰轴铰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重心的投影落在所述铰轴的中心轴线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的基础上,通过将立柱和框架之间设置为铰接并能够利用转盘、限位板和限位销来调节框架相对于立柱的位置,从而具有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而且设置在该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能够根据太阳在四季的位置变化而进行适应性地调节,从而与设置在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相比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由此在成本与发电效率之间实现兼顾或平衡,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立柱        11
框架        12
背阴侧      121
朝阳侧      122
限位销      15
铰轴        16
转盘      17
限位板    18
限位孔    18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立柱11和框架12,该框架12具有背阴侧121和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朝阳侧122,其中,所述立柱11通过铰轴16铰接于所述框架12的所述背阴侧121,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
转盘17,该转盘17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2上,所述转盘17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17的通孔171;
限位板18,该限位板18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1上并与所述转盘17相邻,所述限位板18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盘17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18具有穿过该限位板18的限位孔181;和
限位销15,该限位销15能够穿过转盘17的多个通孔171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支架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但是仍然保留有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成本较低的优点。
具体来说,在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中,立柱与支撑光伏组件的框架之间为固定设置,因而框架与立柱之间的相对方位是不能调整的。而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支架中,将立柱11与支撑光伏组件的框架12之间设置为铰接连接,并能够调节或控制框架12相对于立柱11的相对位置。因此,与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相比,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光伏组件能够根据太阳位置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发电效率。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支架能够使光伏组件发电系统在成本与发电效率之间实现兼顾或平衡,进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立柱11和框架12之间的铰接连接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光伏组件支架的立柱11和框架12通过铰轴16而铰接。但也可采用球铰接的铰接方式。
在完成安装设置后,立柱11通常竖直设立在地面的预定位置上,以用于支撑框架12。框架12用于支撑或设置光伏组件100。框架12包括背阴侧121和朝阳侧122,其中,在完成安装设置后,背阴侧121通常背向太阳(即朝向地面),背阴侧121用于与立柱11相连接。而朝阳侧122通常朝向太阳(即朝向外部),朝阳侧122用于设置或支撑光伏组件100,以有利于光伏组件100接收太阳辐射,从而进行光电转换,发挥发电的功用。
立柱11和框架12的主要结构可以与传统的立柱11和框架12的主要结构相同或类似,但在涉及立柱11和框架12的铰接方面具有改进之处,因此,本说明书将重点对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光伏组件支架的改进之处进行详细描述,而省略或简化与传统的光伏组件支架及其部件相同或类似的特征。
与传统的固定结构形式的光伏组件支架不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支架中,立柱11和框架12之间为铰接连接,从而允许框架12相对于立柱11具有可调节的相对位置关系。由于铰接连接通常具有一定的阻尼,因此,如果框架12的重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该阻尼的存在可以将框架12保持在预定的位置。
但是,优选情况下,为了控制和调节框架12相对于立柱11的相对位置,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转盘17,该转盘17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2上,所述转盘17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17的通孔171;限位板18,该限位板18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1上并与所述转盘17相邻,所述限位板18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盘17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18具有穿过该限位板18的限位孔181;和限位销15,该限位销15能够穿过转盘17的多个通孔171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
转盘17固定设置在框架12上,因此,当框架12围绕铰轴16相对于立柱11转动时,转盘17也随框架12一同转动。
限位板18固定设置在立柱11上,并与转盘17相邻,并且限位板18所在的平面平行于转盘17所在的平面。因此,在转盘17随着框架12的转动过程中,转盘17上的通孔171分别与限位板18上的限位孔181相互对应。因而,根据框架12相对于立柱11的预定位置,可以将限位销15穿过转盘17的多个通孔171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以实现对框架12相对于立柱11的相对位置的限定和调节。限位孔18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这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而加以选择设计。
虽然上述文字中对优选的光伏组件支架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类型的调节机构,只要能够实现对框架12的位置调节即可。例如,还可选择液压控制机构,如带有从动杆的液压缸;或者选择气动控制机构,如带有从动杆的气动缸;或者还可选择直线电机驱动的线性移动机构;或者利用各种连杆机构等。
立柱11可以为一根,也可以为两根,或多根。由于两根立柱11的情形与多根立柱11的情形较为类似,因此下面将重点描述一根立柱11和两根立柱11的情形。
例如,所述立柱11可以为两根,则所述铰轴16也可以为两根(在安装完成后,该两根铰轴16同轴),所述两根立柱11分别通过各自的铰轴16铰接于所述框架12的所述背阴侧121。在该情况中,铰轴16通常较为短小,例如,在框架12的背阴侧121上设置有两个凸耳,该两个凸耳分别用于与各自的铰轴16铰接。
或者,立柱11为两根,铰轴16为一根,该一根铰轴16连接在所述两根立柱11之间并分别与每根立柱11铰接连接,所述框架12与所述铰轴16固定连接。在该情况中,铰轴16通常为较长的,该较长的铰轴16连接在两根立柱11之间,并分别于每根立柱11铰接。另外,框架12与铰轴16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从而实现框架12与立柱11之间的铰接连接。
另外,铰轴16也可固定连接在两根立柱11之间,同时,框架12与铰轴16铰接。这种连接方式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所述框架12的重心的投影落在所述铰轴16的中心轴线上,换句话说,框架12的重心的投影落在框架12的旋转轴线上。因此,在调节框架12的过程中,所需的力矩较小,调节过程较为方便轻松。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而不限于权利要求书中各项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5)

1.光伏组件支架,该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立柱(11)和框架(12),该框架(12)具有背阴侧(121)和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朝阳侧(12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通过铰轴(16)铰接于所述框架(12)的所述背阴侧(121),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
转盘(17),该转盘(17)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2)上,所述转盘(17)具有多个穿过该转盘(17)的通孔(171);
限位板(18),该限位板(18)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1)上并与所述转盘(17)相邻,所述限位板(18)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盘(17)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限位板(18)具有穿过该限位板(18)的限位孔(181);和
限位销(15),该限位销(15)能够穿过转盘(17)的多个通孔(171)中的一个通孔和与该一个通孔对应的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为两根,所述铰轴(16)为同轴的两根,所述两根立柱(11)分别通过各自的铰轴(16)铰接于所述框架(12)的所述背阴侧(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为两根,所述铰轴(16)为一根,该一根铰轴(16)连接在所述两根立柱(11)之间并分别与每根立柱(11)铰接连接,所述框架(12)与所述铰轴(1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为两根,所述铰轴(16)为一根,该一根铰轴(16)固定连接在所述两根立柱(11)之间,所述框架(12)与所述铰轴(16)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2)的重心的投影落在所述铰轴(16)的中心轴线上。
CN2010206166756U 2010-11-18 2010-11-18 光伏组件支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46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66756U CN201846285U (zh) 2010-11-18 2010-11-18 光伏组件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6166756U CN201846285U (zh) 2010-11-18 2010-11-18 光伏组件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46285U true CN201846285U (zh) 2011-05-25

Family

ID=4404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616675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46285U (zh) 2010-11-18 2010-11-18 光伏组件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46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1679B2 (e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that can automatically track the sun
KR101264846B1 (ko) 태양광 트랙커 및 태양광 발전장치
KR101538465B1 (ko) 경사 가변형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03675042U (zh) 一种光伏跟踪器的主轴连接结构
CN203656042U (zh) 一种太阳能跟踪器减震系统
CN202094140U (zh) 一种可以转动角度的太阳能板支架
CN110138326A (zh) 一种新型双轴光伏跟踪器
CN104777852A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的旋转驱动装置
CN203788228U (zh) 太阳能单轴跟踪器的主轴连接结构
CN101093114A (zh) 改进型太阳光自动跟踪器
CN102062282A (zh) 光伏组件支架
CN103426944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系统
CN201328088Y (zh) V型双轴太阳能跟踪机构
CN103207623A (zh) 双轴跟踪光伏发电装置
JP2013172145A (ja) 追尾型太陽光発電装置
KR101770681B1 (ko) 태양광 추적센서유닛을 갖는 태양광 집열장치
KR20130005942A (ko) 태양광 트랙커
CN105204530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获取能量的系统
KR20110124824A (ko) 태양광 추적용 구동장치
CN204667199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的旋转驱动装置
KR20140005878U (ko) 태양광 경사 가변형 구조물
CN201846285U (zh) 光伏组件支架
CN201845237U (zh) 光伏组件支架
CN214959417U (zh) 跟踪调节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09805748U (zh) 一种新型双轴光伏跟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