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4764U - 一种爆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爆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44764U
CN201844764U CN2010205976224U CN201020597622U CN201844764U CN 201844764 U CN201844764 U CN 201844764U CN 2010205976224 U CN2010205976224 U CN 2010205976224U CN 201020597622 U CN201020597622 U CN 201020597622U CN 201844764 U CN201844764 U CN 201844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ve
explosive source
compression
supporting
destr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976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家科
刘伟
蔡建华
胡清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5976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44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44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447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爆炸装置,包括基座、爆炸源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爆炸源支撑底座,所述爆炸源包括压缩炸药柱和与所述压缩炸药柱固定连接的引爆装置;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为一空心壳体,其底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其上表面具有一通孔;所述引爆装置穿过所述通孔而置于爆炸源支撑底座内,所述压缩炸药柱的底面放置于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通过采用了空心壳体的爆炸源支撑底座,将引爆装置保护在支撑底座中,而将爆炸源完全暴露在支撑底座上方,从而避免了爆炸装置在引爆时,引爆装置的碎片随爆炸源一起向四周弹射的现象,能够真实地模拟爆炸时的原发效应,屏蔽其他因素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爆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场模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爆炸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由于爆炸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通常会在实验室中进行现场模拟试验。其中,现场模拟试验建立的关键点在于引爆装置的制作。
以实验室模拟冲击伤模型为例,既往报道最早的用于冲击伤模型的是1974年由Rybeck等人提出的枪弹伤致伤的“瑞典模型”,对于冲击伤的实验室模型有些初步的研究,有采用冲击波复合枪弹发射碎片致伤,有的应用生物激波管致伤,还有的应用同步电雷管爆炸致伤。
以冲击波复合枪弹发射破片致伤的实验模型,虽然能达到冲击波致伤的要求,但是由于其同步控制复杂,不能真正模拟冲击伤的伤情特点。应用生物激波管致冲击伤,此方法具有定位准确,可重复性强,但冲击伤仅限于某一部位或器官,不完全符合实际致伤情况;另有学者应用同步电雷管爆炸所产生的爆炸波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冲击波建立冲击伤模型。该模型与实际的爆炸致伤参数非常接近,但这些模型多以雷管为爆炸源,其爆炸参数不易确定,爆炸能量不易控制,且雷管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以射流为主,各向异性,不易标准化,可重复性不佳,且在用雷管等造模型时会造成创面的污染,与真实情况下冲击波所造成的创伤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爆炸装置,其药量稳定、压力场分布各向同性、无爆炸残余物,能够真实模拟爆炸的原发效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爆炸装置,包括基座、爆炸源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爆炸源支撑底座,
所述爆炸源包括压缩炸药柱和与所述压缩炸药柱固定连接的引爆装置;
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为一空心壳体,其底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其上表面具有一通孔;
所述引爆装置穿过所述通孔而置于爆炸源支撑底座内,所述压缩炸药柱的底面放置于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引爆装置与所述压缩炸药柱的底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缩炸药柱为8701混合压缩炸药柱,所述引爆装置为8#铜皮电雷管。
优选地,所述压缩炸药柱高为2cm,直径为1.5cm,重量为5g;
所述引爆装置直径为0.5cm,长度为4cm。
优选地,所述基座由重金属制成。
优选地,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由重金属制成。
优选地,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的壳体厚度大于5mm。
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通过采用了空心壳体的爆炸源支撑底座,将引爆装置保护在支撑底座中,而将爆炸源完全暴露在支撑底座上方,从而避免了爆炸装置在引爆时,引爆装置的碎片随爆炸源一起向四周弹射的现象,能够真实地模拟爆炸时的原发效应,屏蔽其他因素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包括基座101、固定于基座101的爆炸源支撑底座102,和置于爆炸源支撑底座102上表面的爆炸源103。
其中,爆炸源103包括压缩炸药柱201和与压缩炸药柱201固定连接的引爆装置202。
爆炸源支撑底座102为一空心壳体,其底面与基座101固定连接,其上表面具有一通孔203。引爆装置202穿过通孔203而置于爆炸源支撑底座102内部,压缩炸药柱201的底面放置于爆炸源支撑底座102的上表面。
即,引爆装置202的直径小于通孔203的直径,压缩炸药柱201的直径大于通孔203的直径。则爆炸源支撑底座102将引爆装置202遮挡在其空心壳体内部,而将压缩炸药柱201暴露在其上方。这样,当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引爆时,引爆装置202爆炸所产生的碎片等不会随压缩炸药柱201一起向四周弹射,从而真实地模拟爆炸时的原发效应,屏蔽其他因素的干扰。
优选地,引爆装置202与压缩炸药柱201的底面中心处固定连接。其中,压缩炸药柱201采用8701混合压缩炸药柱,引爆装置202为8#铜皮电雷管。8701混合压缩炸药柱是现有的一种可控性较强的爆炸源。在本实施例中,该8701混合压缩炸药柱高为2cm,直径为1.5cm,重量为5g。其药量稳定,爆炸参数明确,爆炸能量可控制,可根据需要模拟的爆炸程度调整药量。引爆装置202所采用的8#铜皮电雷管的直径为0.5cm,长度为4cm,其采用柔性导爆索传爆。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引爆装置202与压缩炸药柱201也可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引爆装置和炸药,这需要根据需要模拟的爆炸程度和操作的环境来进行选择或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爆炸源的起爆点位于压缩炸药柱201中心的底部,冲击波为球形,压力场分布为各向同性,接近爆炸性武器产生的冲击波。且通过爆炸源支撑底座102的保护与支撑,其爆炸时炸药充分燃烧,电雷管铜皮被爆炸源支撑底座102遮挡不会产生碎片,无爆炸残余物,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时的原发效应,能屏蔽其他因素的干扰,具有致伤因素单纯的优点。
进一步地,基座101和爆炸源支撑底座102均由重金属制成,以达到固定、保护的作用。
优选地,爆炸源支撑底座102的壳体厚度大于5mm,从而能够保证引爆装置202在爆炸时产生的碎片不会穿过爆炸源支撑底座102的壳体而向四周弹射。
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可用于各种现场模拟试验的爆炸源。例如,需要建立烧冲复合伤模型时,需要进行爆炸模拟试验来制造冲击伤模型,则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放置于试验场所中央,将试验模型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周围,从而实施冲击伤爆破。试验模型与爆炸装置的距离决定了该试验模型所受冲击的压强,可在试验模型附近设置测压装置来检测其所受到的冲击压强。
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装置,能够真实地模拟爆炸时的原发效应,条件易于控制,重复性好,能够保证实验室模拟试验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爆炸装置,包括基座、爆炸源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爆炸源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爆炸源包括压缩炸药柱和与所述压缩炸药柱固定连接的引爆装置;
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为一空心壳体,其底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其上表面具有一通孔;
所述引爆装置穿过所述通孔而置于爆炸源支撑底座内,所述压缩炸药柱的底面放置于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爆装置与所述压缩炸药柱的底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炸药柱为8701
混合压缩炸药柱,所述引爆装置为8#铜皮电雷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爆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炸药柱高为2cm,直径为1.5cm,重量为5g;
所述引爆装置直径为0.5cm,长度为4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爆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由重金属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爆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爆炸源支撑底座由重金属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爆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源支撑底座的壳体厚度大于5mm。
CN2010205976224U 2010-11-04 2010-11-04 一种爆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4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976224U CN201844764U (zh) 2010-11-04 2010-11-04 一种爆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976224U CN201844764U (zh) 2010-11-04 2010-11-04 一种爆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44764U true CN201844764U (zh) 2011-05-25

Family

ID=44039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9762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4764U (zh) 2010-11-04 2010-11-04 一种爆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44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4419A (zh) * 2022-03-29 2022-08-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模拟水下接触爆炸高速破片载荷的实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4419A (zh) * 2022-03-29 2022-08-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模拟水下接触爆炸高速破片载荷的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2491B (zh) 一种模拟爆炸冲击波和高速破片群联合载荷作用试验方法
CN103487337B (zh) 炸药爆炸冲击剪切复合加载试验装置
CN104535439B (zh) 双脉冲载荷加载试验装置
Ning et al. Shock tubes and blast injury modeling
CN105841559A (zh) 一种新型空气炮等效加载试验装置
CN104931334B (zh) 一种基于爆炸自毁作用的加卸载装置
CN108801816A (zh) 一种大当量地下浅埋爆炸效应模拟装置
CN109388914A (zh) 一种基于预制条形孔圆筒装置的炸药内爆炸威力评价方法
CN109916246B (zh) 研究爆炸聚能切割销毁水下未爆弹的模型试验装置
CN205784908U (zh) 一种新型空气炮等效加载试验装置
CN106383142A (zh) 一种炸药爆炸及传播特性试验装置
CN102650509A (zh) 冲击伤的爆炸实验系统
CN201844764U (zh) 一种爆炸装置
CN107179026B (zh) 一种安全模拟训练弹
KR101445579B1 (ko) 전장효과를 제공하는 연막탄
RU105984U1 (ru) Имитатор взрывчатого боеприпаса
KR101989038B1 (ko) 전투훈련용 지상 폭발효과 묘사탄
CN208420572U (zh) 一种多灾种耦合作用下的钢制储油罐壁面破坏实验平台
CN109142103B (zh) 一种大当量地下爆炸效应模拟装置
CN103133129B (zh) 利用炸药起爆过程的压力控制装置
CN203561295U (zh) 炮位侦察雷达训练用模拟火箭弹
CN211234147U (zh) 一种防步兵模拟地雷
CN207123222U (zh) 一种安全模拟训练弹
CN106053533A (zh) 一种炸药温度减威度的快速测量装置与方法
CN108387463B (zh) 基于应力波透射加载下结构振动的高过载加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