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40235U - 改良式儿童餐具 - Google Patents

改良式儿童餐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40235U
CN201840235U CN2010205637189U CN201020563718U CN201840235U CN 201840235 U CN201840235 U CN 201840235U CN 2010205637189 U CN2010205637189 U CN 2010205637189U CN 201020563718 U CN201020563718 U CN 201020563718U CN 201840235 U CN201840235 U CN 201840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opsticks body
child
utility
flexible element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637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复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 LING INDUSTRIAL Co Ltd
Tung Ling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 L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 L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 L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637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40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40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402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其包含具有相对应的第一及第二筷体的夹持单元;以及结合设在第一及第二筷体的一端上的弹性单元。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可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待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时,则使弹性单元产生回复力,让第一及第二筷体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而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功效。

Description

改良式儿童餐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尤其涉及可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夹取时,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儿童餐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公知的儿童餐具,例如:筷子,其由第一及第二筷体所构成,而该第一及第二筷体上分别设有套环;而当使用时使幼儿手部的手指(一般为食指与拇指)分别穿设于第一及第二筷体的套环中,借以使幼儿在学习使用筷子时,可稳固握持第一及第二筷体达到夹取食物的功效。
虽然公知的筷子可达到使幼儿稳固握持的功效,但是由于该第一及第二筷体之间并无可供进行弹性回复的设计,使得幼儿于学习使用筷子时无法以适当的力道进行食物的夹取,而较不易于幼儿进行使用,且当该筷子不使用时,其第一及第二筷体呈分离的状态,常会因为储放时的不慎,而导致遗失其中一筷体的情形发生。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以使其可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习知改良式儿童餐具的缺憾,创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以期可达到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功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其借着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致使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时,则使弹性单元产生回复力,让第一及第二筷体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进而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包含:夹持单元,包含有相对应的第一筷体及第二筷体;以及结合设在第一及第二筷体的一端上的弹性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筷体上设有垂直状的第一及第二套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筷体上设有第三套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弹性单元为硅胶材质,且该弹性单元的外侧套设有饰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弹性单元为硅胶材质,且该弹性单元的外侧一体成型有饰物。
藉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可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待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时,则使弹性单元产生回复力,让第一及第二筷体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而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取状态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夹持单元1
第一筷体11
第二筷体12
第一套环111
第二套环112
第三套环121
弹性单元2
饰物21
手部3
食指31
中指32
拇指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及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儿童餐具,至少包含有夹持单元1以及弹性单元2。
上述的夹持单元1包含有相对应的第一筷体11及第二筷体12,该第一筷体11上设有垂直状的第一及第二套环111、112,而该第二筷体12上设有第三套环121。
该弹性单元2结合设在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的一端上,并使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张开至预定的角度,而该弹性单元2可为硅胶材质,且该弹性单元2的外侧套设有饰物21,另该饰物21除以套设方式与弹性单元2结合之外,也可与该弹性单元2为一体成型的方式所构成(而本实用新型以弹性单元外侧另套设有饰物为实施例)。
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及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夹取状态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让幼儿以手部3握持该夹持单元1,并使其食指31及中指32分别穿设在第一筷体11的第一及第二套环111、112中、而拇指33则穿设在第二筷体12的第三套环121中,如此,便可让幼儿以夹持单元1进行食物的夹取,而当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2,当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上时,则使弹性单元2产生回复力,借以让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进而可达到提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的效果,且由于该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由弹性单元2加以结合,因此,当不使用时不会让第一及第二筷体11、12有散落遗失的情形发生。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符合专利三要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以新颖性和创造性而言,本实用新型借着使幼儿以夹持单元进行食物的夹取时,先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上,并同时压缩其一端的弹性单元,致使夹取后不施力于第一及第二筷体时,则使弹性单元产生回复力,让第一及第二筷体复位到预定的角度,进而达到可供幼儿易于进行夹取使用以及让第一及第二筷体不易遗失的效用;就实用性而言,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衍生的产品,当可充分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所有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理解为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下文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

1.一种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夹持单元,包含有相对应的第一筷体及第二筷体;以及
弹性单元,结合设在第一及第二筷体的一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筷体上设有垂直状的第一及第二套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筷体上设有第三套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单元为硅胶材质,且该弹性单元的外侧套设有饰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儿童餐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单元为硅胶材质,且该弹性单元的外侧一体成型有饰物。
CN2010205637189U 2010-10-13 2010-10-13 改良式儿童餐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0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637189U CN201840235U (zh) 2010-10-13 2010-10-13 改良式儿童餐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637189U CN201840235U (zh) 2010-10-13 2010-10-13 改良式儿童餐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40235U true CN201840235U (zh) 2011-05-25

Family

ID=44035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6371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40235U (zh) 2010-10-13 2010-10-13 改良式儿童餐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40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40235U (zh) 改良式儿童餐具
CN201200251Y (zh) 连体筷子
CN202950476U (zh) 连接卡套
CN203168306U (zh) 一种手套式梳子
CN201806423U (zh) 持筷连杆装置
CN201675627U (zh) 一种指套
CN201234819Y (zh) 具有筷子功能的匙羹
CN201542312U (zh) 一种筷子使用辅助装置
CN203354249U (zh) 包饺子用筷子
CN202234539U (zh) 一种筷子
CN103783952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筷子
CN2914907Y (zh) 方便筷子
CN202723667U (zh) 新型面食夹
CN204394065U (zh) 一种汤漏勺
CN202341848U (zh) 一种新型食品夹
CN201356387Y (zh) 按摩型调羹
CN202604419U (zh) 一种有利于开发右脑的筷子省力装置
CN202457007U (zh) 一种手提扣的改进结构
CN202959901U (zh) 便携式餐勺
CN202463227U (zh) 一种书夹
CN201445273U (zh) 一种筷子
CN203028858U (zh) 一种儿童进餐专用夹
CN201641398U (zh) 筷子助夹器
CN202959915U (zh) 一种方便筷子
CN201409990Y (zh) 带夹牙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