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32340U - 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 Google Patents

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32340U
CN201832340U CN2010205478252U CN201020547825U CN201832340U CN 201832340 U CN201832340 U CN 201832340U CN 2010205478252 U CN2010205478252 U CN 2010205478252U CN 201020547825 U CN201020547825 U CN 201020547825U CN 201832340 U CN201832340 U CN 201832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ed section
articulated
rod
adjusting device
elliptical exerc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478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ANGYOU INDUSTRIAL Co Ltd
KUANTECH XINGYE (SHENZHEN) CO Ltd
LIMAISI CO Ltd
Limax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ANGYOU INDUSTRIAL Co Ltd
KUANTECH XINGYE (SHENZHEN) CO Ltd
LIMAIS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ANGYOU INDUSTRIAL Co Ltd, KUANTECH XINGYE (SHENZHEN) CO Ltd, LIMAIS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ANGY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478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32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32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323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包含一固定件、一旋转件、两第一连杆及两第二连杆,固定件设置于基座上;旋转件可转动地枢接于固定件上并可定位在一选择的角度位置;两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旋转件左、右侧,各第一连杆包括一可转动地与旋转件枢接的第一枢接端,及一位于第一枢接端下方的第二枢接端;各第二连杆包括一与各脚踏杆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一位于第一枢接部上方并与各摇杆枢接的第二枢接部,及一与第二枢接部相间隔并与第二枢接端枢接的第三枢接部,各第二连杆可受各第一连杆带动而连动各脚踏杆向前或向后移动。

Description

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踏板部运动行程的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背景技术
椭圆运动机是指两踏板可沿着近似椭圆形的轨迹运动,以提供使用者仿真走路或跑步的装置。然而,随着使用者身高不同,使用者的步幅(stride)大小也会不同,因此,目前的椭圆运动机设有可调整踏板运动行程的调整机构,以提供使用者可随自行需求而调整踏板的运动行程。
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286688号专利案(申请案号为94208845)所披露的椭圆机跨距调整结构中,使用者可借由驱动元件转动导螺杆正、反转,使得导螺杆上的螺套上、下位移,借此,能改变两作动杆的夹角而撑开或缩小两踏板的间距,以符合使用者使用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其结构简单并能方便且迅速地调整踏板部的运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运动机,借由结构简单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设计,能方便且迅速地调整踏板部的运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椭圆运动机包括一基座、两分别可摆动地枢接于基座左、右侧的摇杆、一可转动地枢接于基座的飞轮、两分别枢接于两摇杆底端与飞轮间的支撑杆,及两分别可前后滑动地滑接于两支撑杆上的脚踏杆,其特征在于: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包含一固定件、一旋转件、两第一连杆及两第二连杆,固定件设置于基座上,旋转件可转动地枢接于固定件上并定位在一选择的角度位置,两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旋转件左、右侧,各第一连杆包括一可转动地与旋转件枢接的第一枢接端,及一位于第一枢接端下方的第二枢接端,各第二连杆包括一与各脚踏杆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一位于第一枢接部上方并与各摇杆枢接的第二枢接部,及一与第二枢接部相间隔并与第二枢接端枢接的第三枢接部,各第二连杆可受各第一连杆带动而连动各脚踏杆向前或向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固定件包括多个呈弧形状排列且彼此上下相间隔的定位孔,旋转件包括一可与一选择角度的定位孔对齐的对位穿孔,运动行程调整装置还包含一穿出对位穿孔并可与对位穿孔对齐的定位孔卡合的锁定件。
各第二连杆包括一呈倒L形且形成第一、第二枢接部的第一杆件,及一形成第三枢接部的第二杆件,第二杆件固定地连接于第一杆件上。
第一杆件包含一形成第一枢接部的连接杆体,第二枢接部为一凸设于连接杆体上相反于第一枢接部一端的枢接杆体,各摇杆包含一用以供第二枢接部穿设的枢接孔,第二枢接部连接于第二杆件上相反于第三枢接部的一端。
固定件还包括一弧形壁,所述定位孔形成于弧形壁上。
对位穿孔为一螺孔,锁定件包括一用以供旋转的旋钮部、一凸设于旋钮部并螺接于对位穿孔的螺接部,及一凸设于螺接部末端并卡合于定位孔的卡合部。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椭圆运动机,包括一基座、两摇杆、一飞轮、两支撑杆及两脚踏杆,基座包括一座体及一设置于座体前端的立柱,两摇杆分别可摆动地枢接于立柱左、右侧,飞轮可转动地枢接于座体,两支撑杆分别枢接于两摇杆底端与飞轮间,两脚踏杆分别可前后滑动地滑接于两支撑杆上,其特征在于:椭圆运动机还包括一运动行程调整装置,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包含一固定件、一旋转件、两第一连杆及两第二连杆,固定件设置于立柱上,旋转件可转动地枢接于固定件上并定位在一选择的角度位置,两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旋转件左、右侧,各第一连杆包括一可转动地与旋转件枢接的第一枢接端,及一位于第一枢接端下方的第二枢接端,各第二连杆包括一与各脚踏杆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一位于第一枢接部上方并与各摇杆枢接的第二枢接部,及一与第二枢接部相间隔并与第二枢接端枢接的第三枢接部,各第二连杆可受各第一连杆带动而连动各脚踏杆向前或向后移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运动行程调整装置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方便且迅速地调整脚踏杆的踏板部的运动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由另一视角观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说明多边形接头卡合于卡接孔内。
图5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脚踏杆相对于支撑杆往前滑移的最大距离。
图7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脚踏杆相对于支撑杆往后滑移的最大距离。
图8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脚踏杆相对于支撑杆往前滑移的最大距离。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脚踏杆相对于支撑杆往前滑移的最大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如图1及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椭圆运动机的一优选实施例,该椭圆运动机100包括一基座1、两摇杆2、一飞轮3、两支撑杆4、两脚踏杆5及一运动行程调整装置6。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基座1用以撑立于一地面上,其包括一座体11,及一设置于座体11前端的立柱12,两摇杆2分别枢接于立柱12的左、右侧,各摇杆2包括一可转动地枢接于立柱12上的枢接杆部21、一设于枢接杆部21底端的立杆部22,及一设于枢接杆部21顶端的握持杆部23,摇杆2可通过枢接杆部21相对于立柱12转动,借此,使用者可借由推动握持杆部23而带动立杆部22向前或向后摆动。
飞轮3可转动地枢接于基座1的座体11上且邻近后端处,各支撑杆4呈横向延伸,并包含一枢接于各摇杆2的立杆部22底端的前枢接端41,及一枢接于飞轮3上的后枢接端42,其中,两支撑杆4的后枢接端42是枢接于飞轮3相反两端的位置上。各脚踏杆5设置于各支撑杆4顶面,用以提供使用者踩踏。当飞轮3转动时,借由支撑杆4及摇杆2的连动设计,使得各脚踏杆5能沿着近似椭圆形的封闭轨迹运动,以提供使用者仿真走路或跑步的功能。
运动行程调整装置6包含一固定件61及一旋转件62。固定件61可通过螺锁或卡接方式固定于基座1的立柱12前端,固定件61包括两位于左右侧且相间隔的侧壁611,旋转件62包括两分别位于侧壁611外侧的枢接壁621,各枢接壁621可通过一铆钉622铆接于各侧壁611上,借此,使得旋转件62可相对于固定件61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另外,运动行程调整装置6还包含两第一连杆63,及两第二连杆64,两第一连杆63分别枢接于旋转件62左、右侧,各第一连杆63包括一第一枢接端631,及一位于第一枢接端631下方的第二枢接端6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端631包括一枢接孔633,旋转件62包括一穿设于两枢接壁621并凸伸出枢接壁621左右侧的枢接柱623,枢接柱623凸伸出枢接壁621的两相反端分别穿设于两第一连杆63的枢接孔633内,借此,使得第一连杆63能绕枢接柱623相对于旋转件62旋转。再者,旋转件62相对于固定件61旋转的过程中,旋转件62会带动第一连杆63旋转。
各第二连杆64包括一与各脚踏杆5枢接的第一枢接部641、一位于第一枢接部641上方并与各摇杆2的立杆部22枢接的第二枢接部642,及一与第二枢接部642相间隔并与第一连杆63的第二枢接端632枢接的第三枢接部643。各脚踏杆5包括一枢接杆部51及一踏板部52,枢接杆部51前端与第二连杆64的第一枢接部641相枢接,踏板部52设置于枢接杆部51后端处,踏板部52底端设有一滑轮53滑接于支撑杆4顶端,使得踏板部52可相对于支撑杆4向前或向后滑移,并使得脚踏杆5相对于支撑杆4前后摆动。当旋转件62带动各第一连杆63相对于固定件61旋转时,各第二连杆64可受各第一连杆63带动而相对于各摇杆2的立杆部22向前或向后摆动,各第二连杆64在摆动过程中会同时连动各脚踏杆5相对于各支撑杆4前后摆动,借此,能调整脚踏杆5的踏板部52于支撑杆4上的运动行程,使得使用者能将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调整成符合自己步幅的大小。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连杆64包括一呈倒L形的第一杆件644,及一呈长形的第二杆件645。第一杆件644包含一底端形成第一枢接部641的连接杆体646,及一凸设于连接杆体646顶端的枢接杆体,其中,前述第二枢接部642即为该枢接杆体。各摇杆2的立杆部22中段位置上形成有一横向贯穿的枢接孔221,第二枢接部642可经由立杆部22外侧穿设于枢接孔221内,使得第一杆件644能通过第二枢接部642相对于立杆部22旋转。第二杆件645邻近顶端处形成第三枢接部643,而邻近底端处则形成有一横向贯穿的卡接孔647,卡接孔647为一非圆形穿孔,卡接孔647的内孔面形状与第二枢接部642的一位于末端处的多边形接头648形状相配合,多边形接头648用以卡合于卡接孔647内,使得第二枢接部642能固定地连接在第二杆件645上相反于第三枢接部643的一端,借此,第一连杆63带动第二杆件645旋转时能同时带动第一杆件644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件644的连接杆体646与第二杆件645间夹一夹角θ,该夹角θ为一钝角。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优选地,为了将调整后的脚踏杆5的踏板部52运动行程固定地保持在一默认值,使得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的步幅保持一致,本案进一步地设计相关的结构来达到此功效。本实施例的固定件61还包括多个设于弧形壁612上呈弧形状排列且彼此上下相间隔的定位孔613,而旋转件62的一连接于两枢接壁621间的弧形壁624形成有一对位穿孔625,对位穿孔625可与一选择角度的定位孔613对齐,通过一锁定件65穿出对位穿孔625并与对位穿孔625对齐的定位孔613卡合,使得旋转件62能定位在由定位孔613所界定的角度位置上。由于第一、第二连杆63、64受到旋转件62拘束的影响,因此,脚踏杆5的踏板部52运动行程会受到第二连杆64的限制而固定地保持在一默认值内。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62的对位穿孔625为一螺孔,锁定件65包括一用以供使用者旋转的旋钮部651、一凸设于旋钮部651内侧并螺接于对位穿孔625的螺接部652,及一凸设于螺接部652末端并卡合于定位孔613的卡合部653,借此,使用者可方便且迅速地通过旋转旋钮部651使卡合部653脱离定位孔613,以解除旋转件62与固定件61间的锁定,或者是使卡合部653卡合于定位孔613内,使旋转件62锁固于固定件61上。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613的数量是以7个为例作说明,当锁定件65的卡合部653卡合于固定件61上由上往下数的第三个定位孔613时(如图5所示),各摇杆2带动各脚踏杆5相对于支撑杆4往前滑移的最大距离为图6所示,此时,各脚踏杆5的滑轮53中心距离飞轮3的中心间的距离为D1;各摇杆2带动各脚踏杆5相对于支撑杆4往后滑移的最大距离为图7所示,此时,各脚踏杆5的滑轮53中心距离飞轮3的中心间的距离为D2,脚踏杆5的踏板部52运动行程=D1-D2,在本实施例中,D1是以578mm为例,D2是以163mm为例,所以踏板部52运动行程为578-163=415mm(大约为16寸)。
如图8、图9及图10,当使用者欲将脚踏杆5的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调整较大时,旋转锁定件65的旋钮部651使卡合部653脱离定位孔613,以解除旋转件62与固定件61间的锁定状态。接着,沿箭头I(如图8所示)方向将旋转件62向下旋转,使对位穿孔625对齐固定件61上的第四个定位孔613,旋转旋钮部651使卡合部653卡合于第四个定位孔613后,旋转件62与固定件61间即回复呈锁定状态。旋转件62向下旋转过程中会将第一连杆63往下压,第一连杆63会同时带动第二杆件645的第三枢接部643沿箭头II(如图9所示)方向旋转,使得第一杆件644能带动脚踏杆5相对于支撑杆4往前滑移。由于第二连杆64可相对于摇杆2的立杆部22旋转的角度变大的关系,因此,各摇杆2带动各脚踏杆5相对于支撑杆4往前滑移或往后滑移的最大距离能增加,例如脚踏杆5的踏板部52运动行程大约为17寸。反之,若欲将脚踏杆5的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调整较小时,则将旋转件62向上旋转并定位在第一个定位孔613或者是第二个定位孔613所界定的角度位置,使第二连杆64可相对于摇杆2的立杆部22旋转的角度变小,各摇杆2带动各脚踏杆5相对于支撑杆4往前滑移或往后滑移的最大距离能减少,即可缩小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当锁定件65锁定在第一个定位孔613时,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大约为14寸;当锁定件65锁定在第二个定位孔613时,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大约为15寸;当锁定件65锁定在第五个定位孔613时,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大约为18寸;当锁定件65锁定在第六个定位孔613时,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大约为19寸;当锁定件65锁定在第七个定位孔613时,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大约为20寸。
需说明的是,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是视定位孔613的数量来决定可定位在几个数值,因此,可依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定位孔613的数量,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披露的为限。再者,旋转件62定位在固定件61上的方式也不以本实施例所披露的为限,例如可在固定件61的弧形壁612上设置多个彼此上下相间隔的凹槽,在旋转件62的弧形壁624上设置一可卡接于凹槽的卡块,通过卡块卡接于一选择角度的凹槽内,同样能达到使旋转件62定位在不同角度位置的功效。
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椭圆运动机100,借由运动行程调整装置6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方便且迅速地调整脚踏杆5的踏板部52的运动行程,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Claims (12)

1.一种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所述椭圆运动机包括一基座、两分别可摆动地枢接于所述基座左、右侧的摇杆、一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基座的飞轮、两分别枢接于所述两摇杆底端与所述飞轮间的支撑杆,及两分别可前后滑动地滑接于所述两支撑杆上的脚踏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包含一固定件、一旋转件、两第一连杆及两第二连杆,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固定件上并定位在一选择的角度位置,所述两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所述旋转件左、右侧,各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一可转动地与所述旋转件枢接的第一枢接端,及一位于所述第一枢接端下方的第二枢接端,各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一与各所述脚踏杆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一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上方并与各所述摇杆枢接的第二枢接部,及一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相间隔并与所述第二枢接端枢接的第三枢接部,各所述第二连杆可受各所述第一连杆带动而连动各所述脚踏杆向前或向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呈弧形状排列且彼此上下相间隔的定位孔,所述旋转件包括一可与一选择角度的定位孔对齐的对位穿孔,所述运动行程调整装置还包含一穿出所述对位穿孔并可与所述对位穿孔对齐的所述定位孔卡合的锁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一呈倒L形且形成所述第一、第二枢接部的第一杆件,及一形成所述第三枢接部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包含一形成所述第一枢接部的连接杆体,所述第二枢接部为一凸设于所述连接杆体上相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一端的枢接杆体,各所述摇杆包含一用以供所述第二枢接部穿设的枢接孔,所述第二枢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上相反于所述第三枢接部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一弧形壁,所述定位孔形成于所述弧形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穿孔为一螺孔,所述锁定件包括一用以供旋转的旋钮部、一凸设于所述旋钮部并螺接于所述对位穿孔的螺接部,及一凸设于所述螺接部末端并卡合于所述定位孔的卡合部。
7.一种椭圆运动机,包括一基座、两摇杆、一飞轮、两支撑杆及两脚踏杆,所述基座包括一座体及一设置于所述座体前端的立柱,所述两摇杆分别可摆动地枢接于所述立柱左、右侧,所述飞轮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座体,所述两支撑杆分别枢接于所述两摇杆底端与所述飞轮间,所述两脚踏杆分别可前后滑动地滑接于所述两支撑杆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椭圆运动机还包括一运动行程调整装置,所述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包含一固定件、一旋转件、两第一连杆,及两第二连杆,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固定件上并定位在一选择的角度位置,所述两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所述旋转件左、右侧,各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一可转动地与所述旋转件枢接的第一枢接端,及一位于所述第一枢接端下方的第二枢接端,各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一与各所述脚踏杆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一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上方并与各所述摇杆枢接的第二枢接部,及一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相间隔并与所述第二枢接端枢接的第三枢接部,各所述第二连杆可受各所述第一连杆带动而连动各所述脚踏杆向前或向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呈弧形状排列且彼此上下相间隔的定位孔,所述旋转件包括一可与一选择角度的定位孔对齐的对位穿孔,所述运动行程调整装置还包含一穿出所述对位穿孔并可与所述对位穿孔对齐的所述定位孔卡合的锁定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一呈倒L形且形成所述第一、第二枢接部的第一杆件,及一形成所述第三枢接部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包含一形成所述第一枢接部的连接杆体,所述第二枢接部为一凸设于所述连接杆体上相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一端的枢接杆体,各所述摇杆包含一用以供所述第二枢接部穿设的枢接孔,所述第二枢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上相反于所述第三枢接部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一弧形壁,所述定位孔形成于所述弧形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穿孔为一螺孔,所述锁定件包括一用以供旋转的旋钮部、一凸设于所述旋钮部并螺接于所述对位穿孔的螺接部,及一凸设于所述螺接部末端并卡合于所述定位孔的卡合部。
CN2010205478252U 2010-09-29 2010-09-29 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32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478252U CN201832340U (zh) 2010-09-29 2010-09-29 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478252U CN201832340U (zh) 2010-09-29 2010-09-29 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32340U true CN201832340U (zh) 2011-05-18

Family

ID=4400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47825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32340U (zh) 2010-09-29 2010-09-29 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323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734A (zh) * 2013-12-31 2016-08-10 爱康保健健身有限公司 椭圆的曲柄的选择性角定位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734A (zh) * 2013-12-31 2016-08-10 爱康保健健身有限公司 椭圆的曲柄的选择性角定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9360B (zh) 设在椅子型按摩机上的揉背装置及具有该揉背装置的椅子型按摩机
CN202571086U (zh) 臂式钢筋自动成型机
CN201832340U (zh) 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行程调整装置及该椭圆运动机
CN102632165A (zh) 臂式钢筋自动成型机
CN103990719B (zh) 模具的斜楔结构
CN202681890U (zh) 洗碗机
CN201862203U (zh) 椭圆机结构
CN2905482Y (zh) 具调整倾角功能的椭圆机
CN201840827U (zh) 椭圆机构造
EP2236396B1 (en) Bicycle kickstand
CN101475032B (zh) 扶杖行走机器人
CN201213572Y (zh) 升降桌
CN205291720U (zh) 平压压纹机
CN202151158U (zh) 一种吊伞伞把部件的移动定位机构
CN2933480Y (zh) 踏步机
CN106241647A (zh) 一种新型斜向升降架
CN102068820A (zh) 爬行玩具
CN201643535U (zh) 健身车手把调整装置
CN201272332Y (zh) 具快速升降的支撑装置
CN205561660U (zh) 起倒旋转共用型靶机
CN203329281U (zh) 椭圆踏步机
CN202739026U (zh) 可移动太阳伞底座
CN100513665C (zh) 缝纫机裁刀装置
CN213656207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相机支架
CN111619714B (zh) 自行车折叠座椅置物筐及折叠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