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32296U - 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32296U
CN201832296U CN2010205512662U CN201020551266U CN201832296U CN 201832296 U CN201832296 U CN 201832296U CN 2010205512662 U CN2010205512662 U CN 2010205512662U CN 201020551266 U CN201020551266 U CN 201020551266U CN 201832296 U CN201832296 U CN 201832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atchet
gear
straigh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51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崇杰
项辉宇
张海奇
李浩铭
王浩
安明伟
牛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205512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32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32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322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包括:一用于各单元部件固定安装的支撑架,至少有一对向外平伸的直臂及支撑直臂的斜拉柱;一主轴及摇柄轴分别装在直臂及斜拉柱上,至少摇柄轴的一端带有摇柄;一对传动用左、右链轮,分别套装在摇柄轴和主轴上,两链轮通过链条实现联动;一具有飞轮的单向旋转机构及一可收放绳索的绕线轮分别套装在主轴上,绕线轮的两侧壁分别与单向旋转机构的飞轮及传动用的右链轮固定连接而可实现联动;在支撑架的一侧或两侧对称放置一可控制传输对象下降速度的间歇机构,还可在间歇机构的旁侧设置一弹簧机构。该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可实现低下滑速度以安全降落着地;并能满足多人循环逃生使用。

Description

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的建筑主要以高楼大厦为主,建筑高度不断增加日趋密集,但是一旦高楼内突发“火灾、地震”等灾难,人们的生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火灾7.4万起(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655人,受伤297人,直接财产损失6.6亿元。可见每年的火险事故还是很多,很多时候灾情发生时不是没有时间逃脱,而是缺少必要的逃生工具。
当高楼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难、扑救难度大,常常伴随着停电的现象,电梯停止运行,楼梯被浓烟阻塞,建筑内的人飞不上去跳不下来,又没有安全的藏身之所,逃生者多数情况只能等待救援,目前救援的方式主要是消防队员采用升降梯和铺设气垫、高压水枪的方式进行救援,由于升降梯的上升高度和高压水枪喷射高度有限,稍高楼层的人仍然无法登上升降梯被营救;同时铺设气垫的面积有限,从高处落下首先不能保证落在气垫上,其次即使落在气垫上也很容易摔伤,最重要的是,当灾难来临时,时间就是生命,即便上述两种方法都可行,等到救援人员及设备赶到受灾现场,最好的逃生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因此,以上两种常用的营救高楼火灾发生的逃生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楼逃生的问题,
每年都有很多人因无法逃生而遇难,因此自救式的高楼失火逃生装置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自救式的高楼逃生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电动固定式:由电机提供升降动力,这种逃生器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不便推广,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时,常常伴随着停电的现象,因此在需要的时候往往派不上用场;2、便携式升降器:突发火灾时,大部分人不会使用,并且只能一人逃生,不能循环使用;上述两种自救式高楼逃生器由于以上缺点很难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其可实现低下滑速度以安全降落着地;并能满足多人循环逃生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它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墙体上的支撑架,用于高楼逃生器各单元部件的固定安装,至少有一对向外平伸的直臂;还具有支撑直臂的一对斜拉柱,斜拉柱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摇柄轴的支撑套;
一主轴,其两端架设在一对直臂上;
一摇柄轴,横跨套装在一对斜拉柱上的支撑套内,至少一端外延伸并带有摇柄;
一对传动用左、右链轮,分别套装在摇柄轴和主轴上,两链轮通过链条实现联动;
一具有飞轮的单向旋转机构,套装在主轴上;
一可收放绳索的绕线轮,套装在主轴上,绕线轮的两侧壁分别与单向旋转机构的飞轮及传动用的右链轮固定连接而可实现联动;
在支撑架的一侧或两侧对称放置一可控制传输对象下降速度的间歇机构,包括两块平衡摆,该两块平衡摆通过第一螺栓轴安装在支撑架直臂的外侧;两块平衡摆间夹置一组销钉;一个棘轮,棘轮所在位置使得其轮齿在间歇往复运动中可对销钉进行碰撞,该棘轮固定在一齿轮轴上,齿轮轴再固定在支撑架的直臂上,且在同一齿轮轴上还固接有齿轮轮系的一端侧齿轮,齿轮轮系另一端侧的齿轮固接在主轴上,该齿轮轮系由三个以上的奇数个齿轮相互啮合组成。
所述的单向旋转机构由棘爪座、飞轮、一组棘爪、螺旋盖和轴套组成;其中:所述的棘爪座通过连接件固定套接在主轴上,该棘爪座为依次由大直径到小直径的三阶式套筒,中间段的外壁上开有一组供棘爪卧置的凹槽,且还具有环向的一圈沟槽,小直径段外壁带有用于连接的螺纹段;所述的飞轮由大直径的圆轮及小直径的圆筒一体构成,圆筒段的内壁有一圈棘轮齿,圆轮上开有供连接用的一组圆孔;所述的棘爪为一可卧入棘爪座凹槽内的弧形体,弧形体的中间带有一端开口的窄缝;一个钢丝箍圈嵌入该窄缝内将棘爪压置在棘爪座的凹槽内;所述螺旋盖与飞轮、棘爪座相互连接。
在所述间歇机构的旁侧还设置一弹簧机构,由弹簧压板、压缩弹簧、弹簧顶柱和顶柱安装轴组合构成,其中:依次将弹簧压板、压缩弹簧和弹簧顶柱套装在顶柱安装轴上,该顶柱安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螺栓轴和第二螺栓轴上,所述的两个螺栓轴固定在支撑架上;该弹簧机构所在位置使得两块平衡摆的往复运动中可对弹簧压板进行碰撞,并获得一反作用力。
所述传动用的右链轮横截面呈“工”字形,一侧是链轮形状,另一侧是与绕线轮相连接的圆台形状;圆台上开有供连接用的一组圆孔。
还设有一可将所述的所有部件罩住的防雨雪外壳。
防雨雪外壳具有一封合的底板,在底板上开一供钢丝绳穿出的圆孔,圆孔的边围安装一个套环,钢丝绳从套环中间穿过,露出的端头上有大于套环内径的挡头。
所述的支撑架由四根角钢、两根斜拉柱、三根横柱组成,其中,两根直立的角钢用于与墙体的固定连接,两根平行向外伸出的的角钢作为支撑架的直臂,两直臂的内端分别与两根直立的角钢上端连接;三根横柱均为双头螺柱,用螺母把三根横柱与角钢连接固定;各斜拉柱呈斜向连接在同侧的直臂与直立的角钢上以呈斜向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间歇机构与弹簧机构结合控制人体或重物下降速度,使人或重物能够以较低的下滑速度安全着地。
(2)采用棘轮棘爪机构实现主轴单方向旋转,实现人体或重物下滑时主轴与绕线轮一起旋转,向回绕线时,主轴不转,绕线轮向相反方向旋转。采用链轮、链条机构通过摇柄将人体或重物下滑后放开的钢丝绳绕回到绕线轮上,可以满足多人循环逃生使用。
(3)两侧面均可以安装摇柄,满足不同方位使用。
(4)设计了防雨雪外壳以防止日晒雨淋,保证运行时的安全可靠,产品的使用寿命长。
(5)外壳的下底板有一个出线圆孔,圆孔周围嵌入线孔套,以防钢丝绳与下底板磨擦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
(6)钢丝绳尾部挡头可以防止将钢丝绳绕回到逃生器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仰视,未示出外壳)。
图2为图1中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的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飞轮的主视图。
图6a为图6中A-A向剖面图。
图6b为图6a中B-B向剖视图。
图7为棘爪座的结构示意图(主剖视)。
图7a为图7的B-B向剖视图。
图8为棘爪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8a为图8中A-A向剖面图。
图8b为图8中B-B向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主要由支撑架、单向旋转机构、可收放绳索的绕线机构、可控制传输对象下降速度的间歇机构和弹簧机构及防雨雪外壳六大部分组成。
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墙体上,用于高楼逃生器各单元部件的固定安装,其至少应有一对向外平伸的直臂38。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架由4根角钢、两根斜拉柱、三根横柱组成,如图中所示,两根直立的角钢39用于与墙体的固定连接,两根平行向外伸出的的角钢38作为支撑架的直臂,两直臂角钢38的内端分别与两根直立的角钢39的上端连接。三根横柱21、33、32均为双头螺柱,用螺母把三根横柱分别与角钢38、39连接固定;各斜拉柱34两端分别与同侧的角钢39和角钢38连接,呈斜向支撑。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斜拉柱上固定了支撑摇柄轴的支撑套31,在直臂38上开有供主轴9穿过的孔,摇柄轴35横跨套装在一对斜拉柱上的支撑套31内,至少一端外延伸并带有摇柄8;安装时,该摇柄轴35从一侧斜拉柱的支撑套向另一侧套装后,应在另一侧支撑套外侧的摇柄轴上安装一弹簧夹,防止摇柄轴从支撑套中脱出。
所述的单向旋转机构套装在主轴9上,该单向旋转机构设计的第一个作用是使主轴只能单方向旋转,第二个作用是使主轴不转、绕线轮向相反方向旋转,设计结构如图3(同时可参考图1及图2)。单方向旋转机构(棘爪机构)主要由飞轮17、棘爪16、棘爪座19、螺旋盖15、轴套14、螺母20组成。其中,所述的棘爪座19通过轴套14和螺母20固定套接在主轴9上。参见图7、图7a,该棘爪座为依次由大直径到小直径的三阶式套筒,中间段的外壁上开有一组供棘爪卧置的凹槽,且还具有环向的一圈沟槽,小直径段外壁带有用于连接的螺纹段。所述的飞轮17由大直径的圆轮及小直径的圆筒一体构成,圆筒段的内壁有一圈棘爪齿,圆轮上开有供连接用的一组圆孔;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6、图6a和图6b。
参见图8、图8a和图8b,所述的棘爪16为一可卧入棘爪座凹槽内的弧形体,弧形体的中间带有一端开口的窄缝,左右端部为圆弧面,与飞轮和棘爪座接触的上下面均为圆弧面;钢丝箍圈18嵌入该窄缝内将棘爪压置在棘爪座的凹槽内;用螺旋盖15将飞轮17与棘爪座19相互连接。当人体或重物下滑时,由于人体或重物重力的作用,钢丝绳1受力后带动绕线轮3逆时针方向转动(参见图5),由于绕线轮3与飞轮17固定在一起,绕线轮3带动飞轮17逆时针旋转,由于棘爪16的阻挡作用(参见图3),飞轮17带动棘爪座19、棘爪座19带动轴套14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螺母20将轴套14与主轴9固定连接在一起,轴套14带动主轴9逆时针单方向旋转,即人体或重物下滑时,主轴9逆时针单方向旋转。顺时针旋转摇柄8(图1、图2)(摇柄8逆时针转不动),摇柄8带动绕柄轴35、绕柄轴35带动左链轮30、左链轮30通过链条10带动右链轮12,右链抡12带动绕线轮3、绕线轮3带动飞轮17顺时针旋转,由于此时棘爪16不起阻挡作用(参见图3),主轴9固定不动,只是绕线轮3顺时针旋转。
所述的可收放绳索的绕线机构包括:一对传动用链轮(右链轮12及左链轮30)分别套装在主轴9和固定在摇柄轴35上,此处右链轮12固定在轴承11上,右链轮12与轴承11一起绕主轴9旋转,两链轮通过链条10实现联动;一可收放绳索的绕线轮3,套装在主轴9上,绕线轮3的两侧壁分别与单向旋转机构的飞轮17及传动用的右链轮12固定连接而可实现联动。
所述的右链轮12横截面可呈“工”字形,一侧为链轮形状,与链条10相连,另一侧为圆台形状,与绕线轮3固定,圆台上开有供连接用的一组圆孔。
所述的可控制传输对象下降速度的间歇机构设计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人体或重物下滑时的下滑速度,设计结构如图1、图4、图5。
所述的可控制传输对象下降速度的间歇机构主要由齿轮轮系(三个齿轮或更多个奇数个齿轮)、一个棘爪、一组销钉和两块平衡摆组成。平衡摆37为一长方形平板,平板右侧上、下有一组对称圆孔,左侧中部有一圆孔。两块平衡摆37通过第一螺栓轴29安装在支撑架直臂38和支臂42的外侧;两块平衡摆间夹置一组销钉36,;一个棘轮7,棘轮7所在位置使得其轮齿在间歇往复运动中可对销钉36进行碰撞,该棘轮7固定在齿轮轴23上,齿轮轴23再固定在支撑架的直臂38上,且在同一齿轮轴23上还固接有齿轮轮系的一端侧齿轮6,齿轮轮系另一端侧的齿轮4固接在主轴9上,该齿轮轮系由奇数个齿轮相互啮合组成。该齿轮轮系的各齿轮之间啮合,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齿轮,齿轮4固接在主轴9上,齿轮5装在轴22上,齿轮6固接在齿轮轴23上,齿轮轴23上安装有棘轮7,一组销钉36上下对称放置,各销钉36的两端分别穿过平衡摆右侧的一组对称圆孔连接两块平衡摆37,平衡摆37与销钉36为间隙配合,两块平衡摆37装在销钉左侧的穿过平衡摆左侧中部圆孔的螺栓轴29上,两块平衡摆37在棘轮7的两侧各有一块,棘轮7的轮齿与销钉为间歇接触。
为了进一步控制人体或重物下降的速度(如图1、如图4所示),还设置一弹簧机构,由弹簧压板24、压缩弹簧25、弹簧顶柱26和顶柱安装轴27组合构成,如图4、图5所示,依次将弹簧压板、压缩弹簧和弹簧顶柱套装在顶柱安装轴上,该顶柱安装轴2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螺栓轴29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螺栓轴28上,两个螺栓轴固定在支撑架的直臂38和支臂42上。
当人体或重物下降时,由于人体或重物重力的作用,钢丝绳1带动绕线轮3逆时针转动,绕线轮3通过单向旋转机构带动主轴9逆时针单方向旋转、主轴9带动齿轮4逆时针转动,齿轮4与齿轮5啮合,齿轮5与齿轮6啮合,组成齿轮轮系,齿轮5顺时针转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齿轮6与齿轮轴23固定连接,齿轮轴23带动棘轮7逆时针转动,棘轮7的轮齿对销钉进行碰撞,带动两块平衡摆的间歇往复运动,达到了减小人体或重物下降速度的目的。
如图4,将弹簧压板24装入顶柱安装轴27上后再分别将压缩弹簧25和弹簧顶柱26套装在顶柱安装轴27上,并将弹簧顶柱26固定在顶柱安装轴27上,然后将顶柱安装轴27固定在螺栓轴28、29之间,当棘轮7的轮齿对销钉进行碰撞,带动两块平衡摆的间歇往复运动时,平衡摆37不停地通过弹簧压板24碰撞压缩弹簧25,压缩弹簧25同时会通过弹簧压板24给平衡摆37弹力(反作用力),通过调节压缩弹簧25的粗细、圈数等参数来调节弹簧弹力的大小,从而调整两块平衡摆的摆动频率控制人体或重物下滑速度。
由于本装置用金属材料制造,如果露天放置,天长日久就容易产生锈蚀,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降低,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还可设有一可将所有部件罩住的防雨雪外壳,将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的各部件装配好后,将防雨雪外壳2固定在直立角钢39上,然后用膨胀螺栓将直立角钢39与外壳2整体安装固定在高楼外阳台内侧墙壁上,为了便于安装在墙壁上,在外壳2的底部最后安装底板40。底板40上开一供钢丝绳穿出的圆孔,并且为了避免钢丝绳1受到周边圆孔磨损,在圆孔周围安装一个套环41,钢丝绳1从套环41中间穿过,露出的端头有大于套环41内径的挡头(亦可以是直接打结,使钢丝绳1从套环41中间穿过,然后将钢丝绳固定成小结,小结外径大于套环41内径,以防将钢丝绳1绕回时绕入到外壳2内部)。
为方便操作,至少在摇柄轴35两端头至少的一端固定连接摇柄8,支撑套31与斜拉柱34连接,摇柄轴35装入支撑套31内,将左链轮30固定在摇柄轴35上,右链轮12与轴承11固定,轴承11安装在主轴9上,绕线轮3两侧壁分别固定在右链轮12的圆台和飞轮17的圆台上,将链条10安装在左链轮和右链轮的链轮齿一端上。
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固定安装在墙体上的支撑架,用于高楼逃生器各单元部件的固定安装,至少有一对向外平伸的直臂;还具有支撑直臂的一对斜拉柱,斜拉柱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摇柄轴的支撑套;
一主轴,其两端架设在一对直臂上;
一摇柄轴,横跨套装在一对斜拉柱上的支撑套内,至少一端外延伸并带有摇柄;
一对传动用左、右链轮,分别套装在摇柄轴和主轴上,两链轮通过链条实现联动;
一具有飞轮的单向旋转机构,套装在主轴上;
一可收放绳索的绕线轮,套装在主轴上,绕线轮的两侧壁分别与单向旋转机构的飞轮及传动用的右链轮固定连接而可实现联动;
在支撑架的一侧或两侧对称放置一可控制传输对象下降速度的间歇机构,包括两块平衡摆,该两块平衡摆通过第一螺栓轴安装在支撑架直臂的外侧;两块平衡摆间夹置一组销钉;一个棘轮,棘轮所在位置使得其轮齿在间歇往复运动中可对销钉进行碰撞,该棘轮固定在一齿轮轴上,齿轮轴再固定在支撑架的直臂上,且在与棘轮所套装的同一齿轮轴上还固接有齿轮轮系的一端侧齿轮,齿轮轮系另一端侧的齿轮固接在主轴上,该齿轮轮系由三个以上的奇数个齿轮相互啮合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旋转机构由棘爪座、飞轮、一组棘爪、螺旋盖和轴套组成;其中,
所述的棘爪座通过连接件固定套接在主轴上,该棘爪座为依次由大直径到小直径的三阶式套筒,中间段的外壁上开有一组供棘爪卧置的凹槽,且还具有环向的一圈沟槽,小直径段外壁带有用于连接的螺纹段;
所述的飞轮由大直径的圆轮及小直径的圆筒一体构成,圆筒段的内壁有一圈棘轮齿,圆轮上开有供连接用的一组圆孔;
所述的棘爪为一可卧入棘爪座凹槽内的弧形体,弧形体的中间带有一端开口的窄缝;一个钢丝箍圈嵌入该窄缝内将棘爪压置在棘爪座的凹槽内;
所述螺旋盖与飞轮、棘爪座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歇机构的旁侧还设置一弹簧机构,由弹簧压板、压缩弹簧、弹簧顶柱和顶柱安装轴组合构成,其中,依次将弹簧压板、压缩弹簧和弹簧顶柱套装在顶柱安装轴上,该顶柱安装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螺栓轴和第二螺栓轴上,所述的两个螺栓轴固定在支撑架上;该弹簧机构所在位置使得两块平衡摆的往复运动中可对弹簧压板进行碰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用的右链轮横截面呈“工”字形,一侧是链轮形状,另一侧是与绕线轮相连接的圆台形状,圆台上开有供连接用的一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可将所述的所有部件罩住的防雨雪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防雨雪外壳具有一封合的底板,在底板上开一供钢丝绳穿出的圆孔,圆孔的边围安装一个套环,钢丝绳从套环中间穿过,露出的端头上有大于套环内径的挡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由四根角钢、两根斜拉柱、三根横柱组成,其中,两根直立的角钢用于与墙体的固定连接,两根平行向外伸出的的角钢作为支撑架的直臂,两直臂的内端分别与两根直立的角钢上端连接;三根横柱均为双头螺柱,用螺母把三根横柱与角钢连接固定;各斜拉柱呈斜向连接在同侧的直臂与直立的角钢上以呈斜向支撑。
CN2010205512662U 2010-09-29 2010-09-29 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32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512662U CN201832296U (zh) 2010-09-29 2010-09-29 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512662U CN201832296U (zh) 2010-09-29 2010-09-29 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32296U true CN201832296U (zh) 2011-05-18

Family

ID=44002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51266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32296U (zh) 2010-09-29 2010-09-29 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3229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7363A (zh) * 2010-09-29 2011-01-19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CN104069590B (zh) * 2014-07-09 2017-03-15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109036113A (zh) * 2018-08-03 2018-12-18 渤海大学 高楼告示牌的智能防风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7363A (zh) * 2010-09-29 2011-01-19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CN104069590B (zh) * 2014-07-09 2017-03-15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109036113A (zh) * 2018-08-03 2018-12-18 渤海大学 高楼告示牌的智能防风组件
CN109036113B (zh) * 2018-08-03 2020-09-29 渤海大学 高楼告示牌的智能防风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7363B (zh) 一种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CN206700524U (zh) 受控下降装置及其所用的离心制动机构以及滚筒装置
WO2006124979A2 (en) Descent device
CN201768282U (zh) 两用自救防坠器
CN201832296U (zh) 高楼逃生及运输装置
CN203139423U (zh) 高楼逃生装置
CN101816824B (zh) 高空救生缓降器
CN201492830U (zh) 高楼逃生器
CN200946456Y (zh) 高楼火灾逃生装置
CN102949786A (zh) 可循环使用具有失速保护的液压阻尼缓降器
WO2012025932A1 (en) Emergency life saving device for building
CN207405974U (zh) 建筑施工吊篮
CN203253069U (zh) 楼房火灾地震救生器
CN201469923U (zh) 楼房火灾救生器
CN201959430U (zh) 高楼逃生器
CN201880234U (zh) 可调齿轮缓降器
CN101352599B (zh) 楼房遇险自救器
CN202161703U (zh) 楼房救生缓降器
CN2362521Y (zh) 高楼救生机
CN201815007U (zh) 一种基于液压控制的往复式缓降装置
CN201643456U (zh) 楼房地震火灾逃生报警器
CN2403446Y (zh) 高空物体安全着陆装置
CN203001727U (zh) 一种往复式救生缓降器
CN203271498U (zh) 拉伸式防护逃生窗
CN202044665U (zh) 高空逃生缓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