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05836U -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 Google Patents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05836U
CN201805836U CN2010205588040U CN201020558804U CN201805836U CN 201805836 U CN201805836 U CN 201805836U CN 2010205588040 U CN2010205588040 U CN 2010205588040U CN 201020558804 U CN201020558804 U CN 201020558804U CN 201805836 U CN201805836 U CN 201805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ck
side plate
drive mechanism
ground
tunnel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588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宏
缪宏
张剑峰
沈辉
高晓宏
管荣根
王明友
任海良
薛学彪
赵映
袁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0205588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805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05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058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包括四杆式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2)、发动机、动力传递机构(13)、变速箱、药液收集装置(9)、喷雾系统(8)、机架(4)、左右转向轮(10)、左右驱动轮(11)以及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该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驱动机架以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特殊的转向机构、药液收集装置、差速驱动机构的离地间隙同时变化。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因此非常适用于窄行距篱架型作物的喷雾作业,可以实现整机地隙的升高和降低,以适应不同高度农作物的喷雾杀虫要求,其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污染,并提高了农药利用率;此外,其行驶稳定、结构紧凑、操作灵活。

Description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机,尤其涉及一种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背景技术
篱架型作物的生长空间以及叶片疏密度不同,采用通用植保机具在对篱架型作物进行植保作业时普遍存在低效、高残留、高污染和严重影响篱架型作物品质等问题,这制约了篱架型作物施药的工作效率。一般而言,要实现节约型植保机械化技术,必须具备先进的施药机具和施药技术两个必要条件,通过代替传统的施药方式,降低工作强度、节约农药使用量和减轻环境污染,以满足篱架型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业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目前国内用于篱架型作物的植保喷雾机很少,对于窄行篱架型作物(例如黄瓜、豇豆等),还采用传统的植保作业方式:即采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以及小型机动喷雾机进行植保喷雾作业。这几种作业方式工作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对操作人员危害大,而且农药布洒不均匀,农药残留量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
针对不同的窄行篱架型作物,由于这些窄行篱架型作业的生长空间宽度、高度不同以及作物叶片疏密不同,喷雾机不能采用相同的喷雾模式,否则会浪费农药,降低农药使用效率,而且会大大污染环境,增加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改变离地间隙的喷雾机,以根据不同的窄行篱架型作物的生长空间以及作物叶片疏密度进行针对性的喷雾作业。这在技术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其主要表现为实现喷雾机整体离地间隙的变化涉及的部件较多,尤其是转向机构与喷雾机转向轮相连接,如何保证转向机构与喷雾机的整体实现同时升降以便于驾驶更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地隙隧道宽度可调式喷雾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使得该喷雾机的整体能够适应性地改变离地间隙,从而能够根据窄行篱架型作物的不同的生长空间和作物叶片疏密度进行喷雾作业,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包括转向机构、差速驱动机构、发动机、动力传递机构、变速箱、药液收集装置、喷雾系统、机架、左右转向轮以及左右驱动轮,所述转向机构、差速驱动机构、发动机、动力传递机构、变速箱、药液收集装置、以及喷雾系统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向机构连接于所述左右转向轮以驱动该左右转向轮转向,所述发动机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差速驱动机构上,该差速驱动机构连接于左右驱动轮,所述喷雾机还设有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该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机架以使得该机架以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转向机构、药液收集装置、差速驱动机构的离地间隙同时变化;其中,所述转向机构为四杆式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设有平行运动的左右转向杆、连接该左右转向杆的连接杆、以及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连接于所述左转向杆,所述左、右转向杆分别通过该左、右转向杆端部的轴孔与该左右转向轮的轮架的竖直轴杆形成滑动键连接。
优选地,所述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设有左蜗轮蜗杆机构、右蜗轮蜗杆机构、动力传动杆以及皮带轮,所述发动机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所述皮带轮上,该皮带轮通过所述动力传动杆带动所述左蜗轮蜗杆机构和右蜗轮蜗杆机构,通过该左、右蜗轮蜗杆机构的运动提升或降低所述机架。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安装所述喷雾机的驾驶座位的右前侧。此外,所述发动机还通过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喷雾系统上。
优选地,所述药液收集装置设有顶板、左上侧板、左下侧板、右上侧板和右下侧板,所述顶板、左上侧板,左下侧板、右上侧板与右下侧板形成一个顶侧固定、左右侧高度能够调节并且三面封闭三面敞开的箱体,所述右下侧板和左下侧板下部分别设有储液槽。
优选地,所述喷雾系统设有药液泵、药箱、药液管和多个喷头,所述药液泵将所述药箱内的药液通过药液管输送到各个喷头。
优选地,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药液收集装置的左、右下侧板的前部,并且所述喷头的喷射倾角向上倾斜8°至12°。
优选地,所述差速驱动机构为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该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的链条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绕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的轴心和驱动轮的轴心可枢转地安装,所述发动机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以及变速箱将动力传递到该链条箱。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窄行距篱架型作物的喷雾作业,可以实现整机地隙的升高和降低,以适应不同高度农作物的喷雾杀虫要求;第二,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窄行篱架型作物其生长空间宽度不同以及作物叶片疏密不同来实现喷雾作业的适应性控制,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污染,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危害;第三,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收集装置能够在喷雾作业过程中控制作业面积,大量回收飘散的雾滴,提高了农药利用率;第四,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行驶稳定、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道路行驶速度快的优点;第五,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实现了在喷雾机整体升降的同时,通过特殊的四杆式转向机构,有效地使得转向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整体同时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四杆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隧道式药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向机构、2差速驱动机构、3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4机架、5发动机、6变速箱、7药箱、8喷雾系统、9药液收集装置、10转向轮、11驱动轮、12驾驶座位、13动力传递机构、14链条箱、15连接杆、16控制杆、17右转向杆、18左转向杆、19轮架、20左涡轮蜗杆机构、21右涡轮蜗杆机构、22动力传动杆、23皮带轮、24顶板、25左上侧板、26左下侧板、27右上侧板、28右下侧板、29储液槽、30药液泵、31药液管、3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设有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2、发动机5、动力传递机构13、变速箱6、药液收集装置9、喷雾系统8、机架4、左右转向轮10以及左右驱动轮11,所述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2、发动机5、动力传递机构13、变速箱6、药液收集装置9、以及喷雾系统8均安装在机架4上,所述转向机构1连接于左右转向轮10以驱动该左右转向轮10转向,所述发动机5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3和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差速驱动机构2上,该差速驱动机构2连接于左右驱动轮11,
其中,所述喷雾机还设有安装在所述机架4上的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该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驱动所述机架4以及安装在该机架4上的转向机构1、药液收集装置9、差速驱动机构2的离地间隙同时变化,所述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设有左蜗轮蜗杆机构20、右蜗轮蜗杆机构21、动力传动杆22以及皮带轮23,例如,所述左蜗轮蜗杆机构20和右蜗轮蜗杆机构21的蜗轮可以分别连接到所述动力传递杆22上,并且该左蜗轮蜗杆机构20和右蜗轮蜗杆机构21的蜗杆可以分别连接到所述机架上,这样所述发动机5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3和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所述皮带轮23上,该皮带轮23通过动力传动杆22带动所述左蜗轮蜗杆机构20和右蜗轮蜗杆机构21,以通过该左、右蜗轮蜗杆机构20,21的运动提升或降低所述机架4(具体可以参见图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机设有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优选安装在机架4的中部),其由左蜗轮蜗杆机构20、右蜗轮蜗杆机构21、动力传动杆22、皮带轮组成23,通过左右蜗轮蜗杆机构的运动提升或降低的机架4,实现整个喷雾机地隙的升高和降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仅是用于实现喷雾机整体升降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想到其它实施形式,例如通过液压缸、气压缸等形式实现喷雾机的整体升降,这些明显变型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发动机5可以安装在喷雾机的驾驶座位12的右前侧,当然根据整机布置情形也可以安装在其它位置。此外,发动机5还可以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3和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喷雾系统8上,以为喷雾系统9提供动力进行喷雾作业。
优选地,所述差速驱动机构2为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其中,该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的链条箱1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绕所述变速箱6的输出轴的轴心和驱动轮11的轴心可枢转地安装,使得整个机组既可有效地进行动力传递,又不会改变中心距。同时,所述发动机5可以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13以及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该链条箱14。在这种结构之下,当链条箱与地面的夹角为90°时,所述喷雾机的离地间隙最高,当链条箱与地面的夹角越小,所述喷雾机的离地间隙减小。
参见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之一,所述转向机构1为四杆式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设有平行运动的左右转向杆18,17、连接左右转向杆18,17的连接杆15、以及控制杆16,所述控制杆16连接于左转向杆18,该左转向杆18连接于连接杆15,该连接杆15进而连接于右转向杆17,所述左右转向杆18,17安装在左右转向轮的轮架19上,可以顺着轮架19升高或降低,具体地,所述左、右转向杆18,17可以分别通过该左、右转向杆端部的轴孔与该左右转向轮10的轮架19的竖直轴杆形成滑动键连接(例如可滑动的键齿键槽连接、花键连接等)。这种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在喷雾机整体升降的同时,使得所述转向机构实现同时升降,避免了在喷雾机整体升降时,喷雾机的方向盘等并不随同升降带来的无法或不便于进行驾驶操作的问题。
参见图6,优选地,所述药液收集装置9设有顶板24、左上侧板25,左下侧板26、右上侧板27与右下侧28板,该顶板24、左上侧板25、左下侧板26、右上侧板27与右下侧板28形成一个顶侧固定、左右侧高度能够调节(例如左上侧板25和左下侧板26以及右上侧板27与右下侧板28分别通过长孔或滑槽等公知的可调节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且三面封闭三面敞开的箱体,所述右下侧板28、左下侧板26的下部均设有储液槽29。
所述喷雾系统8设有药液泵30、药箱7、药液管31、喷头32,所述药液泵30将药箱7内的药液通过药液管31输送到各个喷头32。
优选地,所述喷头32安装在药液收集装置1的左、右下侧板26,28的前部。左、右下侧板的前部均安装喷头32是为了使作物叶面、叶背全部附着有雾滴,大大提高喷雾的均匀性。喷头组可以由四到六只喷头32组成,从上而下直线排列,作物从上而下的均匀接收雾滴。喷头32的喷射倾角向上倾斜8°至12°,以便使雾滴不在篱架正下方落地。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变地隙隧道喷雾机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实用新型非常适用于窄行距篱架型作物的喷雾作业,可以实现整机地隙的升高和降低,以适应不同高度农作物的喷雾杀虫要求;第二,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窄行篱架型作物其生长空间宽度不同以及作物叶片疏密不同来实现喷雾作业的适应性控制,在保证喷雾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污染,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危害;第三,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收集装置能够在喷雾作业过程中控制作业面积,大量回收飘散的雾滴,提高了农药利用率;第四,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行驶稳定、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道路行驶速度快的优点。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其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8)

1.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包括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2)、发动机(5)、动力传递机构(13)、变速箱(6)、药液收集装置(9)、喷雾系统(8)、机架(4)、左右转向轮(10)以及左右驱动轮(11),所述转向机构(1)、差速驱动机构(2)、发动机(5)、动力传递机构(13)、变速箱(6)、药液收集装置(9)、以及喷雾系统(8)均安装在所述机架(4)上,所述转向机构(1)连接于左右转向轮(10)以驱动该左右转向轮(10)转向,所述发动机(5)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3)和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差速驱动机构(2)上,该差速驱动机构(2)连接于所述左右驱动轮(11),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雾机还设有安装在所述机架(4)上的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该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驱动所述机架(4)以使得所述机架(4)以及安装在该机架(4)上的所述转向机构(1)、药液收集装置(9)、差速驱动机构(2)的离地间隙同时变化,其中,所述转向机构(1)为四杆式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设有平行运动的左右转向杆(18,17)、连接该左右转向杆(18,17)的连接杆(15)、以及控制杆(16),所述控制杆(16)连接于所述左转向杆(18),所述左、右转向杆(18,17)分别通过该左、右转向杆端部的轴孔与该左右转向轮(10)的轮架(19)的竖直轴杆形成滑动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隙调节动力传动机构(3)设有左蜗轮蜗杆机构(20)、右蜗轮蜗杆机构(21)、动力传动杆(22)以及皮带轮(23),所述发动机(5)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3)和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所述皮带轮(23)上,该皮带轮(23)通过动力传动杆(22)带动所述左蜗轮蜗杆机构(20)和右蜗轮蜗杆机构(21),以通过该左、右蜗轮蜗杆机构(20,21)的运动提升或降低所述机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5)安装所述喷雾机的驾驶座位(12)的右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5)还通过所述动力传递机构(13)和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喷雾系统(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收集装置(9)设有顶板(24)、左上侧板(25)、左下侧板(26)、右上侧板(27)和右下侧板(28),所述顶板(24)、左上侧板(25)、左下侧板(26)、右上侧板(27)和右下侧板(28)形成一个顶侧固定、左右侧高度能够调节并且三面封闭三面敞开的箱体,所述右下侧板(28)和左下侧板(26)的下部分别设有储液槽(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2)安装在所述药液收集装置(9)的左、右下侧板(26,28)的前部,并且所述喷头(32)的喷射倾角向上倾斜8°至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系统(8)设有药液泵(30)、药箱(7)、药液管(31)和多个喷头(32),所述药液泵(30)将所述药箱(7)内的药液通过药液管(31)输送到各个喷头(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驱动机构(2)为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该转臂式差速驱动机构的链条箱(1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绕所述变速箱(6)的输出轴的轴心和驱动轮(11)的轴心可枢转地安装,所述发动机(5)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13)以及变速箱(6)将动力传递到该链条箱(14)。
CN2010205588040U 2010-10-13 2010-10-13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05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588040U CN201805836U (zh) 2010-10-13 2010-10-13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588040U CN201805836U (zh) 2010-10-13 2010-10-13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05836U true CN201805836U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8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5880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05836U (zh) 2010-10-13 2010-10-13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8058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004A (zh) * 2010-10-13 2011-02-02 扬州大学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CN108112565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田间农药喷雾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1004A (zh) * 2010-10-13 2011-02-02 扬州大学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CN108112565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田间农药喷雾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1887U (zh) 一种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
CN203243858U (zh) 一种三行和五行复用的环保型烟草精量喷雾机
CN201563528U (zh) 一种乘坐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
CN101961004B (zh)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CN103493796A (zh) 一种用于棉花作业的电动多行喷雾装置
CN202958118U (zh) 全液压驱动二维平移升降式农用车架
CN105850960B (zh) 一种自走式农用喷雾机构
CN203194378U (zh) 一种履带式喷雾车
CN201805836U (zh) 变地隙隧道式喷雾机
CN202773869U (zh) 驾驶座升降式高秆植物四轮喷药机
CN204482815U (zh) 一种单油缸双折叠喷杆结构
CN206371248U (zh) 一种可往复移动的园林喷灌装置
CN201805840U (zh) 侧置隧道宽度可调式自走施药车
CN201805838U (zh) 变地隙隧道宽度可调式喷雾机
CN104351156A (zh) 一种电动遥控静电可调仿形喷雾方法
CN102007895A (zh) 侧置隧道式自走施药车
CN104322472A (zh) 一种电动遥控静电可调仿形喷雾机
CN203735327U (zh) 一种机架可收拢的环保烟草喷雾机
CN203505391U (zh) 一种用于棉花作业的电动多行喷雾装置
CN206336438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可伸缩式静电喷药装置
CN203219834U (zh) 一种作物喷药机
CN201805837U (zh) 变地隙隧道气场循环式喷雾机
CN201379016Y (zh) 多功能打药机
CN2899462Y (zh) 农药跨行喷撒机
CN201805839U (zh) 侧置隧道式自走施药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5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