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9129U -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9129U
CN201789129U CN2010202800761U CN201020280076U CN201789129U CN 201789129 U CN201789129 U CN 201789129U CN 2010202800761 U CN2010202800761 U CN 2010202800761U CN 201020280076 U CN201020280076 U CN 201020280076U CN 201789129 U CN201789129 U CN 201789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ing door
power output
poles
output apparatus
protection again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800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青
丁瑞军
李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P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P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P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P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800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9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9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91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适配的底壳、封闭门及弹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封闭门与所述插孔适配,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围合成一封闭的容置空间,所述封闭门及所述弹簧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封闭门位置的挡筋,所述封闭门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抵靠在所述挡筋上,所述第二端顶装在所述弹簧上,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封闭门的肋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插头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的防触电保护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方便生产装配及库存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输出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防止插头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电器的普及应用,电源插座或转换器作为电源与终端用电器之间中间连接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现有电源插座或转换器在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专利号为“ZL02254934”,专利名称为“一种安全电源插座转换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转换器,其插合面分为高低层次,与其插接的不同标准插头,插合在不同层次的插合面上,可避免地线断接及错位误插,但该装置无法满足新标准下的组合插孔,也无法避免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的情况,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专利号为“ZL200720190585”,专利名称为“防触电保护盖及插座”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触电保护盖及插座,但该装置与插座为分体结构,使用插座时需取下该保护盖,用完后再插回插座,不利于使用和保管,而且也无法满足新标准下组合插孔的使用。专利号为“200920109724.4”,名称为“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虽然可以防止插头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但该装置是由上盖和保护罩形成一个保护门滑块滑动的空间,需将封闭门装入上盖和保护罩后,再装在底座上,其结构及组装相对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标准下的用于电源插座或转换器的防触电保护装置,该装置可以防止插头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且结构简单、易于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适配的底壳、封闭门及弹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封闭门与所述插孔适配,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围合成一封闭的容置空间,其中,所述封闭门及所述弹簧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封闭门位置的挡筋,所述封闭门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抵靠在所述挡筋上,所述第二端顶装在所述弹簧上,所述封闭门设置有第一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为斜面,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封闭门的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沿所述底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插孔为两极双用插孔,所述挡筋设置在所述两极双用插孔靠近所述上盖的边缘一侧,所述封闭门为两极双用封闭门,与所述第一工作面连接有第一凸台,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凸台相应的部位设置有阻挡凸台。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还包括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与所述第一工作面相对设置,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一侧,所述底壳内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支撑轨道。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支撑肋板与所述第二凸台对应处设置有肋板凸台。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还设置有用于所述弹簧顶装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第二端。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立柱周边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簧的凹槽。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插孔还包括三扁插孔,所述三扁插孔的对称轴线与所述两极双用插孔的对称轴线重合设置,所述三扁插孔的E极插孔设置在所述两极双用孔的两孔之间,所述封闭门还包括三扁封闭门,所述三扁封闭门的E极设置有所述第一工作面,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一容置槽,所述三扁封闭门的E极能在所述容置槽中移动。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上盖内还设置有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设置在与所述三扁插孔的E极相对的一端靠近所述上盖的边缘一侧,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与所述三扁封闭门通过所述弹簧顶装在所述第一挡筋和所述第二挡筋之间。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为多个并接设置。
上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中,所述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为多个串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插头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的防触电保护装置,特别是为新标准下的组合插孔(两极双用孔及三扁孔组合)提供了一种防插头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的防触电保护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方便生产装配及库存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盖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上盖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极双用封闭门主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两极双用封闭门后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三扁封闭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上盖
11插孔
111两极双用插孔
112三扁插孔
1121E极
12挡筋
13第二挡筋
14阻挡凸台
2底壳
21支撑肋板
211肋板凸台
22支撑轨道
3封闭门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33两极双用封闭门
331第一工作面
3311第一凸台
332第二工作面
3321第二凸台
333容置槽
334立柱
335凹槽
336滑轨
34三扁封闭门
341E极
4弹簧
5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盖外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上盖内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壳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包括上盖1、与所述上盖1适配的底壳2、封闭门3及弹簧4,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插孔11,所述封闭门3与所述插孔11适配,所述上盖1与所述底壳2围合成一封闭的容置空间5,所述封闭门3及所述弹簧4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5内,所述上盖1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封闭门3位置的挡筋12,所述封闭门3包括第一端31与第二端32,所述第一端31抵靠在所述挡筋12上,所述第二端32顶装在所述弹簧4上,所述底壳2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封闭门3的支撑肋板21,所述支撑肋板21沿所述底壳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参见图5及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极双用封闭门主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两极双用封闭门后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11为两极双用插孔111,所述挡筋12设置在所述两极双用插孔111靠近所述上盖1的边缘一侧,所述封闭门3为两极双用封闭门33,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33包括第一工作面331与第二工作面332,所述第一工作面331设置有具有斜面的第一凸台3311,所述上盖1与所述第一凸台3311相应的部位设置有阻挡凸台14。另外,为了使该两极双用封闭门33工作可靠,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3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轨336,所述滑轨336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332一侧,所述底壳2内设置有与所述滑轨336适配的支撑轨道22。进一步的,为了增加两极双用封闭门33工作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工作面332还设置有第二凸台3321,所述支撑肋板21与所述第二凸台3321对应处设置有肋板凸台211。同时,为了使得两极双用封闭门33在与弹簧4顶装时安装方便及稳定,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33上还设置有用于所述弹簧4顶装的立柱334。进一步的,还可以在所述立柱334周边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簧4的凹槽335。
参见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三扁封闭门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了增加该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的适应性,扩大适用范围,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还可包括三扁插孔112,所述三扁插孔112的对称轴线与所述两极双用插孔111的对称轴线重合设置,所述三扁插孔112的E极1121插孔设置在所述两极双用孔的两孔之间(参见图2),所述封闭门还包括三扁封闭门34,所述三扁封闭门34的E极1121设置有带斜面的凸台,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3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一容置槽333,所述三扁封闭门34的E极1121能在所述容置槽333中移动。所述上盖1内还可设置有第二挡筋13,所述第二挡筋13设置在与所述三扁插孔112的E极1121相对的一端靠近所述上盖1的边缘一侧(参见图3),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33与所述三扁封闭门34通过所述弹簧4顶装在所述第一挡筋12和所述第二挡筋13之间。
为了增加该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的适应性,扩大适用范围,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所述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为多个并接设置或者为多个串接设置。其并联或串联设置的方法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插销非插入状态时,两极双用封闭门33与三扁封闭门34靠两弹簧4顶装在挡筋12与第二挡筋13结构之间,且处于带电插孔保护状态。单极插销施力时,两极双用封闭门33借助中间滑轨336机构形成的杠杆原理被第一凸台3311与第二凸台3321挡住,无法开启。两极插销同时插入时,两极双用封闭门33下移一定距离并克服第一凸台3311与第二凸台3321作用后向一侧开启。三扁插孔112为E极1121驱动。插头拔出后保护门由于压簧作用恢复初始封闭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插套借助泡点结构与底壳2紧配合,并由上盖1起一定高度筋位限制。因其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由上盖1和底壳2形成封闭门滑动的空间,即底壳2直接参与到保护门结构中,可以防止插头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的防触电保护装置,特别是为新标准下的组合插孔(两极双用孔及三扁孔组合)提供了一种防插头单极插入及异物落入的防触电保护装置,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方便生产装配及库存操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适配的底壳、封闭门及弹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插孔,所述封闭门与所述插孔适配,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围合成一封闭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门及所述弹簧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封闭门位置的挡筋,所述封闭门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抵靠在所述挡筋上,所述第二端顶装在所述弹簧上,所述封闭门设置有第一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为斜面,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封闭门的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沿所述底壳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为两极双用插孔,所述挡筋设置在所述两极双用插孔靠近所述上盖的边缘一侧,所述封闭门为两极双用封闭门,与所述第一工作面连接有第一凸台,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凸台相应的部位设置有阻挡凸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还包括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与所述第一工作面相对设置,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一侧,所述底壳内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支撑轨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支撑肋板与所述第二凸台对应处设置有肋板凸台。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还设置有用于所述弹簧顶装的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第二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周边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弹簧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2、3、4或6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还包括三扁插孔,所述三扁插孔的对称轴线与所述两极双用插孔的对称轴线重合设置,所述三扁插孔的E极插孔设置在所述两极双用孔的两孔之间,所述封闭门还包括三扁封闭门,所述三扁封闭门的E极设置有所述第一工作面,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一容置槽,所述三扁封闭门的E极能在所述容置槽中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还设置有第二挡筋,所述第二挡筋设置在与所述三扁插孔的E极相对的一端靠近所述上盖的边缘一侧,所述两极双用封闭门与所述三扁封闭门通过所述弹簧顶装在所述第一挡筋和所述第二挡筋之间。
9.如权利要求1、2、3、4、6或8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为多个并接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2、3、4、6或8所述的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为多个串接设置。
CN2010202800761U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9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00761U CN201789129U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800761U CN201789129U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9129U true CN201789129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2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8007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9129U (zh) 2010-08-02 2010-08-02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91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6679A (zh) * 2015-06-15 2015-10-28 温州市万盛电器有限公司 插线板
CN112448204A (zh) * 2020-12-01 2021-03-05 杨金秀 一种防触电插座板和插头前置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6679A (zh) * 2015-06-15 2015-10-28 温州市万盛电器有限公司 插线板
CN105006679B (zh) * 2015-06-15 2019-06-18 温州市万盛电器有限公司 插线板
CN112448204A (zh) * 2020-12-01 2021-03-05 杨金秀 一种防触电插座板和插头前置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74088U (zh) 一种用于五孔插座的保护门结构
CN201789129U (zh) 一种防触电末端电源输出装置
CN203521708U (zh) 一种组合孔插座保护门
CN202019088U (zh) 防触电保护门组件及电源插座转换器
CN201893459U (zh) 一种带保护门防水的移动插座
CN202333236U (zh) 防单极不可插入保护门
CN205609812U (zh) 一种具有五孔插座保护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延长线插座
CN203747112U (zh) 插座
CN104901065B (zh) 一种防尘式通讯插座
CN204030099U (zh) 插座保护门结构
CN209544685U (zh) 一种插座保护门系统
CN202887720U (zh) 一种按钮式移动硬盘盒
CN209011025U (zh) 一种提示路障
CN205543580U (zh) 一种多槽电力轨道及其配套插座
CN204858084U (zh) 一种嵌入翻盖式双排模组排插
CN207291698U (zh) 防充电线脱落充电桩
CN201570668U (zh) 带保护门的插座
CN101308969B (zh) 用于无绳电热水器的供电底座内的插座连接器及电热水器
CN20479297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组装支架
CN220639583U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的新型充电桩
CN201243133Y (zh) 防止电磁干扰的叠层电连接器
CN202772068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与空开断路器拼装结构
CN214673098U (zh) 一种插座的保护门结构
CN104767066B (zh) 设有usb接口的插挂式充电插座
CN204464806U (zh) 设有缓震脚及吊钩的防鼠型高压环网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