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9107U - 掀盖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掀盖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9107U
CN201789107U CN2010205255451U CN201020525545U CN201789107U CN 201789107 U CN201789107 U CN 201789107U CN 2010205255451 U CN2010205255451 U CN 2010205255451U CN 201020525545 U CN201020525545 U CN 201020525545U CN 201789107 U CN201789107 U CN 201789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flip
cover
contact conductor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255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郄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 run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R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R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R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255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9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9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91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掀盖式连接器,用于固定挠性排线,包括绝缘本体、接触导体、压盖弹片和掀盖;该绝缘本体上设有容置空间以及连通该容置空间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接触导体插装于第一插槽中,接触导体的弹性接触部伸入容置空间中;该压盖弹片插装于第二插槽中,压盖弹片的弹性臂悬于容置空间中;该掀盖相对绝缘本体具有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当掀盖位于关闭位置时,该掀盖覆盖于接触导体的上方;藉此,通过将压盖弹片和接触导体分离式插装于绝缘本体上,利用掀盖将接触导体覆盖住,使得接触导体无任何部位外露于掀盖,从而防止异物覆盖于接触导体上,保证了讯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掀盖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固定挠性排线的掀盖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挠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是一种将信号线路包覆在塑胶绝缘膜内的产品,其最大特征在于可挠曲的特性,且重量轻、厚度薄,从而能够配合电子产品内部空间大小及形状进行三维空间的线路配置,适合用于各种类似笔记本电脑、光盘读写器或手机等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之上。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挠性排线本身并不直接连接在电路板上,而是通过一个固定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进行电性连接的,故此类电子连接器一般称之为挠性排线连接器。
目前的挠性排线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掀盖,该导电端子插装于绝缘本体上,该导电端子包括有弹片和接触导体,该弹片与掀盖相抵推,通过使掀盖相对绝缘本体转动而将掀盖扣装于绝缘本体上,该接触导体被压紧于掀盖的下方,并以此将挠性排线固定。
上述现有的挠性排线连接器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固定挠性排线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挠性排线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当现有的挠性排线连接器的掀盖相对绝缘本体转动而扣装于绝缘本体上时,该导电端子的弹片或者接触导体没有完全被覆盖,即导电端子的有些部位外露于掀盖或绝缘本体,在连接器的使用过程中,该些部位容易被外界的异物覆盖,从而严重影响连接器讯号的正常传输,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掀盖式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因导电端子外露覆盖上异物而使得讯号传输不正常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正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掀盖式连接器,用于固定挠性排线,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容置空间、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均连通该容置空间,该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插槽的上方;
一排接触导体,该接触导体包括有第一固定部以及向该第一固定部两相反方向延伸出的焊接部和弹性接触部;该第一固定部插装于第一插槽中;该焊接部伸出绝缘本体外;该弹性接触部伸入容置空间中,且于弹性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一勾部;
一排压盖弹片,该压盖弹片包括有第二固定部和于第二固定部上延伸出的弹性臂,该第二固定部插装于第二插槽中,该弹性臂悬于容置空间中,且于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二勾部;
一掀盖,该掀盖相对绝缘本体可转动地设置而具有一开启位置和一关闭位置,掀盖包括有一盖体部和一枢转部,该枢转部位于前述容置空间中,枢转部具有彼此朝向相反的第一抵推面和第二抵推面,且该第一抵推面和第二抵推面位于前述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之间;当掀盖位于其关闭位置时,该盖体部覆盖住前述接触导体,该第一抵推面将挠性排线压紧于第一勾部上电连接,该第二抵推面支撑于第二勾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体部包括有一主盖板和一垂直于主盖板延伸形成的侧盖板,当掀盖位于其关闭位置时,该主盖板覆盖于前述接触导体的上方,该侧盖板覆盖于前述接触导体的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枢转部上对应前述压盖弹片并排设置有复数个第三插槽,于该每一第三插槽中设置有凸轮台,前述第二抵推面位于该凸轮台上,前述第一抵推面位于该枢转部外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盖弹片的第二勾部前端设置有第一斜面,对应于凸轮台上设置有第二斜面,该第二勾部通过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配合而导入第三插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掀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挠性排线导入的第三斜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掀盖的两端设置有转轴台,对应于容置空间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腔,该转轴台嵌装于该凹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盖弹片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台,该限位台抵于第二插槽的后端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盖弹片的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倒刺,该压盖弹片通过固定倒刺干涉结合于第二插槽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将压盖弹片和接触导体分离式插装于绝缘本体上,利用掀盖将接触导体完全覆盖住,使得接触导体无任何部位外露于掀盖,从而防止异物覆盖于接触导体上,保证了讯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解决了用户的困扰。
二、通过于掀盖上设置有凸轮台,利用凸轮台与压盖弹片的配合,使得掀盖牢固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结构较为简单,组装也较为方便,可快速实现产品的组装。
三、通过于掀盖上设置有转轴台,对应于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凹腔,利用转轴台和凹腔的配合安装,可限制掀盖相对绝缘本体前移或后退,使得连接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5是绝缘本体与掀盖的分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7是图6的另一状态视图;
图8是图7的另一状态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       11、容置空间
12、第一插槽       13、第二插槽
14、凹腔           20、接触导体
21、第一固定部     211、固定倒刺
22、焊接部         23、弹性接触部
231、第一勾部      30、压盖弹片
31、第二固定部     311、固定倒刺
312、限位台        32、弹性臂
321、第二勾部      301、第一斜面
40、掀盖           41、枢转部
411、第三斜面      412、第一抵推面
42、盖体部         421、主盖板
422、侧盖板        43、第三插槽
44、凸轮台         441、第二斜面
442、第二抵推面    45、转轴台
50、挠性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0、一排接触导体20、一排压盖弹片30和一掀盖40。
以下将详细说明掀盖式连接器各元件的结构特点,再说明各元件的组装方式。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3所示的HDMI连接器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掀盖式连接器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如此。
其中,该绝缘本体10上设置有一容置空间11、一排第一插槽12和一排第二插槽13。该容置空间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腔14。该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13位于该容置空间11的一侧,该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13均横向贯穿容置空间11的内壁面,该第一插槽12的底面与该容置空间11的底面平齐,该第二插槽13位于第一插槽12的上方。
该接触导体20包括有第一固定部21以及自第一固定部21向两相反方向延伸出的焊接部22和弹性接触部23,该第一固定部21上设置有固定倒刺211,第一固定部21通过利用固定倒刺211干涉结合于第一插槽12中,该焊接部22伸出绝缘本体10外,该弹性接触部23伸入容置空间11中,且于该弹性接触部23的前端设置有朝上勾的第一勾部231。
该压盖弹片30包括有第二固定部31和于该第二固定部31上向前延伸出的弹性臂32,该第二固定部31上设置有固定倒刺311,该第二固定部31通过固定倒刺311干涉结合于前述第二插槽13中,该第二固定部31的后端向后延伸出有限位台312,该限位台312抵于该第二插槽13的后端面上。该弹性臂32悬于前述容置空间11中,且该弹性臂32上设置有朝下勾的第二勾部321,该第二勾部32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斜面301。
该掀盖40相对前述绝缘本体10可转动地设置而具有一开启位置和一关闭位置,如图6所示,该掀盖40位于开启位置,如图8所示,该掀盖位于关闭位置。该掀盖40包括有一枢转部41和盖体部42。该枢转部41位于前述容置空间11中,枢转部41对应前述压盖弹片30并排设置有复数个第三插槽43,于该每一第三插槽43中设置有凸轮台44,该凸轮台44与前述之第二勾部321形成可转动扣合连接结构,该第二勾部321抵推并勾住该凸轮台44,该凸轮台44上设置有第二斜面441,该第二斜面441与前述第一斜面301相互配合,使得该第二勾部321导入到第三插槽43中,该凸轮台44上还设置有第二抵推面442。以及,该枢转部41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斜面411和第一抵推面412,该第三斜面411用于将挠性排线导入,该第一抵推面412与第二抵推面442的朝向彼此相反,且该第一抵推面412和第二抵推面442位于前述第一勾部231和第二勾部321之间,当掀盖40位于其关闭位置时,该第一抵推面412将挠性排线压紧于第一勾部231上电连接,该第二抵推面442支撑于第二勾部321。该盖体部42包括有一主盖板421和一垂直于主盖板421延伸形成的侧盖板422,当掀盖40位于关闭位置时,该主盖板421覆盖于前述接触导体20的上方,该侧盖板422覆盖于前述接触导体20的侧面。此外,于掀盖40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转轴台45,该转轴台45与前述凹腔14相适配,该转轴台45嵌装于该凹腔14中,用于限制掀盖40相对绝缘本体10前移或者后移。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很简单,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将接触导体20和压盖弹片30分别对应插装于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13中,并使接触导体20之弹性接触部23和压盖弹片30之弹性臂32伸出容置空间11中(如图6)。接着,将掀盖40之两转轴台45嵌于凹腔14中,并通过凸轮台44之第二斜面441与压盖弹片30之第一斜面301相互配合,使压盖弹片30之第二勾部321导入掀盖40之第三插槽43中,此时,如图6所示,该掀盖40位于开启位置,掀盖40相对绝缘本体10垂直,该挠性排线50可以通过第三斜面411导入并与接触导体20之弹性接触部23电连接。接着,如图7所示,使掀盖40逆时针相对绝缘本体10翻转,直至该掀盖40与绝缘本体10扣合一起不可再转动为止(如图8),此时,第一抵推面412将挠性排线50压紧于第一勾部231上电连接,并使得掀盖40不可轻易反转,同时,该接触导体20的整体被掀盖40覆盖住,该第二抵推面442支撑于第二勾部321上,掀盖40外只露出压盖弹片30最前端的一小部分,由于压盖弹片30与接触导体20分离,即使有异物覆盖于压盖弹片30上,也不会对接触导体20的讯号传输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一、通过将压盖弹片和接触导体分离式插装于绝缘本体上,利用掀盖将接触导体完全覆盖住,使得接触导体无任何部位外露于掀盖,从而防止异物覆盖于接触导体上,保证了讯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解决了用户的困扰。
二、通过于掀盖上设置有凸轮台,利用凸轮台与压盖弹片的配合,使得掀盖牢固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结构较为简单,组装也较为方便,可快速实现产品的组装。
三、通过于掀盖上设置有转轴台,对应于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凹腔,利用转轴台和凹腔的配合安装,可限制掀盖相对绝缘本体前移或后退,使得连接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掀盖式连接器,用于固定挠性排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上设置有容置空间、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均连通该容置空间,该第二插槽位于第一插槽的上方;
一排接触导体,该接触导体包括有第一固定部以及向该第一固定部两相反方向延伸出的焊接部和弹性接触部;该第一固定部插装于第一插槽中;该焊接部伸出绝缘本体外;该弹性接触部伸入容置空间中,且于弹性接触部上设置有第一勾部;
一排压盖弹片,该压盖弹片包括有第二固定部和于第二固定部上延伸出的弹性臂,该第二固定部插装于第二插槽中,该弹性臂悬于容置空间中,且于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二勾部;
一掀盖,该掀盖相对绝缘本体可转动地设置而具有一开启位置和一关闭位置,掀盖包括有一盖体部和一枢转部,该枢转部位于前述容置空间中,枢转部具有彼此朝向相反的第一抵推面和第二抵推面,且该第一抵推面和第二抵推面位于前述第一勾部和第二勾部之间;当掀盖位于其关闭位置时,该盖体部覆盖住前述接触导体,该第一抵推面将挠性排线压紧于第一勾部上电连接,该第二抵推面支撑于第二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包括有一主盖板和一垂直于主盖板延伸形成的侧盖板,当掀盖位于其关闭位置时,该主盖板覆盖于前述接触导体的上方,该侧盖板覆盖于前述接触导体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部上对应前述压盖弹片并排设置有复数个第三插槽,于该每一第三插槽中设置有凸轮台,前述第二抵推面位于该凸轮台上,前述第一抵推面位于该枢转部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掀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弹片的第二勾部前端设置有第一斜面,对应于凸轮台上设置有第二斜面,该第二勾部通过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配合而导入第三插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掀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挠性排线导入的第三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掀盖的两端设置有转轴台,对应于容置空间的两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凹腔,该转轴台嵌装于该凹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弹片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台,该限位台抵于第二插槽的后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弹片的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倒刺,该压盖弹片通过固定倒刺干涉结合于第二插槽中。
CN2010205255451U 2010-09-09 2010-09-09 掀盖式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89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255451U CN201789107U (zh) 2010-09-09 2010-09-09 掀盖式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255451U CN201789107U (zh) 2010-09-09 2010-09-09 掀盖式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9107U true CN201789107U (zh) 2011-04-06

Family

ID=4382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25545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89107U (zh) 2010-09-09 2010-09-09 掀盖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91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7703A (zh) * 2016-05-26 2017-12-05 黄家怡 电连接器
CN109119794A (zh) * 2018-09-03 2019-01-01 瀚荃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前掀式双触点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7703A (zh) * 2016-05-26 2017-12-05 黄家怡 电连接器
CN107437703B (zh) * 2016-05-26 2019-08-30 黄家怡 电连接器
CN109119794A (zh) * 2018-09-03 2019-01-01 瀚荃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前掀式双触点连接器
CN109119794B (zh) * 2018-09-03 2023-11-14 瀚荃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前掀式双触点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6366B2 (en) Connector module having a male connector and a female connector each having a magnetic part, a cathode contact and an anode contact
CN100429839C (zh) 电连接器及将集成电路芯片安装于电连接器中的方法
CN201966384U (zh) 电连接器
CN103531944B (zh) 掀盖式插座连接器
CN201789107U (zh) 掀盖式连接器
CN201498633U (zh) 电连接器
CN202957207U (zh) 塑壳断路器的接线端子
CN2932675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3493305A (zh) 具有垂直至水平转换触点的usb连接器
CN203014687U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插头的电源转换器
CN202042686U (zh) 掀盖式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202678604U (zh) 掀盖式插座连接器
CN205122861U (zh) 一种usb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201142458Y (zh) 电连接器
CN204834941U (zh) Ic卡连接器
CN204407560U (zh) 母接触端子、端子组合及扣合式电连接器
CN200941488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282515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1847813B (zh) 连接器插座及应用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4030092U (zh) 掀盖式插座连接器
CN101505013A (zh) 电连接器及其模块
CN20098698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103281U (zh) 具有开关功能的线缆连接器
CN20279742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6598299U (zh) 一种插座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angxia Zhen Lin villa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Hung Road 523711 No. 7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n run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Tangxia town forest village new industrial city 65 Dongguan Jinrun Electronic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Jinrun Electronics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