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81506U -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81506U
CN201781506U CN2010202145784U CN201020214578U CN201781506U CN 201781506 U CN201781506 U CN 201781506U CN 2010202145784 U CN2010202145784 U CN 2010202145784U CN 201020214578 U CN201020214578 U CN 201020214578U CN 201781506 U CN201781506 U CN 201781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network
network appliance
module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145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以勤
李柏锋
赵燕
王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0202145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81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81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815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路由器和一个或多个网络用具接口,每个网络用具接口和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分别通过双绞线连接到路由器。网络用具接口上运行有网页服务器,在接入以太网后由具有网页浏览器的终端经由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访问,实现对家庭网络用具的远程访问与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实现网络用具的服务发现,将家庭网络用具呈现给用户访问并为用户终端与家庭网络用具提供数据桥梁,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廉,安装和控制直观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电网络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网络化发展的不断冲击,人们对家居的智能化、网络化要求越来越迫切,其中包含了传统的家电和非家电装置的网络化。但目前网络家居的脚步却进展缓慢,分析其原因有三点:一是目前成本高,目前各大家电厂商推出了部分具有网络功能的网络家电(普遍认为网络用具包含了所有具备网络功能的装置,包含了传统家电与非家电控制装置),但大多数是数码电视机与多媒体播放器,具备上网浏览,播放网上多媒体的功能。像其它众多的家电如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并没有网络的功能,离真正的家电网络化还有很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为家电增加网络功能提高了家电的硬件成本。具备TCP/IP协议栈的网络设备因为其过高的硬件成本,通常只应用于计算机系统和高端的嵌入式设备。二是非家电控制装置等没有纳入网络控制范围,像电动窗帘,门禁系统等通常是单独控制。三是缺乏一个简单有效的统一管理模式,UPnP、Jini、OSGi等技术功能强大,但其所需硬件平台也要求高,而且协议复杂,并不适合普通的家庭电器设备。另一方面,目前具备网络功能的家电控制通常要安装特定的服务软件和客户端软件,部分产品还要进行复杂的配置,这样不但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也不可能对家电进行统一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家电的网络功能模块硬件成本过高,非家电控制装置没有纳入网络控制,家庭网络用具缺乏统一有效的实用控制模式的缺点,提供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包括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路由器和一个或多个网络用具接口,每个网络用具接口和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分别通过双绞线连接到路由器。
上述中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每个网络用具接口包括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和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连接到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和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通过I/O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连接,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通过SPI接口、UART接口和I/O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连接。
上述中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包含有网络控制芯片CS8900、RJ45网络接口和网络变压器;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包括8位单片机和复位电路,单片机的8位I/O口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SD0~SD7,单片机的5位I/O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SA0~SA4,单片机的4位I/O分别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INTRQ0、RESET、IOR、IOW;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TXD+、TXD-、RXD+和RXD-经过网络变压器与RJ45网络接口连接;单片机选用ATMEL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MEGA64,它内部集成有64KB的FLASH,4KB的SRAM,2KB的EEPROM。
上述中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包含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网络接口模块、显示模块和输入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和网络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通过LCD控制接口与处理器模块连接;输入控制模块包括触摸屏和按键,触摸屏通过四线的触摸屏控制接口与处理器模块连接,按键连接到处理器模块的处理器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
上述中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的处理器模块包含32位ARM处理器S3C2440、64M的NAND FLASH、64M的SDRAM和复位电路。
上述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每个网络用具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的IP获取,每个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册,每个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销,每个网络用具接口的查找与发现,和每个网络用具接口的服务呈现;具体步骤如下:
(1)网络用具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通电,通过设置固定IP或通过动态主机设置协议获得IP;
(2)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发现网络用具接口;
(3)网络用具接口向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注册;
(4)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根据已注册的网络用具接口动态生成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供用户访问;
(5)用户通过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上的链接访问链接对应的网络用具控制页面,进行对网络用具的远程控制操作;
(6)如果有网络用具接口下线,网络用具接口向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注销,并释放IP。
上述实现方法中,步骤(1)中,每个网络用具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的IP通过板上的选择开关配置成读取固定IP或通过动态主机设置协议自动获取IP;其中固定IP在该网络用具控制页面上配置,用户能将固定IP通过硬件复位成192.168.0.1;当配置成自动获取IP时,动态IP由具备动态主机设置协议功能的路由器分配。
上述实现方法中,在步骤(4)中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根据已注册的网络用具动态生成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中,每一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对应其中一个链接,链接显示信息包含网络用具接口注册时的网络用具厂商设备信息、用户备注信息、运行控制记录和网络用具缩略图;当用户点击上面的链接访问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用具控制页面时,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会建立一个用户客户端与网络用具之间的连接,使外部网络能访问本系统的内部网络。
上述实现方法中,在步骤(4)中,用户对网络用具进行访问时是通过访问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实现,且先要经过用户认证;用户初次连接访问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时,会自动进入用户认证页面,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会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核对用户身份合法性,只有经过认证的合法用户才能进一步访问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在步骤(5)中,每个网络用具中的网络用具接口内实现了网页服务器,通过提供网络用具控制页面的动态网页方式响应用户对网络用具的操作,并返回操作结果。
上述实现方法中,在步骤(2)、(3)和(6)中,每个网络用具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之间采用的消息形式通信,包含网络用具接口的上线消息、网络用具接口的注册消息、网络用具接口的注销消息、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查询设备消息和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响应OK消息;其中
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上线消息,采用UDP协议传输,帧格式为:消息标识头|源IP地址;
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册消息,采用TCP协议传输,帧格式为:消息标识头|源IP地址|厂商设备信息|设备缩略图地址|用户备注信息;
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销消息,采用TCP协议传输,帧格式为:消息标识头|源IP地址:
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查询设备消息,采用UDP协议传输,帧格式为:消息标识头|源IP地址;
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响应OK消息,采用UDP协议传输,帧格式为:消息标识头|源IP地址。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中,网络用具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通过路由器相连接,远程控制者通过PC浏览器或手机互联网浏览器实现对与网络用具接口连接的网络用具的访问与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成本低廉相比于现在的网络产品,目前处理器大多采用ARM处理器,外接FLASH与RAM芯片,通常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由于主部件采用的是用得最普遍8位单片机,生产应用广泛的网络芯片,单片机内集成FLASH存储器与EEPROM存储器,不用附加外围芯片,删减不必要的构成部分,所以生产成本低廉。(2)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用得最普遍的双绞线连接,排除了RS485线等另外布线,买专门的连接设备的麻烦。当增加设备时,只要将新增的设备通过双绞线接入到交换机或路由器即可。(3)控制直观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B/S模式,只要是装有浏览器的网络终端都可以访问目的设备,不限于个人电脑,可以是手机、PDA等,还可以是具有网络功能的MP4等。访问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上呈现的是每个家电的链接,可以直接点击查看操作每一个网络用具的服务页面。网络用具服务器页面同时提供查看多个家电状态模式,避免一个一个点击查看的麻烦。(4)真正的零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配置IP、自动发现设备的功能,所以只要配备一台具有DHCP功能的路由器,便可以实现所需的网络功能。对用户的知识要求降到最低,更人性化,用户只要会上网便可以使用。(5)生产个性化网络用具设备生产厂家可以根据设备的功能开发出自己的别具特色的个性化控制页面,标上自己的商标,加入自己的网站链接等。让用户通过控制网页便可了解厂家信息,获得服务支持,也为厂家宣传自身提供了途径。(6)利用UPnP协议虽然功能强大,但也由于其复杂性使众多日常家用电器设备望而却步,因为这些设备并不需要如此复杂的协议,增加了开发难度,使网络家电发展缓慢,由于本实用新型并没有复杂的协议,采用简单有效的实现模式,有利于厂商开发与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网络用具接口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册过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销过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服务页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1.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连接关系
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的系统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接口控制系统,具有:设置于家庭内的路由器18;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第一网络用具10;第二网络用具11;第三网络用具12;在内部局域网的个人电脑14;能通过外部网络接入到路由器18的个人电脑110和具有浏览器的手机16。其中,第一网络用具10、第二网络用具11、第三网络用具12、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和在内部局域网的个人电脑通过两端带有RJ45接口的双绞线15分别与路由器18相连接。路由器18通过以太网19接入到Internet网络,个人电脑110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111接入到Internet网络112,个人手机16可以通过无线方式17接入到Internet,无线方式17可以是GPRS、3G网络、WIFI网络中任一种。
(1)其中,第一网络用具10里含有本实用新型的网络用具接口。在图2中,网络用具接口20包含: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21、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24、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27和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28四部分。
a.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21由稳压芯片和电容滤波电路组成,通常可从网络用具直接取电,网络用具提供7.5V~12V的直流电源经过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21后转换成稳定的5V直流电供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27、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24和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28使用。
b.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24包含有网络控制芯片CS8900、RJ45网络接口和网络变压器。网络接口模块负责网络数据包的接收与发送,为以太网连接提供硬件基础;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TXD+、TXD-、RXD+和RXD-经过网络变压器与RJ45网络接口连接。
c.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27包含有8位AVR单片机和复位电路,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27是TCP/IP协议栈实现的载体,对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24实行控制以及网络数据的处理与传送,同时与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28进行通信,实现对第一网络用具10的访问与控制。单片机选用ATMEL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MEGA64,它内部集成有64KB的FLASH,4KB的SRAM,2KB的EEPROM。
d.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28是连接网络用具接口与第一网络用具10的桥梁,在本实用新型中它提供了SPI、两路UART接口,以及8个I/O接口。
上述模块中,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21输出的5V通过电源线22连接到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24、通过电源线25连接到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27和通过电源线26连接到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28的电源输入端,网络用具接口微处理器模块27通过普通I/O模拟的数据总线29与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24连接,网络用具接口微处理器模块27通过210(SPI接口、UART接口和I/O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28连接。其中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包含有网络控制芯片CS8900、RJ45网络接口和网络变压器;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包括8位单片机和复位电路,单片机的8位I/O口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SD0~SD7,单片机的5位I/O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SA0~SA4,单片机的4位I/O分别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INTRQ0、RESET、IOR、IOW。
(2)第一网络用具10与网络用具接口20的连接
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用具10为带控制接口的空调,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21与空调的直流电源连接,网络用具接口控制接口28通过SPI接口211与空调的控制接口连接。网络用具接口对第一网络用具10所有的信息与命令控制都通过SPI接口211来传输。
(3)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
结合图3来说明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的各部分组成与连接关系。
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30处理的数据较多,故采用ARM11嵌入式32位处理器。包含电源模块31、网络接口模块33、处理器模块38、显示模块36和输入控制模块39五部分。
a.电源模块31由变压器、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稳压芯片和稳压后滤波四部分组成,变压器将家用220V交流电降为12V的交流电,然后经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转为12V的直流电供给稳压芯片,12V直流电源经稳压和滤波后成为纯净的3.3V直流电供给处理器及板上其它功能模块使用。
b.网络接口模块33由网络控制芯片DM9000与带网络变压器的RJ45接口构成,自适应10M/100M网络。
c.处理器模块38包含32位ARM处理器S3C2440、64M的NAND FLASH(型号为SAMSUNG K9F1208UOC)、64M的SDRAM(型号为hynix HY57V561620)和复位电路。
d.显示模块36采用3.5英寸的彩色LCD显示屏,通过处理器模块的核心处理器S3C2440的LCD控制器连接。
e.输入控制模块39由触摸屏和键盘部分构成,触摸屏的四线电阻输入经过S3C2440的触摸屏控制接口与处理器相连接,键盘由S3C2440的六个I/O引出。
上述模块中,电源模块31产生的3.3V与1.25V直流通过电源线35连接到处理器模块38的3.3V与1.25V,电源模块31产生的3.3V通过电源线34连接到网络接口模块33,电源模块31产生的3.3V通过电源线37连接到显示模块36,电源模块31产生的3.3V通过电源线39连接到输入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处;网络接口模块33通过地址数据总线32与处理器模块38连接;显示模块36通过LCD控制接口310与处理器模块38连接;输入控制模块39通过312(包括触摸屏控制接口和6位GPI/O)与处理器模块38连接,其中输入控制模块39的触摸屏通过四线的触摸屏控制接口与处理器模块的嵌入式处理器S3C2440的触摸屏控制接口连接,输入控制模块的按键连接到处理器模块的处理器模块38的嵌入式处理器S3C2440的6位GPI/O。
2.系统的工作实现过程:
设备获取IP
在图1中,第一网络用具10、第二网络用具11和第三网络用具12和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有两个IP配置,一个是固定IP,另一个是通过DHCP服务器自动获取IP。设备的默认固定IP是192.168.0.1,可以通过网络用具控制页面修改这个IP;当用户不清楚固定IP的地址时,可以通过硬件复位这个IP地址为192.168.0.1。配置成自动获取IP时需要DHCP服务器的支持,由具有DHCP服务器功能的路由器18提供。
设备注册
下面结合图1和图4说明设备的注册过程。
当新添加第一网络用具10时,在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获取IP后,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会发出设备上线消息S01;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在收到设备上线消息后,提取出源IP,以此IP为目标地址发服务器回应消息S02;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收到服务器13回应消息后,从服务器回应消息中提取出服务器IP,并以此IP为目标地址发送设备注册消息;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收到设备注册消息,将设备注册消息中包含的厂商设备信息、用户备注信息以及网络用具的缩略图地址加入设备服务列表,回应OK消息。至此,设备注册完成。
设备注销
下面结合图1和图5说明设备的注册过程。
为了支持远程关闭,并返回关闭设备成功信息,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在收到用户关闭操作时,先向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发送设备下线消息S10,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仍然提供用户访问页面;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收到设备下线消息后,发出服务器13回应消息S11;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收到服务器13回应消息后,向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发送设备注销消息S12;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收到设备注销消息后,将对应设备从设备服务列表中删除,完成后向网络用具接口发送OK消息。
设备查找与发现
下面结合图1说明设备的查找与发现过程。
网络用具的设备发现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在获取IP后上电时会广播上线消息,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由此获取新的设备并与之通信;另一种方式是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广播设备查询消息,所有在线设备第一网络用具10、第二网络用具11和第三网络用具12的网络用具接口回应消息,为简化应用,此消息与上线消息相同,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收到回应消息并与之通信。
消息帧格式
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册、设备注销和设备的查找与发现过程中用到的消息采用如下的帧格式:
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上线消息(如表1),采用UDP协议传输
表1
  消息内容项   消息标识头   源IP地址
  数据类型   char   BYTE
  长度(字节)   10   4
  内容   NEW_DEV   -
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册消息(如表2),采用TCP协议传输
表2
  消息内容项   消息标识头   源IP地址   厂商设备信息   设备缩略图地址   用户备注信息
  数据类型   char   BYTE   char   char   char
  长度(字节)   10   4   50   50   50
  内容   REGI   -   -   -   -
网络用具接口的设备注销消息(如表3),采用TCP协议传输
表3
  消息内容项   消息标识头   源IP地址
  数据类型   char   BYTE
  长度(字节)   10   4
  内容   UNREG   -
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查询设备消息(如表4),采用UDP协议传输
表4
  消息内容项   消息标识头   源IP地址
  数据类型   char   BYTE
  长度(字节)   10   4
  内容   QUERY_DEV   -
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响应OK消息(如表5),采用UDP协议传输
表5
  消息内容项   消息标识头   源IP地址
  数据类型   char   BYTE
  长度(字节)   10   4
  内容   OK   -
设备服务呈现
当网络用具进行设备注册时,注册消息中包含了网络用具的厂商设备信息与用户备注信息。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提取出其中的厂商设备信息与用户备注信息,并根据其中的图片地址用HTTP的GET方法获得设备缩略图片,在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获得上述注册信息后,将其信息加入服务列表,并据此动态生成服务网页供用户访问。上述所说的图片也是存放在网络用具接口里面的微控制器模块的单片机中。
结合图1和图6说明上述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部分的服务呈现。在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60中,显示有第一网络用具10、第二网络用具11和第三网络用具12的项,其中以第一网络用具10的项为例,第一网络用具10的项包含有厂商设备信息61,用户备注信息62,为运行控制记录611,和网络用具缩略图64。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60中的其余两项为第二网络用具11和第三网络用具12的示意项。
图1的第一网络用具10为一网络空调,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网络用具接口20及带控制接口的空调,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与空调的直流电源连接,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通过SPI接口与空调的控制接口连接。第一网络用具10内的网络用具接口实现了一个网页服务器,此网页服务器提供部分动态网页服务的功能,以满足用户通过网页的交互操作实现对此网络空调的控制。空调控制的网页都转换成数据的形式固化在微控制器的FLASH程序存储器里面,当微控制器里的webserver(即网页服务器)程序操作网页文件时,是通过指针的形式查找到微控制器里面的网页文件数据,然后读取以供生成动态网络用具控制页面利用。当用户改变此网络空调控制页面内容并点击提交按钮时,便发生了网络空调控制页面的POST动作,POST的数据包含了用户设置或查看此网络空调的动作参数;webserver检测得POST提交的动作参数,根据参数类型与内容调用相应的控制或获取此网络空调状态的CGI函数,然后根据操作的控制结果或获取的状态生成一新的网络空调控制页面,给用户显示对此网络空调的操作结果。
下面结合图1中所示的系统说明上述步骤的实际操作过程。
路由器18开启DHCP服务功能,IP分配的范围为192.168.0.10~192.168.0.254;
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通过配置开关配置为自动获取IP,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获得由路由器18分配的IP地址为192.168.0.10;
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通过配置开关配置为自动获取IP,网络用具10上电,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获得由路由器18分配的IP地址为192.168.0.11;
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在获得IP地址后以255.255.255.255为目标地址,通过UDP协议广播设备上线消息;
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收到广播的设备上线消息,提取出消息中源IP地址192.168.0.11,判断出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此前没有注册过,并以此IP为目标地址发回应可注册消息,可注册消息中包含有服务器的IP地址192.168.0.10;
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收到回应消息后,向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IP地址为192.168.0.10发出注册消息;
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收到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发出的设备注册消息后,为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生成一个全局唯一ID,即数字1,将注册消息内的厂商设备信息,用户备注信息和网络用具缩略图地址提取出来,生成一个新的服务列表项增加到服务列表中。最后向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IP地址为192.168.0.11发送服务回应OK消息。
此时用户便可以通过内部局域网的个人电脑14、能通过外部网络接入到路由器18的个人电脑110和具有浏览器的手机16来访问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用的是保留的内部IP地址,要在路由器中设置端口映射将路由器外网IP的80端口映射为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80端口。
不妨让内部局域网的个人电脑14来访问,输入地址http://192.168.0.10在用户认证页面输入在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端预先设定的用户名密码后,便可访问到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如图6所示。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60上显示第一网络用具10,第二网络用具11和第三网络用具12在服务页面的服务列表项上。其中第一网络用具10的项有,厂商设备信息61、用户备注信息62、第一网络用具10的运行控制记录63和第一网络用具10的缩略图64。厂商设备信息61用以标识不同的厂家的不同产品,第一网络用具10的图标64为厂商生产此型号产品的照片缩略图,给用户直观的显示,此两部分用户不可修改;第一网络用具10的运行控制记录的链接记录文本记录了该网络用具的注册时间,运行时长,远程控制终端的IP、访问时间、操作记录,用于对网络用具的故障诊断及安全防范非法操作。
点击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页面60上的厂商设备信息61项可进入到第一网络用具10对应的网络用具控制网页进行操作。点击增加温度按钮时,用户终端浏览器发出post数据提交请求,提交请求经过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13转发给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分析请求数据,调用相应的CGI函数,通过SPI接口对空调发出增加温度命令,然后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读取操作结果,第一网络用具10的网络用具接口在服务页面的上更新操作状态,刷新网络用具控制页面。
通过上述介绍可见,针对目前家电的网络功能模块硬件成本过高,本实用新型的网络用具接口采用廉价的微控制器(单片机)和网络接口芯片来实现网络通信功能。针对目前TCP/IP协议过于复杂,难以在低端的嵌入式设备上实现,本实用新型采用经过裁减过的适合8位微控制器用的TCP/IP协议栈。从而让网络用具实现ARP地址路由协议,TCP与UDP协议,在此协议基础上可接入Internet,提供对网络用具的远程访问与控制。网络用具接口提供的控制接口包括UART接口,通用I/O口与SPI接口,不但可以与家电的控制板连接,也可以与非家电控制装置连接。针对目前家庭网络用具缺乏一个实用的管理模式,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个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采用简单有效的C/S方式实现网络用具的自动发现和对网络用具信息的获取与控制。针对目前网络家电使用的不便利,本实用新型在网络用具接口实现嵌入式网络服务器,提供网络用具的控制页面;只要客户终端具备浏览器,用户便可经由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提供的服务页面访问网络用具页面,同时为保证网络用具访问者的身份合法性,在服务器端采用用户认证方式访问。

Claims (5)

1.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路由器和一个或多个网络用具接口,每个网络用具接口和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分别通过双绞线连接到路由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网络用具接口包括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和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网络用具接口的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连接到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和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通过I/O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连接,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通过SPI接口、UART接口和I/O接口与网络用具接口的控制接口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其特征是网络用具接口的网络接口模块包含有网络控制芯片CS8900、RJ45网络接口和网络变压器;网络用具接口的微控制器模块包括8位单片机和复位电路,单片机的8位I/O口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SD0~SD7,单片机的5位I/O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SA0~SA4,单片机的4位I/O分别连接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INTRQ0、RESET、IOR、IOW;网络控制芯片CS8900的TXD+、TXD-、RXD+和RXD-经过网络变压器与RJ45网络接口连接;单片机选用ATMEL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MEGA64,它内部集成有64KB的FLASH,4KB的SRAM,2KB的EEPRO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包含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网络接口模块、显示模块和输入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处理器模块和网络接口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通过LCD控制接口与处理器模块连接;输入控制模块包括触摸屏和按键,触摸屏通过四线的触摸屏控制接口与处理器模块连接,按键连接到处理器模块的处理器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其特征是网络用具接口服务器的处理器模块包含32位ARM处理器S3C2440、64M的NAND FLASH、64M的SDRAM和复位电路。
CN2010202145784U 2010-05-28 2010-05-28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1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45784U CN201781506U (zh) 2010-05-28 2010-05-28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45784U CN201781506U (zh) 2010-05-28 2010-05-28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81506U true CN201781506U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9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1457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81506U (zh) 2010-05-28 2010-05-28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815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202A (zh) * 2013-12-11 2014-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访问方法、系统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202A (zh) * 2013-12-11 2014-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访问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144202B (zh) * 2013-12-11 2016-05-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访问方法、系统和装置
US9483493B2 (en) 2013-12-11 2016-11-0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a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0539B (zh)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166163B (zh) 基于手机远程控制的安全智能家庭网关
CN105159256B (zh) 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TWI582621B (zh) 智慧型電視的遙控方法、系統及相應的裝置
CN201018562Y (zh) 基于手机远程控制的安全智能家庭网关
CN104780054B (zh) 一种用以控制局域网络唤醒或休眠的网关
CN103034217A (zh) 基于因特网物联网的智能家庭网关和监测控制方法
CN107800621A (zh) 一种支持多种接入协议的新型智能家居网关
CN103327083A (zh) 一种基于异构网络Android平台的嵌入式家庭监测系统
CN205121192U (zh) 一种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1212428A (zh) 一种应用于数字家庭系统的家庭网关
CN104317255A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6440947U (zh)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
CN102710427A (zh) 一种远程开机系统及方法
CN101605078A (zh) 基于web多通讯方式的电力系统通讯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Yi et al. Design of smart home control system by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ZigBee
CN106850418A (zh) 一种智能家居网络的网关
CN104023262A (zh) 一种基于html的多屏机顶盒遥控器系统和方法
CN105791065A (zh) 一种基于资源模型的异构家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673537A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201781506U (zh) 具备服务发现的网络用具控制系统
CN202444511U (zh) 无线监控系统及其监控设备和监控终端
CN110045705A (zh) 采用异构无线网络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97310A (zh) 一种基于arm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202395996U (zh) 基于网络通讯的智能家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