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79130U - 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 - Google Patents

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79130U
CN201779130U CN2010202040068U CN201020204006U CN201779130U CN 201779130 U CN201779130 U CN 201779130U CN 2010202040068 U CN2010202040068 U CN 2010202040068U CN 201020204006 U CN201020204006 U CN 201020204006U CN 201779130 U CN201779130 U CN 201779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axle
pivot device
screen
rotatable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040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华锋
尤泽诚
陈孟宏
邱宥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040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79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79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791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中屏幕支架结合第一转轴,基座支架结合第二转轴,且第一转轴活动地绕着第二转轴转动,而改变第一转轴的位置,使第一转轴可向上或向后位移,进而带动屏幕支架向上或向后位移,可避免开启时屏幕外壳与基座外壳相互干涉。并通过轨迹板及控制件的作动限制,使屏幕支架转动的角度为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转动角度的总和,即屏幕转动的角度分别由两个转轴各自转动一个角度来完成,从而可减小转轴磨耗,延长寿命。

Description

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尤指让屏幕开启时可位移的枢纽结构,适用于掀盖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掀盖式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行动电话或电子辞典的枢纽器,用于支撑屏幕使屏幕可相对基座主机开启或盖合。已知的枢纽器结构通常包含固定于电子产品屏幕的屏幕支架,屏幕支架上固定心轴,心轴穿设于固定于电子装置基座主体的基座支架。通过心轴相对于基座支架转动,使屏幕可相对于基座开启或闭合。由于枢纽器开启至某个角度时,屏幕外壳会触及基座外壳而无法再开启;或者,因为屏幕外壳与基座外壳会相互干涉,为了避免干涉则必须在外观设计上迁就结构,而使外观设计受到限制。因此,已知的枢纽器仍有改善的空间。 
另外,由于已知的单轴式枢纽器转动时,屏幕转动的角度等于枢纽器的摩擦组件转动的角度,也就是说,如屏幕转动x度,枢纽器产生扭力的摩擦组件也是转动x度,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枢纽器易磨耗而减少寿命。如果屏幕开启的角度可以分散由不同的摩擦组件共同来达成,则可分散降低磨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通过与屏幕支架连接的第一转轴可活动地绕着与基座支架连接的第二转轴转动,而改变第一转轴的位置,使第一转轴可向上或向后位移,进而带动屏幕支架向上或向后位移,以避免开启时屏幕外壳与基座外壳相互干涉,进而使外观设计有较多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通过控制件的作动受限于轨迹板,控制件得以控制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转动,并使屏幕转动的角度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角度的总和,即屏幕转动的 角度分别由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各转动一个角度来实现,如此可减小转轴磨耗,延长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包含:第一转轴,包含第一心轴;屏幕支架,与该第一转轴连接;第二转轴,通过至少一连接件与该第一转轴连接,该第二转轴包含第二心轴;基座支架,与该第二转轴连接;轨迹板,固定于该基座支架,该轨迹板设有一轨道;控制件,其一端结合于该第一转轴上,另一端设有一可沿着该轨道移动的凸柱;其中,第一转轴活动地绕着第二转轴转动而改变其位置向上或向后位移。这样,进一步带动屏幕支架及屏幕开启时向上或向后位移,以避免电子产品的外壳干涉,并且由于控制件受限于轨迹板的轨道,因此第一转轴绕着第二转轴旋转时,结合于第一转轴的控制件会带动第一转轴同向自转,同时带动结合于第一转轴的屏幕支架再转动一个角度,因此,屏幕转动的角度等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角度的总和,屏幕转动的角度分散由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转动一个角度来实现,如此可减少转轴磨耗而增加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第一转轴还包含第一闭锁件,该第一闭锁件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凹凸部,该连接件的一面设有与该定位凹凸部对应嵌合的第一定位凹凸部。该第二转轴还包含第二闭锁件,该第二闭锁件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凹凸部,该连接件的一面设有与该定位凹凸部对应嵌合的第二定位凹凸部。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目的,现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连接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屏幕闭合0度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屏幕开启至45度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转动角度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屏幕支架旋转时向上及向后移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在屏幕开启至90度的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在屏幕开启至135度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一览表 
1、第一转轴         10、第一心轴 
101、连接部         102、压花 
103、轴杆           104、平面 
11、第一闭锁件      110、定位凹凸部 
12、弹性组件        120、弹片 
13、垫片            14、迫紧组件 
2、屏幕支架         20、固定孔 
21、枢孔            3、第二转轴 
30、第二心轴        301、连接部 
302、压花           303、平面 
31、第二闭锁件      310、定位凹凸部 
32、弹性组件        320、弹片 
33、垫片            34、迫紧组件 
4、连接件           40、轴孔 
41、第一定位凹凸部  42、第二定位凹凸部 
5、基座支架         51、第一支架板 
510、结合孔         52、固定板 
520、固定孔         53、第二支架板 
530、结合孔         54、铆钉 
6、轨迹板           60、轨道 
7、控制件           70、凸柱 
71、结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包含有第一转轴1,结合于第一转轴1的屏幕支架2;第二转轴3,通过两个连接件4与第一转轴1连接;基座支架5,结合于该第二转轴3;轨迹板6,固定于该基座支架5,轨迹板6上设有轨道60;控制件7,其一端结合于该第一转轴1上, 另一端设有沿着该轨道60移动的凸柱70。 
该第一转轴1包含有第一心轴10,第一心轴10的一端形成连接部101,连接部101设有两个平面而呈非圆形,且连接部101设有压花102而形成复数凸肋。第一心轴10的轴杆103另设有两个平面104,使轴杆103的断面呈非圆形。第一转轴1还包含有套设于第一心轴轴杆103的第一闭锁件11、弹性组件12、垫片13及迫紧组件14。第一闭锁件11的一面设有定位凹凸部110,该弹性组件12包含数个弹片120,该迫紧组件14为锁接于第一心轴10末端一螺纹段的螺帽。 
该屏幕支架2设有固定孔20,通过固定孔20固定于上盖或屏幕A,如图6所示。屏幕支架2以枢孔21套设于第一心轴10,枢孔21的形状可嵌合于该轴杆103,用来与第一心轴10一起转。 
第二转轴3包含有第二心轴30,第二心轴30的一端形成连接部301,连接部301设有两个平面而呈非圆形,并设有压花302而形成复数凸肋。且第二心轴30的轴杆另设有两个平面303,使轴杆的断面呈非圆形。第二转轴3并包含有套设于第二心轴30非圆形轴杆的第二闭锁件31、弹性组件32、垫片33及迫紧组件34。第二闭锁件31的一面设有定位凹凸部310。该弹性组件32由数个弹片320构成,该迫紧组件34为锁接于第二心轴30末端螺纹段的螺帽。 
上述的两个连接件4分别以一个轴孔40套设于第一心轴10上,并以另一个轴孔40套设于第二心轴30上,以连接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3。通过设置两个连接件4使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3可以平行设置,并增加摩擦面。其中一连接件4还设有第一定位凹凸部41与第二定位凹凸部42,如图5所示,可与第一闭锁件11与第二闭锁件31的定位凹凸部110、310嵌合,使屏幕闭合时达到自动闭锁定位的效果。其中,第一闭锁件11的定位凹凸部110为定位凹槽,连接件4的第一定位凹凸部41为定位凸块。第二闭锁件31的定位凹凸部310设为内外圈的定位凸块,连接件4的第二定位凹凸部42亦对应设为内外圈的定位凹槽。 
基座支架5由第一支架板51、固定板52及第二支架板53通过两个铆钉54铆接而成。该第一支架板51以结合孔510套固于第二心轴30的连接部301,第一支架板51的结合孔510形状可嵌合固定于该连接部301。该固定板52设有固定孔520用于固定于电子产品的基座B(如图6所示)。该第二支架板53设有套设于第二心轴30上的结合孔530。 
该轨迹板6设有轨道60,轨道60为垂向设置的长孔。该轨迹板6与第一支架板51、固定板52及第二支架板53一起铆接固定。 
该控制件7的一端设有结合孔71,结合孔71形状可嵌固于第一心轴10的连接部101,而与第一心轴10同动。且凸柱70穿设于轨道60中,而受限于轨道60,并可在轨道60中移动。 
通过上述结构,请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屏幕闭合0度时的平面状态示意图。该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3成一斜角,控制件7的凸柱70位于轨道60的下端。请参见图7,当屏幕A开启时,屏幕支架2顺时针旋转,屏幕支架2带动第一心轴10转动,控制件7因固定于第一心轴10上,因此也随着转动,但由于其凸柱70受限于轨道60,因此,促使第一转轴1绕着第二转轴3旋转,亦即两个连接件4以固定于基座支架5的第二心轴30为中心转动。因此,开始是第二转轴3的组件摩擦转动,而第一转轴1绕着第二转轴3旋转。 
当第二转轴3转动31度时,请同时参见图8,即屏幕支架2与第一转轴1以连接件4绕第二心轴30转动31度时,由于控制件7的凸柱70受限于轨道60,而促使其结合孔71端以凸柱70为轴心顺时针转动14度,由于第一心轴10固定于结合孔71端,因此也带动第一心轴10在连接件4的轴孔40中顺时针转动14度,同时带动屏幕支架2顺时针转动14度。这样,屏幕支架2共转动45度。因此,屏幕支架2转动的角度等于第一转轴1转动的角度与第二转轴3转动的角度的总和。屏幕支架2的转动角度分别由第一转轴1与第二转轴3各自转动一个角度来实现,从而可以减少转轴的磨耗,增加寿命。 
再参见图9,由于第一转轴1绕着第二转轴3旋转,第一转轴1的位置会改变,而产生向上位移a,以及向后位移b,固定于第一转轴1的屏幕支架2也产生向上位移a及向后位移b。因此,屏幕在开启过程逐渐向上向后移动,可避免屏幕外壳与基座外壳干涉。 
请参见图10,当第二转轴3转动58度时,第一转轴1转动32度,而屏幕支架2及屏幕A则开启了90度。此时,控制件7的凸柱70沿轨道60上移。再参见图11,当第二转轴3转动71度时,第一转轴1转动64度,屏幕支架2即开启至135度。此时,控制件7的凸柱70上移到轨道60的最上端。 
因此,在屏幕开关过程中,第一转轴1及第二转轴3是同时以不同转速转动的。借着控制件7受限于轨迹板6的轨道60,能控制第一转轴1与第二 转轴3同时转动,使屏幕开启的角度由两个转轴分别转动一个角度来完成,从而达到减少磨耗增加寿命的效果。况且,第一转轴1开始绕着第二转轴3转动时会同时向上及向后移动,而在转到第二转轴3的后方时则会向后移动,同样都能达到拉开屏幕外壳与基座外壳距离的效果,而可避免外观干涉。 
本实用新型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揭露了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并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本技术领域的任何普通技术人员应知道,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下,任何容易想到的变化或修改都是可能的,并且都被为本的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包括:
第一转轴,包含第一心轴;
屏幕支架,结合于该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与该第一转轴连接,该第二转轴包含第二心轴;
基座支架,结合于该第二转轴;
轨迹板,固定于该基座支架,该轨迹板设有轨道;以及
控制件,其一端结合于该第一转轴上,另一端设有可沿该轨道移动的凸柱;
其中,该第一转轴活动地绕着该第二转轴转动,以带动该屏幕支架转动时向上或向后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设有两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件各以一轴孔套设于该第一心轴并以另一轴孔套设于该第二心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以一结合孔嵌固于该第一心轴的连接部,该屏幕支架以枢孔嵌套于该第一心轴,该控制件与屏幕支架并与该第一心轴一起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心轴的连接部设有压花,并设有两个平面而呈非圆形,该控制件的结合孔形状可嵌合于该连接部,而与第一心轴同转,该第一心轴的轴杆上另设有两个平面,使轴杆的断面呈非圆形,该屏幕支架的枢孔形状可嵌合于该轴杆,从而与第一心轴一起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轨道为垂向设置的长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基座支架由第一支架板、固定板及第二支架板铆接而成,该第一支架板以结合孔固定该第二心轴的连接部,该固定板设有固定孔用于固定于电子产品的基座,该第二支架板设有套设于该第二心轴的结合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心轴的连接部设有压花,并设有两个平面而呈非圆形,该第一支架板的结合孔形状可嵌合固定该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并包含有套设于该第一心轴上的弹性组件及迫紧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轴还包含第一闭锁件,该第一闭锁件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凹凸部,该连接件的一面设有与该定位凹凸部对应嵌合的第一定位凹凸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转轴包含套设于该第二心轴的弹性组件及迫紧组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转轴包含第二闭锁件,该第二闭锁件的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凹凸部,该连接件的一面设有与该定位凹凸部对应嵌合的第二定位凹凸部。
CN2010202040068U 2010-05-24 2010-05-24 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79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40068U CN201779130U (zh) 2010-05-24 2010-05-24 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40068U CN201779130U (zh) 2010-05-24 2010-05-24 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79130U true CN201779130U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92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0400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79130U (zh) 2010-05-24 2010-05-24 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791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154A (zh) * 2011-09-20 2012-03-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旋转支撑装置、投影仪及旋转支撑装置调整方法
US9823706B2 (en) 2016-03-07 2017-11-21 Ausutek Computer Inc. Hinge component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reof
CN110609590A (zh) * 2019-09-25 2019-12-24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开转动干涉的转轴机构及笔记本电脑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154A (zh) * 2011-09-20 2012-03-2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旋转支撑装置、投影仪及旋转支撑装置调整方法
CN102384154B (zh) * 2011-09-20 2013-06-19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旋转支撑装置、投影仪及旋转支撑装置调整方法
US9823706B2 (en) 2016-03-07 2017-11-21 Ausutek Computer Inc. Hinge component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reof
CN110609590A (zh) * 2019-09-25 2019-12-24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开转动干涉的转轴机构及笔记本电脑
CN110609590B (zh) * 2019-09-25 2021-06-04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开转动干涉的转轴机构及笔记本电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5797B (zh) 铰链机构及具有铰链机构的掀盖式装置
CN103148087B (zh) 铰链装置和具有铰链装置的折叠设备
US8908364B2 (en) Portable computer
CN107165927B (zh) 铰接元件
CN102893587B (zh) 开闭装置
CN201627818U (zh) 枢纽器
CN201779130U (zh) 可转动位移的双轴枢纽器
CN104141679A (zh) 电子装置及枢轴结构
CN102859978A (zh) 用于水平和倾斜滑动机制的方法和装置
JP5676818B2 (ja) スライディング及びティルティング可能な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ー
CN103576764A (zh) 滑盖式电子装置及其线性移动机构
CN101644299A (zh) 能够通过推动操作容易地切换活动范围的倾斜铰链
CN205896595U (zh) 一种离合式自动回位铰链及移动终端
US202101914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1071876Y (zh) 枢纽器
CN109140176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支撑机构
CN101825137B (zh) 多段式铰链总成及包含该总成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3535536U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3548553U (zh) 稳定开合的双轴铰链
CN205841477U (zh) 旋转部品的铰链及移动终端
CN102340939A (zh) 掀盖式电子装置结构
US20180113492A1 (en) Hinge structure
CN101285499B (zh) 倾斜铰链及电子设备
TWM483332U (zh) 用於轉軸之傳動結構
CN101772286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