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78632U -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 Google Patents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78632U
CN201778632U CN2010202972749U CN201020297274U CN201778632U CN 201778632 U CN201778632 U CN 201778632U CN 2010202972749 U CN2010202972749 U CN 2010202972749U CN 201020297274 U CN201020297274 U CN 201020297274U CN 201778632 U CN201778632 U CN 201778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 flap
connection structure
connecting rod
cover plat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972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志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972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78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78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786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内框、转动连接组件及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组件设置于前述的内框上,并与通风盖板相连,通风盖板通过转动连接组件相对内框能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的逆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一转动组件及与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顺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二转动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风盖板转动后与内框之间产生通气的间隙,通风量大大提高,同时不受其他锁定装置的阻挡,通风效果加强。整体设置简单,制造方便,实现容易。

Description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通过该结构的可实现通风口大小的调节,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门或窗的设计中,特别在带有框架结构和可开启的玻璃承托窗结构的天窗中,人们为了在关锁状态下同时达到通风的目的,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设计实现:
第一种设计是增设一带有锁定装置通风盖板,该通风盖板设于内框上,通过开启或关闭通风盖板而达到室内、外的通风及开关窗户的功能。其原理是在外框上部装有与通风盖板相连的棘爪装置,其棘爪装置是通过内部弹簧的一系列组合使与制动滑轨相连的通风盖板达到二段行程。
第二种设计是在相对于开启方式的铰链(垂直或水平),再同时设计安装(水平或垂直)的铰链,使门或窗在不同位置的铰链驱动下,同时达到门或窗在关闭状态达到通风或全闭状态的效果。
第三种设计相对简单,就是在门或内窗中再组合一个与室内、室外相通的一个小门或小窗(通风口)在门或窗在关闭状态下,可同时开启或关闭嵌在此门或窗中的通风口,以达到室内外交流空气(通风)的作用。
第一种设计自带锁具功能,所以应用较多,具体还可以参考已公开的设计DE6903921、EP0458725B1,为了在窗户结构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实现空气流通,设计有一个可单向绕枢轴的通风盖板通过锁定装置于窗扇构件相连,当窗扇相对于主窗框处于锁定位置时,该通风盖板可以单向绕枢轴打开或关闭气流通道,同时带动与特殊设计的锁定装置相连的操纵构件,使操纵构件滑动于三种不同的位置。在已知的WO2007/009685设计中,其成本较高,制造工艺复杂,而且此中设计的锁定装置具有明显的缺点:
此设计中通风盖板为了与操纵机构,滑动在不同的三个位置,是利用弹簧可在不同支点位置配合,但是此设计必造成锁定装置内部不同金属部件相互撞击,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噪音,当然此锁定装置另有更新设计EP053881157和DKPA200600968,这样就增加了成本,而且极易老化。用户在此种防噪音保护衬垫老化失效后,同样会产生大量噪音。
此设计因枢轴设置在通风盖板与内框之间,当盖构件打开处于通风位置时,因盖构件与滑动操纵机构相连,而盖构件开启角度与滑动距离有关,因此其设计的通风角度不可能设计过大,同时为了使用方便,其枢轴设置只能设计在通风盖板下方(当通风盖板设于内框顶部时),因此通风盖板刚好挡住室内外空气交流方向,而使通风受到阻碍,造成室内外空气交流效果不是很理想,效率降低;
另外此设计有一先天的缺点,因其设计与锁系统连接的通风盖板控制室内外的气流通道开关。因此极有可能在不破坏室外任何物件的情况下,用细钢丝或其他物件通过通风通道作用在通风盖板上而打开窗户,这样就增加了用户被入室行窃的可能性。
当然在其随后的已知设计DK2002/000235、WO02/084043、WO99/51832、WO99/10610中,新设计部分阻断了室外和通风板(TOP MENBER)。减少这种入室行窃的可能性。但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成本,通风的效果也大为降低。
在已知的设计WO2009/141447A1中。增加了通风盖板的自锁功能。但其和WO2002/08043一样,这个装置必须手动启动,并且这一点极可能很容易被用户忽略。使用不方便,且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通风量大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量大的应用有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的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盖板即能顺时针翻转又能逆时针翻转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盖板即能顺时针翻转又能逆时针翻转的应用有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的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内框、转动连接组件及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组件设置于前述的内框上,并与通风盖板相连,通风盖板通过转动连接组件相对内框能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的逆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一转动组件及与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顺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二转动组件。
第二转动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常规设计,第一转动组件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固定座和铰接组件,前述连接件的底端与所述的通风盖板能转动连接,前述的铰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一端与前述连接件上端部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一端与前述连接件下端部转动连接;
第三连杆,一端与转动地设置于前述固定座前端部,另一端与前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第四连杆,一端与转动地设置于前述固定座后端部,另一端与前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以及
预紧件,设置于前述的固定座内,作用于前述的铰接组件上并始终使铰接组件处于受预紧力状态
并且,前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的固定座包括第一盖板及与第一盖板配合为一体的第二盖板,前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铰接组件及预紧件设置的空间。
所述的固定座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三连杆继续向外摆动的第一限位柱及用于限制第四连杆继续向内运动的第二限位柱。
所述的预紧件为一扭簧,该扭簧一端连接于固定座上,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的连接处。
还可以是: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包括
固定座,
上连接件,设于前述述的固定座上;以及
第一支撑板,上端部与前述的上连接件转动连接,下端部设于所述通风盖板下端内侧,中部向内延伸有一第一支架部,该第一支架部伸入所述的固定座,并与一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第一预紧构件连接。
与之配合的第二转组件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包括
下连接件,设于所述的固定座上;以及
第二支撑板,下端部与前述的上连接件转动连接,上端部能转动地设于所述通风盖板上端内侧,中部向内延伸有一第二支架部,该第二支架部伸入所述的固定座,并与一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第二预紧构件连接,
并且,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下端部能转动地设于所述通风盖板下端内侧。
所述的第一预紧构件和第二预紧构件均为扭簧。
所述的通风盖板下端具有供下连接件容置的下凹槽,上端具有供上连接件容置的上凹槽,
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下端部设置于所述的下凹槽内。第二支撑板上端部设置与所述的上凹槽内。
一种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的窗,包括外框和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前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又包括内框、转动连接组件及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组件设置于前述的内框上,并与通风盖板相连,通风盖板通过转动连接组件相对内框能转动以产生间隙用于通风,前述的内框相对前述的外框能转动以开启,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的逆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一转动组件及与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顺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二转动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风盖板即能上翻又能下翻,调节方式多样,同时,通风盖板转动后与内框之间产生通气的间隙,通风量大大提高,同时不受其他锁定装置的阻挡,通风效果加强。整体设置简单,制造方便,实现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1通风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1另一通风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部分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2通风状态下局部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2通风状态下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另一通风状态下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2另一通风状态下空气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窗包括外框10、内框11、通风盖板2及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均与通风盖板2相连,通风盖板2位于内框11一侧,并第一转动组件3相对内框11能转动以产生间隙用于通风,内框11相对外框10能转动以开启,通风盖板2上设置有一能上下移动的拨件2a外框10内侧设有扣件13,对应地,内框11顶端还设有与扣件13配合锁定的锁定机构1。便于理解,图1中将扣件13移至锁定机构13上方位置。本实施例中的锁定机构1和扣件13组成第二转动组件。
第一转动组件3包括固定座、连接件36和铰接组件,固定座设于内框11上,固定座包括第一盖板41及与第一盖板41配合为一体的第二盖板42,第一盖板41和第二盖板42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
见图2和图4所示,连接件36底端与通风盖板2通过一安装件2b能转动连接,连接件36上具有一孔,供拨件2a钩挂,铰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3、第四连杆34及预紧件35,第一连杆31一端与连接件36上端部转动连接,中部与第三连杆33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32一端与连接件36下端部转动连接,第三连杆33一端与转动地设置于第二盖板42前端部,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铰接,第四连杆34一端与转动地设置于第二盖板42后端部,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铰接,预紧件35为一扭簧,该扭簧一端连接于第二盖板42上,另一端则连接于第一连杆31与第四连杆34的连接处,预紧件35作用于铰接组件上并始终使铰接组件处于受预紧力状态。
进一步,第二盖板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三连杆继续向外摆动的第一限位柱38及向内摆动的第三限位柱37及用于限制第四连杆34继续向内运动的第二限位柱39。
本实施例中的通风盖板2能上翻(或称逆时针翻转),通过第二转动组件实现,如图5所示,实现通风,这时拨件2a与连接件36脱离,同时扣件13与锁定机构13配合定位,空气从通风盖板2与外框10之间进入室内,这是现有的常规的一种通风模式;本实施例中的通风盖板也能下翻(或称逆时针翻转),通过第一转动组件实现,如图4所示,这时,拨件2a与连接件36连接,通过第一转动组件3实现翻转,翻转后通过预紧件35定位,这时的空气从内框11与通风盖板2之间的间隙进入室内,相比前一种,通风量大大提高,属于改进后的结构。
实施例2,如图6、图7、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动连接组件3包括转动机构及固定座4,转动机构包括上连接件35、第一支撑板36、下连接件31及第二支撑板32,上连接件35设于固定座4上;第一支撑板36上端部与上连接件35转动连接,下端部转动地设于通风盖板2下端内侧,中部向内延伸有一第一支架部37,该第一支架部37伸入固定座4,并与一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第一预紧构件38连接,下连接件31设于固定座4上,第二支撑板32下端部与下连接件31转动连接,上端部能转动地设于通风盖板2上端内侧,中部向内延伸有一第二支架部33,该第二支架部33伸入固定座4,并与一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第二预紧构件34连接,第一预紧构件38和第二预紧构件34均为扭簧。
通风盖板2下端具有供下连接件容置的下凹槽21,上端具有供上连接件容置的上凹槽22,并且,第一支撑板36下端部设置于下凹槽21内,第二支撑板31上端部设置与上凹槽22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整合为一体组成转动连接组件,能实现上翻下翻功能。为使通风盖板2定位于某一角度,可以增设锁定定位装置1(如图6所示)。
图8、图9所示为通风盖板2上翻后结构示意图,属于现有的通风模式,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通风盖板2下翻后结构示意图,属于改进后的结构,通风量提高。

Claims (11)

1.一种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内框、转动连接组件及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组件设置于前述的内框上,并与通风盖板相连,通风盖板通过转动连接组件相对内框能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的逆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一转动组件及与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顺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二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固定座和铰接组件,前述连接件的底端与所述的通风盖板能转动连接,前述的铰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一端与前述连接件上端部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一端与前述连接件下端部转动连接;
第三连杆,一端与转动地设置于前述固定座前端部,另一端与前述的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第四连杆,一端与转动地设置于前述固定座后端部,另一端与前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以及
预紧件,设置于前述的固定座内,作用于前述的铰接组件上并始终使铰接组件处于受预紧力状态
并且,前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包括第一盖板及与第一盖板配合为一体的第二盖板,前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形成有供所述铰接组件及预紧件设置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三连杆继续向外摆动的第一限位柱及用于限制第四连杆继续向内运动的第二限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紧件为一扭簧,该扭簧一端连接于固定座上,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与第四连杆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包括
固定座,
上连接件,设于前述述的固定座上;以及
第一支撑板,上端部与前述的上连接件转动连接,下端部设于所述通风盖板下端内侧,中部向内延伸有一第一支架部,该第一支架部伸入所述的固定座,并与一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第一预紧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包括
下连接件,设于所述的固定座上;以及
第二支撑板,下端部与前述的上连接件转动连接,上端部能转动地设于所述通风盖板上端内侧,中部向内延伸有一第二支架部,该第二支架部伸入所述的固定座,并与一设置于固定座内的第二预紧构件连接,
并且,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下端部能转动地设于所述通风盖板下端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预紧构件和第二预紧构件均为扭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盖板下端具有供下连接件容置的下凹槽,上端具有供上连接件容置的上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下端部设置于所述的下凹槽内。第二支撑板上端部设置与所述的上凹槽内。
11.一种应用有权利要求1~11中任一一种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的窗,包括外框和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前述的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又包括内框、转动连接组件及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组件设置于前述的内框上,并与通风盖板相连,通风盖板通过转动连接组件相对内框能转动以产生间隙用于通风,前述的内框相对前述的外框能转动以开启,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接组件包括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的逆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一转动组件及与能使通风盖板相对内框顺时针方向翻转的第二转动组件。
CN2010202972749U 2010-08-17 2010-08-17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78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972749U CN201778632U (zh) 2010-08-17 2010-08-17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972749U CN201778632U (zh) 2010-08-17 2010-08-17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78632U true CN201778632U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91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9727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78632U (zh) 2010-08-17 2010-08-17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78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512A (zh) * 2010-08-17 2011-01-26 董志君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6512A (zh) * 2010-08-17 2011-01-26 董志君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CN101956512B (zh) * 2010-08-17 2013-01-16 董志君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6512B (zh)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EP2547855B1 (en) Ventilation window or door
CN205896292U (zh) 一种单阀片止逆阀
CN202745621U (zh) 一种具较佳气密性的推拉窗
CN201778632U (zh) 通风盖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CN205047032U (zh) 一种嵌入式智能闭门器
CN102022070B (zh) 通风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CN202217937U (zh) 箱式开闭站
CN201810088U (zh) 通风板转动连接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窗
CN102859101B (zh) 窗和门的锁紧装置
CN201705136U (zh) 一种用于下悬平开门窗的旋转装置
CN203462893U (zh) 一种上悬窗开闭装置
CN105649498B (zh) 一种多状态节能窗及三种状态切换方法
CN211776978U (zh) 一种多功能防盗门通风窗
CN209620949U (zh) 用于门窗的自动锁紧装置
CN203296609U (zh) 一种新型的游艇安全侧门
CN111594014A (zh) 一种多功能防盗门通风窗
CN201056884Y (zh) 带有配重机构的外手柄总成
CN103195338A (zh) 一种密封性高的推拉窗户
CN201810162U (zh) 组合式防护门
CN202299959U (zh) 手摇外平开窗
CN2723923Y (zh) 双开门冰箱用翻转式门档复位装置
CN202510152U (zh) 风机用电动风门
CN202441209U (zh) 一种折叠式大门
CN202850797U (zh) 房车外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Ningbo Yinzhou Sonjin Industrial & Trading Co., Ltd

Assignor: Dong Zhijun

Contract record no.: 201133000147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Ventilation cover plate rotational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window with sam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112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30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