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75900U - 动能哑铃 - Google Patents

动能哑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75900U
CN201775900U CN2010205101260U CN201020510126U CN201775900U CN 201775900 U CN201775900 U CN 201775900U CN 2010205101260 U CN2010205101260 U CN 2010205101260U CN 201020510126 U CN201020510126 U CN 201020510126U CN 201775900 U CN201775900 U CN 201775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mbbell
kinetic energy
gravity member
handle
annula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101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炳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cheer Healt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cheer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cheer Healt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Ucheer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101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75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75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759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能哑铃,包含有一握把、至少一重力构件以及至少一个滚动件。其中,该重力构件设置于该握把上,且其内部分别具有至少一环形空间;该滚动件设置于该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内,以供使用者利用摆动该动能哑铃进行健身时,使该环形空间内的滚珠受离心力影响,而使动能哑铃产生有振动健身的效果。

Description

动能哑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动能哑铃。
背景技术
现有用以进行健身训练使用的哑铃,大多是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故仅能提供固定的重量供使用者进行健身训练,当使用者欲再进行其它重量的训练时,势必将再添购不同重量的哑铃,导致训练费用支出也将随之增加。另外,现有的哑铃仅能利用手臂握举的方式进行训练,在功能上不仅显得单调,重复的运动方式亦容易使使用者对训练失去兴趣。
为改善上述一体成型式的哑铃缺点,遂有业者研发出一种摇摆哑铃,除可提供握举的方式进行健身外,更提供有摇晃振动的健身方式。而此种摇摆哑铃的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76318号所揭示的包含有一中空握杆、多个设置于该握杆内的配重块及弹簧以及固设于该中空握杆两端的盖体,以使各配重块可通过该些弹簧的应力释放效果,进行相对于该中空握杆进行轴向的往复运动,以使哑铃产生摇晃振动的效果。
然而,上述摇摆哑铃虽可达到提供另一运动方式的目的,但因其配重块进行往复运动时的振动及撞击,将容易造成该中空握杆两端的盖体脱落,因此在摇晃振动的运动状态下,易发生配重块及弹簧自该中空轴杆内部脱出的情形,更甚者有造成使用者因而被砸伤的危险。是故,综合以上所述可得知,此种提供摇晃振动的哑铃设计仍未臻完善,且尚有待改进的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动能哑铃,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振动健身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可依需求进行哑铃重量的调整。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动能哑铃包含有一握把、至少一重力构件以及至少一个滚动件。其中,该重力构件设置于该握把上,且其内部分别具有至少一环形空间;该滚动件设置于该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动能哑铃,其包含有:一握把;至少一重力构件,设置于该握把上,且其内部具有至少一环形空间;至少一滚动件,可滚动地设置于该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内。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握把至少一端具有一对合部;该重力构件包含有一配重单元,其内部形成有该环形空间,且具有一对接部以与该握把的对合部结合。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重力构件的配重单元具有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该上壳体设有该对接部,且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结合后内部形成有该环形空间。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握把至少一端具有一对合部;该重力构件包含有一第一配重单元以及一第二配重单元,该第一配重单元与该第二配重单元分别具有一对接部以及一连结部,其中该第一配重单元的对接部与该握把的对合部结合,该第二配重单元的对接部与该第一配重单元的连结部结合。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重力构件的该些配重单元分别具有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该上壳体设有该对接部,该下壳体设有该连结部,且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结合后内部形成有该环形空间。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握把的长轴与该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位置上。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握把的长轴与该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之间形成有一夹角。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至少一重力构件包含有一第一重力构件与一第二重力构件,且分别设置于该握把的两端。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握把的长轴与该第一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该握把的长轴与该第二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第一夹角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相等。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第一夹角的角度不等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磁性件,固设于该重力构件的外壳上。
所述的动能哑铃,其中,该重力构件还包含有至少一容置部,该容置部设有至少一磁性件,且该环型空间环绕该容置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动能哑铃不仅可以产生振动健身效果,亦能依需求进行重量的调整,更可避免内部构件脱落的情形发生。
依据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各重力构件还包含有至少一个配重单元,使用者可依需求决定配重单元数量,且该各配重单元内部形成有该环形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上述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上述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上述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揭示本实用新型可依需求调整哑铃的整体重量;
图6揭示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多个滚珠做为滚动件;
图7揭示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健身;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6动能哑铃
10握把12螺孔
20重力构件        20a第一重力构件    20b第二重力构件
22第一配重单元    22a凸柱            22b螺孔
221上壳体         222下壳体         223橡胶软键
26第二配重单元    26a凸柱
30滚珠
40握把            50第一重力构件    50’第二重力构件
60滚珠
70第一重力构件    70’第二重力构件  80、80’滚珠
85磁石            86重力构件        86a外壳
87滚珠
88磁石            89重力构件        90容置部
91滚珠
92握把            93重力构件
S1、S2、S2’、S3、S3’、S4环形空间
L1、L2长轴
LC1、LC2、LC2’、LC3、LC3’中心轴
θ1第一夹角       θ2第二夹角      θ3第三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动能哑铃1,包含有一握把10、二个重力构件20以及多个构成滚动件的滚珠30。其中:
该握把10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构成对合部的螺孔12,且该握把10表面呈弧型设计,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可方便使用者抓握,且抓握时手掌能更紧贴该握把10表面,以避免产生松脱滑落的危险。
该二重力构件20分别设置于该握把10的两端,且依设置位置分为一第一重力构件20a以及一第二重力构件20b,并分别具有一第一配重单元22。该第一配重单元22具有一上壳体221、一下壳体222以及一橡胶软键223,请参阅图3、图4,当该上壳体221与该下壳体222接合后内部形成有一环形空间S1,且该环形空间S1的中心轴LC1与该握把10的长轴L1位于同一位置上。
该上壳体221上具有一构成对接部且其表面具有螺纹段的凸柱22a,用以与该握把10的螺孔12结合。该下壳体222上则具有一构成连结部的螺孔22b,此螺孔22b设计的目的在于当使用者欲增加健身训练的负重量时,仅需如图5所示的增添第二配重单元26,并将其凸柱26a旋入该第一配重单元22的螺孔22b,以便可增加该动能哑铃1的整体重量,进而达到增加健身训练的负重量的目的。必须要说明的是,配重单元的数量,亦可依使用上的需求进行增加或减少,而不以上述说明及图式的数量为限制。
该橡胶软键223则沿该上壳体221与该下壳体222的相接合处设置,用以增加该第一配重单元22的构造强度,且因其具有弹性,故可吸收该动能哑铃1掉落时与地面接触的撞击力道,以避免该上壳体221与该下壳体222及其相接合处因受撞击而损坏,另外,该橡胶软键223的设计更可使该动能哑铃1的外观更富有设计感。
该些滚珠30于本实施例中以两个为例,但不以此为限,亦可如图6所示的设置有多个滚珠30。另外,该些滚珠30以可滚动的方式分别容设于该等重力构件20的环形空间S1内。再者,在设计上除使用滚珠30外,亦可使用滚轮或滚柱等可进行滚动的组件代替。
当使用者如图7所示利用该动能哑铃1进行健身时,其手掌握持该动能哑铃1的握把10,并规律地来回摆动着该动能哑铃1,使位于重力构件20的环形空间S1内的滚珠30将因受离心力影响而于该环形空间S1内滚动,且在滚动之际造成的振动将间接传递至手部,使得使用者可明显感受到振动,该振动对于手部而言具有振动按摩的效果,且滚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亦会促使使用者产生紧握的自然反射动作,使得握持时的安全性将更为增加。另外,本实用新型动能哑铃1并非如现有摇摆哑铃利用弹簧应力撞击而产生振动效果,此将可避免内部构件因重复撞击而有脱落的疑虑。
值得一提的是,为赋与使用者进行健身时能有不同于以往的感受,图8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动能哑铃2,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其第一重力构件50与该第二重力构件50’内的环形空间S2、S2’是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且倾斜角度相等。换言之,其握把40的长轴L2与环形空间S2的中心轴LC2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θ1,该长轴L2与环形空间S2’的中心轴LC2’之间将形成有一第二夹角θ2,而该第一夹角θ1与该第二夹角θ2的角度相等,且该中心轴LC2与该中心轴LC2’相互平行。此将可使得使用者进行健身训练时,该动能哑铃2的重力及振动力将因滚珠60的滚动轨道路径偏移而产生变化,进而使得使用者于健身时将产生有别于以往的另类感受。
图9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动能哑铃3,其第一重力构件70’的环形空间S3与该第二重力构件70’的环形空间S3’的倾斜角度不同。即,该二环形空间S3、S3’的中心轴LC3、LC3’延伸线之间将形成有一第三夹角θ3,此将使得该动能哑铃3的重力及振动力的变化量因滚珠80、80’的滚动轨道相异而明显提升,进而使得使用者于健身时的另类感受能更为深刻。
另外,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动能哑铃4,其更包含有多个构成磁性件的磁石85,且该些磁石85分散固设于重力构件86的外壳86a上,以使滚珠87于滚动时受磁力影响,使其滚动速率产生变化,进而改变动能哑铃4的振动效果。
图11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动能哑铃5的多个磁石88贴设于重力构件89的一容置部90上,使环绕该容置部90形成的环形空间S4内部的滚珠91可受该些磁石88的磁力影响,变化其滚动时的速率。当然在设计上,亦可于该容置部90上增设多个凹槽,以供该些磁石88放置,使该些磁石88在设置上能更为稳固。
再者,请参阅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动能哑铃6,揭示使用者可依需求将动能哑铃6的重力构件93集中装设于握把92的一端,造成动能哑铃6重心产生偏移,以达到增强特定方向的肌肉训练效果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重力构件93可使用前述各实施例中不同结构的重力构件代替或混合搭配使用,以达多重振动效果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握把;
至少一重力构件,设置于该握把上,且其内部具有至少一环形空间;
至少一滚动件,可滚动地设置于该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握把至少一端具有一对合部;该重力构件包含有一配重单元,其内部形成有该环形空间,且具有一对接部以与该握把的对合部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重力构件的配重单元具有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该上壳体设有该对接部,且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结合后内部形成有该环形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握把至少一端具有一对合部;该重力构件包含有一第一配重单元以及一第二配重单元,该第一配重单元与该第二配重单元分别具有一对接部以及一连结部,其中该第一配重单元的对接部与该握把的对合部结合,该第二配重单元的对接部与该第一配重单元的连结部结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重力构件的该些配重单元分别具有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该上壳体设有该对接部,该下壳体设有该连结部,且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结合后内部形成有该环形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的长轴与该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位于同一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的长轴与该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之间形成有一夹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重力构件包含有一第一重力构件与一第二重力构件,且分别设置于该握把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的长轴与该第一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夹角;该握把的长轴与该第二重力构件的环形空间的中心轴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夹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相等。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的角度不等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磁性件,固设于该重力构件的外壳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能哑铃,其特征在于,该重力构件还包含有至少一容置部,该容置部设有至少一磁性件,且该环型空间环绕该容置部。
CN2010205101260U 2010-08-24 2010-08-24 动能哑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75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01260U CN201775900U (zh) 2010-08-24 2010-08-24 动能哑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101260U CN201775900U (zh) 2010-08-24 2010-08-24 动能哑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75900U true CN201775900U (zh) 2011-03-30

Family

ID=4378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1012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75900U (zh) 2010-08-24 2010-08-24 动能哑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759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985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上海体育学院 一种带有滚动导轨的惯性哑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985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上海体育学院 一种带有滚动导轨的惯性哑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5748A (zh) 一种网球训练机
CN203458774U (zh) 乒乓球弧圈球辅助练习机
CN201775900U (zh) 动能哑铃
CN204601476U (zh) 一种混沌摆哑铃
CN203989682U (zh) 一种健美操哑铃
CN202052260U (zh) 多用调重哑铃
CN104722011A (zh) 一种圆形管道内含滚球的手持训练器
CN210355942U (zh) 多功能跆拳道训练装置
CN201094829Y (zh) 一种单端式腕力练习器
CN204891057U (zh) 一种惯性棒
CN203598450U (zh) 一种网球训练机
CN201342210Y (zh) 摇摆哑铃
CN203017718U (zh) 一种改良的球类训练器
CN102921156B (zh) 太极拳腰裆转换劲抗力训练器
CN203291443U (zh) 一种三维晃动哑铃
CN205182126U (zh) 一种模拟投篮玩具
CN204447088U (zh) 一种圆形管道内含滚球的手持训练器
WO2021204062A1 (zh) 一种训练用球
WO2011066688A1 (zh) 具有可调式惯性阻力负荷特征的哑铃
CN204469105U (zh) 一种可调节配重的哑铃
CN210786120U (zh) 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及单向限位结构
CN208176890U (zh) 一种儿童足球练习器
CN202637902U (zh) 室外拳击运动器材
CN202355788U (zh) 一种羽毛球和网球专用的腕力训练器
CN211149708U (zh) 一种英语教育听力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