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72428U - 即热式发热芯 - Google Patents

即热式发热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72428U
CN201772428U CN2010202438126U CN201020243812U CN201772428U CN 201772428 U CN201772428 U CN 201772428U CN 2010202438126 U CN2010202438126 U CN 2010202438126U CN 201020243812 U CN201020243812 U CN 201020243812U CN 201772428 U CN201772428 U CN 201772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porization chamber
heater
vapor
heating core
instantaneous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38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aib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aib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aib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aib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438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72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72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724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热式发热芯,属于加热装置,现有发热芯产生的蒸汽含有水珠而使清洁、消毒、去污效果较差以及还缺少对蒸汽释放出来的压力进行控制,因此影响使用,本实用新型是在壳体的内部空间内设置发热体并在壳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汽口,其特征是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自所述的进水口至所述的出汽口依次设置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所述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的体积依次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发热芯可产生又干又高温的蒸汽,由于蒸汽中不含水珠,因此停止供水时不会有水珠随着压力的减小而转化成蒸汽,释放蒸汽可以即刻停止,实现蒸汽的即热即停,保证清洁、消毒、去污效果。

Description

即热式发热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对水加热产生蒸汽用于清洁、消毒、去污用的即热式发热芯。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02225164.2、授权公告号为CN254360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下文简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蒸汽喷枪”技术方案,该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的技术内容,为保证水和蒸汽的流动方向和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蒸汽与水分离,该“蒸汽发生器”的加热芯13与外壳12的空腔形成的间隙在发生器进水口10处为最大,沿外壳12空腔左、右圆周方向逐渐变小,使进入蒸汽发生器3内的水进行预热,经预热的水流动到间隙最小处进行汽化。
专利号为ZL02248889.8、授权公告号为CN257309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下文简称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蒸汽清洁机”技术方案,该专利文献2披露了一种“发热芯”的技术内容,在该发热芯上部的第二汽化室中设有一个与第一汽化室相通的出水汽孔19,使在第二汽化室18中的没有汽化而进入出汽口21的水通过该出水汽孔19再次进入到发热管16的加热空间进行汽化。
结合实践及仔细分析上述两专利文献,可见二者存在以下缺陷:
1、两专利文献均具有一个对水加热的部位,鉴于水是流通着被引入加热部位的且难以保证所有的水均能够充分接受热量成为蒸汽,因此该“蒸汽发生器”和“发热芯”释放蒸汽往往滞后且蒸汽中总会含有水珠,导致蒸汽温度不高,而使清洁、消毒、去污效果较差,而且由于含在蒸汽中的水珠随着压力的减小会转化成蒸汽,在停止供水后也仍然存在多余的蒸汽继续向外释放的情形。
2、两专利文献均是旨在通过对水加热成为蒸汽后直接释放用于清洁、消毒、去污,缺少对产生的蒸汽进行引导,除了使产生的蒸汽中含有水珠外,还缺少对蒸汽释放出来的压力进行控制,因此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发热芯产生的蒸汽含有水珠而使清洁、消毒、去污效果较差以及还缺少对蒸汽释放出来的压力进行控制,因此影响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即热式发热芯。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即热式发热芯,其是在壳体的内部空间内设置发热体并在壳体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汽口,其特征是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自所述的进水口至所述的出汽口依次设置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所述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的体积依次增大。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壳体由一个上壳体和一个下壳体组成,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汽口位于所述的上壳体上,且所述的上壳体内具有一个连通所述进水口的引水管以及位于所述引水管周围的上环壁;所述的发热体位于所述下壳体内并呈环壁状;所述的发热体伸入至所述引水管与所述上环壁之间而在所述的引水管与发热体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汽化腔,在所述的引水管与所述的上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汽化腔,在所述上环壁、发热体的外周形成所述的第三汽化腔。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热体直接形成在所述的下壳体上,在所述发热体的内部置有电发热管,所述电发热管的接线端引至所述下壳体外。所述的上壳体、下壳体通过设置于二者上的法兰边连接成所述的壳体,在对应的法兰边之间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发热体具有向所述的第二汽化腔延伸的薄壁部。
所述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的截面积按照1-3倍的比率递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发热芯产生又干又高温的蒸汽,由于蒸汽中不含水珠,因此停止供水时不会有水珠随着压力的减小而转化成蒸汽,释放蒸汽可以即刻停止,实现蒸汽的即热即停。
2、通过布置三个汽化腔的位置关系,使得在第一汽化腔受热转化成的水汽混合物呈迂回状依次进入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增加含在蒸汽中的水珠在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充分受热的机会而转化为蒸汽。
3、经过三个汽化腔对水的逐步汽化,使得在三个汽化腔中形成的蒸汽的体积逐渐增加,本实用新型将三个汽化腔的体积设置为逐渐增大而适应于蒸汽体积的逐渐增加,保证能够将水全部汽化成蒸汽并将蒸汽按照适当的压力释放出去。
4、鉴于本实用新型释放出了适当压力的纯净高温蒸汽,保证清洁、消毒、去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发热体,3-进水口,4-出汽口,5-第一汽化腔,6-第二汽化腔,7-第三汽化腔,8-上壳体,9-下壳体,10-引水管,11-上环壁,12-电发热管,13-接线端,14-法兰边,15-密封圈,16-薄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发热芯,如图1所示,其是在壳体1的内部空间内设置发热体2并在壳体1上设置进水口3和出汽口4,在壳体1的内部空间自进水口3至出汽口4依次设置第一汽化腔5、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第一汽化腔5、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的体积依次增大。第一汽化腔5、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的截面积按照1-3倍的比率递增为佳。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个从进水口3至出汽口4体积依次增大的汽化腔,使水进入第一汽化腔5后马上转化为水汽混合物,继而连续喷到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将含在蒸汽中的水珠继续加热成蒸汽,由于三个汽化腔的体积依次增大,适应了水汽化后体积膨胀的变化(体积的增大有利于压力的降低而促使蒸汽中的水珠汽化成蒸汽),使得水珠在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中依然有充分的机会受热被汽化成蒸汽,由此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发热芯产生洁净(又干又高温)的蒸汽,由于蒸汽中不含水珠,因此停止供水时不会有水珠随着压力的减小而转化成蒸汽,释放蒸汽可以即刻停止,实现蒸汽的即热即停。
具体的,壳体1由一个上壳体8和一个下壳体9组成,进水口3和出汽口4位于上壳体8上,且上壳体8内具有一个连通进水口3的引水管10以及位于引水管10周围的上环壁11;发热体2位于下壳体9内并呈环壁状;发热体2伸入至引水管10与上环壁11之间而在引水管10与发热体2之间形成第一汽化腔5,在引水管10与上环壁11之间形成第二汽化腔6,在上环壁11、发热体2的外周形成第三汽化腔7。由此,使得第一汽化腔5、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呈环环相扣的结构布置,使在第一汽化腔5受热转化成的水汽混合物呈迂回状依次进入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增加含在蒸汽中的水珠在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充分受热的机会而转化为蒸汽。
尤其是,发热体2直接形成在下壳体9上,在发热体2的内部置有电发热管12,电发热管12的接线端13引至下壳体9外以便与电源连接。上壳体8、下壳体9通过设置于二者上的法兰边14连接成壳体,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在对应的法兰边14之间置有密封圈15,保证壳体的密封性。发热体2具有向第二汽化腔6延伸的薄壁部16,该薄壁部16除了增加发热体2的加热面积外,也不致于缩小第二汽化腔6的体积,从而可以综合的保证第二汽化腔对水汽混合物的加热汽化。
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发热芯,水从进水口进入,迂回的依次经过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的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喷射速度依次减小,最终保证从出汽口释放出纯净的蒸汽(又干又高温),保证清洁、消毒、去污效果,且可即热即停。

Claims (6)

1.即热式发热芯,其是在壳体(1)的内部空间内设置发热体(2)并在壳体(1)上设置进水口(3)和出汽口(4),其特征是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空间自所述的进水口(3)至所述的出汽口(4)依次设置第一汽化腔(5)、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所述第一汽化腔(5)、第二汽化腔(6)、第三汽化腔(7)的体积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发热芯,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由一个上壳体(8)和一个下壳体(9)组成,所述的进水口(3)和出汽口(4)位于所述的上壳体(8)上,且所述的上壳体(8)内具有一个连通所述进水口(3)的引水管(10)以及位于所述引水管(10)周围的上环壁(11);所述的发热体(2)位于所述下壳体(9)内并呈环壁状;所述的发热体(2)伸入至所述引水管(10)与所述上环壁(11)之间而在所述的引水管(10)与发热体(2)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汽化腔(5),在所述的引水管(10)与所述的上环壁(11)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汽化腔(6),在所述上环壁(11)、发热体(2)的外周形成所述的第三汽化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发热芯,其特征是所述的发热体(2)直接形成在所述的下壳体(9)上,在所述发热体(2)的内部置有电发热管(12),所述电发热管(12)的接线端(13)引至所述下壳体(9)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发热芯,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壳体(8)、下壳体(9)通过设置于二者上的法兰边(14)连接成所述的壳体(1),在对应的法兰边(14)之间置有密封圈(15)。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即热式发热芯,其特征是所述的发热体(2)具有向所述的第二汽化腔(6)延伸的薄壁部(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发热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汽化腔、第二汽化腔、第三汽化腔的截面积递增,递增的比率为1-3倍。
CN2010202438126U 2010-07-01 2010-07-01 即热式发热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72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38126U CN201772428U (zh) 2010-07-01 2010-07-01 即热式发热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38126U CN201772428U (zh) 2010-07-01 2010-07-01 即热式发热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72428U true CN201772428U (zh) 2011-03-23

Family

ID=4375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381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72428U (zh) 2010-07-01 2010-07-01 即热式发热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7242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7286A (zh) * 2010-07-01 2010-12-08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即热式发热芯
CN104633630A (zh) * 2015-02-13 2015-05-20 余姚市吉佳电器有限公司 蒸汽拖把新型锅炉
CN106287632A (zh) * 2016-09-21 2017-01-04 邵博言 双面加热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蒸汽熨烫机
CN112524587A (zh) * 2020-12-19 2021-03-19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内嵌式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7286A (zh) * 2010-07-01 2010-12-08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即热式发热芯
CN101907286B (zh) * 2010-07-01 2011-12-07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即热式发热芯
CN104633630A (zh) * 2015-02-13 2015-05-20 余姚市吉佳电器有限公司 蒸汽拖把新型锅炉
CN106287632A (zh) * 2016-09-21 2017-01-04 邵博言 双面加热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蒸汽熨烫机
CN106287632B (zh) * 2016-09-21 2018-04-10 邵博言 双面加热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装置以及蒸汽熨烫机
CN112524587A (zh) * 2020-12-19 2021-03-19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内嵌式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8386U (zh) 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
CN201772428U (zh) 即热式发热芯
CN205598201U (zh) 一种用于人体的多功能理疗仪
CN102865568A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3052620U (zh) 一种快速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
CN101907286B (zh) 即热式发热芯
CN202613405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
CN204395151U (zh) 一种中药雾化保健仪
CN206369201U (zh) 一种极速出蒸汽的蒸汽发生器
CN202813328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7324111U (zh) 一种高效率的甲醛蒸发器
CN201731468U (zh) 带有水垢槽的发热芯
CN201273557Y (zh) 快速喷射式蒸汽发生器
CN205919297U (zh) 燃气节能蒸汽发生器
CN201764472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8952057U (zh) 一种螺旋蒸汽产生装置
CN101907285B (zh) 带有水垢槽的发热芯
CN207881060U (zh) 一种节能的双流体加湿机
CN201488174U (zh) 一种电极式加湿器
CN212108332U (zh) 电力层炉节能蒸汽系统
CN207209963U (zh) 一种n2o4汽化为no2的设备
CN205729797U (zh) 一种用于蒸汽煎药机的锅体
CN109579122A (zh)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取暖器
CN202056847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01163018Y (zh) 一种智能蒸汽发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