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4600U - 无风叶制冷空调 - Google Patents

无风叶制冷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4600U
CN201764600U CN2010205052423U CN201020505242U CN201764600U CN 201764600 U CN201764600 U CN 201764600U CN 2010205052423 U CN2010205052423 U CN 2010205052423U CN 201020505242 U CN201020505242 U CN 201020505242U CN 201764600 U CN201764600 U CN 201764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ack shell
ice making
condition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052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东
李江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5052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64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4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46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风叶制冷空调,包括筒身,筒身上开设有进风口,筒身的顶部罩有筒盖,筒盖上固定连接有出风支架,出风支架上铰接有出风栅盘机构,出风支架内设置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与出风栅盘机构的出风口相连通;筒身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散热盘管、主电机、双向涡轮风扇、集风罩及制冰机构;压缩机、散热盘管及制冰机构通过管道相连通,集风罩的顶部与制冰水槽的中空孔相连通,制冰水槽的中空孔顶部与出风支架的出风管道相连通;筒身下部开设有散热风口。本实用新型集空调扇与普通空调的功能于一身;制冷效果强,能够快速降温;耗电量低,节能环保,安全性高;出风柔和,风向可任意角度旋转。

Description

无风叶制冷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电风扇和空调,具体地说是一种无风叶制冷空调。
背景技术
用于室内降温通风的产品主要有电风扇、空调扇及空调。
常规电风扇是通过电机的高速运转,带动叶片对空气进行切割,从而产生风能达到降温的目的。常规电风扇的优点是价位合适,风量大。其缺点是降温效果不是很明显;风扇叶片、电机、栅栏容易积灰,不方便清洁;而且风扇叶片容易对人,特别是儿童,产生伤害;产生的风让人感觉不是很舒适,有冲击感。
空调扇是一种定位于空调和风扇之间的全新概念的风扇,兼具送风、制冷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水为介质,可送出低于室温的冷风。其优点是比普通风扇温度降低5~6℃左右,低耗电,价格中等偏下。其缺点是:空调扇必须通过冰晶才能达到吹出冷风的效果,冰晶一般要在冰箱内冷冻2个小时以上;冰晶的有效释放时间会随着工作时间增加而缩短,由于冰晶容器大多采取塑料材质制造,容易损坏而导致有效成分外漏;空调扇的设计的出风方向小,快速降温效果不佳;没有除湿功能,使用时还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空调是一种通过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通过毛细管进入蒸发器,液态的制冷剂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使蒸发器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室内机就会吹出冷风。空调的优点是能明显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并且能根据需要调节为不同的温度,且空调还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湿度。其缺点是:空调内外机分离,现场安装技术要求较高;空调的连接管、电源线较长且受环境和技术条件影响,容易造成制冷剂外漏和电线接触不良;安装后不方便移动,如要达到每个房间都能降温,就必须每个房间都要安装一台;拆装不方便,特别针对短期住户,流动人口等;运作时,产生的热量和噪音较大,不利于环保;体积大,价格昂贵,且使用时由于室内密封,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温度不均匀,易使人产生不适感,且易患空调病;功率较大,耗电大,不利于节能降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风叶制冷空调,该空调集电风扇、空调扇与普通空调的优点于一身,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清洁、更安全、更舒适的家居、工作环境。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风叶制冷空调,包括筒身,筒身上开设有进风口,筒身的顶部罩有筒盖,筒盖上固定连接有出风支架,出风支架上铰接有出风栅盘机构,出风支架内设置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与出风栅盘机构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筒身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有压缩机、散热盘管、主电机、双向涡轮风扇、集风罩及制冰机构;所述制冰机构包括带有中空孔的环状制冰水槽,所述制冰水槽内设置有制冰盘管;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冰盘管的压力管进口相连通,所述制冰盘管的压力管出口通过管道及高压分配器与所述散热盘管的毛细管进口相连通,所述散热盘管的毛细管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主电机与所述双向涡轮风扇相连接;所述集风罩罩在所述双向涡轮风扇的上部,所述集风罩的顶部与所述制冰水槽的中空孔相连通,所述制冰水槽的中空孔顶部与所述出风支架的出风管道相连通;所述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双向涡轮风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筒身下部开设有散热风口。
所述出风支架通过出风栅盘锁紧机构与所述出风栅盘机构相铰接。所述出风支架的内部,位于所述制冰机构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加香器支架,所述加香器支架上设置有加香器盖。所述筒身的顶部设置有转向步进电机,所述转向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出风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被动轮,所述被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啮合。
所述制冰水槽上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筒身底部设置的接水槽上。
所述筒身上设置有最高水位显示窗及最低水位显示窗,所述最高水位显示窗位于所述加水口的外端,所述最低水位显示窗通过管道与所述所述制冰水槽相连通。所述集风罩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溢流管相连通。所述筒身内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口过滤装置。所述筒身的底部设置有卷线器。所述筒身的底部设置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集空调扇与普通空调的功能于一身;制冷效果强,能够快速降温;成本低,适用范围广,耗电量低,节能环保;压缩机、电机和叶片隐藏在筒身内,并有过滤网相隔,安全性高;出风柔和,风向可任意角度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其中,出风栅盘机构处于竖直位置;
图3为图1的左视图,其中,出风栅盘机构处于倾斜位置;
图4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出风栅盘机构处于竖直位置;
图5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出风栅盘机构处于水平位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循环风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7中,包括压缩机10、压缩机接线盒11、制冷剂加注口12、制冰机构20、压力管进口21、压力管出口22、加水口23、溢流口231、最高水位显示窗232、最低水位显示窗24、制冰水槽25、密封圈26、水槽上盖27、溢流管28、接水槽29、高压分配器30、散热盘管40、毛细管进口41、毛细管出口42、散热盘管支架43、主电机50、电机支架51、双向涡轮风扇60、集风罩70、转向步进电机80、主动轮81、被动轮90、筒盖100、出风支架101、出风栅盘锁紧机构102、加香器盖103、加香器支架104、出风栅盘机构110、出风口111、出风栅盘支架112、筒身120、进风口121、散热风口122、进风口过滤装置123、卷线器130等。
如图1~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风叶制冷空调,其包括筒身120,筒身120可以是各种形状,最常用的是圆筒形。图1中的圆筒形筒身120的中部向内收缩,两端向外凸出,是一种流线形设计,简洁美观。
筒身120的顶部罩有筒盖100,筒盖100与120筒身的结合采取双重结扣式,并在筒身120上设计有凹槽,在筒盖100上设计了锁紧螺栓,起到双重保险作用,安装拆卸简单可靠。
筒盖100上固定连接有出风支架101。出风支架101通过出风栅盘锁紧机构102与出风栅盘机构110相铰接。出风栅盘锁紧机构102用来手动控制出风栅盘机构110的出风位置,可360°全方位锁紧。出风栅盘机构110包括出风栅盘支架112,出风栅盘支架112上开有出风口111。出风支架101内设置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与出风栅盘机构110的出风口111相连通。出风支架101的内部,位于制冰机构20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加香器支架104,加香器支架104上设置有加香器盖103。加香器支架104用来放置固体香精,用于使室内的空气清新。
出风栅盘支架112的形状可以采用任意形状,图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出风栅盘支架112的形状为圆环形,图6所示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出风栅盘支架112的形状为两条对边为圆弧形的矩形框,图7所示的第三种实施例中的出风栅盘支架112的形状为椭圆环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出风栅盘机构110送风,出风栅盘机构110的出风栅盘支架112是一种环形或框形结构,与普通电风扇采用风叶送风的结构显著不同,因此称之为无风叶结构。
再参见图1,筒身120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有压缩机10、散热盘管40、主电机50、双向涡轮风扇60、集风罩70及制冰机构20。
压缩机10选择制冷能力强,而发热量小、重量轻的压缩机。压缩机10通过压缩机接线盒11与整机的电路板相连接,通过制冷剂加注口12加入制冷剂。
散热盘管40固定在散热盘管支架43上,散热盘管40的两端分别是毛细管进口41及毛细管出口42。
制冰机构20包括带有中空孔的环状制冰水槽25,制冰水槽25的上面盖有水槽上盖27,在制冰水槽25与水槽上盖2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6。制冰水槽25采用一体化铝铸成型,其中空孔上小下大,呈抛物线形。制冰水槽25上设置有加水口23,加水口23上设置有溢流口231,溢流口231上连通有溢流管28,溢流管28的下端连接在筒身120底部设置的接水槽29上。筒身120上设置有最高水位显示窗232及最低水位显示窗24,最高水位显示窗232位于加水口23的外端,最低水位显示窗24通过管道与制冰水槽25相连通。为了防止制冰机构20内形成压力,在制冰水槽25的最高结冰点处开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在倾斜或倒掉时,制冰水槽25内的水可以通过透气孔流出,并经过集风罩70外壁流到溢流管28内。
制冰水槽25内设置有制冰盘管,盘管采用导热快、密闭性强的紫铜管制作,可有效地提高制冷和散热的性能,有效地提高能效的利用,有利于节能环保。
压缩机10、散热盘管40及制冰机构20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制冷剂在管道中循环流动。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与制冰盘管的压力管进口21相连通,制冰盘管的压力管出口22通过管道及高压分配器30与散热盘管40的毛细管进口41相连通,散热盘管40的毛细管出口42与压缩机10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主电机50与双向涡轮风扇60相连接。主电机50带动双向涡轮风扇60产生向上向下两个方向的风。
集风罩70罩在双向涡轮风扇60的上部,其形状为下宽上窄的灯罩形,将双向涡轮风扇60产生的向上的风收集并引向制冰水槽25。
集风罩70的顶部与制冰水槽25的中空孔相连通,制冰水槽25的中空孔顶部与出风支架101的出风管道相连通。集风罩7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与溢流管28相连通。
筒身120上开设有进风口121,筒身120内的进风口121处设置有进风口过滤装置123。进风口过滤装置123采用双层护网,夹层采取活性炭纤维网的三层保护结构。进风口121的位置与双向涡轮风扇60的位置相对应,筒身120下部开设有散热风口122。
筒身120的顶部设置有转向步进电机80,转向步进电机8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81,出风支架101的底部设置有被动轮90,被动轮90与主动轮81相啮合。转向步进电机80带动出风支架101以筒身120的垂直中心线为轴线全方位可控制旋转,以达到改变风向的目的。
筒身120的底部设置有卷线器130。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或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只要把电源线往外一拉,整根电源线就被卷线器130收缩到筒身120内,电源插头插在筒身120的临时电源插头座上,整洁而美观。
为了方便用户在各个房间里使用本实用新型,在筒身120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滑轮,保证机体的倾斜角度≤15°前提下可以随意移动,在固定摆放时,万向滑轮的自锁功能,又能保证机体在运行时不会因为震动而位移。
本实用新型采用制冷剂、水和空气作为流动介质,工作时形成三道循环,其工作原理如下:
1、制冷剂循环。安装在筒身120内的压缩机10启动,制冷剂经过2.1压力管进口21进入制冰机构20内的制冰盘管,制冰盘管对制冰水槽25内的水进行制冰,再由压力管出口22经过高压分配器30通过毛细管进口41进入散热盘管40进行散热,再由毛细管出口42返回到压缩机10。
2、水循环。制冰机构20的制冰水槽25内的水由加水口23加入,多余的水会通过溢流口23经过溢流管28进入接水槽29。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空气的凝华和蒸发双作用,有多余的水份由制冰水槽25外壳形成,这些水会沿着集风罩70外壁流到溢流管28内。
3、空气循环。主电机50启动后,带动双向涡轮风扇60旋转,产生的吸力就会把筒身120外部的空气吸入,一部分空气向上由集风罩70汇集后经制冰机构20进行降温,部分风经过加香器支架104,带走部分香精分子,混合已经经过降温处理的风通过出风支架101再到出风栅盘机构110,由出风口111高速向外喷出;在高速已经降温后的风从出风口111处被吹出时,由于出风栅盘机构110的中空设计,出风栅盘机构110周围以及后面的空气在对流的情况下会形成被动风,一起由出风栅盘机构110的中空部位被动吹出,从而形成一个大面积的风幕,一起对工作环境进行降温。另一部分空气向下对主电机50、散热盘管40以及压缩机10和控制器机构进行散热,并通过散热风口122对外进行释放。具体的循环风路如图2、图3、图4及图6所示。
通过以上三道同步循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环境内水变成冰,又融化成水,来回往返,空气被快速降温,同时又高速和煦的被推出,工作环境内的空气形成多道对流,温度迅速下降,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出风栅盘机构110上均匀散布着小裂口,进风口121的面积和出风口111的面积有一定的比例,再加上主电机50功率以及双向涡轮风扇风叶的设计,产生的高速风能和煦地分布在整个出风口111,中空的设计又可以带动出风口111周边的风由被动风变为从动风。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高,主电机50和双向涡轮风扇60全部隐藏在筒身120内,进风口121处又设置有进风口过滤装置123保护,基本上排除了儿童因好奇拿手指或其他物品插进旋转的风叶以及电机的可能性。而且在筒身120内加装更换进风口过滤装置123以及拆除筒盖100、出风栅盘机构110,清洁本实用新型时,具有自动断电功能,从而可更加安全放心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取遥控和按键相结合的设计,遥控窗和按键在筒身120的上部,而电路板则和卷线器130集中在底部,遥控器的有效遥控直线距离30米,大大增加了本机的可操作性。
制冰效果采取内置式感温头控制,制冰水槽25内的水在高于4℃时,压缩机10运作,在制冷状态下,制冰水槽25内的水始终保持在4℃左右。在进风口121处,安装了室温感测探头,当室温达到客户设定温度时,压缩机10间歇性停止工作,主电机50降速运转,进一步起到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紧凑,集空调扇与普通空调的功能于一身;2、部件采用大范围流线体,表面光滑,不易积灰,清洗方便;3、压缩机和制冰机构有自动热对流抵消,不会给外界(工作环境)带来额外热量;4、超过普通空调的制冷效果,出风口的温度10℃~15℃,在密封环境内,能够快速降温;5、成本低,适用范围广,耗电量低,节能环保;6、压缩机、电机和叶片隐藏在筒身内,并有过滤网相隔,提高了安全性;7、出风柔和,可适当改变出风环境;8、风向可任意角度旋转,操作性强;9、内藏式加香器可达到给空气加香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无风叶制冷空调,包括筒身(120),筒身(120)上开设有进风口(121),筒身(120)的顶部罩有筒盖(100),筒盖(100)上固定连接有出风支架(101),出风支架(101)上铰接有出风栅盘机构(110),出风支架(101)内设置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与出风栅盘机构(110)的出风口(111)相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筒身(120)内自下而上依次固定连接有压缩机(10)、散热盘管(40)、主电机(50)、双向涡轮风扇(60)、集风罩(70)及制冰机构(20);所述制冰机构(20)包括带有中空孔的环状制冰水槽(25),所述制冰水槽(25)内设置有制冰盘管;所述压缩机(10)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制冰盘管的压力管进口(21)相连通,所述制冰盘管的压力管出口(22)通过管道及高压分配器(30)与所述散热盘管(40)的毛细管进口(41)相连通,所述散热盘管(40)的毛细管出口(42)与所述压缩机(10)的制冷剂进口相连通;所述主电机(50)与所述双向涡轮风扇(60)相连接;所述集风罩(70)罩在所述双向涡轮风扇(60)的上部,所述集风罩(70)的顶部与所述制冰水槽(25)的中空孔相连通,所述制冰水槽(25)的中空孔顶部与所述出风支架(101)的出风管道相连通;所述进风口(121)的位置与所述双向涡轮风扇(6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筒身(120)下部开设有散热风口(12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出风支架(101)通过出风栅盘锁紧机构(102)与所述出风栅盘机构(110)相铰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出风支架(101)的内部,位于所述制冰机构(20)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加香器支架(104),所述加香器支架(104)上设置有加香器盖(10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筒身(120)的顶部设置有转向步进电机(80),所述转向步进电机(8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81),所述出风支架(101)的底部设置有被动轮(90),所述被动轮(90)与所述主动轮(81)相啮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制冰水槽(25)上设置有加水口(23),所述加水口(23)上设置有溢流口(231),所述溢流口(231)上连通有溢流管(28),所述溢流管(28)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筒身(120)底部设置的接水槽(29)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筒身(120)上设置有最高水位显示窗(232)及最低水位显示窗(24),所述最高水位显示窗(232)位于所述加水口(23)的外端,所述最低水位显示窗(24)通过管道与所述所述制冰水槽(25)相连通。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集风罩(70)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溢流管(28)相连通。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筒身(120)内的所述进风口(121)处设置有进风口过滤装置(123)。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筒身(120)的底部设置有卷线器(130)。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叶制冷空调,其特征是:所述筒身(120)的底部设置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滑轮。
CN2010205052423U 2010-08-26 2010-08-26 无风叶制冷空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4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52423U CN201764600U (zh) 2010-08-26 2010-08-26 无风叶制冷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52423U CN201764600U (zh) 2010-08-26 2010-08-26 无风叶制冷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4600U true CN201764600U (zh) 2011-03-16

Family

ID=4371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0524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4600U (zh) 2010-08-26 2010-08-26 无风叶制冷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64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392A (zh) * 2010-08-26 2010-12-01 张泽东 无风叶制冷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392A (zh) * 2010-08-26 2010-12-01 张泽东 无风叶制冷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0392A (zh) 无风叶制冷空调
CN201688518U (zh) 能对空气除湿的多功能空调扇
CN20344297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0498085C (zh) 空调器
CN2819088Y (zh) 节能环保蓄冷型冷暖空调
CN206875642U (zh) 一种降温控湿并自动调速的电风扇
CN206988163U (zh) 一种多功能电风扇
CN201764600U (zh) 无风叶制冷空调
CN205784002U (zh) 一种具有防结霜功能的空气源热泵主机箱
CN2740970Y (zh) 冷暖双用空调扇
CN202853228U (zh) 墙中冰箱
CN201897273U (zh) 多功能风扇
CN206073257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03785136U (zh)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空调扇
CN202228385U (zh) 一种制冷电扇
CN206709476U (zh) 一种具有制冰室的风冷冰箱
CN2445233Y (zh) 冰冷加湿风机
CN206875637U (zh) 正反向风扇立柜式高效冷暖出风机
CN201069215Y (zh) 一种空调
CN2453288Y (zh) 扩散吸收式多功能空调扇
CN206145907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844761Y (zh) 空调器冷却节能装置
CN218325400U (zh) 一种带有制冷结构的电风扇
CN2722098Y (zh) 便携式空调扇
CN204555079U (zh) 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