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3311U - 钻机送钻系统 - Google Patents

钻机送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3311U
CN201763311U CN2010205010524U CN201020501052U CN201763311U CN 201763311 U CN201763311 U CN 201763311U CN 2010205010524 U CN2010205010524 U CN 2010205010524U CN 201020501052 U CN201020501052 U CN 201020501052U CN 201763311 U CN201763311 U CN 201763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
oil
valve
ri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010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朝刚
吕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hua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5010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63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3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33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钻机送钻系统包括水龙头,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活塞油缸、第一换向阀、比例减压阀、进油端和回油端,所述进油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P口和所述比例减压阀的P口连接,所述回油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T口和所述比例减压阀的T口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的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比例减压阀的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活塞油缸包括油缸和活塞,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活塞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水龙头移动;当所述比例减压阀通电时,所述P口与A口连通,且根据通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流量。采用上述钻机送钻系统后,无需增加独立的控制系统,无需要改变绞车的机构,进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钻机送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机,尤其涉及一种钻机的送钻系统。 
背景技术
交流变频电机自动给送钻系统为现有钻机的主要送钻方式之一。但交流变频电机自动送钻系统的使用范围较为局限,其主要用于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上。如果想要在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以外类型钻机应用,则必须增加一套独立的交流变频控制系统,同时改变绞车的结构,这样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另外,交流变频电机自动送钻装置由于采用电机来实现绞车自动送钻功能,增加了防爆区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降低安全风险的钻机送钻系统。 
钻机送钻系统包括水龙头,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活塞油缸、第一换向阀、比例减压阀、进油端和回油端,所述进油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P口和所述比例减压阀的P口连接,所述回油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T口和所述比例减压阀的T口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的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比例减压阀的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活塞油缸包括油缸和活塞,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活塞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水龙头移动;当所述比例减压阀通电时,所述P口与A口连通,且根据通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流量。 
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用于切断或者导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与所述活塞油缸之间的油路的第二换向阀。 
所述第二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A口连接,T口与所述比例减 压阀的A口连接,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B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进油端,回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端。 
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电控单元、第一液压传感器和第二液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液压传感器连接所述无杆腔和所述电控单元,第二液压传感器连接所述有杆腔和所述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 
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用于切断或者导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与所述活塞油缸之间的油路的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A口连接,T口与所述比例减压阀的A口连接,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B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阀的B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之间通过平衡阀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电控单元和泥浆泵压力传感器,所述泥浆泵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 
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钻机送钻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和水龙头压力传感器,所述水龙头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 
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钻机送钻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和油缸位移传感器,所述油缸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 
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 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支撑件,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油缸顺次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活塞油缸还包括连接所述活塞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固定于井架上;所述第一钢丝绳绕设与第一滑轮上,且其一端固定于井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水龙头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绕设于第二滑轮上,且其一端固定于井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水龙头上;当所述油缸相对于活塞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钢丝绳拉动所述水龙头向上运动;当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活塞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二钢丝绳拉动所述水龙头向下运动。 
采用上述钻机送钻系统后,无需增加独立的控制系统,无需要改变绞车的机构,进而降低成本。另外,钻机送钻系统采用液压来驱动实现绞车自动送钻功能,进而提高了钻机送钻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钻机送钻系统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钻机送钻系统100包括液压驱动系统10、水龙头20、滑轮组30、电控系统40和钻杆50。 
液压驱动系统10包括活塞油缸11、第一电磁换向阀12、第二电磁换向阀13、比例减压阀14、溢流阀15和平衡阀。 
活塞油缸11包括缸体112、活塞111以及活塞杆115。活塞杆115的一端固定于活塞111上,另一端固定于井架(如钻台)上。活塞111设置于缸体112内,并能够在缸体111内移动。缸体112由活塞111分割为有杆腔113和无杆腔114。 
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P口同时与进油端P、比例减压阀14的P口和溢流 阀15的进油口连接,T口与进油端T、比例减压阀14的T口和溢流阀15的出油口连接,A口与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P口连接。当电磁铁DT1未通电时,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A口与T口连通,当电磁铁DT1通电时,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A口与P口连通。 
第二电磁换向阀13用于切断或者导通第一电磁换向阀12和所述比例减压阀14与所述活塞油缸11之间的油路。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A口与活塞油缸11的有杆腔113连接,B口通过平衡阀与活塞油缸11的无杆腔114连接,T口与比例减压阀14的A口连接。当电磁铁DT3未通电时,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P口与T口连通,当电磁铁DT3通电时,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P口与A口连通,T口与B口连通。 
比例减压阀14的T口还与溢流阀15的出油口和进油端T口连通。比例电磁阀14会根据DT2通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开度,亦即,控制通过的流量大小。 
滑轮组30包括第一滑轮31、第二滑轮32、支撑件33、第一钢丝绳34和第二钢丝绳35。 
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并列设置于活塞111的运动方向上,并间隔固定在支撑件33上,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能够相对于支撑件33转动。支撑件33上远离第一滑轮31的一端固定于缸体112上远离活塞杆115的一端,当缸体112相对于活塞杆115移动时,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能够随着缸体112移动。第一钢丝绳34绕设于第一滑轮31上,且其一端固定与井架(图未示)上,另一端固定于水龙头20上。第二钢丝绳35绕设于第二滑轮32上,且其一端固定于井架(图未示)上,另一端固定于水龙头20上。 
水龙头20设置于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之间。当缸体112向上移动时,第一钢丝绳34拉动水龙头20向上移动;当缸体112向下移动时,第二钢 丝绳35拉动水龙头20向下移动。钻杆50固定于水龙头20上,并随着水龙头20上下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水龙头20通过滑轮组30固定于缸体112上,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水龙头20亦可直接固定于缸体112上。 
电控系统40包括电控单元41、第一液压传感器42、第二液压传感器43、泥浆泵压力传感器44、水龙头压力传感器45和油缸位移传感器46。第一液压传感器42连接无杆腔114和电控单元41,用于将无杆腔114的液体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41。第二液压传感器43连接有杆腔113和电控单元41,用于将有杆腔113的液体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41。泥浆泵压力传感器44连接泥浆泵(图未示)和电控单元41,用于将泥浆泵内泥浆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41。水龙头压力传感器45连接水龙头20和电控单元41,用于将水龙头20的承受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41。油缸位移传感器46用于检测油缸的位移量,并将该位移量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41。 
电控单元41还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电磁铁DT1、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电磁铁DT2以及比例减压阀14的电磁铁DT3连接。电控单元41能够根据第一液压传感器42、第二液压传感器43、泥浆泵压力传感器44、水龙头压力传感器45和油缸位移传感器46传递的信号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电磁铁DT1、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电磁铁DT2以及比例减压阀14的电磁铁DT3的通电和断电。 
本发明钻机送钻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当需要调整钻压时,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电磁铁DT1断电,A口与T口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电磁铁DT3通电,A口与P口连通,B口与T口连通,电控单元41接收第一液压传感器42和第二液压传感器42的信号,进 行计算,若未达到预定钻压,则调整比例减压阀14的电磁铁DT2的开度,进而调整无杆腔的压力,从而实现调整钻压。 
当需要对钻具加压时,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电磁铁DT1通电,A口与P口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电磁铁DT3通电,A口与P口连通,B口与T口连通,电控单元41接收第一液压传感器42和第二液压传感器42的信号,进行计算,若未达到预定加压,则调整比例减压阀14的电磁铁DT2的开度,进而调整无杆腔的压力,从而实现调整加压。 
当需要调整泥浆泵的泵压时,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电磁铁DT1断电,A口与T口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电磁铁DT3通电,A口与P口连通,B口与T口连通,电控单元41接收泥浆泵压力传感器44的信号,进行计算和判断,若未达到预定泵压时,控制比例减压阀14的电磁铁DT2的动作,进而调整无杆腔的压力,从而实现调整泵压。 
当需要调整水龙头的扭矩时,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电磁铁DT1断电,A口与T口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电磁铁DT3通电,A口与P口连通,B口与T口连通,电控单元41接收水龙头压力传感器45的信号,并进行计算和判断,控制比例减压阀14的电磁铁DT2的动作,进而调整无杆腔的压力,从而实现调整水龙头扭矩。 
当需要调整钻速时,第一电磁换向阀12的电磁铁DT1断电,A口与T口连通,第二电磁换向阀13的电磁铁DT3通电,A口与P口连通,B口与T口连通,电控单元41接收油缸位移传感器46的信号,并进行计算和判断,控制比例减压阀DT2的动作,从而实现钻速调整。 
采用上述钻机送钻系统100后,无需增加独立的控制系统,无需要改变绞车的机构,进而降低成本。另外,钻机送钻系统100采用液压来驱动实现绞车 自动送钻功能,进而提高了钻机送钻系统的可靠性。 

Claims (11)

1.一种钻机送钻系统,包括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活塞油缸、第一换向阀、比例减压阀、进油端和回油端,所述进油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P口和所述比例减压阀的P口连接,所述回油端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T口和所述比例减压阀的T口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的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比例减压阀的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活塞油缸包括油缸和活塞,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活塞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水龙头移动;当所述比例减压阀通电时,所述P口与A口连通,且根据通入电流的大小来控制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用于切断或者导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与所述活塞油缸之间的油路的第二换向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A口连接,T口与所述比例减压阀的A口连接,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B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进油端,回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电控单元、第一液压传感器和第二液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液压传感器连接所述无杆腔和所述电控单元,第二液压传感器连接所述有杆腔和所述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 用于切断或者导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与所述活塞油缸之间的油路的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A口连接,T口与所述比例减压阀的A口连接,A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B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B口与所述活塞油缸的有杆腔之间通过平衡阀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电控单元和泥浆泵压力传感器,所述泥浆泵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钻机送钻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和水龙头压力传感器,所述水龙头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所述钻机送钻系统包括电控单元和油缸位移传感器,所述油缸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比例减压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送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送钻系统还包括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支撑件,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油缸顺次固定在支撑件上,所述活塞油缸还包括连接所述活塞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固定于井架上;所述第一钢丝绳绕设与第一滑轮上,且其一端固定于井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水龙头上;所述第二 钢丝绳绕设于第二滑轮上,且其一端固定于井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水龙头上;当所述油缸相对于活塞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钢丝绳拉动所述水龙头向上运动;当所述油缸相对于所述活塞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二钢丝绳拉动所述水龙头向下运动。 
CN2010205010524U 2010-08-23 2010-08-23 钻机送钻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63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10524U CN201763311U (zh) 2010-08-23 2010-08-23 钻机送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010524U CN201763311U (zh) 2010-08-23 2010-08-23 钻机送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3311U true CN201763311U (zh) 2011-03-16

Family

ID=4371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01052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63311U (zh) 2010-08-23 2010-08-23 钻机送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633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915A (zh) * 2010-08-23 2012-03-14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钻机送钻系统
CN102777439A (zh) * 2012-07-17 2012-11-14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潜孔钻机的推进油缸控制油路
CN109209335A (zh) * 2015-10-14 2019-01-15 三重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钻机自动送钻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3915A (zh) * 2010-08-23 2012-03-14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钻机送钻系统
CN102373915B (zh) * 2010-08-23 2014-08-06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钻机送钻系统
CN102777439A (zh) * 2012-07-17 2012-11-14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潜孔钻机的推进油缸控制油路
CN109209335A (zh) * 2015-10-14 2019-01-15 三重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钻机自动送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8232B (zh) 控制阀电液驱动器
US6595487B2 (en) Electric actuator
CN106516057B (zh) 一种用于调节全海深潜水器浮力的液压系统
CN103922235B (zh) 一种具有负载适应能力的深水绞车波浪补偿液压驱动系统
US10260497B2 (en) Power unit of hydraulic pumping unit and corresponding hydraulic pumping unit
CN104444707B (zh) 一种超深立井提升机钢丝绳张力平衡系统及其方法
CN103482517A (zh) 一种液压绞车恒张力控制装置
CN104627881B (zh) 超深浮式钻井多功能节能型升沉补偿绞车及其工作方法
US20070204603A1 (en) Actuat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4727810A (zh) 随钻测控系统的下行通讯装置及其下传通讯方法
CN201763311U (zh) 钻机送钻系统
CN102588359A (zh) 液压系统、挖掘机及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466491A (zh) 一种桩工机械动力头加压控制回路及方法
CN102996111B (zh) 一种石油钻机液压马达多功能自动送钻系统
CN203612864U (zh) 一种液压绞车恒张力控制装置
CN102373915B (zh) 钻机送钻系统
CN105257275B (zh) 一种石油钻机自动送钻系统
CN105672960A (zh) 一种直读式井下分层采油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96537A (zh) 一种动力水龙头无级调速液压系统
CN103758801A (zh) 一种自动钻进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作业车
CN202926309U (zh) 一种石油钻机液压马达多功能自动送钻系统
CN101230854B (zh) 液压绞车电气控制液压油泵的多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031957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机械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5059546A1 (en) Hydraulic system and method with fine feed and brake
CN108547833B (zh) 一种用于升沉补偿装置能量回收利用的电液系统及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80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