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3727U -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3727U
CN201753727U CN2010202706153U CN201020270615U CN201753727U CN 201753727 U CN201753727 U CN 201753727U CN 2010202706153 U CN2010202706153 U CN 2010202706153U CN 201020270615 U CN201020270615 U CN 201020270615U CN 201753727 U CN201753727 U CN 201753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ssembly
sidewall
cam
pivo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706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宏
郑丁魁
蔡庆勇
孙长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706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3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3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37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转轴组件包含凸轮及定位件。凸轮设置有两凹槽,分别具有底面、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与底面的第一夹角等于90度,第二侧壁与底面的第二夹角等于90度,且第三侧壁与底面的第三夹角大于90度。定位件设置分别对应两凹槽的两凸出部,分别具有台面、对应第一侧壁的第一侧面、对应第二侧壁的第二侧面及对应第三侧壁的第三侧面,其中第一侧面与台面的第四夹角等于90度,第二侧面与台面的第五夹角等于90度,且第三侧面与台面的第六夹角大于90度。本实用新型中,作业人员于组装时可轻易辨认左侧转轴组件与右侧转轴组件,避免将各零组件装反。

Description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转轴组件以及包含转轴组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人类对电子装置的依赖与日俱增。并且,为了因应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高速、高效能及轻薄化等的要求,可携式电子装置,如行动电话、数位录影机、多媒体播放装置以及笔记型电脑等,已成为电子产品中的主流。
以笔记型电脑为例,其大多采用折迭方式来减少收纳面积,以达到轻薄化的目的。一般而言,笔记型电脑主要包含上盖以及主体。其中,液晶显示器设置于上盖,而输入装置(如键盘、触控板等)则设置于主体。此外,上盖与主体之间设有转轴组件,使上盖枢接在主体上,致使上盖可以转轴组件作为轴心相对主体转动。藉此,使用者可在使用时开启上盖,且在不使用时阖起上盖。
目前的转轴组件多具有定位功能,可避免上盖与主体在闭合时产生撞击,导致液晶显示器损伤。然而,转轴组件的定位功能在使用者开启上盖时反而是一种阻碍,特别在使用者欲随着视角调整上盖的位置时,往往会受限于此定位功能而难以自由调整。
此外,为了维持上盖转动时的稳定性,笔记型电脑通常被设计成具有两组转轴组件,分别设置于上盖以及主体的左右两侧。然而,在组装时,因为左右两组转轴组件的元件外观皆相同,作业人员可能因疏失而组装错误,因此需要重新拆装,造成生产时间及成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组件,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件包含枢轴、第一支架、凸轮、定位件以及第二支架。
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撑部。此外,凸轮套设于枢轴,且凸轮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第一面与第一支撑部结合,第二面则设置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分别具有底面、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且第二侧壁介于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其中,第一侧壁与底面的第一夹角大体上等于90度,第二侧壁与底面的第二夹角大体上等于90度,且第三侧壁与底面的第三夹角大于90度。
定位件套设于枢轴,且定位件具有第三面可滑动地啮合第二面,第三面设置分别对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分别具有台面、对应第一侧壁的第一侧面、对应第二侧壁的第二侧面以及对应第三侧壁的第三侧面,且第二侧面介于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之间。其中,第一侧面与台面的第四夹角大体上等于90度,第二侧面与台面的第五夹角大体上等于90度,且第三侧面与台面的第六夹角大于90度。此外,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撑部连接枢轴的一端。
进一步地,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的宽度和等于该第三侧壁的宽度,且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的宽度和等于该第三侧面的宽度。
进一步地,还包含弹性件,套设于该枢轴,且与该定位件相邻。
进一步地,还包含用以限制该凸轮、该定位件、该弹性件于该枢轴上的位移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套设于该枢轴,且与该弹性件相邻。
进一步地,还包含套管,套设于该枢轴,且位于该第一支架以及该第二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该凸轮与该第一支撑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该第一支撑部设有导孔,且该凸轮的该第一面具有穿过该导孔以使该第一面与该第一支撑部结合的导柱。
进一步地,该导孔与该导柱的截面呈多边形。
进一步地,该凸轮的侧面具有第一标记,该定位件的侧面具有第二标记,且当该第一凸出部与该第二凸出部分别位于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中时,该第一标记对齐该第二标记。
进一步地,该凸轮与该定位件以金属粉末射出成型或冲压成型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含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至少一个转轴组件。该转轴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之间,该转轴组件为如上所述的转轴组件。
进一步地,该第一本体包含显示模组。
进一步地,该第二本体包含键盘模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部设有通孔供枢轴穿过,且各个转轴组件的导孔与通孔的距离相异。或者,第一支撑部上的导孔与凸轮上的导柱的截面呈多边形,且各个转轴组件的导孔与导柱的截面形状相异。藉此,作业人员于组装时可轻易辨认左侧转轴组件与右侧转轴组件,避免将各零组件装反。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右侧转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2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左侧转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3绘示图1以及图2中的右侧转轴组件以及左侧转轴组件的凸轮的示意图;
图4绘示图1以及图2中的右侧转轴组件以及左侧转轴组件的定位件的示意图;
图5绘示图3中的凸轮的侧视图;
图6绘示图4中的定位件的侧视图;
图7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转轴组件,其可应用于折迭式电子装置,如笔记型电脑中。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以及图2分别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右侧转轴组件1a以及左侧转轴组件1b的示意图;图3绘示图1以及图2中的右侧转轴组件1a以及左侧转轴组件1b的凸轮12的示意图;图4则绘示图1以及图2中的右侧转轴组件1a以及左侧转轴组件1b的定位元件13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转轴组件1a以及左侧转轴组件1b分别包含枢轴10、第一支架11、凸轮12、定位件13、第二支架14、弹性件15、固定件16以及套管17。
第一支架11具有第一支撑部110。并且,第一支撑部110设有导孔1102。
凸轮12套设于枢轴10,且凸轮12具有第一面120以及第二面122。其中,第一面120与第一支架11的第一支撑部110结合。如图3所示,于此实施例中,凸轮12的第一面120具有导柱1200。导柱1200穿过导孔1102以使第一面120与第一支撑部110结合。于实际应用中,凸轮12也可与第一支撑部110一体成型。此外,于实际应用中,导孔1102与导柱1200的截面可呈多边形。
此外,凸轮12的第二面122则设置第一凹槽122a以及第二凹槽122b,第一凹槽122a以及第二凹槽122b分别具有底面1222、第一侧壁1224、第二侧壁1226以及第三侧壁1228。其中,第二侧壁位1226于第一侧壁1224与第三侧壁1228之间,且第一侧壁1224与第二侧壁1226的宽度和大体上等于第三侧壁1228的宽度。进一步,第一侧壁1224与第二侧壁1226之间具有第一止挡部1230。
请配合参阅图5,图5绘示图3中的凸轮12的侧视图。如图所示,第二凹槽122b的第一侧壁1224与底面1222的第一夹角θ1大体上等于90度,第二侧壁1226与底面1222的第二夹角θ2则大体上等于90度,且第三侧壁1228与底面1222的第三夹角θ3大于90度。
进一步,定位件13套设于枢轴10,且定位件13具有第三面130可滑动地啮合凸轮12的第二面122。此外,如图4所示,第三面130设置分别对应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的第一凸出部130a与第二凸出部130b。第一凸出部130a与第二凸出部130b分别具有台面1300、对应第一侧壁1222的第一侧面1302、对应第二侧壁1226的第二侧面1304以及对应第三侧壁1228的第三侧面1306。其中,第二侧面1304位于第一侧面1302与第三侧面1306之间,且第一侧面1302与第二侧面1304的宽度和大体上等于第三侧面1306的宽度。进一步,第一侧面1302与第二侧面1304之间具有第二止挡部1308。
请配合参阅图6,图6绘示图4中的定位件13的侧视图。如图所示,第一侧面1302与台面1300的第四夹角θ4大体上等于90度,第二侧面1304与台面1300的第五夹角θ5大体上等于90度,且第三侧面1306与台面1300的第六夹角θ6大于90度。
于此实施例中,凸轮12的侧面具有第一标记124,而定位件13的侧面具有第二标记132。当第一凸出部130a与第二凸出部130b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中时,第一标记124对齐第二标记132(如图1及图2所示)。藉由标记124、132的设计,作业人员于组装时可使凸轮12及定位件13处于正确的相对位置。
于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件组装到电子装置时,作业人员可调整转轴组件,致使当电子装置的上盖以及本体阖上时,第一凸出部130a与第二凸出部130b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中。而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的上盖掀起时,定位件13的第一凸出部130a与第二凸出部130b的第三侧面1306分别沿着凸轮12的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的第三侧壁1228滑动至第二面122。
进一步,当转轴组件1a、1b由电子装置的阖上位置开始旋转时,第一凸出部130a与第二凸出部130b分别离开第一凹槽122a与第二凹槽122b。当转轴组件旋转的角度逐渐加大,直到第一止挡部1230与第二止挡部1308相碰触时,两止挡部之间起相互止挡的作用,以使第一凸出部130a不会落入第二凹槽122b中,且第二凸出部130b不会落入第一凹槽122a中。因此,可以避免转轴组件1a、1b在旋转过程中卡死的情况。
需注意的是,因设计上第一侧壁1224与第二侧壁1226的宽度和大体上等于第三侧壁1228的宽度,且第一侧面1302与第二侧面1304的宽度和大体上等于第三侧面1306的宽度,故当转轴组件1a、1b转动时,用以使转轴组件1a、1b产生相对移动的第三侧面1306与第三侧壁1228的接触面积,大于习知技术中所使用的设计方式。
进一步,第二支架14具有第二支撑部140连接枢轴10的一端。于实际应用中,枢轴10可以卡合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二支撑部140。此外,弹性件15套设于枢轴10,且与定位件13相邻。于此实施例中,弹性件15为一组碟形垫片,然而,于实际应用中,弹性件15也可以使用弹簧等具有弹性的元件。
固定件16套设于枢轴10,且与弹性件15相邻,用以限制凸轮12、定位件13、弹性件15于枢轴10上的位移。于实际应用中,固定件16可为螺帽,搭配枢轴10端部的螺纹进行锁固。另外,套管17套设于枢轴10,且位于第一支架11以及第二支架14之间。
于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件1a、1b还可包含消音垫片(未显示),套设于枢轴10上。并且,消音垫片可选择性地设置于前述各元件之间,用以吸收该些元件于作动时产生的声响,也可增大转轴组件1a、1b运转时的摩擦扭力。
于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组件1a、1b中的凸轮12与定位件13,在制程上可采用金属粉末射出成型或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揭露一种电子装置,于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装置可以是,但不受限于,如显示器、多媒体播放装置、笔记型电脑等。以下将以笔记型电脑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例子。
请参阅图7,图7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3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的笔记型电脑3包含第一本体30、第二本体32以及转轴组件1。请注意,为了图面简洁,图7仅绘示一个转轴组件1。然于实际应用中,笔记型电脑3通常包含两个转轴组件1。并且,当应用于其它电子装置时,转轴组件1的数量可视情况增加或减少。
第一本体30为笔记型电脑3的上盖,其包含显示模组300(通常为液晶显示器,但不以此为限)。此外,于实际应用中,第一本体30还可包含视讯镜头、隐藏式天线等元件或模组。
第二本体32为笔记型电脑3的主体,其包含键盘模组320。此外,于实际应用中,第二本体32还可包含触控板、电源接头、各式连接埠、光碟机等元件或模组。并且,第二本体32内部通常设置有主机板、中央处理器、记忆体、硬碟等。
如前所述,转轴组件1包含枢轴、第一支架、凸轮、定位件、第二支架、弹性件、固定件以及套管等(如图1、图2所示)。各该等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作动方式如前文所述,于此不再赘述。
需注意的是,于实际应用中,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部设有通孔供枢轴穿过,且各个转轴组件的导孔与通孔的距离相异。或者,第一支撑部上的导孔与凸轮上的导柱的截面呈多边形,且各个转轴组件的导孔与导柱的截面形状相异。藉此,作业人员于组装时可轻易辨认左侧转轴组件与右侧转轴组件,避免将各零组件装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组件包含:
枢轴;
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支撑部;
凸轮,套设于该枢轴,该凸轮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该第一面与该第一支撑部结合,该第二面设置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该第一凹槽以及该第二凹槽分别具有底面、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该第二侧壁介于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三侧壁之间,其中该第一侧壁与该底面的第一夹角等于90度,该第二侧壁与该底面的第二夹角等于90度,且该第三侧壁与该底面的第三夹角大于90度;
定位件,套设于该枢轴,该定位件具有第三面可滑动地啮合该第二面,该第三面设置分别对应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与该第二凸出部分别具有台面、对应该第一侧壁的第一侧面、对应该第二侧壁的第二侧面以及对应该第三侧壁的第三侧面,该第二侧面介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三侧面之间,其中该第一侧面与该台面的第四夹角等于90度,该第二侧面与该台面的第五夹角等于90度,且该第三侧面与该台面的第六夹角大于90度;以及
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支撑部连接该枢轴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的宽度和等于该第三侧壁的宽度,且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的宽度和等于该第三侧面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弹性件,套设于该枢轴,且与该定位件相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用以限制该凸轮、该定位件、该弹性件于该枢轴上的位移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套设于该枢轴,且与该弹性件相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套管,套设于该枢轴,且位于该第一支架以及该第二支架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凸轮与该第一支撑部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设有导孔,且该凸轮的该第一面具有穿过该导孔以使该第一面与该第一支撑部结合的导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孔与该导柱的截面呈多边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凸轮的侧面具有第一标记,该定位件的侧面具有第二标记,且当该第一凸出部与该第二凸出部分别位于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中时,该第一标记对齐该第二标记。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以及
至少一个转轴组件,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之间,该转轴组件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轴组件。
CN2010202706153U 2010-07-12 2010-07-12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3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706153U CN201753727U (zh) 2010-07-12 2010-07-12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706153U CN201753727U (zh) 2010-07-12 2010-07-12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3727U true CN201753727U (zh) 2011-03-02

Family

ID=43621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7061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3727U (zh) 2010-07-12 2010-07-12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37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2265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TWI696912B (zh) * 2019-03-29 2020-06-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2265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9154323A (zh) * 2016-11-04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CN109154323B (zh) * 2016-11-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安装组件和终端设备
TWI696912B (zh) * 2019-03-29 2020-06-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CN111752340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深圳市富世达通讯有限公司 枢转机构及可挠式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91365B1 (ko) 확장형 표시 장치
USD741856S1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USD750064S1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US2016033483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US8480188B2 (en) Computer desk assembly
US20110063790A1 (en) Apparatus capable of selectively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nnectors
CN105359055A (zh) 计算设备的滑盖
CA2837480A1 (en) Flexible display flexure assembly
AU2012261906A1 (en) Flexible display flexure assembly
CN102224454A (zh) 便携式终端的软性显示装置
US798651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input device
US20120250238A1 (en) Computer desk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display
US20150016039A1 (en) Keyboard protection mechanism
CN103582372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子模组固定结构
US20160026218A1 (en) Foldable tablet covers
CN201753727U (zh)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01753726U (zh)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3562816A (zh) 能够滑动及倾斜的平板电脑
CN201810654U (zh)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TWM504981U (zh) 電子裝置
CN203325238U (zh) 一种多媒体音视频投影采集播放一体机
CN201513460U (zh) 转轴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01022208Y (zh) 一种手机
CN203720821U (zh) 一种fpc电容屏的柔性线路板
CN204044669U (zh) 一种整体式触屏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