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0911U -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0911U
CN201750911U CN 201020262369 CN201020262369U CN201750911U CN 201750911 U CN201750911 U CN 201750911U CN 201020262369 CN201020262369 CN 201020262369 CN 201020262369 U CN201020262369 U CN 201020262369U CN 201750911 U CN201750911 U CN 201750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feet
circuit
gear
signal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202623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金明
邸宗敏
李雪平
Original Assignee
TIENS GROUP CO Ltd
Tianjin Tiens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NS GROUP CO Ltd, Tianjin Tiens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2026236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0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0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09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按摩仪包括主机、主控电路部分及供电部分,所述主控电路部分包括按摩头识别电路、脉冲输出电、单片机、LED显示电路、功能主控电路及回路导通电路。其电路设计合理,具有准确可靠的识别功能,控制按摩效果非常显著,按摩头更换和使用极为方便;且为用户提供了对穴位和经络进行传统方法和脉冲的保健按摩功能的仪器。配设各种按摩头可根据使用者可承受的压力及电脉冲强度,将电脉冲强度调节到相应档位,各种按摩头体与皮肤接触对重点穴位进行按压保健和电脉冲保健,点穴保健或按摩美容效果尤佳。

Description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在不断增强,于是各种类型的保健按摩器材纷纷登陆市场。如穴位保健产品“中华绿针”,采用无电按压电脉冲方式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的保健目的,但其功能单一,仅设单一按摩头,无自动识别功能,脉冲寿命短,不能调节电压档位,因此无法调整电击强度,且需要经常更换电池,人性化设计欠佳。
再有如果按传统的按摩方式采用简单的按摩、刮痧等器具进行保健按摩,则技术经验掌控难度大,无电脉冲作用穴位的保健功能,因此,现有普通的按摩保健类的产品对于市场化的要求差距更大。 
为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造型精巧、性能可靠、可以自动识别的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即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数据准确、使用便捷,能为使用者提供穴位及身体各部位按摩保健的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它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按摩仪的按摩强度进行调节,且同时可向被按摩部位提供电脉冲,以达到增强的按摩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该按摩仪包括主机、主控电路部分及供电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电路部分包括按摩头识别电路Ⅰ、脉冲输出电路Ⅱ、单片机单元Ⅲ、LED显示电路Ⅳ、功能主控电路Ⅴ及回路导通电路Ⅵ;所述的按摩头识别电路Ⅰ的按摩头信号输入端与按摩头识别组件连接,其识别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识别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脉冲输出电路Ⅱ的脉冲信号输入端通过脉冲触发印刷线路板与触发按钮连接,其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LED显示电路Ⅳ的LED显示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LED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LED显示电路Ⅳ的LED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显示电路中的显示屏连接;所述功能主控电路Ⅴ的电源输入端S1与电源控制部件连接,其电源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其档位增加输入端S2和档位降低输入端S3分别与档位调节部件上的档位增加触点和档位降低触点连接,其档位增加信号输出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单元Ⅲ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连接;回路导通电路Ⅵ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回路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按摩头识别电路Ⅰ是这样连接的:按摩头识别芯片CN2的1脚、2脚、3脚作为按摩头识别电路Ⅴ的识别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10脚、9脚和6脚连接,其按摩头信号输入端与按摩头连接;
所述的功能主控电路Ⅴ是这样连接的:触发按钮S1作为功能主控电路的脉冲触发信号输入端与脉冲触发按钮连接,其输出端接入到单片机U1的第1脚,向单片机U1发送脉冲信号输出命令,该第1脚为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入端,开关S2和开关S3作为功能主控电路的档位增加输入端和档位降低输入端分别与档位调节部件的增加触点和降低触点连接,该电路的档位增加输出端与档位降低输出端分别接入到单片机U1的第1脚和第2脚,所述的第1脚和第2脚分别为单片机U1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脉冲输出电路Ⅱ是这样连接:单片机U1的第8脚作为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晶体管Q2基极连接,晶体管Q2的基极为脉冲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脉冲触发芯片CN1的1脚接地,所述的CN1的1脚为脉冲输出电路Ⅱ的脉冲信号输出端,其2脚作为脉冲输出电路的脉冲信号输入端接入电感T1一端,电感T1的另一端接入晶体管Q1的集电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接入晶体管Q3的集电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作为脉冲输出电路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U1的7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6接入晶体管Q2的集电极,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液晶显示电路Ⅳ包括LED显示屏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及供电单元Ⅳ-3,其中:
LED显示屏单元Ⅳ-1包括液晶显示芯片和电阻R3、R4、R5、R6,它们是这样连接的:单片机U1的20脚、19脚、18脚及17脚作为单片机单元Ⅲ的LED显示信号输出端,通过对应电阻R3、R4、R5、R6分别与LED显示屏单元Ⅳ-1的液晶显示芯片的H脚、I脚、J脚、K脚连接,所述的H脚、I脚、J脚、K脚为液晶显示芯片的LED显示信号输入端;
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包括移位寄存器U2、电阻R7、R8、R9、R10、R11、R12、R13、R14,单片机U1的11脚、12脚作为档位增加信号输出端、档位降低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入到移位寄存器U2的1脚和8脚,该1脚和8脚为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移位寄存器U2的3脚、4脚、5脚、6脚、10脚、11脚、12脚、13脚作为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的档位显示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R7、R8、R9、R10、R11、R12、R13、R14分别接入到液晶显示芯片的a脚、b脚、c脚、d脚、e脚、f脚、g脚及低电压输入端h脚;电阻R21作为供电单元Ⅵ-3的供电端接入单片机U1的第4脚,移位寄存器U2的14脚和9脚作为移位寄存器的供电端与供电单元Ⅳ-3的 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Q4的集电极接入单片机U1的第15脚,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电阻R22接地;晶体管Q5的发射极接入电源VBAT,其集电极接入移位寄存器U2的14脚,该晶体管Q5基极通过电阻R21接入单片机U1的4脚;       
所述的回路导通电路Ⅵ是这样连接的,它包括电容C2和电容C4,电容C2和C4的一端分别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入单片机U1的5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电路设计合理,具有准确可靠的识别功能,控制按摩效果非常显著,按摩头更换和使用极为方便;且为用户提供了对穴位和经络进行传统方法和脉冲的保健按摩功能的仪器。配设各种按摩头可根据使用者可承受的压力及电脉冲强度,将电脉冲强度调节到相应档位,各种按摩头体与皮肤接触对重点穴位进行按压保健和电脉冲保健,点穴保健或按摩美容效果尤佳。人性化的结构设计用以保证其按摩弹性的力度适宜,使得按摩穴位更加科学有效。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准确快捷,可以使使用者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各种不同功能的按摩头、电击档位,从而达到对人体电疗按摩。该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结构设计合理、制作工艺简单,功能人性化、低成本,且易形成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主控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针灸按摩头内置导通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刮痧按摩头内置导通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美容按摩头内置导通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梅花针按摩头内置导通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Ⅰ按摩头识别电路,Ⅱ脉冲输出电路,Ⅲ单片机单元,Ⅳ LED显示电路,Ⅴ功能主控电路,Ⅵ 回路导通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该按摩仪包括主机、主控电路部分及供电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主控电路部分包括按摩头识别电路Ⅰ、脉冲输出电路Ⅱ、单片机单元Ⅲ、LED显示电路Ⅳ、功能主控电路Ⅴ及回路导通电路Ⅵ;所述的按摩头识别电路Ⅰ的输入端与按摩头识别组件连接,其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按摩头识别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脉冲输出电路Ⅱ的脉冲信号输入端通过脉冲触发印刷线路板与触发按钮连接,其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LED显示电路Ⅳ的输入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LED显示信号输入端连接,LED显示电路Ⅳ的输出端与显示电路中的显示屏连接;所述功能主控电路Ⅴ的电源输入端S1与电源控制部件连接,其电源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其档位增加输入端S2和档位降低输入端S3分别与档位调节部件的上的档位增加触点和档位降低触点连接,其档位增加信号输出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单元Ⅲ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连接;回路导通电路Ⅵ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回路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LED显示电路中的显示屏位于主控机芯的后端,通过壳体上的显示窗显示。
同时与主机配套设有四个不同功能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置在主机的按摩头安装座中;所述按摩头包括针灸按摩头、刮痧按摩头、美容按摩头及梅花针按摩头。
所述的按摩头识别电路Ⅰ是这样连接的:按摩头识别芯片CN2的1脚、2脚、3脚作为按摩头识别电路Ⅴ的识别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10脚、9脚和6脚连接,其按摩头信号输入端与按摩头连接。
所述的功能主控电路Ⅴ是这样连接的:触发按钮S1作为功能主控电路的脉冲触发信号输入端与脉冲触发按钮连接,其输出端接入到单片机U1的第1脚,向单片机U1发送脉冲信号输出命令,该第1脚为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入端,开关S2和开关S3作为功能主控电路的档位增加输入端和档位降低输入端分别与档位调节部件的增加触点和降低触点连接,该电路的档位增加输出端与档位降低输出端分别接入到单片机U1的第1脚和第2脚,所述的第1脚和第2脚分别为单片机U1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脉冲输出电路Ⅱ是这样连接:单片机U1的第8脚作为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晶体管Q2基极连接,晶体管Q2的基极为脉冲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脉冲触发芯片CN1的1脚接地,所述的CN1的1脚为脉冲输出电路Ⅱ的脉冲信号输出端,其2脚作为脉冲输出电路的脉冲信号输入端接入电感T1一端,电感T1的另一端接入晶体管Q1的集电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接入晶体管Q3的集电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作为脉冲输出电路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U1的7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6接入晶体管Q2的集电极,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液晶显示电路Ⅳ包括LED显示屏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及供电单元Ⅳ-3,其中:
LED显示屏单元Ⅳ-1包括液晶显示芯片和电阻R3、R4、R5、R6,它们是这样连接的:单片机U1的20脚、19脚、18脚及17脚作为单片机单元Ⅲ的LED显示信号输出端,通过对应电阻R3、R4、R5、R6分别与LED显示屏单元Ⅳ-1的液晶显示芯片的H脚、I脚、J脚、K脚连接,所述的H脚、I脚、J脚、K脚为液晶显示芯片的LED显示信号输入端。
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包括移位寄存器U2、电阻R7、R8、R9、R10、R11、R12、R13、R14,单片机U1的11脚、12脚作为档位增加信号输出端、档位降低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入到移位寄存器U2的1脚和8脚,该1脚和8脚为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移位寄存器U2的3脚、4脚、5脚、6脚、10脚、11脚、12脚、13脚作为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的档位显示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R7、R8、R9、R10、R11、R12、R13、R14分别接入到液晶显示芯片的a脚、b脚、c脚、d脚、e脚、f脚、g脚及低电压输入端h脚;电阻R21作为供电单元Ⅵ-3的供电端接入单片机U1的第4脚,移位寄存器U2的14脚和9脚作为移位寄存器的供电端与供电单元Ⅳ-3的 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Q4的集电极接入单片机U1的第15脚,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电阻R22接地;晶体管Q5的发射极接入电源VBAT,其集电极接入移位寄存器U2的14脚,该晶体管Q5基极通过电阻R21接入单片机U1的4脚。       
所述的回路导通电路Ⅵ是这样连接的,它包括电容C2和电容C4,电容C2和C4的一端分别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入单片机U1的5脚。
该电路供电采用可充电锂电池。LED显示屏电路单元包含自动识别显示相关图标,使用户一目了然。所述按摩头识别电路通过内设的自动识别模块与单片机连接,控制具有不同功能的按摩头,还可根据需要扩展更多的类型。输入信号单片机即可识别其按摩头的类型,并调用与之相关程序,通过位移寄存器在LED显示屏上显示相关信息给用户。
所述单片机U1采用的型号为MC81F4204D。
所述位移寄存器U2采用的型号为74CH164D。
所述LED显示屏采用的电路芯片型号为DPY12-SEG。
实施中,电路中的主控电路部分印刷线路板设置于主机体内,电路中的按摩头识别电路印刷线路板分别设置于配设的各种按摩头内,根据不同的按摩形式需要将主机体与所需的按摩头组装后,按动功能按键,连接导通,即可使用;应用十分方便,效果非常显著。该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主控电路设计合理、性能安全可靠,使得按摩穴位更加科学有效。通过采用电击法,由于每个人的感觉不同,特别设定9个档位的不同,便于适合绝大多数人群。
工作原理:当四种或多种功能的按摩头连接主机时,自动识别模块通过与按摩头的连通触片连接导通,回馈给单片机相关引脚,单片机通过引脚自动识别为对应的按摩头,并通过位移寄存器转换为驱动电压给LED显示屏电路单元,同时在LED显示屏上显示相关图标,告知用户机器工作在什么按摩头状态。该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主控电路结构设计新颖独特,内置主控和按摩头识别印刷线路板,当连通触片与主机连接后,主机自动识别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主控电路,并在LED显示屏上显示与各按摩头相对应的按摩头图标,自动控制程序自动配置适宜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主控电路的电压,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1-9档电压进行电疗按摩保健。
当用户长按开关S3,单片机U1的3脚识别到低电平开机,同时点亮显示屏LED,此时显示屏LED默认为1档,然后插入按摩头,按摩头识别芯片CN2与单片机U1的6脚、9脚、10脚连接,即可识别出按摩头的类型,并通过单片机U1的17脚、18脚、19脚、20脚输出低电平来点亮LED显示屏的相关图标(针灸、梅花针、面部、刮痧);当用户短按开关S2、S3时,单片机U1的2脚和3脚识别到低电平,通过单片机U1内部程序在11脚、12脚输出串行数据到位移寄存器U2(74HC164D)的1脚、2脚、8脚,然后位移寄存器U2(74HC164D)的3脚、4脚、5脚、6脚、10脚、11脚、12脚、13脚输出并行数据,点亮显示屏LED上的“8”字,同时单片机7脚输出相关的频率,通过在晶体管Q3、电感L1、二极管D1上振荡将电池电压升压。当用户按下触发按钮S1时单片机U1的1脚识别到有电击动作,单片机U1的8脚输出高电平Q2、Q1饱和导通,将二极管D1上的电压送到电感T1,电感T1产生适合按摩的高压通过导线送到开关触发芯片CN1,开关触发芯片CN1通过导线作用到人体皮肤。
同时与主机配套设有四个不同功能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包括针灸按摩头、刮痧按摩头、美容按摩头及梅花针按摩头。
如图2所示,针灸按摩头识别印刷线路板上示出的A1、A2、A3、A4接线端,其中A1、A2、A4端接主机主控电路输入端,A3端接地。当插入针灸按摩头时,按摩头识别电路使单片机识别到低电平,并在LED屏(LED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图标。
如图3所示,刮痧按摩头识别电路板上示出的A1、A2、A3、A4接线端,其中A4端接主机主控电路输入端,A3端接地。当插入刮痧按摩头时,按摩头识别电路使主机单片机识别到低电平,并在LED屏(LED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图标。
如图4所示,美容按摩头识别印刷线路板上示出的A1、A2、A3、A4接线端,其中A2端接主机主控电路输入端,A3端接地。当插入美容按摩头时,按摩头识别电路板使单片机识别到低电平,并在LED屏(LED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图标。
如图5所示,识别印刷线路板上示出的A1、A2、A3、A4接线端,其中A1端接主机主控电路输入端,A3端接地。当插入梅花针按摩头时,按摩头识别电路使单片机识别到低电平,并在LED屏(LED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图标。
各种按摩头工作原理:该按摩头结构设计新颖独特,内置识别印刷线路板,当不同按摩头连通触片与主机连接后,主机自动识别按摩头并在主机LED屏上显示出所连接的图标,自动控制程序自动配置适宜按摩头的电压,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1-9档位电压进行电疗按摩保健。按摩头内部放置磁粒,增加了磁疗保健功能。
应用时,将该按摩仪内置充电锂电池,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各种功能的按摩头。按下触发按钮使得脉冲触发印刷电路板产生一个低电平,通过导线传导到主控机芯内部产生相关的电压波形,同时在主控机芯上显示相关信息,并且通过按摩头安装座上的识别电路板将相关电压波形传导到按摩头。
每个按摩头均设有1-9档强度可供切换,强度初始值为1档(最低强度)。将按摩头安装到主机上,开机,选择适宜的强度档位,单手握按摩仪,并确保皮肤接触到连通触片。使用针灸按摩头:将针灸按摩头放到需要按摩的身体穴位或部位,快速触发(按下后立即松开)脉冲触发开关键,人体能感觉到有一次脉冲电流输出。使用梅花针按摩头、美容按摩头、刮痧按摩头:将按摩头放到需要按摩的身体穴位或部位,长按触发开关键,产品开始工作,按摩头输出持续低频脉冲电流,松开脉冲触发开关键,工作停止。
产品规格举例
功率:≤0.5w;
净重:182.2g;
主机尺寸:长170mmX宽41mmX高22mm ; 
电源适配器:DC 4.2V 1000mA。
总之,本实用新型造型新颖,结构合理,材料先进,工艺精良,打破了传统按摩理念,且能为用户提供四种按摩头为对穴位和经络进行传统方法和脉冲功能的保健按摩仪器的主机组合配套;增加了电疗、磁疗和电路自动识别功能,同时根据人体需要和适应情况调节电压档位,保健效果非常显著。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需要制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规格,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该按摩仪包括主机、主控电路部分及供电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电路部分包括按摩头识别电路Ⅰ、脉冲输出电路Ⅱ、单片机单元Ⅲ、LED显示电路Ⅳ、功能主控电路Ⅴ及回路导通电路Ⅵ;所述的按摩头识别电路Ⅰ的按摩头信号输入端与按摩头识别组件连接,其识别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识别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脉冲输出电路Ⅱ的脉冲信号输入端通过脉冲触发印刷线路板与触发按钮连接,其脉冲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LED显示电路Ⅳ的LED显示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LED显示信号输出端连接,LED显示电路Ⅳ的LED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显示电路中的显示屏连接;所述功能主控电路Ⅴ的电源输入端S1与电源控制部件连接,其电源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其档位增加输入端S2和档位降低输入端S3分别与档位调节部件上的档位增加触点和档位降低触点连接,其档位增加信号输出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单元Ⅲ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连接;回路导通电路Ⅵ输入端接地,其输出端与单片机单元Ⅲ的回路信号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头识别电路Ⅰ是这样连接的:按摩头识别芯片CN2的1脚、2脚、3脚作为按摩头识别电路Ⅴ的识别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10脚、9脚和6脚连接,其按摩头信号输入端与按摩头连接;
所述的功能主控电路Ⅴ是这样连接的:触发按钮S1作为功能主控电路的脉冲触发信号输入端与脉冲触发按钮连接,其输出端接入到单片机U1的第1脚,向单片机U1发送脉冲信号输出命令,该第1脚为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入端,开关S2和开关S3作为功能主控电路的档位增加输入端和档位降低输入端分别与档位调节部件的增加触点和降低触点连接,该电路的档位增加输出端与档位降低输出端分别接入到单片机U1的第1脚和第2脚,所述的第1脚和第2脚分别为单片机U1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和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
所述的脉冲输出电路Ⅱ是这样连接:单片机U1的第8脚作为单片机单元Ⅲ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晶体管Q2基极连接,晶体管Q2的基极为脉冲输出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脉冲触发芯片CN1的1脚接地,所述的CN1的1脚为脉冲输出电路Ⅱ的脉冲信号输出端,其2脚作为脉冲输出电路的脉冲信号输入端接入电感T1一端,电感T1的另一端接入晶体管Q1的集电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接入晶体管Q3的集电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作为脉冲输出电路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U1的7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6接入晶体管Q2的集电极,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的液晶显示电路Ⅳ包括LED显示屏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及供电单元Ⅳ-3,其中:
LED显示屏单元Ⅳ-1包括液晶显示芯片和电阻R3、R4、R5、R6,它们是这样连接的:单片机U1的20脚、19脚、18脚及17脚作为单片机单元Ⅲ的LED显示信号输出端,通过对应电阻R3、R4、R5、R6分别与LED显示屏单元Ⅳ-1的液晶显示芯片的H脚、I脚、J脚、K脚连接,所述的H脚、I脚、J脚、K脚为液晶显示芯片的LED显示信号输入端;
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包括移位寄存器U2、电阻R7、R8、R9、R10、R11、R12、R13、R14,单片机U1的11脚、12脚作为档位增加信号输出端、档位降低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入到移位寄存器U2的1脚和8脚,该1脚和8脚为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的档位增加信号输入端、档位降低信号输入端,移位寄存器U2的3脚、4脚、5脚、6脚、10脚、11脚、12脚、13脚作为移位寄存器单元Ⅳ-2的档位显示信号输出端,通过电阻R7、R8、R9、R10、R11、R12、R13、R14分别接入到液晶显示芯片的a脚、b脚、c脚、d脚、e脚、f脚、g脚及低电压输入端h脚;电阻R21作为供电单元Ⅵ-3的供电端接入单片机U1的第4脚,移位寄存器U2的14脚和9脚作为移位寄存器的供电端与供电单元Ⅳ-3的 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Q4的集电极接入单片机U1的第15脚,其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电阻R22接地;晶体管Q5的发射极接入电源VBAT,其集电极接入移位寄存器U2的14脚,该晶体管Q5基极通过电阻R21接入单片机U1的4脚;       
所述的回路导通电路Ⅵ是这样连接的,它包括电容C2和电容C4,电容C2和C4的一端分别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入单片机U1的5脚。
CN 201020262369 2010-07-19 2010-07-19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0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262369 CN201750911U (zh) 2010-07-19 2010-07-19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262369 CN201750911U (zh) 2010-07-19 2010-07-19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0911U true CN201750911U (zh) 2011-02-23

Family

ID=43601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20262369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0911U (zh) 2010-07-19 2010-07-19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091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3553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东莞市伊人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单口输出自动识别的电子美容装置
CN110075424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东莞市伊人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信息识别功能的电子美容装置
CN112206415A (zh) * 2020-09-04 2021-01-12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脉冲信号的处理电路、方法及中高频电刺激装置
CN114073442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器及其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3553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东莞市伊人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单口输出自动识别的电子美容装置
CN110075424A (zh) * 2018-01-26 2019-08-02 东莞市伊人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信息识别功能的电子美容装置
CN114073442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器及其工作模式选择的方法
CN112206415A (zh) * 2020-09-04 2021-01-12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脉冲信号的处理电路、方法及中高频电刺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9119B (zh)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
CN201750912U (zh)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
CN105013084A (zh) 一种电刺激理疗仪
CN201750911U (zh)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控制电路
CN106110496A (zh) 自动调节强度的止疼神经刺激系统、方法及贴片装置
CN104906689A (zh) 一种焦虑、抑郁和失眠双极性恒流治疗仪
CN204723599U (zh) 一种焦虑、抑郁和失眠双极性恒流治疗仪
CN202666194U (zh) 一种多功能膀胱盆底康复仪
CN203620080U (zh) 一种电子脉冲按摩器电路
CN208990058U (zh) 一种便携神经肌肉电刺激设备
CN111544769A (zh) 一种低功耗神经肌肉刺激仪
CN103495261B (zh) 一种多功能治疗仪
CN201750914U (zh) 针灸按摩头
CN205832395U (zh) 自动调节强度的止疼神经刺激系统及贴片装置
CN110787367A (zh) 一种可穿戴中低频康复治疗仪
CN201750913U (zh) 美容按摩头
CN206007804U (zh) 低频脉冲理疗仪
CN211750390U (zh) 便携式热敷电极贴片控制器
CN103656853B (zh) 一种电子止痛仪
CN211536221U (zh) 一种可穿戴中低频康复治疗仪
CN201551735U (zh) 一种电极棒
CN201208384Y (zh) 可装配于装饰挂链上的可充电电动按摩装置
CN207382275U (zh) 一种低频镇痛器
CN219802565U (zh) 耳机盒
CN204972692U (zh) 一种无线蓝牙低频脉冲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NJIN TIANSHI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TIENS GROUP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26

Address after: 301700 Tianjin Wuqing Xinyuan Road North, No. 18

Patentee after: Tianjin Tianshi Bio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1700 Tianjin New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Zone Wuqing city Wuqing District Road No. 6 source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Tianshi Bio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Tianshi Biolog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Tiens Group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2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