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0851U - 一种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0851U
CN201750851U CN2010202155771U CN201020215577U CN201750851U CN 201750851 U CN201750851 U CN 201750851U CN 2010202155771 U CN2010202155771 U CN 2010202155771U CN 201020215577 U CN201020215577 U CN 201020215577U CN 201750851 U CN201750851 U CN 201750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connecting portion
water dispense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155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正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2155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0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0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08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饮水机,包括一机体,具有至少一出水口;一水箱,设在该机体上方,且该水箱中具有一容室,该容室底部具有一通孔;一中空刺针,固定在该水箱的通孔上,其内部具有一流道,一端为尖锥部,设在该水箱的容室中,用以刺穿该水袋,尖锥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与该流道贯通的贯穿孔,另一端则为连接部,凸露在该水箱的底部;以及一管路,设在该机体中,穿过该机体的第一连接部与该水箱的第二连接部,其一端与该机体上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则与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一种新型饮水机,从而能够避免在换装时容易造成细菌或灰尘残留以及其中饮用水长时间接触空气而造成水质恶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用以承载水袋的饮水机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为一桶装水饮水机示意图。该桶装水饮水机包含有一机体A以及一桶装水B,该机体A上具有复数出水口C,而该桶装水B则倒置在机体A上方,使该桶装水B内所盛装的饮用水,得以利用自然的原理,而流入机体A内部,进而由该出水口C控制给水。
虽然大部分的桶装水,均标榜纯净卫生且使用便利,因而被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但是,所有标榜合格的桶装水在使用后,抽验饮水机所排放的水质仍有高达八成以上的不合格率,主要的原因在于饮水机上的空桶,在换装过程中,水桶的瓶盖封口处已遭到污染,因而导致细菌或灰尘的残留。
此外,桶装水在饮水机出水的同时,会充入气体,从而通过大气压力来挤压,而该些气体无法排出,造成桶内的饮用水长时间接触空气,如此不仅新鲜度下降,且容易造成水质的恶化,且空桶在回收填装的过程中,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在回收填充的过程中,相当繁杂,且若是消毒或清洁不实,则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饮水机在换装时容易造成细菌或灰尘残留以及其中饮用水长时间接触空气而造成水质恶化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饮水机,其中,包括:
一机体,具有至少一出水口,该机体上端具有一穿孔,该穿孔上具有第一连接部;
一水箱,设在该机体上方,该水箱底部具有一凸环,容设在该机体的穿孔中,且该凸环上具有一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且该水箱中具有一容室,该容室底部具有一通孔;
一中空刺针,固定在该水箱的通孔上,其内部具有一流道,一端为用于刺穿该水袋的尖锥部,设在该水箱的容室中,该尖锥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与该流道贯通的贯穿孔,另一端则为凸露在该水箱的底部的连接部;
一管路,设在该机体中,穿过该机体的第一连接部与该水箱的第二连接部,其一端与该机体上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则与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该机体的第一连接部为卡槽,而该水箱的第二连接部为卡块,该卡块以旋转方式卡合在该卡槽中并将该水箱固定在该机体上。
进一步,还包含有一中空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套接端,该固定件连接端连接在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该套接端则供管路的一端套设。
进一步,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外壁形成有一外螺牙,该固定件的连接端形成有一内螺牙,该固定件与该中空刺针利用螺设的方式固定在该水箱的通孔中。
进一步,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上具有一固定凸块,该定位凸块固定在该通孔中并与通孔相对应。
进一步,该水箱还包含有一承载水袋的活动台,该活动台设在该容室中,该容室内侧底部设有至少一环状的凸环,该凸环还包含有至少一支撑该活动台的弹性元件。
进一步,该容室两侧设有相对应的释放装置,该释放装置向该容室方向凸伸有一通过按压释放装置而可在容室中弹性复归的止挡块。
进一步,该释放装置包含有一盖板、一纵向滑块和一横向滑块;其止挡块由纵向滑块的一侧所构成,纵向滑块上具有一滑槽、一限位槽以及一第一弹性件;该盖板上具有一插孔,下方则具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穿过滑槽而固定在水箱中;该横向滑块设在纵向滑块的限位槽中,该横向滑块具有一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该限位槽还具有一第二斜面。
进一步,该水箱上设置有可掀合的盖体,该盖体相对于释放装置的位置具有一用以插入盖板插槽中的插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饮水机,该水袋设置在水箱的容室内,由于该中空刺针的尖锥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与该流道贯通的贯穿孔,另一端则为凸露在该水箱的底部的连接部,而该连接部又与管路相连,并通过管路而与机体的出水口相连,故当该尖锥部刺穿了该水袋时,水袋中的水能通过中空刺针以及管路而流到机体的出水口处,故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饮水机采用了新式的结构,从而能确保饮水机中的水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洁度。另外,水箱与机体的结合,通过机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与水箱上的第二连接部相互卡合而连结,因此机体与水箱的连结更为快速和便利,且结构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桶装水饮水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A为图2中第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B为图2中第二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C为图2中第三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动作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动作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0    机体              11    出水口
111   冷水出口          112   常温水出口
113   热水出口          12    穿孔
13    第一连接部        14    环状凸台
20    水箱              21    凸环
22    第二连接部        23    容室
24    释放装置          241   盖板
2411  插孔              2412  定位杆
242   纵向滑块          2421  滑槽
2422  限位槽            2423  第一弹性件
2424  第二斜面      243   横向滑块
2431  第一斜面      2432  第二弹性件
25    止挡块        26    通孔
27    凸环          28    弹性元件
30    中空刺针      31    流道
32    尖锥部        33    贯穿孔
34    连接部        35    定位凸块
40    管路          50    水袋
60    活动台        61    贯通孔
70    盖体          71    插块
80    固定件        81    连接端
82    套接端        90    饮用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饮水机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用以承载一水袋50,其包含有一机体10、一水箱20、一中空刺针30和一管路40,其中:
该机体10上具有至少一出水口11,出水口11包含有一冷水出口111、常温水出口112以及一热水出口113,而机体10上端具有一穿孔12,该穿孔12上具有复数个第一连接部13。在本实施例中,复数个第一连接部13为卡槽,其主要是在穿孔12周围向上凸伸有一环状凸台14,其复数个第一连接部13分别环设在环状凸台14的内侧。
该水箱20,请同时配合图2A及图5所示,设在机体10的上方,用以承载水袋50,水箱20底部具有一向下凸伸的凸环21,使凸环21得以容设在机体10的穿孔12中,且凸环21上具有复数个可与第一连接部13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在本实施例中,复数个第二连接部22为卡凸块,以通过复数个第二连接部22与复数个第一连接部13利用螺旋方式相互卡合,进而使水箱20得以稳固地固定在机体10上。此外,水箱20中更形成有一容室23,容室23的两侧设有相对应的释放装置24,其释放装置24向容室23方向凸伸有一止挡块25,以通过按压释放装置24使止挡块25可以在容室23中弹性复归;且容室23的底部具有一通孔26。此外,水箱20更包含有一盖体70,可在水箱20上进行掀合的动作,从而以将水箱20封闭。
请再同时参阅图2及图2C所示,其中,释放装置24进一步包含有一盖板241、一纵向滑块242和一横向滑块243。其止挡块25由纵向滑块242的一侧所构成,纵向滑块242上具有一滑槽2421、一限位槽2422以及一第一弹性件2423;该盖板241上具有一插孔2411,下方则具有一定位杆2412,定位杆2412穿过滑槽2421而固定在水箱20中,使纵向滑块242得以利用定位杆2412以及第一弹性件2423进行纵向复归的效果;横向滑块243设在纵向滑块242的限位槽2422中,横向滑块243具有一第一斜面2431以及一第二弹性件2432,使横向滑块243得以通过第二弹性件2432在限位槽2422中达到横向复归的效果。
此外,该限位槽2422中具有一第二斜面2424,这样,当横向滑块243在限位槽2422中进行横向复归的动作时,使其通过横向滑块243挤压限位槽2422的第二斜面2424,进而使纵向滑块242得以与横向滑块243达到连动的效果。再者,盖体70相对于释放装置24的位置,具有一插块71,使其盖体70盖合在水箱20上方时,得以使插块71插入盖板241的插槽2411中,并挤压横向滑块243上的第一斜面2431,使其横向滑块243进行横向运动,并使纵向滑块242连动,使止挡块252得以达到向内缩的效果。
而水箱20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活动台60,活动台60设在该容室23中,用以承载水袋50,而容室23的内部底侧另设有至少一环状的凸环27,其凸环27中更包含有至少一弹性元件28,以通过该弹性元件28支撑活动台60,使活动台60得以通过弹性元件28达到上、下复归的效果,而活动台60上具有一贯通孔61,其贯通孔61与容室23的通孔26位于同一中心。
该中空刺针30,请同时配合图6所示,其固定在该水箱20的通孔26上,其内部具有一流道31,一端为尖锥部32,设在水箱20的容室23中,相对于活动台60的贯通孔61中,使其得以穿过贯通孔61,用以刺穿水袋50。尖锥部32上形成有至少一与流道31贯通的贯穿孔33。中空刺针30的另一端为连接部34,而中空刺针30进一步更包含有一固定件80,固定件80一端为连接端81,另一端为套接端82,该固定件80的连接端81连接在该中空刺针30的连接部34上,使其固定件80的套接端82凸露在水箱20的底部。在本实施例,请同时配合图2B所示,中空刺针30的连接部34外壁形成有一外螺牙,且在连接部34上端进一步形成有一定位凸块35,而固定件80的连接端81形成有一内螺牙,使该固定件80与该中空刺针30利用螺设的方式固定在该水箱20的通孔26中,在图示中,通孔26为一六角型孔,而中空刺针30的定位凸块35则与通孔26相对应,呈一六角状,当然实施上亦可为圆形、四角型或多边型等造型,使其中空刺针30得以稳固地固定在通孔26中。。
该管路40则设在机体10中,穿过机体10的第一连接部13与该水箱20的第二连接部22,另一端则与该机体10上的出水口11连接,另一端则与固定件80的套接端82相互连接。
这样,通过上述结构,构成一饮水机。
请再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该机体10中更包含有一冷却机14和一加热机15,并利用管路40分别连接至冷却机14、加热机15以及常温水出口112,而冷却机14另以管路40连接至冷水出口111,加热机15另以管路40连接至热水出口113,使本实用新型的袋装水饮水机可以同时提供有冷水、常温水以及热水。
最后,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水袋时的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水袋50设在水箱20中时,水袋50被承载在活动台60上,由于活动台60利用水箱20中的弹性元件28加以支撑,因此当水袋50中装满饮用水90时,会产生重量,因而使活动台60向下活动而压缩弹性元件28,此时,当活动台60低于中空刺针30时,中空刺针30的尖椎部32会刺穿水袋50,使水袋50中的饮用水90通过中空刺针30上的贯穿孔33而流入流道31中,进而使饮用水90经由管路40流进机体10中。
然而,当水袋50中的饮用水90的含量减少,水袋50的重量自然减轻,此时弹性元件28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减少,而逐渐复归,进而将活动台60向上推动。当水袋50内的饮用水90饮用完后,活动台60将被推动,进而通过凸设在容室23中的止挡块25限制活动台60的活动,以避免活动台60弹出容室23中。
再者,水箱20与机体10的结合,通过机体10上的第一连接部13与水箱20上的第二连接部22相互卡合而连结,因此机体10与水箱20的连结更为快速和便利,且结构相对简单。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体,具有至少一出水口,该机体上端具有一穿孔,该穿孔上具有第一连接部;
一水箱,设在该机体上方,该水箱底部具有一凸环,容设在该机体的穿孔中,且该凸环上具有一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且该水箱中具有一容室,该容室底部具有一通孔;
一中空刺针,固定在该水箱的通孔上,其内部具有一流道,一端为用于刺穿该水袋的尖锥部,设在该水箱的容室中,该尖锥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与该流道贯通的贯穿孔,另一端则为凸露在该水箱的底部的连接部;
一管路,设在该机体中,穿过该机体的第一连接部与该水箱的第二连接部,其一端与该机体上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则与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该机体的第一连接部为卡槽,而该水箱的第二连接部为卡块,该卡块以旋转方式卡合在该卡槽中并将该水箱固定在该机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中空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套接端,该固定件连接端连接在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该套接端则供管路的一端套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外壁形成有一外螺牙,该固定件的连接端形成有一内螺牙,该固定件与该中空刺针利用螺设的方式固定在该水箱的通孔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刺针的连接部上具有一固定凸块,该定位凸块固定在该通孔中并与通孔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该水箱还包含有一承载水袋的活动台,该活动台设在该容室中,该容室内侧底部设有至少一环状的凸环,该凸环还包含有至少一支撑该活动台的弹性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该容室两侧设有相对应的释放装置,该释放装置向该容室方向凸伸有一通过按压释放装置而可在容室中弹性复归的止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释放装置包含有一盖板、一纵向滑块和一横向滑块;其止挡块由纵向滑块的一侧所构成,纵向滑块上具有一滑槽、一限位槽以及一第一弹性件;该盖板上具有一插孔,下方则具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穿过滑槽而固定在水箱中;该横向滑块设在纵向滑块的限位槽中,该横向滑块具有一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弹性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槽还具有一第二斜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该水箱上设置有可掀合的盖体,该盖体相对于释放装置的位置具有一用以插入盖板插槽中的插块。
CN2010202155771U 2010-05-27 2010-05-27 一种饮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0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55771U CN201750851U (zh) 2010-05-27 2010-05-27 一种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55771U CN201750851U (zh) 2010-05-27 2010-05-27 一种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0851U true CN201750851U (zh) 2011-02-23

Family

ID=4360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1557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50851U (zh) 2010-05-27 2010-05-27 一种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08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0488A (zh) * 2012-07-21 2013-10-02 沈金钟 一种带组合接口的袋装水连接器
CN103637689A (zh) * 2013-12-25 2014-03-19 赵立 软装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0488A (zh) * 2012-07-21 2013-10-02 沈金钟 一种带组合接口的袋装水连接器
CN103637689A (zh) * 2013-12-25 2014-03-19 赵立 软装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6790A (zh) 生产功能水的装置
CN104374150B (zh) 冰箱用可调密封瓶座
CN201750851U (zh) 一种饮水机
CN109552764B (zh) 一种化妆品多腔室混合释放容器
CN202086158U (zh) 一种改进型自动出液壶
CN219884575U (zh) 一种新型带储藏内芯的旋转瓶盖
CN101337615A (zh) 杜绝二次污染袋装水取代桶装水专用装置
CN111301846B (zh) 一种具有良好保温功能的一次性饭盒
CN201065194Y (zh) 二合一液体容器瓶
CN207956518U (zh) 一种用于益生菌干粉与饮料混合的瓶盖
CN202193286U (zh) 手控式液体出口阀门
CN206064371U (zh) 一种改进型启普发生器
CN202687084U (zh) 一种奶嘴盛放器及奶嘴组件
CN201370246Y (zh) 充气瓶刷
CN202161186U (zh) 一种新型泡茶装置
CN204021591U (zh) 多加量整体加热酒瓶
CN200975996Y (zh) 乳品脂肪测定抽脂瓶存放架
CN205285828U (zh) 一种用于保温杯上的调温杯
CN204750913U (zh) 多功能饮料瓶
CN209701276U (zh) 一种带卡槽的可组装的塑料瓶
CN105164022A (zh) 用于能够将小颗粒和容器中的容纳物同时取出的容器盖
CN207391446U (zh) 一种培养瓶
CN203647201U (zh) 免开盖液体调味剂分类瓶
CN204411306U (zh) 一种冲奶装置
CN203801943U (zh) 一种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