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7750U - 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47750U
CN201747750U CN2010202462021U CN201020246202U CN201747750U CN 201747750 U CN201747750 U CN 201747750U CN 2010202462021 U CN2010202462021 U CN 2010202462021U CN 201020246202 U CN201020246202 U CN 201020246202U CN 201747750 U CN201747750 U CN 201747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component
fixed block
build
tolerance absorption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62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力
魏其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SA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SA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SA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SANX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462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47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47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477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仪表台横梁与车身钢板之间装配间隙过大,导致两者位置偏差较大的问题。本装配公差吸收装置设置于连接件与被连接件的装配间隙内,包括一固定件和与固定件螺纹连接的转动件,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将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被连接件上的限位机构,且当固定件连接于该被连接件上时转动件通过转动能发生轴向位移并顶压在连接件的侧部。本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安装于存在间隙的连接件与被连接件之间,使得两者的装配间隙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保证了连接件与被连接件的位置公差。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撑元件,特别是一种设置于两零件装配间隙内用于减小位置偏差的支撑元件。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台横梁安装于车身内部,一般采用螺栓连接,通过螺栓穿过车身钢板和仪表台横梁后与螺母连接,拧紧螺栓既可将两者固定,连接方式简单方便。
为使仪表台横梁安装方便,横梁整体长度和宽度应略小于车身的预留安装空间,因而仪表台横梁安装于车身内部时,横梁与车身钢板之间存在着装配间隙,通过拧紧螺栓难以消除该间隙。由于该间隙的存在,导致仪表台横梁装配不牢固,装配位置公差偏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会产生较大噪音,并且长期的震动使得装配间隙越来越大。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垫片消除装配间隙,将垫片设置于两连接件之间并拧紧螺栓,以达到消除间隙的目的。而对于不同的车身和不同的横梁,其装配间隙不同,需要采用不同数量、不同厚度的垫片,导致安装麻烦,并且多个垫片贴合不够牢固,同样难以消除间隙,导致横梁与车身装配公差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安装于存在装配间隙的连接件与被连接件之间,用于消除由于装配间隙引起的零件位置偏差超出公差范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设置于连接件与被连接件的装配间隙内,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一固定件和与固定件螺纹连接的转动件,所述的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将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被连接件上的限位机构,且当固定件连接于该被连接件上时所述的转动件通过转动能发生轴向位移并顶压在连接件的侧部。
本装配公差吸收装置设置于存在装配间隙的连接件与被连接件之间,固定件与被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固定件连接于被连接件上时其周向位置和轴向位置均被固定,而固定件与转动件螺纹连接,因而通过转动该转动件可使转动件沿其轴线向外移动,当转动件移动至其端部顶压在连接件侧部时,固定件和转动件分别顶压在被连接件和连接件的侧部,使两者的间隙值维持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转动件在其轴向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当螺栓穿设于该通孔内时能使螺栓与转动件周向联动的卡接件,所述的转动件上的螺纹方向与螺栓的螺纹方向相反。
连接件与被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转动螺栓将两零件锁紧时,在卡接件的作用下螺栓能带动转动件转动,由于转动件的螺纹方向与螺栓方向相反,则转动件相对固定件向外撑开,使得转动件端部顶压在连接件的侧部。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卡接件为卡簧。当转动件端部抵靠在连接件侧部时,由于摩擦力作用,转动件不再转动,继续转动螺栓,螺栓能克服卡簧抓紧力继续转动,将两零件锁紧,而连接件与被连接件的间隙则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两零件的位置公差。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限位机构为套设于固定件外侧的固定套,所述的固定件相对固定套周向固定,所述的固定套上具有用于插接在被连接件内的插接部。
插接部为两个且两插接部对称分布,被连接件上具有供插接部插接的孔,插接部插接在被连接件内时套体的周向位置和轴向位置均被固定,固定件安装于套体内时与套体周向固定,因而固定件相对于被连接件周向和轴向位置均固定。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插接部上具有锯齿。插接部插接于被连接件上时能被锯齿卡住,防止插接部从零件的孔内脱离。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固定件呈筒状,所述的固定件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的转动件外侧具有与上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转动件的端部还具有一用于支撑在连接件侧部的支撑部。支撑部的直径大于转动件螺纹连接处的直径,因而与连接件侧部接触面积较大,增大了转动件与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使得支撑力更均匀。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转动件外侧还套设有一转动套,所述转动件的支撑部与转动套周向固连。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固定套和转动套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中,所述的固定件和转动件的侧壁均具有用于卡接在固定套和转动套上的定位齿。
塑料材料制成的固定套和转动套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定位齿使固定件和固定套形成过盈配合,使得固定件相对固定套轴向和周向均相对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安装于存在间隙的连接件与被连接件之间,在连接件与被连接件装配过程中将本装置撑开与两者之间,使得两者的装配间隙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保证了连接件与被连接件的位置公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配公差吸收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装配公差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装配公差吸收器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装配公差吸收器的爆炸图。
图中,1、固定件;11、定位齿;2、转动件;21、通孔;22、支撑部;3、固定套;31、插接部;32、锯齿;4、转动套;5、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装配公差吸收装置用于汽车仪表台的安装中。汽车仪表台的横梁通过螺栓连接安装于与车身钢板上,为使仪表台横梁安装方便,仪表台横梁的整体长度和宽度应略小于车身钢板的预留安装空间,因此本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安装于仪表台横梁与车身钢板的装配间隙内,并且在车身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各安装有一个,分别用于消除仪表台横梁长度和宽度方向的位置偏差。上述的被连接件即为本实施例中的仪表台横梁,上述的连接件即为本实施例中的车身钢板。
如图2~图4所示,本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固定件1和与固定件1螺纹连接的转动件2,固定件1外侧套设有固定套3,固定件1相对固定套3周向固定,固定套3上具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插接部31。仪表台横梁上具有供插接部31插接的安装孔,固定套3插接于仪表台横梁上时其周向位置和轴向位置均固定,因而固定件1位置也固定。由于转动件2与固定件1螺纹连接,因此通过旋转转动件2能使转动件2沿其轴线向外移动并顶压在车身钢板的侧部。此时,固定件1和转动件2分别顶压在仪表台横梁和车身钢板的侧部,使两者的间隙值维持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固定件1呈筒状,其内壁具有内螺纹,外壁周向设置有用于卡紧在固定套3上的定位齿11。转动件2呈柱状,其外壁具有与上述内螺纹相配合外螺纹,转动件2在轴向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21,因而螺栓穿过车身钢板并穿过固定件1和转动件2与仪表台横梁上的螺母连接。
转动件2上的螺纹方向与螺栓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件2的通孔21内设有当螺栓穿设于该通孔21内时能使螺栓与转动件2周向联动的卡簧5。因而转动螺栓将车身钢板与仪表台横梁拧紧时,在卡簧5的作用下螺栓能带动转动件2转动,由于转动件2的螺纹方向与螺栓方向相反,则转动件2相对固定件1向外撑开(如图3所示),使得转动件2端部顶压在连接件的侧部。当转动件2端部抵靠在连接件侧部时,由于摩擦力作用,转动件2不再转动;继续转动螺栓,螺栓能克服卡簧5抓紧力转动,将仪表台横梁固定于车身钢板上,此时而仪表台横梁与车身钢板的间隙则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两者的位置公差得到了保证。
转动件2的端部顶压在仪表台横梁上,其端部具有一直径大于螺纹连接处直径的支撑部22,因而转动件2的支撑面积较大,摩擦力也较大,支撑力度更均匀。转动件2外侧还设有一转动套4,该转动套4套设在支撑部22上,支撑部22的外侧也具有定位齿11,因而转动件2套设于转动套4内时与其周向固连。转动套4套设与转动件2上时应保证不影响转动件2的外螺纹与固定件1的配合,因此转动套4在转动件2具有外螺纹处的直径应大于转动件2外螺纹的外径。
固定套3与转动套4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固定件1和转动件2外侧均设有定位齿11,因而固定件1和转动件2只需直接卡接在固定套3和转动套4内形成过盈配合,既可形成周向固连。固定件1的插接部31上还具有锯齿32,插接部31插接于被连接件上时能被锯齿32卡住,防止插接部31从仪表台横梁的安装孔内脱离。
本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在安装时,应先将转动件2转动至其支撑部22离固定件1最近的位置(如图2所示),并将固定件1插接于仪表台横梁上,螺栓穿过车身钢板和本公差吸收装置并穿过仪表台横梁后于螺母连接,在螺栓转动过程中,转动件2向外移动,直至支撑部22顶压在车身钢板上,此时转动件2不再转动,固定件1和转动件2分别支撑于仪表台横梁和车身钢板之间,继续转动螺栓,螺栓可克服卡簧5抓紧力继续转动,直至螺栓连接达到设定的预紧力时,完成装配。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设置于连接件与被连接件的装配间隙内,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一固定件(1)和与固定件(1)螺纹连接的转动件(2),所述的固定件(1)上设有用于将固定件(1)可拆卸连接于被连接件上的限位机构,且当固定件(1)连接于该被连接件上时所述的转动件(2)通过转动能发生轴向位移并顶压在连接件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2)在其轴向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21),所述的通孔(21)内设有当螺栓穿设于该通孔(21)内时能使螺栓与转动件(2)周向联动的卡接件,所述的转动件(2)上的螺纹方向与螺栓的螺纹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件为卡簧(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为套设于固定件(1)外侧的固定套(3),所述的固定件(1)相对固定套(3)周向固定,所述的固定套(3)上具有用于插接在被连接件内的插接部(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部(31)上具有锯齿(3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1)呈筒状,所述的固定件(1)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的转动件(2)外侧具有与上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2)的端部还具有一用于支撑在连接件侧部的支撑部(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2)外侧还套设有一转动套(4),所述转动件(2)的支撑部(22)与转动套(4)周向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3)和转动套(4)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公差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和转动件(2)的侧壁均具有用于卡接在固定套(3)和转动套(4)上的定位齿(11)。
CN2010202462021U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7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62021U CN201747750U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62021U CN201747750U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47750U true CN201747750U (zh) 2011-02-16

Family

ID=4358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620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47750U (zh) 2010-07-02 2010-07-02 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477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0953A (zh) * 2013-07-08 2013-09-25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天桥与铝盖组装工艺
CN113216444A (zh) * 2021-01-29 2021-08-06 华工匠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适应垂直公差的导轨式组合墙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0953A (zh) * 2013-07-08 2013-09-25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机头天桥与铝盖组装工艺
CN113216444A (zh) * 2021-01-29 2021-08-06 华工匠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适应垂直公差的导轨式组合墙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6118B2 (en) Clamping device for a longitudinally adjustable and/or height-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of a vehicle
US20130206497A1 (en) Helical gearing for a steer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US10556506B2 (en) Tank fixing apparatus
EP3012142A1 (en) Tank fixing apparatus
EP2768717B1 (de) Elektromechanische kraftfahrzeuglenkung
CN103702891A (zh) 用于转向柱组件的夹紧组件
US7980152B2 (en)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assembly having self-adjusting eccentric rack bearing
US20150139573A1 (en) Gas-dynamic air bearing
KR20100120271A (ko) 롤러 블라인드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관형 액추에이터
JP5718583B2 (ja) タンク取付構造
CN201747750U (zh) 一种装配公差吸收装置
JP3722130B2 (ja) 自動車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エネルギー吸収システムを調整する装置
CN208376864U (zh) 转向管柱和车辆
EP3722639A1 (en) Nut, feed screw mechanism, and electric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for steering wheel
CN204300056U (zh) 物件间隙固定装置
CN102261443A (zh) 张紧器
KR20070062954A (ko) 조절 장치를 갖는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CN103298683A (zh) 转向装置
CN103982609A (zh) 一种偏心惰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150067221A (ko) 함께 끼움장착된 수형 부재와 암형 부재의 조임 및 체결 조립체
CN208376861U (zh) 转向管柱和车辆
US20180215408A1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WO2017041794A1 (de) Federbeinlager
CN203309043U (zh) 一种间隙可调的滚珠丝杆
CN201129366Y (zh) 长轴丝杆中间支承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