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2437U -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42437U
CN201742437U CN2010205266155U CN201020526615U CN201742437U CN 201742437 U CN201742437 U CN 201742437U CN 2010205266155 U CN2010205266155 U CN 2010205266155U CN 201020526615 U CN201020526615 U CN 201020526615U CN 201742437 U CN201742437 U CN 201742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warding
router
core router
processor
granula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266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来权
汪晋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韩来权
汪晋宽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韩来权, 汪晋宽 filed Critical 韩来权
Priority to CN2010205266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42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42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424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有路由转发器和镜像端口的核心路由器和设有控制处理器和网络接口的旁路处理机;镜像端口与控制处理器连接,控制处理器与网络接口连接,网络接口与路由转发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旁路处理机与核心路由器相连接,并利用镜像拷贝技术将核心路由器接收的数据拷贝给旁路处理机来处理,使得核心路由器不需要浪费CPU时间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操作,可以把大量的计算时间用在数据包的转发上,减小了核心路由器面临的巨大转发压力,减少了核心路由器的处理数据开销,同时避免了大规模数据转发引起的路由振荡,提高了路由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特别是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的路由器和链路数目不断增加,导致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扩展,这就使得多路径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传统的单目标路由方法在不断发展的多目标环境下,传输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多路径并发传输技术已经成为公认的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全世界的共同关注。
 OSPF协议(开放最短路径协议)可以配置ECMP (等价多路径)这个参数实现多路径传输,这种组合是使用最广泛的多路径算法。当路径具有相同带宽、时延等属性时,ECMP可以在不同路径上进行部署,可以在路由器的上使用bandwidth命令或者ip ospf cost xx命令来改变一个链路代价的默认值。但是当带宽、时延等属性变化较大时,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IGRP协议(动态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可以通过使用variance命令来达到这一个目的。但是,variance 的设置缺乏灵活性,重新配置参数非常耗费处理器的时间。
现有技术是一个路由器既进行路由决策又进行数据转发,这使得路由器无法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和统计操作。虽然某些路由器集成了一些高端的处理功能,但是大量数据包的统计和分析操作浪费了CPU过多的时间片,占据了很多转发平面的时间片,使得路由器的转发工作量越来越大,从而增大了整个核心路由器的处理开销。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数据转发极易引起路由振荡问题,使得整个路由系统的稳定性大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它能够减少核心路由器处理数据的开销,同时可以避免大规模数据转发引起的路由振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有路由转发器和镜像端口的核心路由器和设有控制处理器和网络接口的旁路处理机;
镜像端口,用于通过镜像拷贝技术将核心路由器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旁路处理机;
控制处理器,用于对旁路处理机接收的不同数据流的特性参数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转发粒度;
网络接口,用于将转发粒度反馈给核心路由器;
路由转发器,用于核心路由器根据网络接口反馈的转发粒度对数据进行分流转发;
镜像端口与控制处理器连接,控制处理器与网络接口连接,网络接口与路由转发器连接。
所述的旁路处理机为可编程路由器。
前述的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中,所述的流的特性参数包括哈希索引、包数目、包长度、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活跃时间和比率。
前述的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中,所述的转发粒度是由目的地址、源地址和目的端口决定的,并且可以通过所述比率来进一步划分其粗细粒度。
所述的控制处理器根据统计结果对数据进行分类操作时,根据单位时间(即起始时间到结束时间)内的数据包数目和包长度,求出这个流的比率,比率表示流在当前统计周期的占比情况。每个哈希索引对应一个流,假设某次求得哈希索引的占比(即比率)分别为33%、30%、14%、11%、8%、3%和1%,则粗粒度转发技术只会选择33%这个最优占比进行数据的传输,而细粒度转发技术会同时选择33%和30%这两个比较接近的比率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细粒度转发技术会选择多个接近的比率进行同时的数据传输。本系统具体实现时,把偏离最大占比10%以内的比率都认为是同一转发粒度。
所述的路由转发器进行分流转发操作时,需要调用Lookup函数。Lookup是经过重载后的函数,主要的改进在于,它可以接收统计、分类返回的转发粒度,然后选择相应的可用路径进行旁路转发。当它接收一个目的地址作为参数时就是传统的路由器转发策略,而接收转发粒度作为参数时就是基于不同粗细粒度的转发策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旁路处理机与核心路由器相连接,并利用镜像拷贝技术将核心路由器接收的数据拷贝给旁路处理机来处理,使得核心路由器不需要浪费CPU时间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操作,可以把大量的计算时间用在数据包的转发上,减小了核心路由器面临的巨大转发压力,减少了核心路由器的处理数据开销,同时避免了大规模数据转发引起的路由振荡,提高了路由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拓扑结构模型。
附图1中的标记为:1-路由转发器,2-镜像端口,3-核心路由器,4-控制处理器,5-网络接口,6-旁路处理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有路由转发器1和镜像端口2的核心路由器3和设有控制处理器4和网络接口5的旁路处理机6;
镜像端口2,用于通过镜像拷贝技术将核心路由器3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旁路处理机6;
控制处理器4,用于对旁路处理机6接收的不同数据流的特性参数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转发粒度;
网络接口5,用于将转发粒度反馈给核心路由器3;
路由转发器1,用于核心路由器3根据网络接口5反馈的转发粒度对数据进行分流转发;
镜像端口2与控制处理器4连接,控制处理器4与网络接口5连接,网络接口5与路由转发器1连接。
所述的旁路处理机6为可编程路由器。
所述的数据流的特性参数包括哈希索引、包数目、包长度、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活跃时间和比率。
所述的转发粒度是由目的地址、源地址和目的端口决定的,并且可以通过所述比率来进一步划分其粗细粒度。
所述的控制处理器4根据统计结果对数据进行分类操作时,根据单位时间(即起始时间到结束时间)内的数据包数目和包长度,求出这个流的比率,比率表示流在当前统计周期的占比情况。每个哈希索引对应一个流,假设某次求得哈希索引的占比(即比率)分别为33%、30%、14%、11%、8%、3%和1%,则粗粒度转发技术只会选择33%这个最优占比进行数据的传输,而细粒度转发技术会同时选择33%和30%这两个比较接近的比率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细粒度转发技术会选择多个接近的比率进行同时的数据传输。本方法具体实现时,把偏离最大占比10%以内的比率都认为是同一转发粒度。
所述的路由转发器1进行分流转发操作时,需要调用Lookup函数。Lookup是经过重载后的函数,主要的改进在于,它可以接收统计、分类返回的转发粒度,然后选择相应的可用路径进行旁路转发。当它接收一个目的地址作为参数时就是传统的路由器转发策略,而接收转发粒度作为参数时就是基于不同粗细粒度的转发策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S1核心路由器利用镜像拷贝技术将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旁路处理机;
S2旁路处理机对不同数据流的特性参数进行统计;
S3旁路处理机根据统计结果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转发粒度,并将转发粒度反馈给核心路由器;
S4核心路由器根据旁路处理机反馈的转发粒度对数据进行分流转发。
实例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新增的统计结构体参数包括哈希索引、包数目、包长度等统计参数,可以在旁路处理机中添加结构体BFF,用于记录不同数据流的特性参数。统计结构体如下:
struct BFF
{
long    hash_index;
long    packet_num;
long    packet_length;
double    start_time; 
double    end_time;
double    alive_time;
double    ratio;
}。
对数据流的特性参数进行相关阐述,其中:
哈希索引(hash_index)是一个流的唯一标识,每个哈希索引对应一个流,它的取值由源地址SA,目的地址DA和目的端口DP这三个参数决定;
包数目(packet_num)是记录这个流的中总的数据包个数,包长度(packet_length)是记录这个流的中总的数据包长度;
流的起始时间(start_time)和流的结束时间(end_time)是为了保存历史信息的需要,在进行流量预测时进行一定的加权计算;
为了防止不活跃的哈希索引使结构过于庞大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每隔一定的时间将根据流的活跃时间(alive_time)将不活跃的表项清除掉;
比率(ratio)表示流在当前统计周期的占比情况,总的包数目和总的包长度是为了求出绝对占优的流,然后赋值给相应的ratio参数。
如图3所示,这种三路径的拓扑结构是现有很多网络的基本结构,它已成为通信类国际顶级会议SIGMETRIC公认的拓扑模型。
在大型网络中,为了减少核心路由器的转发数据压力,设置旁路处理机与核心路由器相连接,旁路处理机的实质是可编程路由器。发往核心路由器的数据会通过镜像拷贝技术被发送到旁路处理机,现有的旁路技术可以实现这个功能,比如交换机的端口镜像技术,光交换机的旁路分光技术。数据到达旁路处理机后,对不同数据流进行统计分析。旁路处理机根据统计结果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转发粒度,并将转发粒度反馈给核心路由器,核心路由器根据转发粒度对数据进行分流转发。
核心路由器不需要浪费CPU时间片进行统计和分析操作,可以把大量的计算时间用在数据包的转发上。可编程路由器可以将旁路分流的结果通过IP数据包字段中的ToS位进行表达,目前ToS是保留未用字段。这样,在校园网、企业网或者局域网之间的较大的数据流量,就可以通过图3中的分流1、分流2和分流3的情况进行传输。

Claims (3)

1.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有路由转发器(1)和镜像端口(2)的核心路由器(3)和设有控制处理器(4)和网络接口(5)的旁路处理机(6);
其中,镜像端口(2),用于通过镜像拷贝技术将核心路由器(3)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旁路处理机(6);
控制处理器(4),用于对旁路处理机(6)接收的不同数据流的特性参数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转发粒度;
网络接口(5),用于将转发粒度反馈给核心路由器(3);
路由转发器(1),用于核心路由器(3)根据网络接口(5)反馈的转发粒度对数据进行分流转发;
镜像端口(2)与控制处理器(4)连接,控制处理器(4)与网络接口(5)连接,网络接口(5)与路由转发器(1)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流的特性参数包括哈希索引、包数目、包长度、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活跃时间和比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发粒度是由目的地址、源地址和目的端口决定的,并且可以通过所述比率来进一步划分其粗细粒度。
CN2010205266155U 2010-09-13 2010-09-13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42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266155U CN201742437U (zh) 2010-09-13 2010-09-13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5266155U CN201742437U (zh) 2010-09-13 2010-09-13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42437U true CN201742437U (zh) 2011-02-09

Family

ID=4355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2661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42437U (zh) 2010-09-13 2010-09-13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42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88903A1 (en) * 2020-03-13 2021-09-16 Juniper Networks, Inc. Network traffic steering among cpu cores using forwarding path element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88903A1 (en) * 2020-03-13 2021-09-16 Juniper Networks, Inc. Network traffic steering among cpu cores using forwarding path elements
US11140075B1 (en) * 2020-03-13 2021-10-05 Juniper Networks, Inc. Network traffic steering among CPU cores using forwarding path elemen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Load balancing in data center networks: A survey
CN108600102B (zh) 一种基于智慧协同网络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
US937996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ergy-efficiency-based packet classification
Li et al. Software defined green data center network with exclusive routing
CN107959633A (zh) 一种工业实时网络中基于价格机制的多路径负载均衡方法
CN101335686B (zh) 一种在网络设备上进行数据流量分析管理的方法
CN108512760A (zh) 基于SDN保障业务QoS的路由方法
US8483093B2 (en) Energy efficient network forwarding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energy
CN101159688A (zh) 组播路由跟踪的方法和路由器
CN108347376A (zh) 一种调整转发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37266A1 (zh) 数据中心中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Torkzadeh et al. Energy-aware routing considering load balancing for SDN: a minimum graph-base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CN105471747A (zh) 一种智能路由器选路方法和装置
Hu et al. Adjusting switching granularity of load balancing for heterogeneous datacenter traffic
Wang et al. An ACO-based elephant and mice flow scheduling system in SDN
CN102857989A (zh) 一种面向移动传感网的自适应路由方法
CN102201949B (zh) 一种测试网络设备转发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CN101924705A (zh)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方法及系统
Hieu et al. Integrating trickle timing in software defined WSNs for energy efficiency
CN103067294B (zh) 多下一跳转发路由器中基于流保序的数据流均衡处理的方法
CN201742437U (zh) 基于可编程路由器的多路径旁路分流转发系统
CN207304583U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边缘物联网网络架构
CN101267396B (zh) 一种组播路由下游接口列表实现装置和方法
CN102523616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节点占用度的跨层qos路由方法
CN111245724A (zh) 基于虚拟交换机部署的sdn负载均衡路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N LAIQUAN

Effective date: 20141212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ANG JINKUAN

Effective date: 201412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2

Address after: 066004 Qinhua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bei, No. 143 Taishan Road

Patentee after: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Branch

Address before: 066004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epartment, l43 Road, Taishan Road, Hebei, Qinhuangdao

Patentee before: Han Laiquan

Patentee before: Wang Jinkua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