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8299U - 一种基础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础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8299U
CN201738299U CN 201020282555 CN201020282555U CN201738299U CN 201738299 U CN201738299 U CN 201738299U CN 201020282555 CN201020282555 CN 201020282555 CN 201020282555 U CN201020282555 U CN 201020282555U CN 201738299 U CN201738299 U CN 201738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le
round shape
shape spot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202825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舟
张后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ji Pi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ji P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ji Pi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ji Pi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202825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38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8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82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础桩,该基础桩外表面具有凸起或凹陷的圆状斑点,所述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或深度(h)为10~100mm,所述圆状斑点的球直径(R)为10~1000mm,并且所述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或深度(h)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状斑点的球直径(R)的一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础桩,其外表面设置有圆状斑点,使得基础桩具有良好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能更好的用于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要求高的工程,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承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础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建筑领域中主要应用于基坑工程的一种桩,特别是一种建筑基础桩,尤其是一种具有良好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并具有特有的外形;能更好的用于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要求高的工程的基础桩。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对于地基承载力要求高,普遍采用基础桩。基础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目前已被广泛采用。采用基础桩往往是由于浅层地基力学指标较差,而深层符合要求的岩土埋置又较深,采用基础桩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基础形式,能够安全而有效的传递荷载。对于依靠土体与桩身的摩擦力提供主要地基承载力的基础桩,如何有效提高桩身与桩周土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基础桩的承载力对于基础桩十分重要,目前所采用的基础桩的混凝土表面均为光滑的混凝土表面,与桩周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不足,承载力等都不能达到很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础桩,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础桩,其具有良好的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并具有特有的外形;能更好的用于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要求高的工程,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承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础桩,该基础桩外表面具有凸起或凹陷的圆状斑点,所述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或深度为10~100mm,所述圆状斑点的球直径为10~1000mm,并且所述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或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状斑点的球直径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圆状斑点与所述基础桩形成为一体。或者优选地,所述圆状斑点与所述基础桩分体预制后固定安装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基础桩具有方形横截面,沿所述基础桩纵轴方向、在所述基础桩中心具有贯穿整个基础桩的圆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基础桩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基础桩纵轴方向、在所述基础桩中心具有贯穿整个基础桩的圆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基础桩为实心桩。
优选地,所述圆状斑点等距分布于所述基础桩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础桩,其外表面设置有圆状斑点,使得基础桩具有良好的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能更好的用于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要求高的工程,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础桩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图1中基础桩外表面不具备圆状斑点的位置处的截面图;
图3显示的是图1中基础桩外表面具有圆状斑点的位置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础桩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所示基础桩1具有大体上呈方形的横截面,沿基础桩1纵轴方向、在基础桩1中心具有贯穿整个基础桩1的圆形通孔2。图2、3显示的是图1所示基础桩1不同部位的横截面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所示基础桩1仅用于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基础桩也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基础桩纵轴方向、在所述基础桩中心具有贯穿整个基础桩的圆形通孔。当然,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基础桩也可以是实心桩,也就是沿所述基础桩纵轴方向、在所述基础桩中心并不具有贯穿整个基础桩的圆形通孔。
参见图1、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础桩外表面具有凸起或凹陷的圆状斑点3,所述圆状斑点3的球冠高度或深度h为10~100mm,所述圆状斑点3的球直径R为10~1000mm,并且所述圆状斑点3的球冠高度或深度h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状斑点3的球直径R的一半。
也就是说,图3显示的是图1中基础桩外表面具有圆状斑点的位置处的截面图,而图2显示的是基础桩外表面不具备圆状斑点的位置处的截面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基础桩外表面的圆状斑点3的间距可以等分也可以不等分,可以排多个也可以排少量,主要是突起或凹陷部分与土体接触可以增加桩身与桩周土的摩擦力。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状斑点3可以与基础桩1形成为一体的,也就是形成基础桩1的模具本身就设置有与圆状斑点3对应的外形,从而可以在制造基础桩1的同时就在基础桩外表面整体形成圆状斑点3。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圆状斑点3也可以是与基础桩1分体预制后固定安装在一起的,也就是基础桩1制造出来之后,其外表面本身是平的,之后可以通过粘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将预制好的圆状斑点3固定安装在基础桩1表面。分体预制的圆状斑点3可以是混凝土制成的,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的,例如钢铁等。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圆状斑点3的存在,增加了基础桩1的表面积,并且凸起的或凹陷的小半球与土接触,可以增加基础桩1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并且,由于凸起或凹陷为球形的一部分,表面曲率较大,脱模容易,打桩的时候与一般的桩的施工方法一样,不会增加额外费用且提高了抗压、抗拔能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圆状斑点3的球冠高度h以及球直径R的大小,经过充分的实验与摸索,确定了球冠h的高度和球直径R的数值范围,设计人认为上述数值乃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所在。
其一,若凸起或凹陷为其它形状,摩擦力固然能够保证,但是模具、成型、脱模成本和难度均会增大;而设计为圆球的一部分,其表面积最大,与土层中所含的水之间的紧贴面积也最大,使得桩表面与土层的摩擦力最大,并且,球表面弧度较大,模具、成型、脱模成本都相对较低。
其二,考虑到摩擦力与抗压、抗拔能力,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当然是越大越好,但是当球冠高度h大于球直径R的一半时,凸起在外的球冠的结构强度会变差,打桩过程中极易断裂;而如果是凹陷的圆状斑点,当深度大于球直径的一半时,凹陷的部分也不易与土层充分接触。当然,另一个问题就是模具的制造以及脱模不易。
因此,本实用新型进反复试验与摸索,确定了如上所述的基础桩表面的圆状斑点的数值范围:所述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或深度h为10~100mm,所述圆状斑点的球直径R为10~1000mm,并且所述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或深度h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状斑点的球直径R的一半。使得基础桩具有良好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能更好的用于摩擦力、抗压、抗拔能力要求高的工程,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承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础桩,其特征在于,该基础桩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或凹陷的圆状斑点,所述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或深度(h)为10~100mm,所述圆状斑点的球直径(R)为10~1000mm,并且所述圆状斑点的球冠高度或深度(h)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状斑点的球直径(R)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状斑点与所述基础桩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状斑点与所述基础桩分体预制后固定安装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桩具有方形横截面,沿所述基础桩纵轴方向、在所述基础桩中心具有贯穿整个基础桩的圆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桩具有圆形横截面,沿所述基础桩纵轴方向、在所述基础桩中心具有贯穿整个基础桩的圆形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桩为实心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状斑点等距分布于所述基础桩外表面。
CN 201020282555 2010-08-05 2010-08-05 一种基础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8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282555 CN201738299U (zh) 2010-08-05 2010-08-05 一种基础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282555 CN201738299U (zh) 2010-08-05 2010-08-05 一种基础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8299U true CN201738299U (zh) 2011-02-09

Family

ID=4355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202825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8299U (zh) 2010-08-05 2010-08-05 一种基础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382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946A (zh) * 2012-03-07 2012-08-08 嘉兴中正桩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异形围护桩的制备方法
CN106192994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946A (zh) * 2012-03-07 2012-08-08 嘉兴中正桩业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异形围护桩的制备方法
CN106192994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4979U (zh) 一种复合摩擦摆支座
CN201738299U (zh) 一种基础桩
CN103590417B (zh) 嵌固于岩石地基中的风机基础
CN203145066U (zh) 近海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力加载装置
CN204919955U (zh) 开槽内嵌式砌块及含该砌块的阻尼填充墙
CN209975551U (zh) 新型高应变力基桩结构
CN204435160U (zh) 生态蓄水砖
CN201296930Y (zh) 抗震地基
CN2929027Y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用砼制品十字槽形马墩
CN205134538U (zh) 一种大震与小震刚度切换减震球型支座
CN202500149U (zh) 输水管道镇墩桩基础
CN202562277U (zh) 炉顶球形砖
CN204662253U (zh) 铁路桥梁球型钢支座
CN203855888U (zh) 一种顶板内嵌式球型钢支座
CN204645022U (zh) 一种新型抗震建筑桩
CN206986879U (zh) 一种抗压式嵌岩桩
WO2017141172A1 (en) Seismic isolator
CN205444224U (zh) 一种表面凸形的带肋桶形基础
CN204491592U (zh) 一种复合桩
CN202247852U (zh) 一种平底上锥面式强夯锤
CN202466636U (zh) 钢板变形缝
CN202323875U (zh) 一种单挡檐球墨铸铁柱壳系船柱
CN201236710Y (zh) 梯形复合橡胶砖
CN205188987U (zh) 一种海洋工程中带钢制倾斜翼板的锥形基础
CN206986913U (zh) 一种抗拔式壳体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