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3290U - 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射频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射频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3290U
CN201733290U CN2009202736809U CN200920273680U CN201733290U CN 201733290 U CN201733290 U CN 201733290U CN 2009202736809 U CN2009202736809 U CN 2009202736809U CN 200920273680 U CN200920273680 U CN 200920273680U CN 201733290 U CN201733290 U CN 201733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buffer
pseudo
data sampling
receiv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736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布赖恩·D·斯托姆
格雷戈里·W·常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Mobility LLC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3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32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3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 H04B1/40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oscillator for generating both the transmitter frequency and the receiver local oscillator frequency with more than one transmission mode, e.g. analog and digital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射频(RF)IC中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从基带(BB)IC接收第一命令而在RF IC中开始第一接收模式以接收模拟RF信号210;将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215;并且将采样发送到BB IC 225。接下来,RF IC响应于从BB IC接收第二命令而停止第一接收模式235,并且将伪数据采样发送到BB IC 245。然后,RF IC响应于从BB IC接收第三命令270而重新开始第一接收模式275,将由第一接收模式接收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285,并且将采样发送到BB IC 298。

Description

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射频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非实时数据接口,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技术。 
背景技术
诸如3G DigRF接口的非实时数据接口在基带集成电路(BB IC)和在无线通信器件中使用的射频集成电路(RF IC)之间提供了直接的通信。RF IC负责将由BB IC提供的发送数据(数字基带信号)转化为模拟RF信号以通过天线进行传输。RF IC也将由天线接收的进入RF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由BB IC处理的数字形式。BB IC负责发送数据产生(诸如语音)、接收数据解调及其处理。例如3G DigRF接口负责RF IC和BBIC之间的信号传送。 
现有技术的图1是使用3G DigRF接口RF IC与BB IC进行通信的方框图100。RF IC 110包括双模发射器(2G/3G TX)112、双模接收器(2G/3G RX)114、数模转换器(DAC)120、模数转换器(ADC)122、缓冲器125和3G DigRF接口130,缓冲器125包括用于第一接收模式的第一RF RX缓冲器124和用于第二接收模式的第二RF RX缓冲器126。BBIC 150包括3G DigRF接口132、TX符号I&Q信号152、配置和控制信号156、RX符号I&Q信号154、RF IC响应158、用于第一接收模式的第一BB RX缓冲器155、用于第二接收模式的第二BB RX缓冲器157、第一调制解调器163和第二调制解调器166。可以包括另外的缓冲器,诸如在TX符号I&Q信号路径中的BB TX缓冲器和在DAC 120之前的RF TX缓冲器,但是为了简便,在此省略它们。 
在图1的示例中,RF IC 110能够接收和发射3G(第三代,诸如WCDMA)信号和2G(第二代,诸如GSM)信号。 
2G/3G双模RX 114当被配置在3G模式中时负责从诸如天线(未示出)的外部源接收3G信号,并且当被配置在2G模式中时从相同或者不同的外部源接收2G信号。ADC 122根据有效接收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以采样速率将来自2G/3G双模RX 114的这些进入模拟RF信号转换为可以被发送到BB IC 150的数字数据流。数字数据采样的这个流被存储在RF RX缓冲器125中,以允许采样达到ADC 122要求的RF采样速率,然后被以由3G DigRF接口130、132比特率要求的不同速率从RFRX缓冲器124或者126发送到BB IC 150。 
RF IC 110可以基于采样的数据类型将数字数据采样路由到一个或多个RF RX缓冲器。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RF RX缓冲器124收集与3GRAT(例如WCDMA)相关联的数据采样的流,并且第二RF RX缓冲器126用于收集与2G RAT(例如GSM RAT)相关联的数据的流。如果仅仅存在单个接收路径,则一次仅使用这些缓冲器之一来支持有效接收器。
使用3G DigRF接口130、132将数字数据采样的这个流从RF IC 110发送到BB IC 150,并且当每个分组被BB IC 150接收时,以由3G DigRF接口130、132比特率要求的速率将其存放在有效BB RX缓冲器155或者157中。在以RF IC 110采样速率开始读出之前,允许有效BB RX缓冲器155或者157填充到特定的水平。在有效BB RX缓冲器155或者157开始将所接收的数字数据采样计时输出(clock out)到其各自的调制解调器163或者166中后,其输出被连续地计时(clock),这允许其与在ADC 122中收集的采样流保持同步。 
在发射侧,RF IC 110使用相同的3G DigRF接口130、132从BB IC150接收数字信号。DAC 120转换从BB IC 150接收的数字信号,以便它 们能够由RF IC 150的2G/3G双模TX 112发射。一般使用模拟载波信号(诸如高频正弦波)来调制从BB IC接收用以传输的数字信号。2G/3G双模TX 112负责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未示出)来发射2G或者3G信号。 
BB IC 150使用正交I&Q信号152以及配置和控制信号156创建TX符号,并且使用3G DigRF接口130、132利用正交I&Q信号154和来自RFIC 110的RF IC响应158来接收RX符号。TX符号I&Q信号152包含已经被BB IC 150处理并且将被发送到RF IC 110的发送数据。相反,RX符号I&Q信号154包含由BB IC 150从RF IC 110接收的数据。 
BB IC 150调节所有的系统配置和系统控制。BB IC 150向RF IC110发送配置和控制信号156以初始化所需的即将进行的操作模式和所需的时间。RF IC响应158是响应于BB IC 150请求对于系统的配置或者状态上的改变由RF IC 110向BB IC 150发送的信息。 
3G DigRF接口130、132有助于BB IC 150和RF IC 110彼此通信。与RF RX 124、126和BB RX 155、157缓冲器组合的3G DigRF接口130、132允许异步和不类似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例如2G和3G)在BB IC和RFIC之间共享公共物理接口。接口130、132提供传输路径(TX路径)160和接收路径(RX)170,传输路径(TX路径)160用于从BB IC 150向RF IC 110传输控制、数据和定时,接收路径(RX)170用于由BB IC 150从RF IC 110接收数据。BB IC 150是主时钟的保持器,并且通过在3GDigRF接口130、132上从BB IC 150向RF IC 110发送定时选通脉冲180来保持在RF IC 110和BB IC 150时钟之间的定时。在TX路径160上将定时选通脉冲180从BB IC 150发送到RF IC 110。在一个示例中,定时选通脉冲180是被嵌入到TX路径160中并且通过3G DigRF接口130、132发送的信号。 
在示例中,当RF IC 110向BB IC 150发送第一RAT的数据采样时,BB IC 150向RF IC 110发送定时选通脉冲180,并且RF IC 110开始向BB IC 150发送与第一RAT相关联的采样。ADC 122开始将来自2G/3G双模RX 114的进入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的流。然后,ADC 122根据有效RAT,以相对于定时选通脉冲180的预定时间间隔利用能够发送至BB IC 150的数字数据的流来填充第一RF RX缓冲器124。当在第一RFRX缓冲器124中收集了全3G DigRF分组的数字数据采样时,在RF IC110上的3G DigRF接口130将该分组发送到在BB IC 150上的3G DigRF接口132,BB IC 150然后将所接收的数字数据采样插入第一BB RX缓冲器155中。在第一BB RX缓冲器155被填充到预先编程的阈值后,所述数字数据采样被连续地以原始RF采样速率以先入先出的方式从第一BBRX缓冲器155读出,并且被馈送到第一调制解调器163,直到第一RAT接收激活终止。设置预先编程的阈值使得3G DigRF接口的突发、异步和共享的业务方面将不导致第一BB RX缓冲器155用尽要递送到调制解调器163的采样。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调制解调器163是3G调制解调器,第二调制解调器166是2G调制解调器。 
RF IC 110不包含时间含义,并且必须完全依赖于BB IC 150以定时选通脉冲180的形式来提供定时基准,尽管3G DigRF接口130、132相对于RF采样速率是异步的,但是BB IC 150可以容许从当采样首先在ADC122被获得时到其被从第一或者第二BB RX缓冲器155、157读出时的延迟上的变化,因为BB IC 150通过将其定时器设置到在当RF IC 110从BBIC 150接收定时选通脉冲时和当ADC 122获取其第一采样时之间的已知偏移来开始。BB IC 150将其定时器锁定(hold)在此计数,直到第一采样从第一或者第二BB RX缓冲器155、157读出,使得在3G DigRF接口130、132上的延迟上的任何变化不相关。只要从RF IC 110向BB IC150提供的数字数据采样的流以快到足以保证没有缓冲下溢(under-flow)或者溢出的速率继续不中断,这就是正确的。 
当在RF IC 110在特定的RAT上接收的数据非连续时,诸如当在压缩模式间隙期间RF IC 110将接收模式从一个RAT转换到另一个RAT时,问题就出现了。在所述间隙期间,与第一RAT的网络保持定时的 BB IC 150中的定时器继续,并且不能被停止(正如RX路径170被初始化时所要求的),而不要求压缩模式间隙的部分重新获得从由3G DigRF接口130、132引入的时间变化的延迟而产生的定时。另外,重新发送定时选通脉冲180也将促成定时误差,随后进一步增加定时的不确定性。在非连续活动间隙后重新建立定时的过程减少了可以用于监控另一个RAT的机会的窗口。实际效果是需要更多压缩模式间隙来完成同一任务,导致降低了呼叫质量,增加了用于检测适当的切换候选者的时间,并且增加了呼叫中断的可能性。 
因此,需要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 
附图说明
附图与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被并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并且用于进一步说明包括所要求保护的发明创造的概念的实施例,以及解释那些实施例的各种原理和优点,其中,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或者功能上类似的元件。 
图1是使用3G DigRF接口RF IC与BB IC进行通信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RF IC保持在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BB IC保持在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括伪数据产生器的RF IC使用3G DigRF接口与BB IC通信的方框图。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非连续接收间隙期间从RF IC到BB IC的采样传输的示例。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非连续接收间隙期间从一个RAT向另一个RAT切换的同时从RF IC到BB IC的采样传输的示例。 
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附图中的元件是为了简单和清楚目的而示 出,并且不必按照比例绘制。例如,在附图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被夸大,以有助于提高对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理解。 
在图中通过传统的符号在适当的位置表示设备和方法组成部分,其仅示出了与理解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细节,以使得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细节不会混淆本公开,并且具有在此描述的益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方法即使在将ADC移动到用于第二RAT的另一个采样速率时也保持第一采样定时。当RF IC实际上不能获得与第一RAT相关联的实际数据采样时,所述方法以第一ADC采样定时和速率将伪数据采样置于第一RAT的数据流中,并且将它们发送到BB IC。当接收器返回第一RAT时,在原始定时恢复ADC采样,并且伪数据被第一RAT的非伪数字数据采样的流接替。结果,不必重新建立RF IC采样定时,因为RF IC总是发送采样,即使当RF IC实际上对于第一RAT而言是空闲的时侯,并且随后RF IC保持相对于BB IC的定时。 
图2是用于RF IC(诸如在图4中所示的RF IC 410)保持在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方法的流程图。方法200以RF IC从BB IC 450接收第一命令开始。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命令可以是第一定时选通脉冲。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命令可以是多个命令。 
响应于接收第一命令,RF IC开始第一接收模式,随后开始接收模拟RF信号210。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以用于3G接收的第一接收模式来配置图4中所示的2G/3G双模RX 114,并且相关联的模拟RF信号可以是3G信号(例如WCDMA信号)。然后,RF IC以定义的采样速率将由第一接收模式接收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215。 
在采样模拟RF信号后,RF IC在缓冲器中收集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220。RF IC相对于来自步骤205的第一命令以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将第一流的初始数字采样置于缓冲器中。因为RF IC没有主时钟,因此RF IC相对于从BB IC接收的定时选通脉冲来执行其功能。 
对于不同的信号可以有不同的缓冲器(诸如用于3G信号的第一缓冲器和用于2G信号的第二缓冲器等)。在一个示例中,这些缓冲器可以使用先入先出(FIFO)方案。在FIFO方案中,首先被发送到缓冲器的采样是要从缓冲器发送的第一采样。 
当在缓冲器中收集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时,在可以获得传送机构时,RF IC开始以第一速率在共享的非实时数据接口上(诸如在图4中所示的3G DigRF接口430、432)将采样从缓冲器发送到BB IC 225。这个第一速度与RF IC在步骤215采样模拟RF信号所使用的定义的采样速率不同。在一个示例中,RF IC仅在缓冲器被填充到阈值后才可以开始从缓冲器发送。这个阈值可以由用户、RF IC的制造商或者3G DigRF接口分组尺寸来定义。 
BB IC开始从RF IC接收采样,并且当它们到达时以与RF IC在步骤215采样模拟RF信号所使用的定义的采样速率不同的速率将它们置于第一缓冲器。对于不同的信号可以有不同的缓冲器(诸如用于3G信号的第一缓冲器和用于2G信号的第二缓冲器等)。在一个示例中,这些缓冲器可以使用先入先出(FIFO)方案。在FIFO方案中,首先被发送到缓冲器的采样是要从缓冲器发送的第一采样。 
当缓冲器中的采样的数量达到阈值时,BB IC开始以RF IC在步骤215采样模拟RF信号所使用的定义的采样速率将所接收的采样从缓冲器发送到3G调制解调器。这个阈值可以由IC的制造商定义,以确保缓冲器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不下溢或者溢出。在到这个缓冲器的输入可以是突发的时候,输出是恒定和连续的,以将RF IC和BB IC在时间上 保持一致。 
在从缓冲器发送时,RF IC可以从BB IC接收第二命令(例如第二定时选通脉冲)230。所述第二命令引导接收器在保留用于未来恢复的时间的同时停止当前的接收操作,并且开始在另一个RAT上的接收操作。响应于接收第二命令,RF IC在保持采样定时基准的同时停止第一接收模式235,并且在非伪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后,开始将伪数据采样置于第一缓冲器中240。当可以获得传送机构时,RF IC继续以第一速率将采样从第一缓冲器发送到BB IC 245。伪数据采样包括具有空值(NULL)的数字数据。也以在步骤215将模拟RF信号采样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中所使用的相同采样速率来获得这些伪数据采样。在一个示例中,将来自缓冲器的采样以分组的形式发送到BB IC。因此,可以以伪数据分组将伪数据采样发送到BB IC。在一种情况下,伪数据分组可以包括大量的伪数据采样。在另一种情况下,伪数据分组可以不包括多个伪数据采样,而是通知BB IC将其替换为预定数量的伪数据采样。 
当伪数据在BB IC中被接收时没有被区分地对待,并当它们被接收时将其置于第一缓冲器中。同样,缓冲器继续以定义的采样速率被清空。调制解调器可以忽略伪采样,但是不被中断的采样流将从RF IC第一缓冲器的输入传递到BB IC第一缓冲器的输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在步骤230接收第二命令,RF IC也可以开始第二接收模式250,并且随后开始接收另一个模拟RF信号。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接收模式可以是2G接收模式,并且相关联的模拟RF信号可以是2G信号(例如GSM信号)。然后,RF IC以另一个定义的采样速率将由第二接收器模式接收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流255。RF IC相对于第二命令(例如第二定时选通脉冲)以预定时间间隔来获得这个流的初始数字采样。在采样模拟RF信号后,RF IC在第二缓冲器中收集数字数据采样的流260。RF IC以相对于来自步骤230的第 二命令的预定时间间隔来设置所述流的初始数字采样。因为RF IC没有主时钟,因此RF IC相对于从BB IC接收的第二命令(例如第二定时选通脉冲)执行这些功能。 
当在第二缓冲器中收集数字数据采样的流时,RF IC在可以获得传送机构时,开始在共享非实时数据接口上以分组的形式将该数字数据采样的流从第二缓冲器发送到BB IC 265,并与来自第一缓冲器的分组交织。 
交织的分组被BB IC接收,并且基于分组包头信息将它们的有效负荷插入到适当的缓冲器中。将伪数据采样置于第一缓冲器中,并且当来自第二接收器模式的数字数据采样到达时将它们置于第二缓冲器中。以与如前所述的原始采样速率继续清空第一缓冲器,而以由第二调制解调器要求的速率清空第二缓冲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RF IC响应于接收第二命令(例如第二定时选通脉冲)而停止第一接收模式,但是不开始第二接收模式。然后,RF IC响应于在第二命令后接收到另一个命令而开始第二接收模式。 
在RF IC将伪数据采样置于第一缓冲器240并且从第一缓冲器发送采样时245,其可以从BB IC接收第三命令(例如第三定时选通脉冲)270。响应于接收所述第三命令,RF IC停止第二接收模式(如果第二接收模式接通)273,并且重新开始第一接收模式275。 
RF IC再一次开始将由第一接收模式接收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285。RF IC以相对于第三命令的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其也可以是相对于第一定时选通脉冲的第二预定时间间隔)获得第二流的初始数据采样。 
在转换后,当可以获得第二流的第一采样时,到第一缓冲器的输 入中断将伪数据采样置于第一缓冲器中,并且开始将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置于第一缓冲器中290,以恢复原始采样速率和定时。在可以获得传送机构时,以第二速率继续从第一缓冲器到BB IC的采样的非实时传输295。数据路径清除伪数据,并且以原始采样定时来恢复正常的接收。 
因此,通过在非连续接收的时间期间发送伪数据采样,RF IC保持与BB IC的定时,其中包括减轻共享的非实时数据接口的任何时间变化。不必重新建立RF IC采样定时,因为通过发送伪数据采样,对于BBIC看起来第一RAT的数据的传输是连续的,并且所述传输对于任何持续时间从未停止。 
图3是用于BB IC(诸如在图4中所示的BB IC 450)保持在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以BB IC向RF IC发送第一命令以初始同步开始305。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命令可以是第一定时选通脉冲。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命令可以是多个命令。 
然后,BB IC从RF IC接收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310。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是以数据分组的形式,并且在共享非实时数据接口(诸如在图4中的3G DigRF 430、432)上以第一速率从RF IC的第一接收模式接收。所述数据分组可以包含包头,所述包头包含关于与数据分组相关联的RAT的信息。 
可以在第一接收模式中配置图4中所示的2G/3G RX 414,并且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可以与第一RAT(例如诸如WCDMA的3G RAT)相关联。BB IC当采样到达时以与RF IC在步骤215(图2的)采样模拟RF信号所使用的定义的采样速率不同的速率将所述采样置于第一缓冲器中312。对于不同的信号可以有不同的缓冲器(诸如,用于3G信号的第一缓冲器、用于2G信号的第二缓冲器或者当支持RX分集时的用于单个RAT的两个缓冲器,等等)。在一个示例中,这些缓冲器可以使用先 入先出(FIFO)方案。在FIFO方案中,首先被发送到缓冲器的采样是要从缓冲器被发送的第一采样。 
当在缓冲器中的采样的数量达到阈值时,BB IC开始以RF IC在步骤215(图2的)采样模拟RF信号所使用的定义的采样速率将所接收的采样从缓冲器发送到3G调制解调器314。这个缓冲器阈值可以由IC的制造商定义,以确保缓冲器在正常的操作期间不下溢或者溢出。当到这个缓冲器的输入可以是突发的时候,输出是恒定和连续的,以将RF采样和BB IC的采样消耗保持在恒定的时间偏移。 
然后,BB IC将第二命令(例如第二定时选通脉冲)发送到RF IC315,以停止第一接收模式,并且开始在共享的非实时数据接口上从RFIC接收伪数据采样320。BB IC可以在伪数据分组中接收伪数据采样。在一种情况下,伪数据分组可以包括多个述伪数据采样。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伪数据分组可以不包括多个伪数据采样,而是通知BB IC将其替换为预定数量的伪数据采样。 
当伪数据分组在BB IC中被接收时没有被区分地对待,并且当它们被接收时将其置于第一缓冲器中321。同样,通过继续从缓冲器向3G调制解调器发送采样来以定义的采样速率清空缓冲器322。调制解调器可以忽略伪采样,但是未被中断的采样流将从到RF IC第一缓冲器的输入传递到BB IC第一缓冲器的输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BB IC也可以从RF IC接收与伪数据分组交织的数字数据采样的流325。数字数据采样的流以数据分组的形式,并且以第二速率在共享的非实时数据接口(诸如在图4中所示的3G DigRF430、432)上从RF IC的第二接收模式接收。第二接收模式可以是在图4中所示的2G RX接收模式,并且数字数据采样的流可以与第二RAT(例如诸如GSM的2G RAT)相关联。 
交织的分组被BB IC接收,并且基于分组包头信息将分组有效负荷插入到适当的缓冲器中。所述伪数据采样被置于第一缓冲器中321,并且当来自第二接收模式的数字数据采样到达时,将它们置于第二缓冲器中326。BB IC以由第二调制解调器要求的速率将所接收的采样从第二缓冲器发送到2G调制解调器327。 
在接收到伪数据分组时,BB IC向RF IC发送第三命令(例如第三定时选通脉冲)以关闭第二接收模式(如果适用),并且重新开始第一接收模式330。一旦RF IC的第二RF RX缓冲器为空,则包含来自第二接收模式的采样的分组将停止。接下来,BB IC开始以第一速率在共享的非实时数据接口上从RF IC接收来自第一接收模式的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335。从伪采样回到实际采样的过渡对于BB IC是透明的,BBIC继续以与RF IC在步骤215(图2的)采样模拟RF信号的定义的采样速率不同的速率在采样以分组成捆地(bundle)到达时将采样置于第一缓冲器中337,并且保持将采样从第一缓冲器向第一调制解调器发送340。当伪采样被清除并且所接收的采样恢复时,BB IC第一缓冲器的输出将继续不中断。在替代的实施例中,发送一个或多个命令和/或第三定时选通停止在RF IC中的第二接收模式,并且一个或多个命令和/或第四定时选通脉冲重新开始第一接收模式。 
因此,BB IC在RF IC的非连续接收的时间期间接收伪数据采样。结果,RF IC不必重新获取定时,因为对于BB IC看起来第一RAT的数据的传输是连续的,并且所述传输对于任何持续时间从不停止。 
图4是包括伪数据产生器的RF IC使用3G DigRF接口与BB IC通信的方框图400。为了实现根据图2和3的伪数据的布置,伪数据产生器440、第一开关421和第二开关441被加到图1。图4的其他元件等同于图1对应的元件。RF IC410、2G/3G双模TX 412、2G/3G双模RX 414、数模转换器(DAC)420、模数转换器(ADC)422、包括第一RF RX缓冲器424和第二RF RX缓冲器426的缓冲器425、3G DigRF接口430、432、 BB IC 450、TX符号I&Q信号452、配置和控制信号456、RX符号I&Q信号454、RF IC响应458、第一BB RX缓冲器455、第二BB RX缓冲器457、第一调制解调器463、第二调制解调器466、TX路径460、RX路径470和可选定时选通脉冲480的功能分别类似于RF IC110、2G/3G双模TX 112、2G/3G双模RX 114、数模转换器(DAC)120、模数转换器(ADC)122、包括第一RF RX缓冲器124和第二RF RX缓冲器126的缓冲器125、3GDigRF接口130、132、BB IC 150、TX符号I&Q信号152、配置和控制信号156、RX符号I&Q信号154、RF IC响应158、第一BB RX缓冲器155、第二BB RX缓冲器157、第一调制解调器163、第二调制解调器166、TX路径160、RX路径170和可选的定时选通脉冲180的功能。 
在图4中,在诸如3G RAT接收模式的第一接收模式期间,第一开关421耦接到第一RF RX缓冲器424,并且第二开关441断开(或者耦接到地)。当在这种配置中2G/3G双模接收器414处于3G接收模式中时,所接收的3G信号被ADC 422数字化,并且在第一RF RX缓冲器424中收集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RF IC 410然后可以在3G DigRF接口430、432上将采样从缓冲器425发送到BB IC 450。假定第二RF RX缓冲器426为空;但是,如果第二RF RX缓冲器426具有来自诸如2G RAT接收模式的先前第二接收模式的数据,则通过将第二RF RX缓冲器426内容与第一RF RX缓冲器424内容交织来清空第二RF RX缓冲器426内容。当第二RFRX缓冲器426为空时,则第二RF RX缓冲器将失效,直到其开始从ADC422被填充。 
在非连续活动间隙期间,诸如发生在3G非连续接收模式期间,第一开关421断开(或者耦接到地),并且第二开关441耦接到第一RF RX缓冲器424。在这种情形下,在ADC 422不能从2G/3G双模RX 414获得数据。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从任何RAT(例如3G和2G RAT)获得任何数据。取代由于缺少通过接口430、432的采样而丢失在3GDigRF接口上的定时,伪数据产生器440产生和向第一RF RX缓冲器424发送伪数据采样。 
所述伪数据采样允许RF IC 410在非实时3G DigRF数据接口430、432上保持与BB IC450的定时。当在第一RF RX缓冲器424中收集伪数据采样时,RF IC 410开始在3G DigRF接口430、432上将采样从第一RF RX缓冲器424发送到BB IC 450。如果紧接着3G RAT接收模式发生非连续接收模式,则很可能第二RF RX缓冲器426已经失效。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非连续接收间隙期间从RF IC到BB IC的采样传输的示例,并且将在下面将详细地说明。 
在3G非连续接收模式的非连续活动间隙期间,2G/3G双模接收器414可以切换到诸如2G RAT接收模式的第二接收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关421耦接到第二RF RX缓冲器426的输入491。为了在非实时3GDigRF接口上在这个非连续活动间隙期间保持3G数据流的定时,第二开关441将伪数据产生器440耦接到第一RF RX缓冲器424的输入490。因此,ADC 422将数字化的2G接收模式信号发送到第二RF RX缓冲器426,并且伪数据产生器将伪数据采样发送到第一RF RX缓冲器424。 
因为缓冲器424、426二者都被填充,因此将通过到BB IC 450的3GDigRF接口430、432来清空缓冲器424、426二者。这导致从2G/3G双模接收器414接收的第二RAT(例如GSM RAT)的分组与由数据产生器440产生的伪数据分组交织的分组的传输。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在非连续接收间隙期间在从一个RAT向另一个RAT切换的同时从RF IC到BB IC的采样的传输的示例,并且将在下面将详细地说明。 
因此,伪数据产生器440在非连续活动间隙的间隔期间产生和发送伪数据采样。结果,RF IC 410保持与BB IC450的定时,其中包括减轻共享的非实时数据接口的任何时间变化。在非连续活动间隙后,不必重新建立RF IC采样定时,因为通过发送伪数据采样,对于BB IC看起来第一RAT的数据的传输是连续的,并且所述传输对于任何持续时间从不停止。 
图5是在非连续接收间隙期间从RF IC到BB IC的采样传输的示例500。在帧510中将采样或者分组从RF IC发送到BB IC。图5示出了一系列连续帧(n、n+1、n+2...)510和从RF IC发送到BB IC的3G(例如WCDMA)RAT 530的数据采样的第一流540。这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在位置490并且第二开关441断开(或者连接到地)的图4的示例。可以明白,在发送之前,RF IC响应于第一命令(例如第一定时选通脉冲)560而接通如在图4中所示的单个接收器2G/3G RX 414的第一接收模式,接收与WCDMA RAT相关联的模拟RF信号,将它们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流,将它们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然后将所述采样作为分组从缓冲器以连续的帧发送到BB IC。RF IC在递送有效的数据采样之前需要一段时间来接通、调整和安排(settle)新的接收模式541。 
然后,响应于从BB IC接收第二命令(例如第二定时选通脉冲)561,RF IC启动定时采样定时维护,停止第一接收模式,并且开始将伪数据采样570置于第一缓冲器中。这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不在位置490或者491(或者耦接到地)并且第二开关441在位置490的图4的示例。然后,RF IC开始将从第一缓冲器向BB IC发送伪采样/分组545。因此,看起来似乎数据传输对于第一RAT从不停止。所述定时选通脉冲不必与帧边界重合。 
响应于从BB IC接收第三命令(例如另一个定时选通脉冲)563,RF IC接通,将接收器549调整和安排在新的模式中,同时继续发送伪数据采样545。一旦已经安排了接收器,则ADC在已经产生伪采样的同一定时恢复采样,然后RF IC再一次开始发射与WCDMA RAT 530相关联的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548。这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在位置490并且第二开关44 1断开(或者连接到地)的图4的示例。 
响应于从BB IC接收另一个命令(例如另一个定时选通脉冲)565,RF IC停止第一接收模式,并且开始将伪数据采样570置于第一缓冲器 中。这再一次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不在位置490或者491并且第二开关441在位置490的图4的示例。然后,伪采样接替在第一RF RC缓冲器424中的接收的采样,并且RF IC 410最后开始从第一缓冲器向BB IC发送伪数据采样555。再一次,RF IC接收另一个命令(例如另一个定时选通脉冲567),并且作为响应于,RF IC再一次接通,并且在继续发送伪数据采样555的同时将接收器559调整和安排在新的模式中。一旦被安排,则伪采样产生被关闭,并且RF IC再一次开始发射与WCDMA RAT530相关联的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558。这再一次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在位置490并且第二开关441不耦接到缓冲器425(或者耦接到地)的图4的示例。 
类似地,每当RF IC停止第一接收模式并且进入非连续的接收间隙时,其开始将伪数据采样置于缓冲器中,然后将它们发送到BB IC。 
因此,RF IC不必重新获取定时,因为通过发送伪数据采样,看起来第一RAT的数据的传输是连续的(540、545、548、555和558),并且所述传输对于任何持续时间从不停止。因此,通过在非连续接收时间期间(即在第一流540和第二流548之间的时间)发送伪数据采样,RF IC 410保持与BB IC 450的定时同步。 
图6是在从一个RAT向另一个RAT切换的同时从RF IC向BB IC的采样的传输的示例600。在所述示例中,在帧中将采样或者分组从RF IC发送到BB IC。图6示出了示出了一系列连续帧(n、n+1、n+2...)610和从RF IC向BB IC发送的有效3G(例如WCDMA)RAT 630的数据采样的第一流640。可以明白,在发送之前,RF IC响应于第一命令(例如第一定时选通脉冲)660而接通如在图4中所示的单个接收器2G/3G RX414的第一接收模式,接收与WCDMA RAT相关联的模拟RF信号,将它们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流,将它们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然后将所述采样作为分组从第一缓冲器以连续的帧发送到BB IC。这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在位置490并且第二开关441断开(或者连接到地)时的图4 的示例。RF IC在递送有效RF采样之前对于每个模式需要一段时间来接通、调整和安排641。 
然后,响应于从BB IC接收另一个命令(例如另一个定时选通脉冲)661,RF IC启动定时采样定时维护,停止第一接收模式,并且开始将伪数据采样670置于第一缓冲器中。这是通过下述方式来完成的:通过将第一开关421与第一RF RX缓冲器输入节点490断开,并且将第二开关441连接到第一RF RX缓冲器输入节点490。最后,RF IC开始从第一缓冲器向BB IC发送伪采样/分组645。因此,对于BB IC看起来似乎数据传输对于第一RAT从不停止。 
在发送伪数据采样645以保持WCDMA传输的定时的同时,RF IC也接通,在其开始发送与第二RAT(诸如GSM RAT 620)相关联的数字数据采样的另一个流625之前,将接收器626调整和安排在新的模式中。这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在位置491(并且第二开关441仍然在位置490)时的图4的示例。可以明白在发送之前,RF IC接通第二接收模式(例如,可以响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命令和/或第二定时选通脉冲661而在GSM模式中配置在图4中所示的2G/3G双模RX 414),接收与GSM RAT相关联的模拟RF信号,将它们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流,将它们存储在第二缓冲器中,然后将所述采样作为分组从第二缓冲器发送到BB IC。 
然后,RF IC从BB IC接收另一个命令(例如另一个定时选通脉冲)663,并且作为响应,RF IC停止第二接收模式,并且在继续发送伪数据采样645的同时重新开始第一接收模式。在其重新开始时,RF IC首先接通,并且将接收器649调整和安排在新的模式中。一旦已经安排了接收器,则ADC在已经产生伪采样的同一定时恢复采样,终止伪采样的产生,并且由所接收的采样代替,然后RF IC开始发送与WCDMA RAT 630相关联的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648。这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在位置490并且第二开关441断开(或者连接到地)时的 图4的示例。然后,响应于从BB IC接收另一个命令(例如另一个定时选通脉冲)665,RF IC再一次停止第一接收模式,并且开始将伪数据采样670置于第一缓冲器中。然后,RF IC开始从第一缓冲器向BB IC发送伪采样655。在发送伪数据采样的同时,RF IC接通,将接收器调整和安排在新的模式636中,然后开始发送与第二RAT(例如GSM RAT620)相关联的数字数据采样的另一个流635。这再一次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在位置491并且第二开关441在位置490时的图4的示例。然后,RF IC从BB IC接收另一个命令667,并且作为响应,RF IC停止第二接收模式,并且重新开始第一接收模式。RF IC接通,在继续发送伪数据采样655的同时将接收器调整和安排在新的模式659中。一旦已经安排了接收器,则ADC在与已经产生伪采样的同一定时恢复采样,然后RF IC再一次开始发送与WCDMA RAT 630相关联的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658。这再一次等同于当第一开关421在位置490并且第二开关441断开(或者连接到地)时的图4的示例。 
类似地,每当RF IC停止第一接收模式,其开始将伪数据采样置于缓冲器中,然后将它们以分组的形式发送到BB IC,并且和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数据分组交织。RF IC使用相同的标准来发送这些,而与是否它们包含被接收的或者伪的采样无关。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白,在不脱离在以下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要以说明性而不是限定性的含义来理解说明书和附图,并且所有这样的修改意欲被包括在本教导的范围中。 
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可以引起任何益处、优点或解决方案出现或者变得更显著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元件不应当被解释为任何或者所有权利要求的关键的、所需要的或者必要的特征或者元件。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来唯一地限定本发明创造,所述权利要求包含在本 申请待审期间进行的任何修改和所发布的那些权利要求的所有等同物。 
而且,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的关系术语可以唯一地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行为与另一个实体或者行为相区别,而不必然要求或者暗示在这样的实体或者行为之间的任何实际的这样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具有”、“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化形式意欲涵盖非排他的包括,以便包括、具有、包含元件列表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元件,而且包括未明确地列出或者对于这样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其他元件。由“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包含...一个”描述的元件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不排除在包括、具有、包含所述元件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存在另外的相同元件。术语“一个”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除非在此另外明确地陈述。术语“基本上”、“本质上”、“大致地”、“大约”或者其任何其他版本被定义为接近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并且在一个非限定性实施例中,所述术语被定义为在10%内,在另一个实施例在5%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1%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0.5%内。在此使用的术语“耦接”被定义为连接,虽然不必然直接地连接或者不必然机械地连接。以特定方式“配置”的器件或者结构以至少那种方式配置,并且也可以以未列出的方式配置。 
可以明白,一些实施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一般或者专用处理器(或者“处理器件”)和唯一的存储程序指令(包括软件和固件)构成,所述一个或多个一般或者专用处理器(或者“处理器件”)诸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定制的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所述唯一的存储程序指令(包括软件和固件)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与特定的非处理器电路相结合地实现在此所述的方法和/或设备的一些、大多数或者全部功能。或者,一些或者全部功能可以由不具有存储的程序指令的状态机实现,或者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 (ASIC)中实现,其中每个功能或者特定功能的一些组合被实现为定制逻辑。当然,可以使用所述两种方法的组合。 
而且,可以将实施例实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了计算机可读代码,用于对计算机进行编程(例如包括处理器)来执行在此所述和要求保护的方法。这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但是不限于硬盘、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和闪速存储器。而且,期望的是尽管可能存在较大努力和由例如可用时间、当前技术和经济因素所推动的许多设计选择的情况下,当在此公开的概念和原理引导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能够以最少的实验而容易地产生这样的软件指令和程序和IC。 
提供本公开的摘要来允许读者迅速地确定本技术公开的本质。可以明白其将不用于解释和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或者含义。另外,在前述的详细说明中,可以看出,在各个实施例中将各种特征编组在一起,以使得本公开合理化。本公开的这种方法不被解释为反映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需要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明确地陈述的更多的特征的意愿。而且,如以下权利要求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创造的主题在于少于单个公开的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以下的权利要求在此被并入详细说明中,并且每个权利要求本身作为独立地被要求保护的主题。 

Claims (20)

1.一种射频(RF)IC,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所述RF IC包括:
用于响应于从基带(BB)IC接收第一命令而在所述RF IC中开始第一接收模式的装置;
用于将由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接收的模拟RF信号以定义的采样速率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的装置;
用于在第一缓冲器中收集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的装置;
用于在能够获得传送机构时,以与所述定义的采样速率不同的第一速率在所述非实时数据接口上将采样从所述第一缓冲器发送到所述BB IC的装置;
用于响应于从所述BB IC接收第二命令而停止所述第一接收模式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RFIC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后将伪数据采样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器中的装置,其中,以所述定义的采样速率来布置所述伪数据采样;
用于在能够获得所述传送机构时,继续以所述第一速率将所述采样从所述第一缓冲器发送到所述BB IC的装置;
用于响应于从所述BB IC接收第三命令而重新开始所述第一接收模式的装置;
用于以所述定义的采样速率将由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接收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的装置;
用于中断将所述伪数据采样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器中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伪数据采样后将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器中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能够获得所述传送机构时,继续以与所述定义的采样速率不同的第二速率将所述采样从所述第一缓冲器发送到所述BB IC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 IC,其中,发送所述第一命令同步在所述RF IC和所述BB IC之间的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 IC,其中,以分组来发送所述采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 IC,其中,将所述伪数据采样作为伪数据分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 IC,其中,所述伪数据分组通知所述BB IC利用预定数量的伪数据采样来替换所述伪数据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 IC,其中,用于发送采样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将多个数字数据采样收集为分组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所述分组添加到等待被发送到所述BB IC的分组队列中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 IC,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式接收第一RAT(无线接入技术)的模拟RF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 IC,还包括:
用于响应于从所述BB IC接收所述第二命令而在所述RF IC中开始第二接收模式的装置;
用于以另一个定义的采样速率将由所述第二接收模式接收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采样的流的装置;
用于在第二缓冲器中收集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流的装置;
用于在能够获得所述传送机构时,在所述非实时数据接口上将采样从所述第二缓冲器发送到所述BB IC并且与来自所述第一缓冲器的采样交织的装置;以及 
用于响应于从所述BB IC接收所述第三命令而停止所述第二接收模式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RF IC,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式接收第二RAT(无线接入技术)的模拟RF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 IC,其中,在发送采样之前,将所述第一缓冲器填充到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 IC,其中,所述伪数据采样包括具有空值的数字数据。
12.一种基带(BB)IC,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所述BB IC包括:
用于向射频(RF)IC发送第一命令以初始同步的装置;
用于以第一速率从所述RF IC在所述非实时数据接口上接收在来自第一接收模式的数据分组中的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的装置;
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时在第一缓冲器中布置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的装置;
用于以与所述第一速率不同的速率从所述第一缓冲器向第一调制解调器发送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的装置;
用于将第二命令发送到所述RF IC以停止所述第一接收模式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BB IC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非实时数据接口上从所述RF IC接收在伪数据分组中的伪数据采样的装置;
用于将所述伪数据采样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器中的装置;
用于以与所述第一速率不同的速率来从所述第一缓冲器向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发送所述伪数据采样的装置;
用于向所述RF IC发送第三命令以重新开始所述第一接收模式的 装置;
用于在相对于所述第三命令的第一预定时间间隔后,以所述第一速率从所述RF IC在所述非实时数据接口上接收在来自所述第一接收模式的数据分组中的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的装置;
用于将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器中的装置;以及
用于以与所述第一速率不同的速率从所述第一缓冲器向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发送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B IC,其中,所述伪数据分组包括多个伪采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B IC,其中,所述伪数据分组通知所述BB IC使用预定数量的伪数据采样来替换所述伪数据分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B IC,其中,每个数据分组包括包头,所述包头包含关于与所述数据分组相关联的RAT(无线接入技术)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B IC,其中,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一流与第一RAT(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BB IC,还包括:
用于以第二速率从所述RF IC在所述非实时数据接口上接收来自第二接收模式的数据分组中的数字数据采样的流并且与包含所述伪数据采样的所述伪数据分组交织的装置;
用于将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流置于第二缓冲器中的装置;以及
用于以与所述第二速率不同的速率从所述第二缓冲器向第二调制解调器发送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第二流的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BB IC,其中,所述数字数据采样的流与第二RAT(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BB IC,其中,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命令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开始所述第二接收模式的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BB IC,其中,用于发送所述第三命令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停止所述第二接收模式的装置。 
CN2009202736809U 2008-12-02 2009-11-30 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射频集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32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26,278 US8254365B2 (en) 2008-12-02 2008-12-02 Method for maintaining timing across discontinuous activity gaps for a non-real time data interface
US12/326,278 2008-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3290U true CN201733290U (zh) 2011-02-02

Family

ID=4205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7368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3290U (zh) 2008-12-02 2009-11-30 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射频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54365B2 (zh)
CN (1) CN201733290U (zh)
BR (1) BRMU8902761U2 (zh)
DE (1) DE202009016274U1 (zh)
RU (1) RU101550U1 (zh)
TW (1) TWM39061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107A (zh) * 2012-05-07 2013-11-13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从射频电路向基带电路传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18468A (zh) * 2011-08-09 2014-04-09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3gpp2兼容收发器的cdma架构的装置和方法
WO2014166393A1 (en) * 2013-04-09 2014-10-16 Mediatek Inc. Transmission gap cre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7534324A (zh) * 2015-04-29 2018-01-0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利用时隙化通信的感应无线电力传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90339A4 (en) * 2009-10-14 2015-01-14 Nec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TS STATE CONTROL METHOD BETWEEN RFIC AND BBIC
EP2534760A1 (en) * 2010-02-11 2012-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entity with timing generator coupled via a digital protocol to sample-driven further communication entity
EP2540135B1 (en) * 2010-02-25 2016-0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alable digrf architecture
CN102905259B (zh) * 2011-07-27 2015-08-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实现方法、中央处理器及终端
US8824535B2 (en) 2012-05-22 2014-09-02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hrough a digital interface
US8964791B2 (en) * 2012-10-11 2015-02-24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w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ata alignment
US8737551B1 (en) 2012-11-06 2014-05-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Synchronizing receive data over a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RF) interface
WO2014195757A1 (en) * 2013-06-04 2014-12-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unwanted timing offset introduced in samples generated by plural sample rate conversion modules
KR102169668B1 (ko) * 2014-01-03 2020-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주파처리 모듈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9645744B2 (en) * 2014-07-22 2017-05-09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Suspending and resuming non-volatile memory operations
EP3245777B1 (en) * 2015-01-13 2021-04-28 RANIOT Technologies Oy A base station and a method thereto
US10285143B2 (en) 2015-02-11 2019-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scheme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9490880B1 (en) 2016-01-07 2016-11-08 Freecsale Semiconductor, Inc. Hardware-based time alignment of wireless lin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957858B (en) * 1994-09-30 1996-04-22 Qualcomm Inc Multipath search processor for a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60095B2 (en) * 2005-07-21 2014-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 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38491B2 (en) * 2007-07-16 2010-06-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rame structure, method for organizing data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8468A (zh) * 2011-08-09 2014-04-09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3gpp2兼容收发器的cdma架构的装置和方法
CN103718468B (zh) * 2011-08-09 2016-10-19 谷歌技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3gpp2兼容收发器的cdma架构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91107A (zh) * 2012-05-07 2013-11-13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从射频电路向基带电路传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91107B (zh) * 2012-05-07 2017-05-10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从射频电路向基带电路传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WO2014166393A1 (en) * 2013-04-09 2014-10-16 Mediatek Inc. Transmission gap cre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7534324A (zh) * 2015-04-29 2018-01-02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利用时隙化通信的感应无线电力传输
CN107534324B (zh) * 2015-04-29 2021-02-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利用时隙化通信的感应无线电力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09016274U1 (de) 2010-03-25
US20100135275A1 (en) 2010-06-03
RU101550U1 (ru) 2011-01-20
BRMU8902761U2 (pt) 2012-06-19
TWM390618U (en) 2010-10-11
US8254365B2 (en) 2012-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33290U (zh) 用于保持在非实时数据接口的非连续活动间隙上的定时的射频集成电路
CN101419282B (zh) 一体化高速遥感数据接收处理设备
US6859434B2 (en) Data transfer scheme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corporating multiple processing elements
CN102163180B (zh) 一种i2c总线接口电路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RU2000114165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оддержания временной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 сети цифрового видео
CN102098541B (zh) 码流复用器构成装置
CN100452885C (zh) 一种基于pci的高速码流播放和接收装置
CN104242981B (zh)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嵌入式通讯装置
CN108628784B (zh) 串行通信器及串行通信系统
CN101436896B (zh)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的iq数据传输方法
CN1613186B (zh) 使用参考信号选择进行时钟生成的方法和设备
CN105262565A (zh) 一种基于相位调制传递时钟与数据的编码方法及系统
US8537945B1 (en) Synchronization of time accurate strobe (TAS) messages
CN107066419B (zh) 可扩展的自适应n×n通道数据通信系统
CN101529381B (zh) 用于面向对象的硬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11477A (zh) 移动通信功率控制设备和其方法
CN112118063A (zh) 一种时钟同步装置、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及方法
CN101887286A (zh) 时间格式的转换方法及装置
CN205195718U (zh) 基于fpga的嵌入式网络同步系统
CN104579625A (zh) 基于arm和cpld的drm单频网同步实现方法
US7212598B2 (en) Data buffer-controlled digital clock regenerator
CN102571318B (zh) 一种时钟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72848A1 (en) Delay management in shared baseband deployments
KR200454401Y1 (ko) 비실시간 데이터 인터페이스를 위한 불연속 활동 간격에 걸친 타이밍 유지 장치
CN10983127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以及接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after: MOTOROLA MOBILITY LL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MOBILITY,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29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ddress before: Illinois State

Patentee before: MOTOROLA MOBILITY LL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51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